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九

凤凰涅槃,再现辉煌

刘 杰 《 新闻战线 》(

    任何有质感的稿件都不能平平地展现,从精神到事例,必须巧妙而深刻地融合起来。新闻要尊重事实,但绝不是对生活的白描,而是思想、温度、品质的高度统一,是“其音更清,其羽更丰,其神更强”的“新凤凰”。记者应该具有这样的眼界和素养。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苦干,什么都是虚的,灾后重建的安徽是这样,记者的每一篇文章、一生的新闻事业也如此。

    特大洪水     灾后重生     新闻内核

    每当我看到《灾后五年看安徽》(见1996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心头总不免涌起五味杂陈的感觉。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让安徽人遭受了刻骨之痛,也让安徽绝地逢生再创奇绩。经过5年的奋斗,安徽走出了灾难的阴影,重新站到了新时代的前列,我们满怀着对安徽人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敬,采写了此稿。

    在写作此稿时,我看了许多有关当年的资料,更勾起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安徽经受了洪水的洗礼,浴火重生,建设起更加美丽的新安徽。生活在这片土壤上的党中央机关报记者,也从沉重的灾难报道中走出来,开始了新闻生涯上的新篇章,走上了事业新起点,同样也有着凤凰涅槃、再现辉煌的荣光。

    5年灾后重建,心血铸就别样风采

    对于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可谓痛彻心扉,记忆犹新。1991年5月中旬到7月中旬两个多月的时间,安徽全省连降大暴雨,有60个县市降雨接近和超过历史全年的降雨量,到处汪洋一片。卢荣景向中央报告了灾情,希望党中央有关部门在舆论上给予支持,把安徽灾情如实对外报道。

    此后,媒体对安徽抗洪救灾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高潮。第一波是7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乘飞机来淮河视察灾情。第二波是为安徽灾区捐献衣被活动。第三波是抗洪抢险事迹报告团进京巡回报告。正是这一波又一波宣传高潮,给安徽抗洪救灾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当年9月中旬,安徽召开会议,全面总结抗洪斗争重要经验,同时对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总体动员部署。特别强调不能满足于简单地恢复,要有新起点、新标杆。正是这一点,给安徽以后几年的恢复发展奠定了较高的基调,也才有了后来的《灾后五年看安徽》头条新闻。

    为什么要写这篇稿件?这是安徽发展的历史要求,也是记者身居安徽耳濡目染的切身感受和使命所在,更是向各界汇报安徽特大洪涝灾害后崭新变化的需要。那时候,安徽不光顶着难以抗拒的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压力,还要顶着外界不明真相的猜测和种种不理解。

    洪水肆虐,安徽省4600万亩良田被淹没,4400万人受灾,50多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275亿元,西方有人惊呼:“安徽完了!”另外,因为宣传广泛,安徽的灾民形象也由此树立,好像一提起安徽,处处都是灾区、个个都是灾民,安徽于是成了令人怜悯的对象。安徽人的自尊心无形中受到了伤害。其实,安徽不是这样的!虽然遭受了毁灭性洪害,但安徽没有倒,挺过来了,浴火重生,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安徽的发展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并向世人展示。出于此,我们开始着手采写该通讯。

    想到安徽特大洪水中那种不屈的精神,灾后恢复那种追求高起点的眼界,虽然有众多援助,有党和国家的强大支持,但真正的新生来自本身,安徽正是用自己的力量再现美好新生活。记者就是要通过所观所感,和安徽共俯仰,用心血采写出灾后恢复重建的别样风采。

    于是,我们满怀深情地投入采写,用身心体味着安徽的气量,用眼力辨析着安徽的谋略,在通讯的开篇就毫不掩饰地亮明了自己的感受:安徽人民从废墟上站起来,励精图治,重建家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值得骄傲的成就——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轻工大省声名远播,农业连年丰收……提前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成为安徽历史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增长最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一向多灾、贫困的安徽,赫然成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黑马”。

    接下来,在序章里又加写了一段,用有力的事例再度表明安徽浴火重生的新气象:倒了草房盖瓦房,倒了平房盖楼房。短短几年时间,安徽农民住房焕然一新,整齐有序的农民新居遍布江淮大地。今年7月,在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环境大会上,“安徽灾后恢复”在90个国家推荐的6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杰出奖”,被誉为“抗灾与发展的典范”。

    毋庸置疑,这沉甸甸的世界级大奖就是“新闻眼”,是通篇报道最亮的光点,当然,也是写作该通讯的价值所在。通讯写道:“这是安徽的荣誉,更是对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赞誉。”安徽就是浴火重生的凤凰,凤凰涅槃,集香木自焚,在烈火中重生,“其音更清,其羽更丰,其神更髓”,和声清亮悠扬,成了最美乐章。

    灾后重生报道,在昂扬中凸显精气神

    其一:凤凰涅槃,灾后重生,其音更清

    通讯第一个小标题就很有气势——“大灾不可怕,精神不能垮,洪水冲醒了安徽人:解放思想换思路,敢变洪害为机遇”。这是安徽从特大洪灾挺过来后发出的更为清亮的声音,也是通讯最为浓墨重彩之处。记者发现,在安徽,5年前受洪水影响最大的地方,往往是5年后最有精神头的地方。比如,沿淮最低洼处的凤台县,“1991年被特大洪水整个儿泡了:‘一线长堤,两面皆水,一堤灾民,四处凄凉’。”然而,县委、县政府没有垮,各级党员、干部没有倒。

    通讯写道,省委、省政府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带领全省人民夺取抗洪斗争全面胜利,保证了大灾之年不饿死人、不冻死人、不发生瘟疫流行,抗灾和灾后恢复秩序井然。但当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阻碍着抗灾自救。面对现实,省委、省政府激励全省人民:洪水没能吓倒安徽人,发展的安徽也绝不能落在人后。省委领导在动员会上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国家支持加上中外各界援助,较之损失,可谓“杯水车薪”。这笔账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要恢复、发展,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给安徽灾后恢复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动力。一场打破畏难怕上、无所作为、小富即安等落后观念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在各地展开。铜陵掀起“醒来,铜陵”大讨论;芜湖号召不当小市民、建设新江城;合肥强调增强省会意识,建设大、美、快、强的现代化大城市;沿淮6县提出向贫困挑战,早日“摘(贫困)帽加(小康)冕”。

    行笔至此,通讯以昂扬的基调为这一部分作结:“被洪水冲刷得几乎‘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的合肥市三河镇、巢湖市环城乡湖光村、六安市十里桥等地,响亮地提出‘洪水是灾害,也是机遇,淹掉一个旧乡村,建设一个新天地’,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大建设、大发展序幕。”这些地方只是安徽的缩影,他们的声音高亢嘹亮,响彻云霄,凤鸣凰和,清亮悦耳,激奋人心,通讯报道所歌颂的正是最打动人心的不屈精神。

    在这部分里,通讯提到铜陵掀起“醒来,铜陵”大讨论,那可是影响深远、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动作,其讨论因为完全契合时宜而放出独特的思想光芒。醒来更要起来,铜陵随后推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人民日报相继推出了《铜陵积极转换政府职能》《自己养不活的孩子送人养》《铜为媒》《铜陵夜市正红火》等报道。铜陵一时成为安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给全省树立了榜样。所以,我们在采写安徽灾后重生稿子中第一部分就把解放思想叫得震天响。

    其二:凤凰涅槃,灾后重生,其羽更丰

    思想解放的目的是要改变落后面貌,最后落实在“干”上。第二部分小标题就是“宁愿苦干不苦熬,干就干出点样子来。安徽人从废墟上拔出穷根,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这是记者采写此篇报道的主旨所在,也是安徽变贫穷落后为治水致富、变无所作为为奋力发展的新姿态。这部分开头就写了饱受洪涝之苦的颍上县润河流域农民,在治水上经历的一波三折历程。遭灾但不当灾民,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第一位的是治水。治水为了致富。安徽在大灾后的第三年就提出小康县、小康乡(镇)、小康村、小康户具体标准,其中强调灾民建房要与乡镇建设和康居工程结合,并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各级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中。

    改变形象的根本还在于增强实力。通讯写道,大灾之后,安徽结合省情,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几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连续4年保持60%的增速。一批超亿元企业冒出了黄土地,一批驰名产品享誉海内外。我们用了几句最能体现安徽人特质的语言,油画般地呈现出皖人形象:“安徽人还一改沉稳自守的性格,接连不断地走出去,到上海、北京等地,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国家举行招商会,推销自己,引进外资,历史地担当起振兴的重任。”

    凤凰涅槃,灾后重生,安徽自强不息的形象跃然纸上!

    其三:凤凰涅槃,灾后重生,其神更髓

    由精神不倒,到重塑形象,再到发展强劲,第三个小标题就定为“科教兴省重治愚,外向拉动练自身,安徽把眼光聚集于科技和教育,聚集于可持续发展上”。高水平设计科学发展新途径,这是安徽声情并茂、最具魅力的地方。通讯理所当然在此处着墨更浓,让报道更加丰厚凝重。

    我们用的是几句最为提神的话语:“人们似乎一夜间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穷与愚穿着连裆裤,人素质的提高才是创造一切的资本。”1991年的大水灾,给安徽教育事业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但也更加刺激起全省人民空前的助学兴教热情。通讯写道:“重开发,重科技,重教育,更重环境,安徽人在大水之后弄清楚了许多深层次问题。不久前,全省制订了新的发展战略:‘科教兴省,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从而把安徽置于历史性的起跑线上。全省实施了‘碧水蓝天’工程,下令关闭了沿淮757家污染严重的中小型造纸厂。”

    灾后重建,其神更强。今天重读当年头条,看到安徽当年坚定改革发展不动摇,坚持小康建设新标准,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新战略,更加感佩他们的眼光,也深为我们把握住好的主题而备感欣慰。当年安徽从大水灾中迅速觉醒,就坚定不移保护发展淮河生态,提出更高标准的重建目标,真正表现出了决策者负责任的远大眼光。安徽人以黄山松为骄傲,黄山松也与安徽共明丽。通讯收尾道:“回首5年看安徽,江淮人民不正是凭着这种‘黄山松精神’,经受了洪水的洗礼,战胜了自然灾害,建设起了一个更加可爱的新安徽!有了这样的精神,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呢?!”

    挖掘新闻内核,实现思想、温度、品质的高度统一

    与众多成就性报道不一样的是,安徽灾后5年的成就不同寻常,不能像其他成就报道一样去渲染铺陈,必须在涅槃重生上用墨,在精神升华上落脚,在新生华章上立意。凤凰涅槃体现出一种奉献精神与再生勇气。通讯要写出安徽人在大灾面前不垮的坚韧劲,所以既要真实写灾害之重,又要呈现靠天靠地靠上级靠外援不如靠自己的思想认识过程。如果仅仅写精神只会干瘪无神,再夸张也写不好。突出安徽人宁愿苦干也不苦熬的拼劲,这是品透了新闻内核后的落笔,是记者对材料再三斟酌的选择,也是对凤凰涅槃精神的深入体会。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苦干,什么都是虚的,灾后重建的安徽是这样,记者的每一篇文章,一生的新闻事业也是如此。

    凤凰涅槃不是拷贝式的死而复生,而是内质不同的重生。如同安徽重建不只是体现解放思想的可贵,体现苦干且干出点样子的拼劲,体现在锤炼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上,更体现在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上。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通讯正是紧紧咬住这一点,努力挖掘,才写出了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稿件。任何有质地的稿件都不能平平地展现,从精神到事例,必须巧妙而深刻地融合起来。新闻要尊重事实,但绝不是生活的白描,必须是思想、温度、品质的高度统一,是“其音更清,其羽更丰,其神更髓”的“新凤凰”。记者应该具有如此的眼界和素养。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凤凰涅槃,再现辉煌
守正出新,让评论彰显独特个性
扶贫攻坚报道要讲究话语方式创新
中国传统元素与报纸版面设计
纸媒在教育新闻融媒体化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