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四力” 让重大题材报道更 “出彩”

陈新年 张大勇 《 新闻战线 》(

    没有脚力,就得不到独家新闻线索;没有眼力,就发现不了新闻背后的故事;没有脑力,就挖掘不出大国工匠精神;没有笔力,作品就感动不了读者。只有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才能让重大题材报道更“出彩”。

    重大题材报道    “四力”    工匠精神

    发布在2017年5月11日珠江晚报要闻版的消息稿件《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作者陈新年、廖明山,编辑靳树乾、张大勇),被评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如果要问作品有何“秘诀”,我们的回答是:面对重大的新闻题材,我们只是做了一回有心人,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了功夫。

    没有脚力,就得不到独家新闻线索

    港珠澳大桥动工时间是2009年12月15日,但我真正与港珠澳大桥结缘,还是2015年底。彼时,我在珠江晚报采访中心负责全市交通口线的新闻采访,报社领导把采访任务交给了我。

    通过与大桥1年多的“亲密”接触,知道大桥海底隧道工程是交通业界的“珠穆朗玛峰”,也知道“最终接头”的安装就是“登峰”之举。为此,“最终接头”安装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重大报道题材。为了做好这次报道,报社领导亲自带队拜访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林鸣,双方就报道方案做了很好的交流。

    2017年5月2日是“最终接头”安装的日子,99名媒体记者和10多位外国专家云集伶仃洋。早上5点43分,世界综合吊装能力最大起重船“振华30”,吊起重达6000吨的“巨无霸”接头,再来一个90° 的转向,“最终接头”沉降到28米深的海水中,成功穿过仅15厘米的空隙,嵌入E29和E30两沉管之间,实现成功对接。

    22点33分,林鸣在现场安装指挥船上向中国交建总裁陈奋健报告:岛隧工程“最终接头”安装对接完成。话音刚落,伶仃洋上烟花绽放,欢声一片。当晚的新媒体和次日的传统媒体向世人正式宣布: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成功安装。

    作为地方媒体,在如此重大题材中如何做得更出彩呢?早在“最终接头”成功对接之前,我们就作了深入思考。

    按照获得的施工计划信息,“最终接头”对接成功后,就要对其东西两端交接处用钢板进行焊接,让原来临时止水带的柔性连接变成永久性的刚性连接。该任务由振华重工258名拥有国际焊工资质的焊工来完成,他们按照每天“三班倒”的连续作业模式,100个小时内就可以把主要的部位焊接成功,达到稳定“最终接头”的效果,到那时(5月6日),工作人员就可以安全穿越“最终接头”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此,我们决定来个率先穿越海底隧道的体验采访。

    5月6日,我们与大桥岛隧项目的中交总经理部有关负责人联系,对方称“现在还没到可以穿越的时候”。直到9日,我们直接找林鸣总经理申请穿越海底隧道,请求终于得到了批准。

    10日上午9时许,我们乘船上了东人工岛,再换乘电瓶车抵达海底隧道里的E30节沉管处,通过安检培训后进入了交接处的“最终接头”。此时,258名焊工还在进行轮流焊接施工。

    “不是说6日就可以穿越“最终接头”,为何要等10日才让我们进去呢?”进入“最终接头”的时候,我们向工程安全人员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原计划‘最终接头’是6日可以固定的,但‘最终接头’再安装了一次,所以耽误了几天。”面对记者的不解,引领我们进入“最终接头”的工作人员说。

    “什么?不是对接成功了吗?为何要再次安装?”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一连串问题。

    “不好意思,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是第一次对记者说,你就当我没对你说过吧!”工作人员感觉自己说漏了嘴,立即以哀求的口气希望记者不要再问了。

    那一瞬间,直觉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秘密”。如果我们不来到现场,这个重新安装的“秘密”,一定不会是我们第一个获得。

    没有眼力,就发现不了新闻背后的故事

    当天上午,在穿越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过程中,我们对“最终接头”的“再安装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最终接头”安装的难度之大。

    “将一个6000吨的‘最终接头’沉放海底对接成功后再来安装一次,这绝对是大新闻。”但是,为什么要再安装呢?再安装的决策是怎么出来的呢?他们难道没想到失败的后果吗?

    这里面一定有故事,而且凭直觉判断,只有找到“当家人”才能解开这个秘密。于是,我们立即打通了林鸣总经理的电话。

    “好呀,欢迎你们采访。”当我们在电话里告诉他想了解“最终接头”再安装的想法时,感觉到电话那头的林鸣总经理的欢愉。上午11点,我们赶到岛隧项目总经理部,林鸣与团队的其他几名主要成员向我们详细回顾了“再安装”的全过程。

    我们从他们的讲述中得知,所谓的“再安装”,准确地讲,就是重新精调对接。而重新精调对接缘于“最终接头”对接后的南北向偏差达到了15厘米,超出了他们设定控制在7厘米以内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建设者们再次确认,沉管结构不受影响,且纵向偏差仅有1厘米,止水带压接非常均匀,滴水不漏。

    5月3日上午8点,决策会在“津安3号”安装船上举行。这是一个设计师、工程师、工程监理、设备提供商和业主共同参加的决策会议,林鸣提出了“要不要重新精调对接”的讨论主题。这是林鸣的习惯,每当遇到重大决策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信息并加以权衡。

    重新精调对接,意味着已经实现对接的“最终接头”,要移开重新对接一次。临时止水闭合腔注水增压、解除顶推系统压力、回收GINA止水带、起吊“最终接头”、精确调整……这是建设者从没试验过的逆向操作。

    参会的其他人员几乎都持反对意见,其中“最终接头”止水带的供应商荷兰工程师乔尔反对的呼声最强:“这么好的结果,我反对再调整。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损失超亿元,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

    从上午8点讨论到10点,林鸣一直没有说话。我们问林鸣那两个小时在想什么,林鸣平静地回答:“始终在考虑该不该和能不能重新做,能不能做成功以及风险可不可控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林鸣以他的工程经验和“直觉”,在反复确认所有细节及已知风险后,对在场的人们说:“这是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我们不能给工程、给自己、给历史留下遗憾!这个数据会让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光辉变得黯淡,我们曾经承诺过,我们自己这一关就应该是最高标准的,所以我决定重新对接!”

    林总的话在那一刻触动了现场所有的人,也得到业主单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和监理单位的支持:精调,重新对接!

    随着一道道命令,原本已回营地歇息的全体将士被重新召回。此时,所有建设者都穿上了绣有五星红旗肩章的工服。“我希望五星红旗能激起参战人员的使命感!我们是在为国家完成这项超级工程!”林鸣说。

    11时许,在林鸣的指挥下,工程师开始逆向操作,27个小时后,“振华30”起重船重新吊起海底下的“最终接头”并准备进行第二次沉放。

    经过3个多小时上百次的精调,5月4日19点50分,“最终接头”终于沉放到了海底基槽;20点43分,在世界首创的“小梁顶推”技术作用下,“最终接头”再次伸开双臂“拥抱”沉睡在东西向两旁的沉管,实现成功对接。

    对接结果表明:东西纵向偏差0.8毫米,南北横向偏差2.5毫米。“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当听到这个消息时,连续34个小时没合眼、发出上万次指令的林鸣终于开心地笑了。

    看到这个结果,乔尔感慨万千:“在我参与的15座沉管隧道建设过程中,这是最棒的,没有之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

    从5月3日上午11点开始实施逆向操作,至4日20点43分“最终接头”对接成功,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34小时。

    没有脑力,就挖掘不出大国工匠精神

    如果说只是听他们讲述重新精调对接的过程,再把施工过程记录下来,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种纪实。如何让文章有时代精神、有血有肉、有矛盾冲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针对“在已经实现了滴水不漏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讨论是否重新精调对接?”“在讨论会上,几乎所有人持反对重新精调对接意见时,林总为何要坚持己见呢?”“重新对接,意味着逆向操作,风险不可估量,世界没有先例,一旦失败后,谁来承担这个风险?”等多个焦点矛盾问题发出了追问。

    林鸣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如果第一次对接是为海底隧道的沉管安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那么第二次调整,则是画上了一个惊人的感叹号。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尹海卿评论说:“重新对接意味着中国建设者首次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实际验证了‘最终接头’施工方法‘工序可逆’,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施工经验和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标准。”

    尤其是当我们问到“最终接头”的重新精调对接,会让外国专家怎么看”时,林鸣拿出了一份前几天收到的电函,说这是荷兰海底隧道专家发来的贺电。

    汉斯·德维特在2017年5月5日发来的贺电中称:“非常荣幸见证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成功安装过程,向所有付出辛勤劳动、精准完成这一世界级安装难题的工程建设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最终接头”方案带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和施工创新、高效的理念,是对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将来中国和世界隧道行业都会从这个项目受益。”

    林鸣对大桥工程质量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不仅让我们肃然起敬,还能得到外国专家的赞美,这种精神不就是我们的大国工匠精神吗?

    那一刻,稿件的主题已经在我脑海里形成。

    没有笔力,作品就感动不了读者

    “新闻是易碎品,必须赶紧发稿。”当天下午,带着仿佛置身于重新精调对接现场的兴奋和感动,我们回到报社,开始了稿件的构思和写作。

    当时,按照报社领导的安排,要把这次“最终接头”重新精调对接的故事,以消息的形式在珠江晚报上刊发。

    在构思过程中,记者果断地以“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为主题,确定了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结果。

    但是,用消息的形式表述这34个小时的精调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为此,记者从海量的新闻事实中,寻找适当的背景材料,表述工程的重要性;选择关键的环节,尽量保持事件的连贯性;用大量的直接引语还原事件的现场感,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用具体的细节展示大国工匠的精神,提升新闻的价值。

    稿件提交后,当班编辑和值班领导进行了精雕细琢,反复打磨,让短短千字消息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生动感人。稿件最后在要闻版刊登,独家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

    在广东省新闻奖的评选中,评委们一致认为,该报道题材重大、采访扎实、视角独到、语言精练,背景材料运用得当。尤其是运用引语,增强了可信度和现场感。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海量报道中,该消息另辟蹊径,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从中,既可以感受到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积极深入一线的采访作风,又让读者读出了敬业、严谨的大国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

    我们的报道,引发了多家媒体的转载和跟进报道,“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故事在读者、网友中广泛传播。20天后,中央电视台在端午节特别节目中,邀请林鸣面向全国观众讲述这个“再来一次‘深海穿针’”的故事。

    在珠海本地,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者看了这篇文章后,对港珠澳大桥大国工匠的胆识、精神和智慧深表钦佩;读者纷纷致电新闻热线表示,此文让我们对中国建设者多了一份骄傲和自豪。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有大兴调研之风锻炼的脚力,有甄别新闻价值练就的眼力,有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培养的脑力,进而通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笔力,才能扩大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引导力、公信力。不断增强“四力”,打造过硬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我们就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

    (作者陈新年系珠海特区报社记者;张大勇系珠海特区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郭潇颖

“智媒” 时代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
故事思维构架下的新闻力量
“四力” 让重大题材报道更 “出彩”
无人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