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形式创新·价值诠释·仪式建构

——《国家宝藏》节目热播原因探析

苏宏元 贾瑞欣 《 新闻战线 》(

    《国家宝藏》用文物承载历史记忆、传达人文精神、彰显大国风范,在时尚与传统的交织中折射出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本文从节目形式、文化价值以及传播仪式等方面入手,分析热播的原因,以期给文博类节目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在综艺频道推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它打出“让国宝活起来”的口号,由著名演员张国立担任讲解员,李晨、梁家辉、王刚、刘涛等演艺名流担任国宝守护人。央视联合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在文博领域进行深入探究与交流。节目首期播出后,豆瓣评分高达9.4,继而掀起收视热潮,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是文博类节目的又一成功探索与实践,

    形式创新:故事演绎及名人植入

    纵观当前的电视荧屏,以“国宝”为题材的节目屡见不鲜,《鉴宝》《国宝档案》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与之前的节目不同,《国家宝藏》将节目形态定义为“文博探索节目”,节目组大胆创新,首次将“高大上”的博物馆呈现于综艺舞台之上,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新鲜感。

    故事演绎:设置“剧场”,解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肯尼斯·伯克说过:“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故事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已然成为人们追寻现实、探索真谛的载体①。《国家宝藏》节目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小剧场”的设置,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解读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既能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国宝及其与现代人之间的渊源,又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

    “前世传奇”部分主要是通过舞台戏剧的方式来呈现并完成的微型历史剧,由演员演绎一段基于史实合理想象和虚构的小故事,让观众于欣赏之中品读文物的精湛和历史的厚重。在气势恢宏的《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传奇”中,画卷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和“天才画家”王希孟高超的绘画技艺让观众赞叹不已;“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的“前世传奇”则讲述了勾践和宝剑之间错综复杂的故事,让观众在钦佩越王勾践以家国为重的宽广胸襟的同时,又不禁为越王勾践剑的命运(献,则保百姓安宁;不献,则保卫王者尊严)而唏嘘不已。“今生故事”部分则是对当今生活的一种观照,节目组选取了与国宝当下命运相关联的现代人物,讲述一个个关于“守护”的故事。在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的“今生故事”中,年轻的故宫志愿者讲解员张甡甘心奉献,乐于坚守。虽然已经在故宫做了长达5年的志愿者,但他依旧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敬畏与热情。除此之外,还有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志愿者登台分享他们与故宫之间的故事。这种“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自然衔接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建构了两个不同的“介质”——场景,有助于受众了解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文物的认知,并起到丰富节目内容的作用。

    “纪录式综艺”呈现: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纵观之前的鉴宝类节目,大部分千篇一律,主要是专家向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述文物的专业知识。对于文博知识极其匮乏的观众来说,这种传统的传受方式难以引发情感的共鸣,最终让节目变成了一种自娱自乐。除此之外,喧嚣浮躁的社会心态和呆板陈旧的陈列方式很难让人沉浸其中,感受文物的魅力。如何有效打开博物馆里的“奥秘”,让它真正变得鲜活起来、亲和起来,成为文博类节目面临的一大难题。《国家宝藏》率先把综艺和纪录片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纪录式综艺。这样的呈现方式,不落窠臼的同时也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

    此外,节目还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助力打造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360度全息影像技术、LED开合车台、冰屏柱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逼真地展示了每件文物的细节,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还通过酷炫多姿的舞美效果搭配合理虚构的故事演绎,将观众拉入到文物所在的历史情境中,带给观众穿越古今的新奇体验。历史与现代交织,时尚与传统融合,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极强的纵深感。

    名人植入:拓展受众群体,增强节目看点

    在此之前的“鉴宝”节目,往往只有文物专家“孤身一人”讲解,模式单一,缺乏互动,难以吸引中青年受众。《国家宝藏》则采用了“名人植入”的手段,打造节目品牌的同时也“俘获”了一批年轻受众。

    一方面,明星“守护人”的引入拓展了受众群体,助力节目年轻化。节目组邀请了王凯、段奕宏、马苏等27位演艺名人担当国宝守护人,生动形象地演绎并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是节目最大的亮点之一。在第一期节目中,“石鼓”的守护人梁家辉先生在演绎司马池与司马光父子二人守护石鼓故事的过程中,始终饱含深情,表演惟妙惟肖,人物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各种釉彩大瓶的国宝守护人王凯,饰演有着“谜之自信”的乾隆皇帝,在演绎“瓷母”花瓶背后的故事时,他执意要烧制无比花哨的大瓷瓶,甚至在梦中被黄公望、王羲之和雍正皇帝所“嫌弃”,于是强势为自己的“农家乐审美”代言,使得他的“农家乐审美”迅速刷屏。《国家宝藏》正是借助明星精湛的演技演绎文物的“前世传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讲述方式让更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你家里人知道吗”等各种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引发新话题。

    另一方面,九位馆长组成的“点评天团”增添了节目看点。相比于之前文物专家“高高在上”的话语姿态,《国家宝藏》的平民化视角更接地气。除了明星现场,节目中还专门设置了第二现场,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九大博物馆的馆长亲自坐镇,组成了“点评天团”。在每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演绎之后,馆长们会对文物进行点评,不但极大地强化了节目的看点,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受众对文物的了解。此外,央视也首次在B站(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上注册了账号,收获了满满的弹幕和一片叫好声。明星流量的助力吸引了更多的90、00后粉丝。

    价值诠释:重塑文化情感的表达空间

    在各种综艺节目“霸屏”的当下,《国家宝藏》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熔传统和现代于一炉,激活历史文化基因,召唤时代化传承,进而启迪国人文物保护意识的树立。

    历史文化基因的激活与传承。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民众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心理上的距离和精神上的割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他曾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激活历史基因,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在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国家宝藏》每期都会展现来自博物院、博物馆的三件国宝级文物,每一件文物都会由守护人演绎一段鲜为人知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特别是在“今生故事”部分,讲述现代人如何守护国宝,实现文化传承。正如节目主题歌《一眼千年》所唱的那样:享诗人般孤单,与岁月彻夜长谈,只有你有幸一览无数江山。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梦见你千万遍,只想触摸你五官……

    文物情感价值的深刻挖掘。学者雷建军、钟大年认为,主体形象在表意时有两种指意可能性,直接指意和含蓄指意。直接指意即主体形象直接指示出的内容意义,同时它又具有一种含蓄的指意作用,即通过触发人的联想所产生的的内容意义。③一方面,通过文物的展示和文物价值的挖掘激发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家宝藏》则成为展现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27件国宝逐一亮相,让观众感受到文物承载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宝藏》通过全新的节目形态和新奇的视觉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节目中,文物回归到最为纯粹的文化载体,最终观众获得的是蕴含在内的文化密码和附着在其上的文化符号。

    仪式建构:营造在场体验的媒介场域

    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意愿上的高度一致④。作为一档以“文物”为表征范式的节目,《国家宝藏》通过媒介仪式的话语逻辑和场景,为观众营造集在场感、认同感、审美化于一体的空间,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慰藉和支撑。

    节目流程的仪式化。《国家宝藏》采用“国宝引入+故事演绎+誓言宣读”的叙事模式,不断地在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重复性演出,营造仪式,增强集体认同。在“国宝亮相”的环节中,位于舞台视觉中心的纱盒环抱宝藏缓缓推出,舞台冰屏柱的位次调整则营造了极具形式感和冲击力的场景,成为节目别具一格之处。在讲解员说完“有请国宝守护人”之后,守护人手捧印信将其放到水晶石柱之上,然后徐徐走到舞台中央,其身后会出现醒目的节目Logo。每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演绎之后,讲解员会给国宝守护人和奉献者们颁发国宝守护人印信,并一起宣读国宝守护誓言。这样的一种仪式,不但连接了不同的场景,更成为一种符号的见证和印记。在第二期节目中,在演绎完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之后,国宝守护人撒贝宁、考古专家陈振裕、武汉青年“汉警”代表共同宣读守护誓言:“我们志愿守护云梦睡虎地秦简,守护历史,守护律法初心”,不禁令电视观众为之肃然起敬,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语言场域建构的仪式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贝格森把仪式行为分为三个层面:微型、中型和大型,他认为人类语言是一种微型的传播仪式,它解释仪式行为,传递仪式意义。⑤《国家宝藏》正是通过一系列语言符号的表达,凸显了强烈的仪式感。一方面,《国家宝藏》的名字看似与以往一本正经的文博类节目无异,可它实际上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另辟蹊径,讲解员取代了主持人。在每一期的开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微笑着向来客介绍,“让国宝火起来,这里是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究竟有多年轻呢?也就上下五千年。”简短的开场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观众对中国悠久灿烂文明的思考。另一方面,在每期节目中,对国宝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其守护人便会手托印信,并宣称:“我是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我来了”,这种庄重性、重复性的语言表达,成为国宝守护人的身份标签,同时也昭示了他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守护国宝。

    结  语

    在综艺节目泛滥的当下,《国家宝藏》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一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浮躁的心灵得以沉淀。它以崭新的节目形式、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深刻的情感价值挖掘,在时尚与传统的交相辉映中,叩击当下国人心中的集体“文化焦虑”。它以文物为载体建构着国人对文化的认知,并直抵内心深处。当然,《国家宝藏》也并非完美,比如存在对文物讲解不够深入、缺乏互动等缺陷。希冀《国家宝藏》能够持续创新,营造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社会氛围,为引领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再献一份力量。 

    (作者苏宏元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贾瑞欣系该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张卓、赵红勋:《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 〈朗读者〉 的成功之道》,《中国电视》2017年第8期。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③雷建军、钟大年:《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页。

    ④钟妍:《媒介仪式中的有声语言传播》,《东南传播》2012年第8期。

    ⑤王霄冰:《仪式与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形式创新·价值诠释·仪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