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两国有着众多可互利共赢的领域,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可澳政府却急于讨好美日,竭力鼓吹遏制中国,不仅争着做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治安副官”,还在南海问题上进行挑拨。究其背后原因,是澳政府的决策者仍未摆脱冷战意识,没有看清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日前,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14年来的第一份外交政策白皮书,洋洋洒洒130多页的文件,归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强化澳美日印关系,要求美国继续留在印太当头,主导地区安全,平衡中国崛起,以防被取而代之。文件透出的心态,像是一个面临遗弃的孤儿,扯着山姆大叔的衣襟乞求领养。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16年的双边贸易额不仅突破1000亿美元,而且澳方顺差高达约300亿美元,正是由于搭上了中国的经济快车,澳大利亚才安然躲过了那场席卷美欧的金融危机。可近年来,澳政府却以怨报德,屡屡在南海戳火,怂恿美国干涉南海事务。这就让国人大感困惑,这不正是西谚所说的“反咬喂食的手”么?
其实,澳大利亚自由党政府拉美遏华的政策远非今日始,记者想起了20年前驻澳期间批评澳政府对华政策引发震动的往事。
评论《美国的“两只锚”》引发澳政坛巨大震动
1996年3月,霍华德领导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赢得大选上台伊始,便抛弃了前工党基廷政府提出的“面对亚洲”政策,重新抱紧美国的大腿。霍华德甚至公开称:澳要充当“美国在亚洲的治安副官”。在他的推动下,当年7月末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防长佩里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三驾马车访澳,同澳外长唐纳、国防部长及参谋长举行3+3会谈,强化澳美防务合作,发表了《澳美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增加澳美军演的规模与频度;同意美更新在澳间谍卫星地面站;同时在澳建立反导太空预警地面中继站;加强两国情报分享,等等。澳大利亚还私下要求美国在澳设立军事基地,并在东亚构筑反导系统。会后美国防长佩里表示:“美澳联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牢固。”这样,美国在西太平洋有了“两只锚”:北面是日本,南面是澳大利亚,这两只锚支撑起美国在东亚牢固的军事存在。
鉴于其遏制中国的意图不言而喻,会谈声明发布当晚,笔者就撰写并发回国内《美国的“两只锚”》一文,对会谈和两国意图进行了剖析与批驳。评论指出:冷战的结束非但没有使美国的战略意图有所收缩,反而出现了趁机扩充之势。克林顿同年4月访问日本时,推动强化美日安保体系,要共同应对所谓“远东紧急事态”,现又在南翼扩充据点。霍华德在即将启程访日时明白表示:安全问题将是澳日会谈的重点。评论警告说,“看来美国是很想将这两只锚当成螃蟹的两只螯来使用的”。
稿子发回后一直没有见报,以为被枪毙了。其实,当年国际评论每周只发两次,所以排到8月6日才在《国际》版(第6版)右上角见报。没想到的是,评论刊出后,竟然在澳政坛引起巨大震动。8月7日澳通社发了通稿;同日,澳几大电视台均在黄金时段将其作为第二条要闻予以播发(头条是《霍华德总理欢迎奥运代表团从雅典凯旋》)。8月8日,澳大利亚五大全国性报纸——《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人报》《堪培拉时报》《时代报》《金融时报》等都在第二版头条或上方刊出了有关报道(见右图),标题多为“中国抨击澳外交政策”,澳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和《悉尼先驱晨报》还就这篇评论分别发表了社论和评论文章。
令人奇怪的是,澳媒体多称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批评澳美同盟,这让记者颇感疑惑。澳大利亚电视台在播发时,先出现的是天安门镜头,接着是人民日报的报头,当画面转向评论时,才看到原来说的“社论”,其实就是本人的那篇署名评论。
当时澳外长唐纳正在马来西亚访问,他的记者会被追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国政府(人民日报)对澳外交政策的批评。这弄得唐纳极为被动,他先说还没有看到原文,然后说,他日前曾就澳美部长级会谈向钱其琛部长吹过风,日后将向中国做进一步的解释。同时,澳副总理费舍也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追问。费舍表示,澳美关系是澳的内政,而澳美联盟早就存在。
数日后,《澳大利亚人报》记者格林利斯来到记者站要求采访。我问他:这不过是一篇署名评论,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他答说:众所周知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在我们看来她代表的就是中国政府的立场;而且,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次点名批评澳大利亚,能不引起重视吗?第二天该报在第二版再次刊出了人民日报和本人的照片。同时,《星岛日报》《明报》《澳洲新报》等全澳各大中文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一时间,本人在澳大利亚成了“名记”。
上述反响本人都及时向报社作了汇报,并将各报相关报道的剪贴传回了报社,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国际评论组时任组长林皎明还打来电话表示关切,要本人在出行时注意行车和人身安全。人民日报前后两任总编辑许中田和王晨于1999年、2002年访澳时都观看了澳大利亚电视台报道此事的录像和报纸剪报。许中田在南澳阿德莱德会见了正在家乡竞选连任的唐纳外长(当时有外事局李文政副局长随行),唐纳指着本人对许中田说:“自那以后,澳大利亚驻北京使馆都要将李先生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译成英文及时传送给我看。”
多次严词批驳澳荒谬政策以配合我外交工作
不久后,霍华德政府又发表了首份《国防白皮书》,再次指责中国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强调澳美同盟的重要性。澳防长麦克拉伦甚至敲着桌子,点名批评中国的“富有侵略性的行为”。人民日报多次刊出本人的评论和述评,对这些论调予以严词批驳,一再在澳引发强烈反响,澳外交部甚至召见了我驻澳大使华君铎(华大使后曾出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代表),就本人的评论提出抗议,但当即被华大使驳回。华大使表示:中国记者的报道与评论陈述的都是事实,并没有任何歪曲,其评论理所当然地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在使馆会上,华大使表扬了人民日报记者的敏感,并对本人说:记者可以多唱唱白脸,这有助于配合外交工作。
达赖访澳时,霍华德无视中国劝阻,表示要会见。本人查寻历史资料,撰写了题为《从事实看谁是最大说谎者》一文,将西藏之前几乎没有学校与医疗机构,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与医院的普及,用具体数字列出。同时附上达赖过生日时其政府下令要求奉献新鲜人皮和人肠的命令。华君铎大使看到文稿后,让使馆印发给澳联邦议会议员和澳各大主流媒体,期间被《堪培拉时报》等媒体引用(见右图)。有澳大利亚记者举着这份材料追问达赖,令其十分尴尬。达赖无法否认事实,只答说:如果他仍在西藏主政的话,是会推动社会进步的。
台湾“大选”期间,澳大利亚外交部和主流舆论一唱一和,指责中国对台实施武力威胁,危及地区和平,一时间甚嚣尘上。于是本人给《澳大利亚人报》写了一篇英文评论,原题为《不放弃使用武力才确保了台海的和平》,但发表时被编辑部改为《武力敌对防止台湾漂离》,副题是《李学江争辩说:中国不能排除使用武力》。西方主流观点认为,正是“恐怖平衡”,即美苏相互核报复的威慑战略才确保了战后40年的世界和平。本人的评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据此指出:也正是由于中国大陆不放弃武力威慑,才使得台湾当局不敢越雷池“宣布独立”,从而确保了台海和平。这篇评论发表在澳政治性大报《澳大利亚人报》2000年3月24日言论版上。
2001年澳大利亚鼓动美国在东亚建设导弹防御体系的同时,还有意推动建立澳美日韩四国安全联盟,对此,人民日报发表了本人的述评,题目是《四国结盟意欲何为?》,揭露其试图在东亚建立“小北约”,以遏制中国的图谋。经澳主流媒体的转述报道,述评再次引发反响。《堪培拉时报》还专门就此采访了本人,并请正在澳访问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布莱尔就此发表看法。唐纳外长面对记者的追问,不得不表示:这只是个初步意向,如果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怀疑和反对,我们会重新考虑。其后这一议题也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想不到在16年后,这一构想再度复活,并有所扩大:虽然排除了韩国,却加上了印度,意在构建美日澳印联盟,即所谓的“印太战略”。而最卖力推动这一图谋的就是澳大利亚和日本两国了。
其实,两国远隔大海和印度尼西亚,中澳间有着众多可互利共赢的领域,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中国从来都没有,也不会威胁到澳大利亚,而历史上曾入侵过澳大利亚的唯有日本。可澳政府却急于讨好美日,竭力鼓吹遏制中国,不仅争着做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治安副官”,还在南海问题上进行挑拨。究其背后原因,是澳大利亚政府的决策者仍未摆脱冷战意识,没有看清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作者系人民日报驻澳大利亚原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