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

管 洪 《 新闻战线 》(

    今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此次学习别开生面地把“课堂”设在新闻采编和媒体融合发展实践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下称“1·25”讲话),这对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媒体融合发展处在新的关键节点上的行动纲领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一路走来,其鲜明特征是,每逢关键节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都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不失时机地科学引领、顺势推动。

    早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是“媒体融合”第一次写入党的中央全会公报,表明“媒体融合”已成为全党共识与统一意志。

    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下称“8·18”讲话),就媒体融合的思路、原则、方法、路径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清晰回答了怎么融、融到什么程度、达成何种目标等问题。这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方略,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遵循规律”是前提;“强化互联网思维”是统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是实质、标准;“技术支撑”和“内容根本”是手段、原则;“现代传播体系”是目标。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媒体融合”从党的意志变成了国家行动、国家战略,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元年”。自此,神州大地上,一幅生龙活虎、百舸争流的媒体融合画卷次第展开。

    2016年2月19日,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在探索中成果初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下称“2·19”讲话),进一步揭示和勾勒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轨迹与路线图。他说,媒体融合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①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清晰地描述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从相“加”到相“融”到“一体化”,相“加”是起步,相“融”是过程,“一体化”是最终形态。

    在4年多的创新实践中,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有学者撰文称,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整体进展处在全球媒体“第一方阵”。②在此当口,媒体融合如何向纵深推进,完成“百米冲刺”,成为业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有人将此称为“媒体深度融合”,也有人称之为“媒体融合下半场”③。无论怎么叫,媒体融合确实已处于一个决胜的关键节点。

    在这个关键性时刻,中央政治局把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内容主题定为“全媒体时代与媒体融合”,把学习的“课堂”摆到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可谓恰逢其时、富含深意。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的重要讲话——“1·25”讲话,和此前的“8·18”和“2·19”讲话一样,成为在关键性节点上指导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新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

    环顾世界,虽然一些国家媒体融合探索起步较早,却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样从国家层面重视并谋划、部署这场互联网传播革命的重大战役。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理论特质。

    从媒体生态及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角度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1·25”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并把建设全媒体和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全媒体传播体系”虽然是全新的提法,但和“8·18”讲话提出的“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

    较之“现代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有着更为明确的界定。在这个体系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立体多样,相得益彰,共同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④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表述是对此前“现代传播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无论概念和表述如何变化,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建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匹配的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舆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军事思想、外交思想等,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内容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不能孤立地理解。譬如,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根红线。“绿色”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讲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且关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都是在不同领域对“生态文明”的建构。如实施“八项规定”和反腐倡廉,是建设健康的政治和干部生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健康的经济生态;“扫黑除恶”则是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生态。由此观之,推进媒体融合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建构“现代传播体系”还是“全媒体传播体系”,更深层的意蕴都是要建设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媒体“生态文明”。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1·25”讲话中特别强调要依法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淡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边界,建设“四全”媒体

    在“1·25”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没用“传统媒体”的表述,转而首次明确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以“四全”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进一步阐释媒体融合内涵。这一变化是同“全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联的。

    经过媒体融合“上半场”的实践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的边界渐渐模糊,彼此的特性与优长相互渗透、交融。如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特性,有封闭与保守的缺点,也有公信与权威的优点;互联网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有快捷、开放、互动、平等、多元等优点,又因经常“守门”失灵而信息混杂、真假难辨。媒体融合本质上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一同“扬弃”,是“优势互补”,而非简单的谁吃掉谁。因此,传统媒体也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更注重和受众的互动与“对话”;互联网新媒体则吸纳了传统媒体的长处,更注重“守门”和内容把关。在“中国媒体融合元年”已开启4年多的今天,这一交融趋势越发显见。对媒体机构特别是有着纸媒基因的党报集团而言,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媒体集群,而是有了颠覆性重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媒体矩阵,成为多种传播平台和多种媒体形态并立并存的全媒体集团。

    在此情势下,弱化和淡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边界,合乎媒体融合的历史与发展逻辑。在“1·25”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媒体融合“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要“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⑤。这与“8·18”讲话中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和“2·19”讲话中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相连相贯的。通过“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最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合而为一”。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四全”媒体是“1·25”讲话中新的表述与提法。这与淡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边界也有一定程度的对应与关联。

    “四全”媒体是对全媒体和全媒体时代四个层次的阐释。全程媒体指一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中,随时都可以变成一个公众信息;全息媒体指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图文、视频、游戏、AR等给用户的阅读体验是各取所需,新闻的呈现更为立体。同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推动下,万物皆媒的趋势愈发明显;全员媒体意即“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传者和受者;全效媒体指媒体越来越分众化,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以往新闻传播了,却不知受众是谁,反响怎样,这叫非全效传播,而今有了大数据等新技术,使传播更加精准、更为高效。

    “四全”媒体,是媒体融合推进和新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时代大趋势,也是媒体深度融合所必须面对和顺应的。只要在全程、全员、全息、全效四个方面有作为、有效能,是否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无关紧要,或者说二者就不那么泾渭分明了。

    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向纵深推进,“1·25”讲话提供了明确方向、原则和行动方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前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必须创新求变。“1·25”讲话中,“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得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首先,紧跟时代,“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⑥,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媒体深度融合必须迎接挑战,顺应时代大势。

    其次,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主动提供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习总书记特别提到“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也专门提及“人工智能”,要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应用。这是要我们努力探索“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创新。

    最后,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⑦。这是要求我们创新机制,构建和全媒体、媒体深度融合相适应的新型新闻生产关系。同时,总书记还要求各级宣传管理部门“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1·25”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都是从信息传播的新变化中审视,从传媒变革的新趋势中分析,从舆论引导的新挑战中思考,始终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与光芒。

    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须恪守大方向和基本原则。“坚持”也是“1·25”讲话中频次较高的用词。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上继续下功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务;要坚持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变。

    其次,必须坚持“以内容为根本”,通过奉献优质内容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1·25”讲话中讲得具体而透彻。他说,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同时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即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⑧;还颇具针对性地要求“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⑨。“1·25”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过去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既内容相承、逻辑相扣,又有许多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和新提法、新观点、新见解、新思想,很好地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1·25”重要讲话纲举目张,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四梁八柱”,更有对“关键少数”的具体要求。新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方针和路径明确而清晰。

    (作者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重报集团产业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 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刘云山出席》,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②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2月19日。

    ③管洪:《党报集团如何打赢媒体融合“下半场”》,《中国报业》2018年第23期。

    ④⑤⑥⑦⑧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新华社北京2019年1月25日电。

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强化思想引领 传播主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