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编辑的自我修养

言 真 《 新闻战线 》(

    小时候,曾经在亲戚家看过一套还未正式出版的样书,大大的包书纸里面,几乎每一页上都有铅笔细细修改的痕迹,字迹端正、娟秀,修改符号画得干净、利落。大概从那时起,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个“老编辑”的模样:他躬身伏案、仔仔细细地读着每一字、每一句,斟酌着字词与语法;他改的每一处,必然是再三思忖,精心润色;他博学、睿智、果断、坚定……

    如今,我也成为一个编辑,但却远未成为记忆中那个“老编辑”的模样。工作时,我时常会想起那本样书,那些修改的痕迹,感叹作为一个编辑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直以来,编辑这个职业都被认为是“甘做人梯”“为他人作嫁衣裳”,不是很有吸引力。看的是别人写的稿子,自由发挥的余地小,也少有成就感。前人有言,从事编辑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层次:一种是视编辑为毕生追求和奋斗的事业,这是做编辑的最高境界;一种是把编辑作为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和饭碗;还有一种是把编辑作为副业,浑浑噩噩,没有投入和感悟,也无所谓进步,这是最不可取的。

    把编辑出版当做毕生追求和奋斗的事业,“孜孜矻矻,死而后已”,当是编辑工匠精神得以彰显和延续的基础。这种对出版物编辑过程和最终品质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让我想起现代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说过的,“我不愿一字一句我所不懂或不称心就随便付印”,“看校样时聚精会神,就和写作时一样,因为我的目的不让它有一个错字”。已故著名学者周振甫干了一辈子的编辑工作,退休后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采访时,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在高校专心做学问,周振甫平静地说:“中华书局给我一个编审,一生足矣。”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正是对敬业的诠释。

    若将编辑出版作为毕生追求和奋斗的事业,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尤其是青年编辑,一旦选择了这行,就应该有苦其心志的思想准备,好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在被诸神惩罚推动巨石的过程中,在孤独的生命体验中,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应扎根在每一个编辑的心中,贯彻于编辑的每一个环节,成为编辑提升自我修养的修行自觉。

    责任编辑:武艳珍

迸发记者“洪荒之力”
编辑的自我修养
“鸡汤”的优劣在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