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当年 “热词” 怎么说

李惠东 《 新闻战线 》(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众日报《周末人物》开设《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专栏,开篇刊发记者采写的《小岗的“图腾”:永不褪色的红手印》,深情回忆当年小岗村的大包干带头人的风雨历程,书写如今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文章振聋发聩,先声夺人,为专栏开了个好头。读者期待这期专栏开办得更加出色,为筑中国梦书写时代新篇章。

    我们在阅读上述“红手印”一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40年前,小岗村人打破大锅饭,搞大包干,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如今我们集中经营,搞规模效应,也是顺应时代要求。”“打破大锅饭”是当年改革开放的“热词”,几乎是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代名词。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也好,城乡企业也好,吃大锅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极大地损害着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体制和习惯必须破除。一时间,“打破大锅饭”成了改革的首要目标,此说法也充斥报章之中。

    “打破大锅饭”,简洁醒目,朗朗上口,其实质人们也心领神会。但仔细琢磨起来却有点别扭。

    “饭”是什么?是粮食,是食物,怎么能“打破”呢?“饭”一般都使用器皿、餐具(如碗、盘)来盛装。锅、碗、盘都是物品,是可以打破的。我们要破除平均主义,要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能再吃大锅饭了。要打破的是“大锅”,而不是“饭”。其实稍微改动一下语句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语法也讲得通。

    “打破大锅饭”喊了多少年,时至今日仍然沿用,足见“热词”的深入人心。不合理、不科学的“热词”有没有必要甄别、纠正一下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栏肯定还要刊发许多介绍改革开放人物群像的文章,如何准确、科学地表述,记者、编辑也该动动脑筋、想些办法。

“时光博物馆”与主流叙事
当年 “热词” 怎么说
网络视听:让创优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