《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守正出新,让评论彰显独特个性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减产为何却增收?》创作心得

杨 凯 杨国栋 《 新闻战线 》(

    第28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类一等奖获奖作品《减产为何却增收?》,从选题到采访、撰稿、编辑全流程突出一个“新”字,强化一个“正”字,新角度、新构思、新呈现,在接地气的形象诠释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提升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使党的声音影响和引领更多人群。

    新闻评论     减产增收     守正出新

    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新闻报道。它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了解新闻事实本身,还需要了解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方向及意义等。2018年11月,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评论《减产为何却增收?》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透过粮食减产却农民增收的现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更注重质量、市场新需求及效益的观点,为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中国农业指明了方向。 

    回顾这篇作品的创作历程,之所以能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胜在守正出新上:主题重大,故事精彩,语言生动,坚守“正”字;推陈出新,视角独特,形式新颖,凸显“新”意。

    守正为先:挖掘出有含金量的重大选题  

    “守正”是根基。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前提是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新闻采编的创新更是如此。2016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农业领域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成为各省市主要工作内容。这方面的报道多如牛毛,但是在众多的新闻题材中,找到具有更强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独家新闻,发出独家声音,更为不易。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调出量占全国的1/3,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16年,国家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黑龙江的农业迈入了新时代。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在供给侧改革这样的新闻富矿中,挖掘出有含金量的选题,宣传改革,助力改革,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当年粮食产量公告,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6018.8万吨。如果从产量上看,黑龙江排名全国第一,这是条新闻,但冲击力不够,原因很简单,从2011年开始,黑龙江每年都是中国的产粮状元,而且遥遥领先第二名,这次第一并不意外。所以多数媒体没有给予过多笔墨,只是简单发了消息。发现好新闻既要有一双慧眼,也需要脑洞大开。我们按照历史脉络,将黑龙江近两年的粮食产量进行对比,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黑龙江结束了连续13年粮食增产的纪录。黑龙江现代农业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但这一年,粮食却减产了,原因是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的玉米减少了,而减玉米,恰恰是黑龙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之一。这几年,依靠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黑龙江农民的收入稳步提升,粮食减产会不会让大家的钱袋子变瘪?供给侧改革究竟能给黑龙江带来什么?一连串疑问,让这条新闻越来越有嚼头。

    就在我们绞尽脑汁,思考这个主题如何表现的时候,来自省农业部门的一份数据,犹如及时雨,催生了这篇独家新闻。这份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望突破8%,是近3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减产却增收,这两个新闻事实,充分说明了黑龙江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扎实的,卓有成效的。

    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站位高,发声及时,是主流媒体的职责和使命。这篇评论,守正为先、主题重大、立意高远,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坚定了全省农业系统干部和广大农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心,同时成为省农委向国家农业部汇报黑龙江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革故创新: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创新”是关键。为了丰富这篇作品的表现力,我们打破常规,在布局谋篇上,把评论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设小标题“为何要减少?”点出农业要发展,必须要调整结构;第二部分小标题“怎样增加?”指出农业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第三部分“‘减少’和‘增加’等于什么?”告诉观众,供给侧改革让玉米生产获得重生。

    3种具体新闻事实的展示,不仅让作品更有节奏,加深了观众的印象,还有力地揭示了黑龙江粮食产量降下来、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根本原因,潜移默化地引出了作品的观点:更注重质量,更注重市场新需求,更注重效益可以为正在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中国农业提供方向。

    为了让作品更精准到位,更生动且具说服力,我们还改变过去屡试不爽的两段论,即开篇的时候主持人按部就班引出观点,结尾时升华观点,提出展望,用主持人口述与大屏特技相结合的方式让报道活起来。

    稿件质量决定着传播的成败,我们先后十几次对稿件进行大手术,并反复斟酌和修改标题,最初的标题是《黑龙江:发力供给侧 农民增收忙》,这种标题味同嚼蜡,最后确定下来的标题是《减产为何却增收?》,减产和增收放到一起,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评论要讲理,要求庄重严肃,但严肃不拒绝生动。我们多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如“缺少市场导向的增产,就像不断增重的包袱,持续地拖累着中国农业。”“老潘思来想去,决定不听从农业部门和专家的劝告,在玉米这块阵地上再‘坚守’一年。玉米产量占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的六成多,农民收入的1/3来自玉米。少种玉米改种什么呢?这就像让二人转演员改唱歌剧一样难。”“原来备受国家呵护的玉米,被抱出‘摇车’之后,非但没有成为市场的弃儿,反而成了热销的‘金娃娃’。”这样的语言风格,让这篇作品既庄重严肃、论证有力,又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贴近民心:给出最接地气的形象诠释

    “贴近”是法宝。评论要面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和方式要力求接地气、聚人气,做到通俗易懂、贴近民心。只有让自己双脚植入泥土,深入人民群众,乐百姓所乐,急百姓所急,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感染力的作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一般来说,重大主题报道,因为重大,往往观点、数字、材料堆砌的多,见人见事的少,评论严肃有余却吸引力不足。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我们开了十几次策划会,确定了不追求宏大叙事与面面俱到,而是以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改革故事为支撑、以专家和农业干部为两翼的表现思路,实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的目标。

    黑龙江调减玉米3400万亩,力度全国第一。为了找到能够佐证主题的典型,我们采取“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的方式,在省市县农业部门提供的典型中选了一批,在记者过去的报道中又选了一批。让人没想到的是,我们和农业部门心有灵犀,选择的典型基本一致。在这些典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海伦市的潘和,他是黑龙江众多种粮大户中的代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取消玉米临储收购,他偏不信邪,又种了一年玉米,结果被无情的市场,撞得头破血流:

    “那心情就别提了,我的天哪,都不知道种啥好了。我就不信邪,2016年,我就再种一年玉米,瞅瞅看啥样。哎呀,到秋天一卖,三斤苞米没换来一根冰棍儿。这火上的,脑瓜嗡嗡的,这牙也疼的……”而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种上销路紧俏的大豆后,潘和的人生迎来转机:“这下种对了,到11月就已经卖空了,我从来没挣过这些钱,2017年挣了80多万,我们全家人太乐呵了。”

    这样一个小故事,这样具有东北农民特点的同期声,不但拉近了作品和观众的距离,而且生动地烘托了主题,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给出了最接地气的形象诠释。

    深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既要有典型支撑,更要有专家点睛。黑龙江有耕地面积2.3亿亩,2015年,有将近一半的耕地种的是玉米,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为了突出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重点采访了省农委的一名农业干部,他点出了黑龙江的痛点:“当时生产的玉米质量是一般的,特别是四、五积温带农民,为了追求产量,搞了一些品种越区种植。这就出现了水苞米。”为了增加作品的说服力,我们还在北京采访了既有全局视野,又熟悉黑龙江农业的两位专家叶兴庆和杨英杰,他们不但回答了黑龙江粮食减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对黑龙江减产增收的做法和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让作品更权威,更具建设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芳秀

凤凰涅槃,再现辉煌
守正出新,让评论彰显独特个性
扶贫攻坚报道要讲究话语方式创新
中国传统元素与报纸版面设计
纸媒在教育新闻融媒体化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