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我还是一个在读大学生,准备报考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于是冒昧给时任新闻系主任邱沛篁教授写了一封信,咨询了解专业报考情况。令我没想到的是,邱老及时给了我书信回复,内容如下:
炎龙同学:您好!
信悉。1996年我系将招收研究生,欢迎您报考。十月报名。初步计划考试:英语、政治、新闻采写、新闻理论、大学语文。希您抓紧复习,实现读研的愿望。
祝您成功!
邱沛篁
1995.4.28
这封书信我一直珍藏至今。遗憾的是当年我没有考上。2000年,我再次报考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并如愿考上,邱老成为我们那一级的新闻采访课程授课老师。毕业留校后,我有幸与邱老成了“忘年交”。他对学生的关爱,对新闻传播专业的热爱,凝聚在他日常的教学研究中,也凝结成了《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该书80万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拜读中,我深刻感悟到,书如其人,文如其人,该书具有突出的示范效应。
新闻传播教育观点的深度与高度,具有理论示范性,这在《论集》上篇“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论”中得以充分体现。该篇汇辑邱老近 60 年来关于新闻教育的专论以及给其他同行的著作序言等。在理论上,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新闻教育观、新闻人才培养观、新闻传播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业务能力培养、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等层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他在《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中论述,“请进来,走出去”是一条卓有成效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推广的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了四川大学新闻教育在此模式上的具体举措。“请进来”包括:把人才请进来,把知识和智慧请进来,把传统和作风请进来,把“未来”请进来,把资金请进来;“走出去”包括:思想上走出去,行动上走出去,措施上走出去。他的这一论断,在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
他在《充分发挥“五要素”作用,尽力发扬“五种精神” 力量》中提出,广大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倡导和发扬“五种精神”,即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坚韧精神、创新精神。邱老在新闻传播教育中也是这样践行的。
新闻传播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开拓,具有经验示范性,这在《论集》中篇“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实例”中得以充分诠释。该篇从多个层面总结梳理了邱老与川大新闻传播教育的情结、如何从中文学子到新闻博导的历程、八访巴金、如何当好新闻专业班主任、如何讲授新闻专业课、如何指导新闻研究生等鲜活案例。尤其是邱老在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的一年间,8次采访巴金;从1980年开始参与筹备并建立和发展川大新闻传播学科。这些开拓性的工作,鲜明体现了邱老对新闻传播专业的热爱和敬业。
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快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一文中,邱老提出,加强招收改革、教学改革、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建设。这些举措,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正是因为其开拓性,邱老所在的教学团队,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新闻传播教育,既要坚守,又要变革,该《论集》案例部分做了可资借鉴的展示。
新闻传播教育实践的认同与评价,具有人格示范性,这在《论集》下篇“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与实践反馈”中得以充分彰显。《学者邱沛篁:新闻教育的“永动机”》,是对年近八旬的邱老人生态度的精准概括。对学科的不断思考、对专业的高度敬业、对教育的执著坚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这一切共同构成了邱老的人格精神。饶用虞、方汉奇、蒋晓丽、张立伟、蔡尚伟、欧阳宏生等一批知名学者,相继对邱老出版的系列著作撰写书评。
我国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在《序〈邱沛篁自选集〉》中是这样评价的:“在这一系列的接触中,我感受到邱沛篁同志是一位充满激情、不断开拓、十分活跃和敬业的新闻教育工作者,他和他的同事们为创建和发展川大新闻传播学科,在不停地拼搏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着。”这些评价,从文品到人格,全面立体彰显了一位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的“老骥伏枥”。在四川省老教授协会 2015 年工作会议上,邱老感言:“一个人在职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人所从事和所热爱的事业却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不倦地学习,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新闻传播教育探索的与时俱进与前瞻视野,具有精神示范性,这在《论集》的所有篇章均有充分体现。新闻传播学在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获得跨越发展,该《论集》中,邱老探讨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积极提高新闻传播研究生培养工作水平……其弟子严功军在《论集》中写出了师从邱老的收获以及邱老的精神概括,那就是“永远在路上的新闻教育家邱沛篁教授”。张立伟教授曾经在评《邱沛篁自选集·新闻与教育》时,高度诠释邱老的“与时俱进”精神,认为他与业界俱进、与问题俱进、与青年俱进。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引发人们对新闻传播学科的重新认知,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也促使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2017年年会上,邱老提出并探讨了“新机制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发展问题探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并伴随技术变革而不断转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很多的机遇与挑战。《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论集》的面世,不仅系统反映了邱老个人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和实践,更全面折射出川大新闻传播专业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团结办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生命力。邱沛篁教授年近八旬仍孜孜不倦,其学术青春在新的时代仍绽放异彩。其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热爱、激情与坚守,不断激励着青年学者和学子们奋进。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