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初心致远

——徐锦庚和他的报告文学

● 朱悦华 《 新闻战线 》(

    倾听《芝麻开门》

    2017年10月30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翻阅当天人民日报。第24版的一篇文章,一下抓住了他的目光。读完这篇《芝麻开门》,他凝神沉思,挥笔批注:“请周至、蓝田等县委书记认真研读三遍!农村电子商务大有可为!于海夫同志要抓紧培训、推广!” 周至县闻风而动。在全县干部学习会上,县委副书记用陕西话全文宣读《芝麻开门》。

    在山东菏泽,《芝麻开门》故事发生地,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委书记孙爱军作了长篇批示,认为作品“镜头感强”,“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市长解维俊觉得“充满着别样的亲切和感动”,“绘就了一幅鲁西南偏僻小村的新时代民生民风民俗的崭新画卷”。一篇报告文学,为什么让市委书记、市长如此激动?

    互联网燎原之火,点燃了鲁西南曹县丁楼村。丁楼有做演出服装的传统,以前一家一户,小打小闹,日子过得不富裕。2009年,村民任庆生开了第一家网店,引得村民纷纷效仿,326户人家,280户开了网店。农民攥惯锄头的手指敲起键盘,办起工厂,在家里做起了跨国生意。

    9月,徐锦庚来到丁楼村,进东门,串西户,与村民们促膝交谈。电子商务带给农村的新气象,乡亲们精彩的创业故事,让他感触良多。他以记者的敏锐和作家的灵动,抓住人物特征,寥寥数语,勾勒出新时代农民的创业群像。

    同样是打字,爱华“翘起兰花指”,庆勇运用“一指禅”,“握紧右拳,翘起中指,瞪圆眼睛,屏住呼吸,像在地里点种,啪啪作响。每戳一字,喘口粗气,比干活还累”。一个灵巧敏捷,一个粗重笨拙。费劲打出第一个字时,庆生如释重负,“祖宗哎,可找到你了!”“啪哒”一声,额头一滴汗,摔到键盘上。

    透过“打字”细节,朴实的庆生、聪明的爱华、不服老的庆勇,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天,两天;一月,俩月。乡亲外出打工,村庄渐坠寂静,不见青壮年,只剩老人、孩子和狗。电脑却睡大觉,无声无息。庆生恨不得钻进去,给自己下个单。”

    《芝麻开门》通篇在讲故事。互联网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作者的欣喜之情,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自然流露,寓理于事,融情于景。如“亲,您好”这句话的“出场”,巧妙展现了农民素质的提升:

    那句话,他见儿子敲过,觉得妙不可言,既是亲切问候,也是文明用语,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

    捣鼓半年,凭着粗大“一指禅”,庆勇心中那句话,终于被他戳出来:“亲,您好!”

    全文短语,精心熔炼,字字珠玑,节奏感强,活泼隽永,方言俗语,摇曳生趣。“卜土杠天”,这个形容“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的鲁西南俚语,也被作者融进文中。通过回乡大学生任安普的眼睛,展现全村风貌变化:

    以前,村道坑洼,卜土杠天,车子进不了村,2011年还没一辆车,没一家饭店;现在,三百二十六户人家,有二百八十辆车,直接开到家门口……

    辍学返乡创业的女研究生任安莹,看到了另一番新气象:

    以前,没打工的人窝在家里,扯闲话,搬是非,闹得鸡飞狗跳,邻里不和;现在,家家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哪还有空扯闲篇……以前,说句普通话,被人取笑装样。听别人说“你好”“谢谢”,浑身起鸡皮疙瘩;现在,张口闭口,“亲,您好”!

    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同果汁出自果肉,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不着痕迹,尽得风流。最后,借丁楼村墙上一句话“网络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巧妙表达主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芝麻开门》如新鲜橄榄,回味久长;如小桥流水,自然朴实。立意新鲜、情节完整,有故事、有情趣。好似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实则匠心独运、文心深沉。一个小村庄浓缩了时代变迁,真人真事,读来却如小说般饶有趣味。这正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吧!

    快速反映生活、干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芝麻开门》将报告文学“文学轻骑兵”功能发挥得充分、饱满。这种场景,久违了!

    文学轻骑兵来了

    初识徐锦庚,是读他的《懒汉治村》。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亦庄亦谐的白描手法,透露出纯然的美感,似重温一种久违的情愫。

    于是,找寻他的作品:《颁错奖》《尼山远望》《从头再来》《驯虫记》《老汤》《邂逅》《渊子崖:一个村庄的抗战》,越读越为他的纯正技法、深厚底蕴折服。继而发现,他写的是报告文学,不是小说。沉思了——

    商业大潮中,保持文学纯正性,难得!纪实文学,如此可读,难得!如此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更难得!

    上世纪30年代,报告文学在文坛大放光彩,后以“短、平、快”获得“文学轻骑兵”美誉。鲁迅、瞿秋白、茅盾、冰心等都写过报告文学。《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等优秀报告文学,曾是时代的思想代言,奠定了报告文学的地位。新时期,报告文学骁勇驰骋,每年都有几部厚重之作。近几年,就有徐锦庚的贡献。他将新闻真实原则和精湛文学技巧有机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选择报告文学,源于少年文学梦,也是徐锦庚记者生涯的一次转型。

    如果说,记者要“顶天立地”,“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才能写出真正接地气的报道。报告文学写作又何尝不是这样?以草根情怀,倾听百姓所思;以炉火纯青技法,书写芸芸众生。徐锦庚乐此不疲。“懒汉”村长、猪蹄店老板、养蟑螂科技迷、知错改错农妇、开网店老农、蒙古族慈父……无不灵动鲜活,如在眼前。

    《懒汉治村》本是无心插柳之作。从济南坐高铁回宁波探亲,来回8小时,徐锦庚兴之所至,8000字一气呵成,为家乡小人物立传。发表后,《新华文摘》等多家媒体转载,浙江省委副书记批示,“懒汉”一夜成名,成了浙江典型,又作报告又出国,带领乡亲们热火朝天奔小康。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评价:“别看《懒汉治村》篇幅不长,在中国文学史上,必将留下一席之地。”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点评:通篇采用小说的语言和叙述风格,如果在标题后面标上“小说”,完全是一篇精彩的小说。

    千百年来,蟑螂人人喊打。徐锦庚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将《驯虫记》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们对蟑螂“刮目相看”。见报后,引起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的重视。当天上午,济南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驱车到现场调研。第二天,济南市科技局、环卫局、市产业投资集团的大小官员纷纷好奇前往。慕名而来的江苏、河北、浙江、广西参观者,无不惊奇赞叹。济南市政府决定,要将小蟑螂做成大产业。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由衷点赞:“徐锦庚写的《驯虫记》立意先进,形象突出,结构和谐,语言老道,出奇制胜,是一篇报告文学佳作。引发强烈反响,具有必然性。” 

    《老汤》一文,更有些奇趣。除夕上午,徐锦庚在单位值班,友人拎来两节卤猪蹄,让他尝尝鲜。顺便说起,熬猪蹄的老汤,20多年没断过,厨师老程为了这锅汤,也20多年没离开过济南。他内心一动,赶紧让友人约老程,利用正月初二值班时间,请老程来办公室,聊了大半天。《老汤》横空出世,醇厚幽香。有网友评价:语言简练,半文半白,结构精彩,引人入胜,像读民国作品。

    是什么,让徐锦庚内心一动?是工匠精神。他对工匠精神的解读是: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认准一个目标,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到极致。

    友人爱不释手,将《老汤》做成单行本,配上老济南插图,薄薄20页,古色古香,搁在老程小店里。凡买两节猪蹄者,赠送一册,迄今已送出数千册。老程又把报纸装裱起来,挂在墙上。简陋的小店,顿时有了浓浓的文化味儿。

    日记体报告文学《因为爱,所以爱》,是徐锦庚又一创新,融入了他4年西藏生活的深沉情感。西藏,蕴藏着神秘与伟大的“吾国吾土”,因为爱,而无悔。美丽的可可西里,只一眼,便魂牵梦萦。为了圆梦,他付出了记忆力衰退、长期失眠、患高原高血压的代价。也正因此,他与文章主人公感同身受,惺惺相惜。

    根据中宣部要求,那次的任务是要写两篇通讯。作为一名老记者,写两篇通讯易如反掌。但奇怪的是,媒体同行开始埋头写作时,徐锦庚却陷入苦恼之中,迟迟没有动笔。新闻要客观陈述,忌讳把自己摆进去。常规通讯,大多以第三人称行文。在徐锦庚看来,这种写法,犹如隔岸观景,虽能看到它的气势恢弘,却看不到它的九曲回廊。气势恢弘能使人血脉贲张,却无法让人潸然泪下。动情之处,往往曲径通幽。这个“幽”,就是柔软的内心。

    如何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他想到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可以把作者摆进去,犹如一叶扁舟,载着你划到对岸,让你融入美景之中。但是,他要写的是新闻作品,必须体现出新闻特性。在新闻版登一篇报告文学,多少有点不伦不类。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日记体。对!把日记体与报告文学相嫁接,用日记体的“现在进行时”,装进主人公事迹的“过去时”。

    拿定主意,他吸着氧,伏案疾书18小时,直写得泪眼模糊。照报社惯例,通讯不超过2500字。他刹不住车,洋洋洒洒9000字,想争取发一个整版。

    一同进藏采访的新华社记者璩静来串门,看了《因为爱,所以爱》后,十分疑惑:“这也算通讯?从没见过这样写通讯!这样的文章,人民日报能发吗?”徐锦庚老实作答:“这是篇‘四不像’。能不能发,我心里也没底,说不定会被‘枪毙’。”其实,他已做了最坏准备:宁愿稿子被枪毙,改发新华社通稿,让领导批评,让同事笑话,也要冒一次险,绝不改变文章风格!

    稿子发到编辑部,几经周折,社长杨振武慧眼识珠,果断拍板,发一个整版!次日,总编辑李宝善难抑心中喜爱,挥笔在夜班日记上写道:昨晚看版,一口气读完6版整版长文《因为爱,所以爱》。文章虽是日记体、流水账,但恰恰这种文章最难写好、最见功力。文章行文流畅,取舍得当,人物鲜活,生动感人,平实中见真情、见精神、见境界,体现了作者驾驭题材、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徐锦庚同志不愧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称得上是人民日报的“大记者”,让人由衷高兴。真心希望我们队伍中这样的“大记者”多起来!

    文无定法,贵在创新。不同题材,不同写作手法,徐锦庚娴熟运用,既紧扣现实、生动鲜活,又凝练隽永、精雕细刻。读着读着,似乎听到“轻骑兵”那欢快的马蹄声,“得得得”疾驰而来。

    厚重,起飞的翅膀

    一名优秀记者,判断新闻价值不难,倚马可待写新闻不难,难的是沉淀内心,博取深耕,成就厚重之作。当他坚持这样做的时候,就有希望实现从新闻记者到专家型、作家型记者的转型。

    2008年10月,徐锦庚离开西藏,调任人民日报驻山东记者站站长。年底,他到东营调研,听说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党支部是山东成立最早的党支部,还藏有陈望道首译本《共产党宣言》,便肃然起敬,怀着朝圣的心情,立刻驱车前往刘集村。

    1975年,广饶县革命文物征集活动中,84岁高龄的刘世厚将珍藏了43年的《共产党宣言》捐献给广饶县历史博物馆(见左图)。据考证,陈望道的首译本,目前全国仅发现11册。

    徐锦庚心潮起伏:一本薄薄小册子,牵动着波澜壮阔的国际共运史,牵动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挣扎、苦难奋斗、立党建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圣经”。世上还有哪本书,能有如此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此,刘集村成为他的关注对象。理想与信仰、牺牲与担当,将刘集这个小村定格在中国革命史册上。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记者,他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人记住刘集。

    2012年,他与作家铁流合作完成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后,便将目光聚焦刘集村,商定围绕这本《共产党宣言》的前世今生,再合作一部报告文学。

    说干就干!徐锦庚利用节假日和公休假,与铁流一起,一趟趟往刘集村跑。亲历者大都逝去,但后人还在。徐锦庚和铁流像手拿放大镜的考古学家,沉浸于如烟往事,打捞模糊的历史影像,搜集了数百万字的素材和历史资料。许多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让他们的创作厚实充沛、充满激情。望着珍藏在博物馆的泛黄“圣经”,他俩如同瞻仰一位世纪老人:“时光的淘洗已使这本《共产党宣言》残缺不全,它的每一缕褶皱里,无处不透着一种老态和沧桑。立在它的面前,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它蓬勃强旺的生命力与激情。”

    2014年1月,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出版。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激情点赞:“历史的跌宕转合犹如一出出高潮迭起的戏剧,扣人心弦,惨烈却又顽强的农民抗争运动像一幅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画卷被重新铺展在和煦的阳光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时任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李朝全评价:“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出了信仰力量之强大,读到了坚守信仰的人们如何成长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中流砥柱。”

    这一年,徐锦庚和铁流双喜临门:他俩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分别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山东省第三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国家记忆》分别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山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

    2014年12月16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作协在济南共同举办铁流、徐锦庚作品研讨会。与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高度肯定:铁流、徐锦庚可以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国家队的队员。他们创作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和《国家记忆》是两部题材独特、非常接地气、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有机统一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是中国报告文学近年来的重要收获,是具有“高峰”意义的作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真理光芒穿越时空。《共产党宣言》从最初德文版出版起,似乎就注定要给20世纪带来改变。不管人们喜不喜欢,这一改变将永载史册。《国家记忆》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研究共运史的学者,少不得要翻一翻了。

    沉醉台儿庄

    台儿庄,因运河而兴,形成于汉,繁荣于明清。清初,台儿庄相当繁华,商贾云集,船舶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乾隆多次登临古城,欣然题名“天下第一庄”。

    1938年,台儿庄大战,古城化为废墟。

    2008年,古城重建,徐锦庚来到台儿庄。

    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军人出身的徐锦庚对战争格外敏感,对激发民族气节的战争格外看重。写完《国家记忆》,徐锦庚立刻转向台儿庄。此时,他已连续收集了5年素材,这座扬中华民族之威的小城,承载了他不死的英雄梦。没有赶上70年前那场血战,今天就用笔来告诉人们,什么是一个民族不灭的精神!

    他一次次来到古战场。沂河两岸,白骨犹存;风萧萧兮,思绪飞扬:近代百年,外敌屡屡入侵,那样猖狂,那样肆无忌惮,我泱泱中华羸弱到了何种地步!战争无法避免的时候,燃烧的热血会改变战争走向。不屈的民族是无法战胜的。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是一个民族失去了血性!今日之复兴,首先是民族精神的风清健壮。否则,再高的GDP,也撑不起民族脊梁,却会豢养更多蛀虫!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因他有一身硬骨头!

    正如徐锦庚在《渊子崖:一个村庄的抗战》中感慨的那样:

    国难当头时,假如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或许就不会有东北沦陷,不会有南京屠城,不会有国破家亡,也不会有八年抗战。

    国力强盛时,同样需要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因为,强敌环伺,外患犹存。

    我曾与他有过一段对话:

    问:为什么要写《台儿庄涅槃》?战争是台儿庄走向世界的契机,成就台儿庄的不应该是战争。台儿庄之魂是什么?

    答:中国类似的古城很多,台儿庄只是其中一个,并且随着运河衰退而式微。成就台儿庄的恰恰是那场战争。历史上作为战争转折点的城市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台儿庄也是其中之一。台儿庄之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是那场战争赋予它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灵魂和夺目光彩,成为中华民族绝地而生的精神坐标。这是它成为世界名城的原因所在。它在战火中毁灭,也在战火中永生,犹如凤凰涅槃。台儿庄重建也为这种精神的传承弘扬搭建了一个平台。这是我写台儿庄的出发点。

    问:如此说来,南京岂不永远被打上屈辱悲怆的烙印?

    答:一国之都被外夷屠城,这是国家之殇民族之耻,是国家民族永远的痛。

    问:战争描写是您作品中最具文学性、最难把握、也是最精彩部分,是报告文学属性最易模糊最易有争议的地方。您是如何界定情景再现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如何把虚构控制在不损伤报告文学属性的层面上?

    答:报告文学要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基本事实必须真实,细节(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等)可以合理想象。

    台儿庄也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梦。连战来了,郁慕明来了……

    见到台湾女作家郁馥馨,徐锦庚眼前豁然一亮。串起台儿庄历史与现实,没有比郁馥馨一家更合适的了:父亲郁化清少年时,从台儿庄颠沛流离到台湾,骨肉至亲隔海相望;她和父亲多次回台儿庄探亲,后来她干脆定居在台儿庄,成为枣庄市政协委员。

    徐锦庚健笔纵横,用一条郁氏家族命运的红线,把跨越70年的历史贯穿起来,铺陈出一座沉郁雄浑、生生不息的精神台儿庄。两平方公里的古城,鲜血浸染的土地,埋下了太深太沉的痛,也昭示着一个不灭的道理:面对异族入侵,肉体可以消亡,城市可以毁灭,精神必将永恒!

    整整一年,徐锦庚闻鸡起舞。春夏秋4点半起,冬5点起,呕心沥血,赶写《台儿庄涅槃》,直写得鬓苍苍、眼花花。作品先由《中国作家(纪实版)》2015年第八期首发,同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这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作品甫一发表,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众多媒体相继刊发评论,中国作家杂志社、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研讨会。

    距离上次研讨会不到一年,又一本厚重之作,把大咖们聚到一起。何建明不仅作序,还在人民日报撰文《什么是厚重之书》,称“有些书的厚重,是因为它定格在一个特定的重要历史点上。徐锦庚的长篇报告文学《台儿庄涅槃》就属于这种厚重之书”。著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李炳银认为,“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了苦难与精神的复活”。台儿庄血战的描写,“是中华民族的血性和精神的爆发”,“把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抗战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被称为“拿笔的将军”。他认为报告文学创作是桩苦差事,选材难、采访难、“文学笔法”难。徐锦庚创作《台儿庄涅槃》,这三难都遇到了,又都被他攻克了。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台儿庄涅槃》是“后抗战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台儿庄涅槃》不再简单强调国民党在血战中的主力作用,也突出了共产党全过程的参与谋划。注重全面客观,严谨考证历史,抗战题材文学创作正在走向深化。

    《台儿庄涅槃》拿在手里,沉甸甸。46万字,487页。主人郑重,题了“雅正”。

    读吧,一番美意;读了,几番沉浸;再读,一往情深。终于,一脚历史,一脚现实,我踏进台儿庄古城。走在意象叠加的夕阳里,我迷失了。迷失在《台儿庄涅槃》雕刻的气场里,迷失在古城复活的一石一木中。白天,我在古城徜徉。晚上,我在客栈读《台儿庄涅槃》。

    古城的复活重建,为台儿庄留住了血脉和根。望着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弹洞,枪林弹雨犹在耳旁呼啸,饱蘸鲜血的花儿似乎格外鲜艳;那个满脸稚气腰缠手榴弹的小战士雕像,傲然屹立在古城街头;古运河上,轻舟翩然,彩灯如梦,歌声旖旎。抗战英雄雕像、书院、酒吧、游人,雄壮与柔美,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安详与和谐。 

    郁馥馨主编的《天下第一庄》,静静地摆放在客栈里,一首小诗激起我的共鸣:

    西边是已故的历史,东边是即将的历史

    碾轮之后是散失在地面、不忍今人回首的风雨

    看一眼就已痛惜不已,何况再捡起来,重新去复建

    它们向世人昭示着,何谓沉痛,何谓在沉痛中站起身来

    古老悠远的民族啊,总能在磕磕绊绊的历史长河中,呼声呐喊

    ……

    浸润其中,我似乎读懂了古城绚丽背后的沉重,也似乎读懂了徐锦庚和他的《台儿庄涅槃》。深沉内敛,家国情怀。从水兵到记者,从记者到作家。一路走来,徐锦庚每一步似乎都踩对了节拍。正如他在新作长篇报告文学《大器晚成》中所说:“生命是一场无所不至的旅行,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出发。”

    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

    责任编辑:武艳珍

初心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