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追问:深扎新闻之根

——兼论人工智能的采访无能(上)

张立伟 《 新闻战线 》(

    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记者采访。机器可以提问,但不能由倾听而追问。知彼知己,以人工智能为镜子深刻认识自己。采访的同理心和价值直觉在五方——记者、采访对象、受众、记者任职的媒体、采访对象的组织之间竞争与合作,突破表层事实,挖掘公共生活的真相,是新闻报道升级的基础。

    追问     同理心     价值直觉     竞合突破

    “机器无论做什么,它能够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它永远也不能提出哪怕是一个问题。”①读爱因斯坦这话,冰桶浇头:人工智能无论做什么,它永远不能代替记者采访——人对人的采访!

    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焦灼其冲击,得瑟其无能,似乎没多大意思;重要的是知彼知己——以对方为镜子深刻认识自己。采访是新闻之根,追问是采访的主根,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把根深深地扎下去,好大一棵树,一树一树地花开!

    提问与追问

    采访有提问与追问。提问,提出问题来问;追问,追根究底地问。这是其字典定义,作为我们讨论的起点。提问—倾听—追问……是标准采访模式。提问可以事先设计,记者都要准备提问单;追问无法事先设计,因为必须到现场,由听而问。

    倾听,交织3种基本成分:采集信息、测试对象、聚合价值。采集信息,提问与追问相同。不同在后两者。倾听要测试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他是否有回答的资格?回答是否符合事实?哪些事实他不清楚?他与其他人说法的一致或不一致?与自己先前说法的一致或不一致?……由此决定下一个追问。倾听也在聚合价值。最初得到素材,往往互相矛盾,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意思,或更正式说,意义,就是价值。聚合价值的过程,就像用投影仪将一张未知幻灯片的焦点调清晰。起初,屏幕上的模糊影像可能代表任何东西,随着一点点调整焦距,虽然图像仍不能清楚识别,但许多其他假设会被排除。聚合价值,就是聚焦和排除的双重进程。记者不断判断:这是新线索,这是新证据,这是改变话题或推卸责任,这是揭露或懊悔的信息,或干脆问:我还该去找谁?结合采访实务,可以给出两者的操作定义:提问,提出事先准备的问题;追问,到现场由倾听而追根究底地问。定义明确,我们立即发现:采访有一类提问,两类追问:

    以“什么”为核心的程序式提问。采集信息,有些就是问“什么”: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数量关系规定:规模、程度、速度等。采集有程序化部分,可以设计软件,让机器提问。因此,爱因斯坦的话不能从字面理解,机器当然能提出问题。机器提问由编程决定,设计亿万兆问题都行。爱因斯坦的“问题”强调创造性。他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的问题意味着新的角度、新的可能性,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具体到采访,问何事的根本性质规定,即真相:自杀、他杀、奸杀、仇杀、猝死、过劳死……机器就不行了,因为需要经历一系列“为什么”与“什么意思”的追问。

    以“为什么”为核心的探询式追问。真相不在事物的表层,必须问“为什么”深掘广探。范敬宜写《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当时对“尊重生产队自主权”有埋怨:过头了,下面不听指挥了,乱了套……范问:“今年农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普遍回答:“活起来了!”机器人会问:何人、何时、何地、多少……写一些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报道。

    老范鹤立鸡群,探询式追问:活,为什么说乱?为什么说不听指挥?让县委书记对“不听指挥”具体分析——这就是测试对象,测出三件事,都是瞎指挥!进而交叉采访印证,测试其普遍性,“我们渐渐摸到了一个‘窍门’:遇到埋怨下面‘不听指挥’特别厉害的干部,就叫叫真,请他提供一个‘最不听指挥’的典型,一下子就‘将军’了”。

    由测试对象而挖掘真相,在变动的新闻生态中愈来愈重要。美联社时任主席路易斯·伯卡第说,新闻报道的级别已与过去大不同。过去,德国联邦议院或日本国会或美国众议院说过的话,美联社就拿来报道。如今这些被认为是小事一桩,任何人想要详细了解,完全可以网上看。曾经,美联社在纽约开设“地区分社”,记者分散在街区、法院、警察局……将整个城市覆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不再被需要,不再有电话打来,不再有版面安排这种日常琐事。于是这个地区分社便消失了”。②为什么?新媒体、自媒体兴起,报道生活表层的“事实”已经过剩,媒体(本文用“媒体”均指传统媒体)要有存在价值,其报道必须“升级”:由表及里,由表层个案深掘广探,挖掘里层的“真相”:他为什么说?她为什么不说?他/她的说与不说为隐瞒什么,或放什么试探气球?

    挖掘真相,唯有由听而问,听还必须到现场,因要测试对象,不仅靠言语,还有非言语的察言观色。对方的语速、音高和音量,慵懒的体态、躲避的目光、衔接的缺少、点手指的焦灼,含糊其辞或拒绝回答,无理争辩或说得太多,语言表达和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的不一致……都是你“探询”之果,综合测试言语和非言语,以一连串追问逼近真相,那是采访最重要的交锋。记者都知道,提问单只是个起点,你不可能只问写下来的那些问题。而对机器人,提问单是工作程序,它不能“由听而问”,只会按方抓药——照办,成为最糟糕的采访:填空式采访。机器人带去1、2、3、4、5、6、7个问题,第3个问题时,采访对象说:我今天成了圣人……机器人说:太好了!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以“什么意思”为核心的构建式追问。真相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不同层面和侧面。一篇报道,只能讲述“某些”真相。某些,是记者判断最有意思的部分,它以报道主题统摄。采访就要提炼主题,记者不断追问:这些材料是什么意思?加新线索又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聚合价值。范敬宜从问农村变化入手,问清活、乱等问题,还问出新线索:“有的队干部和社员对我们说:‘我们只有劳动权,没有自主权。’”。整合新线索调整焦距,报道主题呼之欲出:分清主流和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③

    素材到主题有大飞跃:活、乱、劳动权等,是得不出“开头、过头”的。我用构建论分析报道主题,我们解释世界的方法是由关系决定的。我们认识的世界,并非个人产物,而是集体的产物。最有意思的报道主题,并不是与记者相关,而是与受众相关,与时代和社会的公共生活相关,即常说的“受众观”或“大局观”。记者是在种种“关系”中聚合价值,讲述公共生活真相的。当时的基层,普遍反感“生机勃勃的千村万户被弄得万马齐喑,死气沉沉”,这种时代氛围+现场采访,范敬宜才提炼出“开头与过头”的主题——此非我之所见,乃我们之所见;此非记者所见,乃受众之所见!你说出受众“意中有、口中无”的意思,当然引起极大震撼。④

    提问不难,只是辛苦;追问实难,它决定采访的价值。前面分析机器人不能由听而问,探询式追问“为什么”;而构建式追问“什么意思”,机器人更办不到,因为这需要“受众”“大局”“关系”等的综合思维。美国计算机专家冯·诺意曼比较计算机与人脑。计算机的优势在准确,人脑的优势在综合。“神经系统是这样一台计算机,它在一个相当低的准确度水平上,进行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且,它还有相当高水平的可靠程度。”⑤追问,正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唯此方能挖掘真相,以“高水平的可靠”,为新闻报道“升级”夯实地基。看报道研制出“爱因斯坦机器人”,忍俊不禁,是要借名人光环吧;要借就全借,以爱因斯坦之矛攻爱氏机器人之盾,看它怎么回答!

    情感探针与直觉

    “抗议、反对、路转黑!”机器人窗外聒噪:你小看我们,完全没顾及人工智能的自学习,机器学习比人快得多,怎知我们不能学会追问?!

    人工智能之所以智能,就在其生物性。它有通常属于生物的功能,像感知环境反应,像从经验中学习,自组装、自修复、自保护、自进化。可叹生物性厘清,我们又发现: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它在什么基础上自学习、自进化?爱因斯坦若生在原始部落,最多发明十进制,再天才他也只能利用10个手指头。机器人连10个手指头的情感基础也没有,你从哪儿学习进化呀?不跟机器人对嘴吵架!本文的目的是知彼知己,看看我们有什么才能,像别人看我们那样看自己。人对人的采访,我们长久忽略情感在追问中的作用,而它是记者的同理心探针和价值直觉。

    同理心探未知。同理心,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心理学有很多研究,兹引入采访。张严平去凉山采访马班邮路的王顺友,王见生人特别紧张,问一句话,他只蹦出三五个字。问怎么体现人生价值?他望记者半天,脸憋得通红,最后只是吐了一口气——他不懂这个词。于是,张严平陪他走邮路。邮路上王非常自如,他特别爱马,马只驮邮件不载人。记者试着聊马,一聊他就滔滔不绝,讲了很多人和马的故事。⑥这是同理心的第一层含义:情感共鸣。寻找感情切入点,撬开话题。

    同理心的第二层含义:换位思考。跳出自己视角,代入他人视角,体会他人经历事件的感受。美国记者从受益方角度报道福利改革,采访4位受援助的单亲母亲。她们表示:有工作好、有工资好、有稳定收入好……尽管符合期待,也是陈词滥调。记者换一批问题:当你每天醒来时,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的感觉如何?你听到了什么?你又在思考什么?从你眼中观察到的世界是怎样的?……这就是换位思考,问题中没有“我”,问的都是“你、你、你”……我不作判断,我只是聆听,建立亲密坦诚的谈话氛围。这整体氛围,比任何具体问题都重要,因为情感氛围会激活认知,打开联想,鼓励人们敞开心扉,展现真情谈话或分享私密之事。果然,记者探测到更复杂的现实:三位妇女曾与酗酒或吸毒抗争,其中一位有6个孩子;另一位心脏有先天缺陷,要频繁接受医疗护理;她们都没读过大学,有一位表示差一点就读大学了。

    新闻史说明,采访的出现后于报道。有了采访,记者从“录音机”转为“探询者”。深层的“为什么”,往往连受访者都不清楚,探询需要同理心的第三层含义:关切洞察。关切他人处境,以自身经验和洞察力相回应,像琴弦,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声音。一位单亲妈妈即将参加医院的求职面试,她激动不已。问: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答:做接待或其他。收入如何?她沉思道:最低薪水。她如何用最低薪水支付儿童保育费用?她会得到健康护理吗?她要如何上下班?她对这些问题毫无想法。受访者毫无想法,记者思考多多:“我意识到真实的情况是有多少事情我们未知,又有多少事情我们无法想象。这些妇女过着支离破碎的艰难生活,生活中满是挣扎与苦楚,虽然有些也是她们咎由自取。……但这些妇女意志坚定,十分鼓舞人心。”⑦记者的初衷,是写篇正面报道,采访之后,仍是正面报道;但以情感探针浅探深测,探出采访对象自己都不清楚的深层真相,这报道肯定不是大路货。

    价值直觉与边界。机器人没有情感探针,追问“为什么”有天大障碍;而追问“什么意思”,那是完全不可能。意思由聚合价值而来,价值先有直觉,它又同情感体验相连。“直觉,由与经验有关的感受所支持”,这又是爱因斯坦说的。贺延光拍《小平您好》,当时他不是采访记者,是在临时观礼台上。游行开始,北大学生方队突然打出条幅:“小平您好”,他“眼前一亮”,赶紧把相机举过头顶,盲拍下来。这眼前一亮,是记者的常态,所谓“新闻鼻”“新闻敏感”……都是描述它,即直觉到有价值,进而聚合价值构建意义。我论述意义的媒体生产,是“从0到1”,没有眼前一亮的直觉,就没有零的突破。这直觉贯穿采访全过程,从搜寻采访线索、筛选采访对象、判断交谈价值、现场观察什么、受访者的话哪些需追问哪些要打断……都离不开它。贺延光事后反省:为什么“眼前一亮”,因为没见过!原来自己参加游行,喊得最多的口号是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中国人喊了几十年。现在突然对领导人直呼其名,当然眼前一亮。⑧简单说,“眼前一亮”的价值直觉,同他多年的情感体验相连。

    机器人生产不出意义,它没有情感体验,也就没有价值直觉。非要异想天开,把意义生产机械化,像设计软件,追踪热点,或预先准备几个主题,让采访对象选择打钩,那又像公牛——不,机器牛——闯进瓷器店。因为意义不光是采访、受访之间,它牵涉更复杂的关系,即前面说的“受众观”“大局观”,构建意义是有边界的。迈克·华莱士采访马丁·路德·金,金当时关心的热点是黑人演员小萨米·戴维斯与瑞士演员梅·布莉特结婚,对获得金发美人芳心极感兴趣。但华莱士说:“我们的电视观众没有听到这段内容,因为我们俩就此进行的谈话没有被录制下来。”因为担心被“我们的敌人”利用,种族隔离分子最爱的论点之一,是取消种族隔离制会导致“杂婚”,产生“杂种”。⑨华莱士轻按暂停键,仍然靠直觉,直觉到“大局”和“边界”。今天的华莱士会忠告:没事偷着乐,别到社交媒体谈这话题;作为回报,金给他很多独家采访的机会……机器人有这种意识吗?派它去挖话题、追热点,它见性色喜,有闻必录,把世界搞得烽火遍地、天翻地覆。

    五方竞合突破

    天翻地覆,机器人爬进我的窗户扯键盘:你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揭我们的隐私!我们没情感,但强项是理性啦,采访的主干是理性啦!要机器人服气,进而分析理性。

    常说采访突破,突破什么?突破表层事实,挖掘深层真相。尽管情感探针和直觉不可或缺,但主干确实是理性。挖掘愈深入,涉猎愈广泛,情感作用变小,愈来愈依靠理性。采访,一般涉及五方:记者、采访对象、受众、记者任职的媒体、采访对象的组织。⑩突破,是在五方之间竞争与合作。

    竞合是采访的心脏,根本原因在于:记者依靠新闻源获得事实;记者要克服新闻源的拒绝,更要警惕其撒谎或误导;由前者必须合作,由后者必须竞争。采访对象有很多理由闭口不谈:他/她可能躲避或羞于谈论某事;可能充满敌意,愤愤不平;可能刻意隐瞒信息,制造虚假信息……都要靠竞争来让其开口或剥除假象。

    与采访对象竞争,业内有“对抗性采访”之说,研究,需要概念化和细致化。概念化,抽象为“与采访对象竞争”的命题;细致化,实操工具是3种竞争型追问:精准问、是非问、反复问。

    ——精准问。精准者,精炼准确也。精炼的反面是冗杂,准确的反面是粗略。你要的是精准,外科手术一样的精准。2010年12月,乐清市寨桥村前村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工程车压死,很快说成被人摁住碾死。3天之内,“天涯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及温州当地网站访问量高达400万人次,网评20多万条,对事故性质是交通肇事还是谋杀展开激烈争论。读到学者论人工智能,说只要当事人的声音在网上发出,被机器人记者捕捉到,新闻真相立即大白。我的天!这学者也太萌了,他想象信息世界是伊甸园,人人都说真话、讲真相。论证伊甸园,他还提出“信息高显律”,同一种信息大量、反复出现,说明该事物客观存在。且用钱案这块试金石来擦一擦,当时众口嚣嚣主张“谋杀”,这条“律”正确吗?幸好我们有记者,找到“谋杀说”的目击证人与第一消息来源——村民钱成宇,精准发问:

    记:作为村民到达现场你是第一个人?

    钱:对,我是第一个……

    记:你当时离那辆车有多远?

    钱:十四五米这么远,我就去看一下,看一下这个车底下有个人,我再仔细看看,是我们村长,我脑子一片空白,我跑出七八米的地方……

    记:在事故发生的现场,你有没有看到司机?

    钱:没看到,有看到就好了。……

    记:有很多村民都说他们听到你亲口说看到村长被四个人抬着放到车底下?

    钱:没有,这个是没有的,说实话,这个是没有,被人抬过去这个是没有的……

    记:那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说是听你说的呢?

    钱:我说后面有四个人,别人听错了……

    典型的精准问:事件发生时你在现场吗?这话是你说的吗?这事是你做的吗?你是认真的吗?为什么没有停下来?你考虑继续做的后果吗?你当时是否说过?你9月13日是否写过?你相信自己当时说的话吗?你现在是否仍然相信?你说生气,你生谁的气?你说处理不当,谁处理不当、哪儿处理不当?……写作此文时,我重看《监守自盗》——调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纪录片。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核心人物,就靠一刀又一刀的精准问剔肤见骨。听!人家如何采访经济学家:2006年,你参与了一项针对冰岛经济的研究(引用:冰岛的宏观调控很有力……)/这确实是个错误……/你当时为什么会那样认为?/这是按照当时的信息……/谁跟你说的?/你做过什么样的调查?/你撰写文章获得了多少报酬?(字幕:Frederic Mishkin因撰写论文从冰岛贸易协会获得124000美元稿酬)……精准问以事实短兵相接,尖锐犀利仍是有理说理;事实不硬,便是无理取闹。再听:在你的履历表上,这篇文章的标题被修改了,从《冰岛的金融稳定性》改成了“不稳定性”/我不知道……可能只是疏忽打错了……比《星球大战》还精彩,那是天马行空的虚构,这是六块腹肌的真实!记者都来看看这部获奥斯卡奖的最佳纪录片吧!机器人会问这些问题吗?谁跟你说的?你做过什么样的调查?你将来填履历表,会不会疏忽打错了,把“会问”改成“不会问”?!

    ——是非问。是或否,必须具体回答,极端的封闭式问题,你不希望用开放式问题,给对方夸夸其谈的机会,甚至跑题到隔壁老王。2007年华南虎疑云,“周老虎”被质疑半个多月后,追问当地政府是否对周的拍摄进行调查,采访镇坪县县长吴平。

    记:在外界对周正龙照片的真伪都存在争议和质疑的情况下,您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吗?

    吴:我觉得没有必要。

    记:为什么?

    吴:因为我相信这张照片是真的,就是对周正龙其人我觉得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把他想得那么复杂……

    是非问重点不在答案,而在记录。将问题记录在案,因被问过而至关重要,因而,它往往是明知故问。同时也是把“记录”告知受众,它会调动受众的力量。华南虎的结论来自陕西省林业厅,专家论证会的组长是陕西师大的教授王廷正。记者了解其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啮齿类动物,其专著及论文都是有关田鼠的研究。再有以下是非问:

    记:您没有发表过关于华南虎这方面的论文是吧?

    王:我没写这个。

    记:您也没有在华南虎的基地做过专项研究?

    王:没有。

    记:就是说您是在没有研究过华南虎,也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地方有华南虎的判断的。

    明知故问,在对方熟悉的框架内交谈,互动谈话,突然转入出乎意料的方向。“没写”“没有”,受众都听到了,我们都听到了,录音清晰无比,大家会作出判断。律师大多擅长是非问,通过“是”或“否”来建立审判记录,这些记录作为实时快照,可以被找回和重播;而记录也是告知法庭、争取陪审团。美国“水门事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非问:总统是否知道?把火引向尼克松。

    ——重复问。你预料对方会逃避问题,否认或含糊其辞是第一反应,你会得到无效回答,或被转移话题。拒绝带节奏,咬紧问题重复问。《焦点访谈》披露309国道山西长治路段交警乱罚款,常见理由是超载。记者先找一辆运煤车过磅称重,没超载,也被罚款,对交警韩旭东重复问“超载”:

    记:罚什么款呢?

    韩:超载。

    记:前面有一辆它没有超载,您也罚款了。

    韩:哪个车没超载?

    记:那咱们去看一下好吗?去看一下吧。

    韩:没有超载的?

    记:对,没有超载,但是您也罚款了。走,咱们去看一下,在前面。前面这辆车超载了吗?

    韩:这个车,你像他这个车,超……超载。再一个说这个灯光不全。

    记:是超载?还是灯光问题?

    韩:超载。灯光不全。

    记:这个车现在超载吗?

    韩:这个车现在不超。

    记:不超载。您刚才说超载,而且罚了款。

    韩:一般……反正都是超载。

    记:一般超载,那这辆车超载了没有?

    韩:这辆车它护网不全,防挡板不行,这都能处罚他。

    “超载”重复了15次!高光对准焦点,绝不让他转移话题,直视对方反复问责,索要正式回答。以上逐一看过精准问、是非问、反复问,有它们支撑,“与采访对象竞争”的命题能成立吧!追根溯源,弗兰克·赛斯诺曾论“对抗型问题”,“它们指控,它们要求人们就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如果对方发表演说,适时打断。如果你听到的是遮遮掩掩,大声说出来。如果你察觉到对方的弱点,那么瞄准目标,发动攻击。如果你察觉到对方的借口,那就提出质疑。如果有人说话绕弯子或者忽视问题本身,那就重申主动权,再次提问。”

    赛斯诺当过记者,明白竞争型追问之重要。放入新闻报道“升级”看,将愈来愈重要。记得美联社开“地区分社”吗?记者报道城市日常琐事,采访确实是合作为主,可这分社垮掉了。现在要报道真相,真相在深层,哪怕撬开不愿合作者之口,更别说剥除谎言和假象,少竞争根本玩不转。

    竞合目标与转换。采访,目标是挖掘真相,手段是竞合转换。与采访对象不仅竞争,也有合作。前面“谋杀说”例,竞争查明钱成宇“看到”什么,合作澄清他“说了”什么。而钱之所以同记者合作,又是同那些相信他是“目击证人”、是谋杀说“第一消息来源”的受众竞争。

    记者同受众也是竞合关系,合作好理解,有些“是非问”就是代受众提问;但是,当受众被误导,舆论被操纵,记者就得同采访对象合作:吾忠于受众,吾更忠于真相。采访三方:记者、对象、受众,竞合突破已明。再看第四方:记者任职的媒体,有的受访者看中媒体的级别,老练的受访者选择媒体的受众。钱成宇接受央视采访,你猜!他会不会接受温州中学校报的采访?会不会接受机器人的采访?受访者是明白人,他希望通过媒体向特定受众说话。他会拒绝一些媒体,接受另一些。因而,一些媒体不能突破的,另一些却能;一些媒体误入歧途,另一些则可纠错。媒体还要考虑“媒介能力”(采访同一件事,报刊重图文,广电重音像)和“我”的受众(其关心或应该知道什么),从而深入到真相的不同层面或侧面。于是,媒体与采访对象、与受众或媒体之间,都是竞合关系。

    最后说第五方:采访对象的组织。这是科层制组织,“周老虎”例,镇坪县不愿调查,但采访国家林业局表态,采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内的六方专家对照片的鉴定,与一些组织合作,同另一些竞争。媒体也是科层制结构,媒体与组织,以科层制建制相对应,不同媒体能借助不同科层制组织的力量,带来不同的突破。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考虑五方之间——严格说是N方之间,单说采访对象,细分就有N方。“乱罚款”例,记者先找一辆运煤车过磅,与司机合作,同交警竞争。其他各方亦然——在N方之间,采访时而竞争,时而合作,或联合几方与另一方竞争,或竞争无解求助高层,竞合不断转换,实现逼进真相的目标。

    机器人能下围棋不能采访。我们把机器人妹妹冷落得太久了!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就不能赢你个顽童记者?唯唯、否否,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机器人能赢围棋,道理同国手能赢棋手。赫伯特·西蒙专门分析后者,国手几秒一步棋,通常是最佳走法,那是靠直觉。有直觉,是国手熟悉棋盘上棋子的不同组合——国际象棋,估计组合约5万个,就像我们熟悉老朋友,能凭直觉判断一样,国手有上万个“老朋友”,直觉又快又准。据说“围棋千古无重局”,就假设有10万个组合吧。人熟悉“老朋友”总有极限,机器没有。给它输入千万个组合,它有自学习、自优化的能力,而且是7×24小时不吃不喝、无休无歇地学习和优化,其老朋友更多、直觉更快更准。斗败落泪的柯洁说:自己担心的每一步棋它都会下,还下出想不到的棋。它太完美我很痛苦,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不跟阿尔法狗比围棋,比泡菜!哦,这是段子,我是说比采访。机器赢围棋的道理,恰恰使其不能赢采访。围棋只有一个对手,一个目标:赢!多优化“老朋友”(棋子组合)就能赢。采访是在五方之间,甚至是N方之间竞合突破,这儿不是靠老朋友,而是每次都与“新朋友”竞合。姑不论竞合之目的,也不论于N方之间,单看竞合,就要把机器人搞晕。机器编程,要么竞争,要么合作。但是,你让它边竞争边合作,时不时竞争转合作,合作转竞争,向竞争转、向合作转、向左转、向右转、向左右转、左右左右转……连转几十次×几十次,能把机器人累得瘫倒在地,像虫子一样四肢乱晃……

    不对!不能这么算。不等累瘫,机器人就不行了。以上分别分析情感与理性,采访中是交织的。只看情感合作衔接理性竞争:那时,牛群任蒙城县副县长,引起争议。记者先问一些让牛群高兴的问题,以同理心作情感探针,像你的知名度是降低还是上升?像招商引资的“牛群中国商贸城”等。

    记:商贸城你觉得是你的功劳?

    牛:我要不到蒙城,不可能有一个牛群中国商贸城。

    记:就像蒙城老百姓,你为他们拉来项目,中国牛群商贸城的项目,但突然看到,老板送给牛群房子了,那牛群到底是为我们还是为他自己呢?这个时候恐怕谁都乐不起来。

    牛:老板送房子,这个送房子。

    记:送了吗?

    牛:这个送房子,老百姓他不知道啊。

    记:我们知道,是这样的吗,有吗?

    牛群挂职副县长,突出事迹是招商引资5亿,“商贸城”占两亿。问这,牛群当然得意:我不到、不可能!谁知记者突兀反转,问起老板送房子……“把令人消除敌意的奉承与突如其来的攻击相结合”,那是著名的“华莱士手段”啊!好手段怎能让老华专用?了解其原理:情感合作、理性竞争,情理交织成竞合闭环。你看牛群多狼狈:老板送房子,这个送房子……甚至说出“老百姓他不知道”这样的混账话。这情理竞合闭环可用在很多场合,但机器人不会用,它没有情感。哪怕编程“华莱士手段”,技术人员大叫:切换华莱士、切换到华莱士!恨不得滑破手机:按快捷键、快按快捷键!

    机器人被撩拨而逗起尖叫——你以为臣妾不想吗?

    哭得梨花带雨——臣妾做不到啊!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二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转引自罗维斯基、乌耶莫夫、乌耶莫娃:《机器与思维——关于控制论的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05页。

    ②杰里·施瓦茨:《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③本文引用报道,除专门注明外,均来自刘梓良总编:《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消息卷、评论卷。

    ④张立伟:《构建意义:超越新闻传播的信息范式》(下篇),《新闻战线》2017年第7期。

    ⑤约·冯·诺意曼:《计算机与人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62页。

    ⑥陈芳、陈国权:《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120页。

    ⑦弗兰克·赛斯诺:《提问的力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41页。

    ⑧同注⑥,第167~168页。

    ⑨迈克·华莱士、加里·保罗·盖茨:《你我之间——迈克·华莱士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⑩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新闻调查·钱云会之死》2011.01.26,央视网,

    http://tv.cntv.cn/video/C10435/a35d7def3c8f427c26b5658e254daf2e

    《新闻调查·虎照疑云》2007.12.08,央视网,

    http://news.cctv.com/china/20071208/102432.shtml

    同注⑦,第223、86页。

    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0~31页。

    《面对面·盘点牛群》2003.01.18,国际在线,

    http://news.cri.cn/gb/3821/2004/07/21/116@239737.htm

追问:深扎新闻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