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打造为新时代立传的国家影像巨献

——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访谈录

本刊记者 杨芳秀 《 新闻战线 》(

    从地理到人物,从名胜到美食,从音律到手工,从风俗到产业,从历史到当代,从“本来”到“未来”,全面立体地用一个个地方文化勾画出鲜活生动、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全貌,呈现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贯通古今的中国故事里触摸民族精神之魂,夯实文化自信之根。

    《中国影像方志》,可谓鸿篇巨制,古今大典!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点赞”。

    盛世修史。这是纪录片史的创举,也填补了中国县志的空白,是中华民族充满自信走进新时代的表现!

    鸿篇巨制,记录中国梦实现的伟大历程  

    ——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记录地方志、用地方志诠释中华文明,用局部表现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注重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三性统一,体现国家媒体的责任担当是《中国影像方志》的目标和初衷。

    记者:阚总监好!从去年端午节开始,每逢重要时间节点,观众就能在央视科教频道看到《中国影像方志》的身影。该节目以现代影视手段和全新视角,打造了一部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地方文化影像版的百科全书,广受好评。能否介绍一下推出的背景?

    阚兆江: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国史、方志、家谱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历史。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形成了独特的方志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修史修志工作,他曾说:“我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先读当地的《地方志》,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血脉”。央视科教频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点推出《中国影像方志》,将镜头聚焦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县城,其目的就是为了用影像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英雄壮举,彰显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以地方表达中国。简言之,就是为国存史,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这是我们的初衷。

    选择县作为拍摄对象,这种规模和体量在中国纪录片界是空前的。该项目由央视科教频道申请立项,被列入央视台级重点选题。2017年首次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节目在网络上的视频点击量超2.15亿次,被评为央视2017年度优秀节目一等奖。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中国影像方志》“紧扣文化自信主题,选题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并将其纳入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国家级重点选题。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同时也更加感到责任重大。

    记者:《中国影像方志》是纪录片的一种全新创作,用影像补充方志在形象呈现上的不足,填补了方志史的空白。“审名以记地,据地以书人”,方志有特定的空间范围,也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能够记录一方之事,也能反映一方之情。所以,既有“资治”功效,又有存史和教化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影像方志》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阚兆江:是的。《中国影像方志》虽然只是一部电视作品,但在创作上并不失其科学的严肃性和学术的严谨性。《中国影像方志》借鉴史志编纂的传统规范和经验,坚持地方志权威“官书”之立场和纪录片的真实之特征,对传统地方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提供历史智慧,为后世留存影像史料,其文史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创作中,要在40分钟的时间里讲清楚一个县的漫漫历程,对创作团队高度凝练和准确把握历史素材的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中国影像方志》的创作中,创作组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创作原则,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密切合作,取得了非常扎实的学术支撑。我们严格遵循史学标准,所有内容均以权威史料和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为基本依托,最大限度真实准确地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在内容取舍上则根据每个县的特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历史厚重的地方就在历史文化上多着笔墨,当代创新发展成就卓著的地方就更多地聚焦当下,以确保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统一。事实上,所有创作人员都是带着一份敬畏感与使命感在工作,因为这是一份要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答卷。

    取文字方志之精华,开影像方志之先河

    ——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让各地的历史人文底蕴、民族精神之魂、文化自信之根跃然荧屏。在“本来”和“未来”之间勾勒出每一个县鲜明的文化精神坐标,在贯通古今的中国故事里感悟民族精神之魂,夯实文化自信之根。

    记者:方志涉及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既要讲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又要呈现一个县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40分钟的片子,怎样架构与叙述,才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梳理得严谨生动、个性鲜明、让观众印象深刻?

    阚兆江:《中国影像方志》参考和借鉴用文字记载县志的传统方式,但是并未拘泥于此,而是大胆创新纪录片的形态和修志方法。传统方志在体例、内容和表述上是有讲究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在内容选择和取舍上必须有史学家的眼光,体现国家意志,坚持党的立场,站在时代高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要求渗透在每一期节目、每一个故事和每一个镜头中。

    在谋篇布局上,我们借鉴地方志的体例,以“卷”“记”“篇”等方式将每期节目结构化、模块化,分成“引子”“地名记”“地理记”“人物记”“名胜记”“美食记”“风俗记”“大事记”“音律记”“手工记”“当代记”“产业记”“后记”等多个板块。其中,“引子”“地名记”“地理记”“当代记”“后记”是每期节目的必选项,这是风格得以统一的基本要素,其他则根据各县的实际内容和具体情况,设置符合当地特征的板块,准确描述该县特征,从而形成既统一又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审美效果。比如在贵州卷《黎平篇》中,“鼓楼记”以象征侗寨灵魂的鼓楼为载体,展现黎平侗族的发展历史,“乡约记”表现款约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四川卷《富顺篇》的“美食记”讲述了富顺美食——豆花所承载的奋斗记忆和乡愁,“物产记”记述了自贡井盐开采的历史,“影像记”则以孙明经拍摄的珍贵资料,记录了两次川盐济楚的历史以及井盐对于抗战的贡献;广西卷《宁明篇》的“历史记”以宁明花山岩画为载体,展示了远古骆越先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音律记”和“传承记”,则分别从山歌和花山拳入手,表现花山岩画对当地人文精神的影响……这种体制统一又个性鲜明的结构方式为《中国影像方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模块化的谋篇,强化了符号感,使影像识别系统简洁明了,便于规模化操作,同时也便于跨平台跨屏幕传播,每个小的板块多则五六分钟,少则两三分钟,都可独立成篇,这满足了纪录片“快时代、慢记录、微传播”的需求。

    每期节目创作,我们都力图提炼文化的核心内涵,突出每个县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以浙江卷《安吉篇》为例,节目从《诗经》名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开始,引出竹子,讲述竹子开花、竹米救命的往事,延续了安吉与竹子的情缘;“美食记”和“音律记”分别记录安吉百姓以当地特产为原料,制作美食冬笋炖肉和乐器的民间智慧;“手工记”则讲述安吉工匠为2016杭州G20峰会制作会议用具的匠心故事。我们以竹子为核心意象,概括出安吉文化特点,并以古越国考古、画家吴昌硕、安吉小鲵等故事立体展示了安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独特魅力,既有方志的文献价值,又有作品的传播价值和观赏价值。当然,并非所有县域都能找到类似高度集中的审美元素,也不必强求整齐划一。在确保影像文献性的基础上,故事化叙事确实是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方式。

    记者:与文字方志相比,影像方志生动直观,可视可听,让人记忆深刻。当沉睡千年的文字方志被激活走入千家万户,给受众带来的,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满满的文化自信和对悠久文明的自豪。《中国影像方志》作为一种记录,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古”与“今”的关系,在这方面,创作组又是如何把握的呢?

    阚兆江:的确,《中国影像方志》因为有了声、光、音、色、效的加入,使得历史文化更加立体、生动、饱满,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也是“影像方志”最核心的创意点和亮点。但并不是对传统地方志的简单重复和“图解”,而是一种拓展、延伸、补充和升华,以求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内容把握上,我们主要遵循了“略古详今,聚焦当下,重在传承”的原则。例如,我们在传统地方志分类基础上开创性增加了“创新记”的分类,记录各县(市)当下在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与巨大成就,为新时代打上鲜活的印记。比如《安吉篇》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提出,比如《赤壁篇》中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宏大展现,比如《灵宝篇》中青年一代压延铜箔的科技创新,再比如《宁明篇》中的生态农业和绿色科技发展之路,无不生动记录着当下中华民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奋斗与创新,处处彰显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透过屏幕,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跃动与生机,亲眼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砥砺前行。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从全局着眼,在细微处落笔,力求用事实说话,用故事说话,用镜头说话,讲述最接地气的中国故事,用国家视角审视和遴选那些最具时代特征、最具民族特色、最具永恒价值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力量,使其永载史册,永被铭记。例如,在《安吉篇》中,将竹子与人物、风俗、美食、音律等联结起来,把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和关云长的“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些保留在国人心中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气节,以极具冲击力的影像故事呈现出来,赋予了安吉血性担当的灵魂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影像方志》在历史中探寻文明之源,探究文化之根,探索悠久的“本来”,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大潮中讲述记录当代中国人的故事,传承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记录当代中国人昂首阔步走向“未来”的豪迈,从而塑造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文化坐标。

    严格标准把关 拼组当代中国的影像版图

    —— 用正确的史学观,专业的制作规范,一流的技术标准,统筹创作军团的作品水准,核心理念是系统、全面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按一集5人制作,每集周期为两个月,算下来,需要的是一个人数众多、业务精湛的强大创作军团。作为一个仅有300多人的专业频道,如何担当起这样繁重的任务?

    阚兆江:《中国影像方志》的制播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严密的组织管理、科学的统筹协调、创新的创作思维,更需要强有力的创作队伍。这个项目由央视全额出资,其性质是完全公益性的国家级大型文化项目。修志修史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去除功利和商业等因素的干扰,保证创作方向的公正、公益和客观,是我们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

    在操作上,我们采取央视、省、市、县四级联动的方式,调动全系统和社会影视机构等资源和力量,与各省、市电视台合作,优势互补。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节目模板和样片,制定技术标准,用联合制作或委托制作的方式推进节目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派出协调管理能力强的编导对合作的节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全程督导。

    对合作方,我们有严格的资质考核和专业准入标准。目前,节目规模化生产比较顺利,井然有序,节目质量基本上保持在一定水准,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审片时,我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把关。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召集合作方会议,通报最近创作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一些优秀作品进行观摩和学习,以提高节目的整体创作水平。

    应该说,《中国影像方志》的制作是一个边设计、边施工、边改进、边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参与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激发的过程。我相信,这个项目的推进实施,会促进中国电视纪录片导演的成长,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有朝气、有能力的纪录片导演新秀。审片时,我常说不要怕修改,每次修改就是一次成长和提升。事实上,大家也确实体会到了这一点。

    记者:去年端午节期间,《中国影像方志》播出第一季,并称之为“试验田”与“标准片”。当时确定的标准是什么?几季播出下来,您对片子的标准有哪些理解?

    阚兆江:一般来说,对于纪录片而言,用精确量化的标准生产出来的只能是“产品”,而艺术作品,特别是艺术精品,是无法用精确的量化标准来衡量的。如果必须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在遵循这一根本标准的前提下,对《中国影像方志》的创作,我们提出了三个维度的原则要求:

    一是政治要求。我们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节目创作,节目的立场观点和内容取舍,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立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确保导向正确,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二是史学要求。要求节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辩证唯物史观,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把握创作,审慎判断。节目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权威,所涉及的人、事、数字、史料等要准确无误,要能经得起科学的考量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艺术要求。在表现手法上要大胆创新,在故事的讲述和呈现上要力求生动,要通过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构建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的节目。

    在内容侧重上,不仅记录过去,更注重讲好当代中国地方文化发展、传承、创新的故事,强化“当代记”“产业记”等板块的创作,并在“音律记”“人物记”“手工记”等板块中体现当下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浓墨重彩地展现当代中国人的创造和奋斗。

    在手法表现上,充分发挥影像优势,力求生动可视,精益求精。影像方志不能简单地重复文字方志,必须突出影像表达。电视画面的镜头要专业、唯美、生动、直观,解说词要凝练、讲究、有文采。

    在主题提炼上,力求哲理升华。每集的“后记”中,我们都会以点睛之语对全片进行总结,勾勒出这个县的总体样貌,同时以点带面,将家与国、局部与整体的关联表述尽致。比如《陕西卷·韩城篇》的结语——“无论是黄河,还是历史,无论是心灵,还是血脉,韩城,都是中国人文化上无法绕过的渡口”等。高度概括的点睛之笔跨越时空,突出了“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的创作初衷。

    做国家教科文传播的第一电视平台

    ——在教科文领域深耕创新,文化的温度、科学的质感、思想的高度,让央视科教频道独树一帜。

    记者: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国影像方志》,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这些文化节目,既有历史厚度,又有审美价值,成为业内少有的现象级标杆产品。作为频道总监,能谈谈央视科教频道的发展理念吗?

    阚兆江:感谢您对我们央视科教频道的肯定和认可。媒体是有社会责任的,国家媒体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为重大。央视科教频道是以教科文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电视频道,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是要做国家教科文传播的第一电视平台。

    您刚才提到的《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影像方志》,这两个节目都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两个具体项目,但这只是我们央视科教频道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其实,近3年我们推出的重量级节目还是非常多样化的,除了《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影像方志》,我们还推出了大型纪录片《长征》《一带一路》《不朽的马克思》《孔子》《港珠澳大桥》,以及全国首档大型生态文明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大型科普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和台网融合特别节目《点赞中国》等一系列传播效益与社会效益兼优的节目。这些节目,回应了广大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它既是我们主动回应观众期待产生的强烈共鸣,更是广大观众对央视科教频道高度认可的佐证。文化自觉和科学精神,已经融入科教频道的血脉,成为我们创新发展的基因。

    成绩属于过去,创新没有止境。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观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电视节目的内容选择和审美取向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这无疑对我们科教频道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科教频道来说,广大观众对教科文节目更高更好的期待和需求与频道自身节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我们要重点攻克和解决的问题,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环境和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现实挑战,更是国家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职责所在。

    科教频道的创新发展,必须从新时代的大格局和全媒体发展的大趋势着眼。我们将坚守教科文的专业定位,坚持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和文化品位的追求,进一步突出时代性、时效性、时尚性,以“受众在哪里、读者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为原则,寻找观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诉求点,清晰科教频道在全国媒体格局中的方位和坐标,抓住“融合传播”和“综合传播”两大发力点,在文化和科技传播领域深耕细作,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的大胆突破,进一步提升科教频道的“四力”。

打造为新时代立传的国家影像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