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六

工而不“匠”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报人也是匠人,但必须专业专注,精益求精,不改初心,坚守匠心。记者要想写有思想、有品位、有味道的新闻,在为人上,必须强化人品和文品修养;在为文上,讲求匠心独运,既工而有神,又工而不“匠”;向生活要灵性,向理论要精准,向技法要工巧,时时讲究创新,处处追求精美。一句话,要有“匠心”,而不要有“匠气”。

    关键词:工匠精神     木匠精神     铁匠精神     匠心     匠气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而技能却要有独到钻研与擅长。这里说到的技能,自然让人想到那些具有技艺特长的工匠,他们在某个行当里堪称一把好手,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和绝活儿,也有着各自的行规遵循和业界精神追求。木匠讲究“千日斧子万日锛”,铁匠擅长看“火候”,理发匠则自夸“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等等。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要的是技艺,是特长,因而有“一招鲜吃满天”的说法。 

    正因为有了工匠对技艺追求的榜样作用,人们对那种精雕细琢、出神入化的工匠精神也格外敬重,对他们所创造的奇妙神品更是推崇备至。读者也许会注意到,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起,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成为令人敬仰的国家高级技师。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大力倡导:“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什么总理会如此郑重地提出“工匠精神”?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中国众多企业缺乏工匠精神,社会缺乏精致追求。随着社会进步,老手艺也许会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对新闻事业而言,同样要讲究“术业有专攻”,讲究“工匠精神”,强调精品意识。不能因为新闻作品是易碎品,就粗制滥造,易碎品也要力求做成精品。特别是头条稿件,更要有一定的质量水准和更高要求。在新闻采写上,记者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不达精品不出手,不是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直至采写出自己满意又为人称道的头条佳作。这是政治责任,也应是党媒境界。

    事实说明,要把头条稿件采写好,没有点“工匠精神”是不行的。工者,《说文》解释为“巧饰也”。匠者,《韩非子·定法》中说是“手巧也”。无论是工,还是匠,讲究的都是功夫,是一种精神历程。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俗话也说:“一分工夫一分货。”工匠精神重在“匠心”之上,匠心独运,方成大器。新闻采写也需要匠心独运,功夫到家才能成就大作。呆板单调,死气沉沉,不可取;过于雕琢,叠床架屋,难免透出“匠气”。匠气之于工匠没出息,之于新闻也会成为半生不熟的“三脚猫”。

    这里拟选取我和同事过去采写的三篇头条消息,从三个方面试述一下新闻报道写作上的“匠心”追求。一是木匠的苦练精神,二是铁匠的“火眼金睛”,三是理发师的“顶上功夫”。借此说明,中国古代名匠大师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业有专攻的精神,实在也应该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多些匠心独运,少些匠气之“匠”。

    (一)

    先说说“千日斧子万日锛”的木匠精神。齐白石先生是木匠出身的。他的木匠活儿咱没见过,但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从那笔笔见好的简意写法上,也可看出那种多一斧不行,少一锛不足的木匠功底。在写作《安徽煤炭基地建设奏响“三重唱”》一稿中,我们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千日斧子万日锛”的苦练滋味,当然也经过了“咫尺匠心难”的辛苦,最终享受到了“精华在笔端”(见张祐《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的愉悦。

    这篇稿件是“自选动作”。干记者的都知道,给你个新闻线索,不论是事件性还是工作性新闻,通过细致采访,整篇稿件出来,相对要容易些,而“自选动作”则不同,既考验记者采写功夫,又检验对新闻的认知能力。当时,我和何聪根据记者部重大选题预报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安徽实际,认真推敲琢磨后,上报了安徽注重资源保护利用,高水平建设两淮煤炭基地选题,意在跳出挖煤卖煤的传统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得到认可后,我们开始了艰苦的采写历程。

    并不是说采访过程有多艰难,而是几易其稿中尽显匠心力道。在安徽工作了几十年,人头熟,情况熟,采访起来并不犯什么难。我们先后采访了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又赶赴全国煤炭基地淮南、淮北市采访市委、市政府和矿业集团有关领导和专家,匆匆草成一稿传回记者部。值班的副主任很快回复,说稿件立意不错,但文字看上去多为办公室桌上的事情,缺少现场感和生活味。

    采访了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呢?我们认真反思,仔细推敲,发现确实是深入现场不够,只是急于发稿,满足于办公室里的采访,跑部门多,跑基层少,见领导多,见场面少,说的都是对的,写的却不精彩。现场的东西是编不出来的,现场的感觉只有到现场才会找到。没有生活的熏染,就没有新闻的水灵,再精妙的文字也掩盖不了缺乏生活气息的“匠气”。

    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再次下到矿区,下到正在建设中的电厂、煤矿,与建设者们摸爬滚打,一脚水一脚泥,一头灰一脸土,吃在工地食堂,座谈于工棚井口,俯身观察,贴身体验,真正悟出了安徽提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盐化一体化的现代工业之要义,更增添了写好此稿的内生新动能。坐下来重新修改,那感觉真的大不一样,不光敲出的新闻事实扎实了,新闻词语活泛了,所用事例也分外鲜亮,比较第一稿自觉大有长进。

    然而,记者部值班领导看后又提出要求,认为稿件鲜活感虽有增强,但似乎还显得精神头不够足,也就是说,还缺点儿什么,提示我们是不是在精气神上再来点儿有筋道的东西。好吧,些微不足只有沉下心才能体味出来,稿件内质性的东西外人加不上去,必须要靠自己充实提高。谚语说,“蹩脚的工匠总说自己的工具差”。此处不怪工具拙劣,就怪作品内涵不够。我们再度对稿件推敲琢磨,话挑新鲜的说,事实找最近的写,词必己出,陈言务去,关节点集中于打造“火电三峡”、实施“绿色开采”、倡导“吃干榨净”上。经过反复打磨,稿件主题鲜亮,文字洗练,思路清晰,似可交出完美成品了。

    不过,吸取上两次教训,我们没有急于将稿件拿出去,而是自找不足,“回头看”,细品味,再推敲,慢咀嚼,志在以奇巧为善,务求出新出彩。品咂再三,结果发现标题还不够响亮,主标题“安徽高水平建设两淮煤炭基地”,虽“高”不奇,强调高水平,却高不上去,提不起神来。副标题“打造‘火电三峡’,实施‘绿色开采’,倡导‘吃干榨净’”,观点虽新,却显太散。吟哦咂吧了半天,念念叨叨的,我就想把主标题改成“三重唱”什么的。新闻研究生毕业的记者何聪端的聪明,提议将副题作肩题,主题变成我说的“三重唱”。如此巧妙颠倒,果然神清气爽,作品整个儿活跃起来。当时,我一拍桌子,叫道:好,我们成功了!稿件传回,经夜班编辑精心打扮,亮亮堂堂地摆上了2005年4月5日头版头条。

    为此,我遵照记者部领导要求,写了篇业务研讨,有感而发,题目就叫《三推敲推出“三重唱”》。时任总编辑张研农对此文批示说,这一篇有感而发,体会实在。抓头条就应有这种精神,有什么标准就有什么质量。编辑部敢于“将军”,记者乐于修改,这个互动的结果就是好作品的涌现。现在重读头条和业务文章及总编批示,确实感慨良多。这让我想到总理倡导的“工匠精神”,假如没有“千日斧子万日锛”的苦功,就不会有木匠大师级的精品传世;假如没有记者部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没有记者一次又一次地下去补充采访,一遍又一遍地雕琢打磨,也不会有令人称道的“三重唱”。如果就第一二稿推出去的话,肯定算不上精品,充其量只能是“匠气十足”的半成品。好稿是逼出来的,好稿是跑出来的,好稿也是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深入生活加上“匠心独运”,才能推出为人称道的精品。虽然后来煤炭行业出现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如不倡导“三重唱”定会更糟),但稿件主题仍然符合大方向,稿件质量依旧够上精品级,可见“工匠精神”也决定着新闻作品生命力。

    (二)

    再说说“火眼金睛”的铁匠精神。“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识别妖魔鬼怪的眼力,后来形容人眼光敏锐,洞察真伪,识得好歹。不过,此处引用只为说明高明的铁匠会看炉上火候,能够打造出过硬铁艺;记者也要有铁匠眼力,能洞察世事,看透“火候”,透视新闻价值,写好报道佳作。在报道《淮南建设节能省地型居民小区》头条中,我们就是运用“火眼金睛”细看“火候”的铁匠功夫,在识别新闻价值和写作上精心锻造。

    在这篇头条稿件中,肩题用的是“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建的是不是好房,能不能留够土地,记者采写中还真需要研判解析,好好甄别敲打。那次,我们运用反差映衬法,确立煤炭基地产能与节能、费地与节地报道立意,预报了报道选题,然后下到全国煤炭基地淮南,在那里辗转采访了好几天。同上一篇报道一样,也是在记者部指导下,几经修改才完成并成为得意之作。不过,这次主要运用了分析演算办法,在采访中不断进行算账,以计算结果的权威性保证新闻报道的“火候”精准度。

    在交代新闻背景时,我们引用了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字:作为老煤炭基地的淮南,过去因煤建城,随采随建,形成20多个“城中村”,8万多人住在与城市很不和谐的窝棚棚里。到2003年,老矿区还有15万多人住在拥挤的棚户区,人均居住面积仅有6平方米。因为采煤,全市还有10多万城乡居民受到地面沉陷的威胁,交通、水管、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数字是枯燥的,但加入了铁匠精准的“火候”,就会别有质地。正是有了上述几组数字,更体现了淮南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市委、市政府为此郑重承诺:“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这是很有眼光的抉择。煤炭挖掘,地面塌陷,土地越来越少。要建房,就要用地,如何少用地或不用地,又能给老百姓建好房,在淮南来说,确实具有长远而现实的意义。

    淮南的做法很科学:让规划“瘦身”,设计“健美”,经济实用,节能省地,还要把“城中村”、棚户区建成温馨和谐的景观小区。具体来说,就是向空中要地,新建房全部为多层或高层建筑;墙体材料推广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墙体砖;居民所用燃料推广使用矿井下丰富的瓦斯资源。我们和市建委的专家一起算了笔大帐,按这种改造办法,约30万住房困难户住房面积可增加2/3,建设用地却不会增加一亩,而且由于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还可减少烧砖损毁田地近7000亩。

    通过精打细算,记者掌握了新闻“火候”,掂量出报道含金量。那么现场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于是,我们下到老城区和矿区,与那些还住在“煤窝窝”“灰棚棚”里的居民交谈,再到已经搬进新居的群众家里察看。眼见为实,成果惊人。一项明智决策,成为城市居民最大福祉。建西村原来390多棚户住宅占地90亩,现在全部新建成五六层楼房,安置了500多户,没征一分地,户均住房面积由20多平方米增至七八十平方米,小区内还新添了休闲广场和34%的绿地。走进居民家里更是另一番喜人景象:在八公山洗云居,刚刚从“窝棚棚”搬进新楼房3个月的孙学超对记者说:“干了一辈子挖煤工,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新楼房,瓦斯烧饭,太阳能热水,又节能又省钱,政府替老百姓想得真周到。”

    算账让记者心明眼亮,现场使记者大长了铁匠眼力,与居民“叮叮当当”的交流中,更摸透了“铁艺”肌理。我记得在采访回来的路上,隔着车窗扫视着飞速而过的一片片矿工新社区,兴奋之情不能自已。于是我们边说着所见所闻,边扳着指头计算那些可圈可点的改造成果,边梳理着报道思路,从稿件肩标,到主题,再到副题,全说了个明明白白,回到住地很快形成了一篇精致的消息,传回报社又很快上了2005年8月3日头条。通篇消息文脉清晰,文字可人,堪称 “火候”十足的精巧作品。想想看,如果不是细致测算,不把采访功夫下到家,不把写作“火候”焐到位,哪会有新闻报道上的得意之笔?如果不带着“火眼金眼”下去,不捡拾到有目共睹的新闻事实,而只是听听汇报,理理材料,那样整出的新闻稿件肯定生硬呆板、“匠气十足”,岂不成了粗糙伪劣废品。

    (三)

    还要说说理发匠的“顶上功夫”。理发师以前叫剃头匠,称呼虽然土气,但技艺却敢自夸“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既诙谐幽默,又挺有道理。而“顶上功夫”,用在新闻采写上,同样说明要有真学问,真本事,真修养,大而化之不行,半瓶子醋也不行。采写上要精细到家,情理上要通达明白,不懂的东西要学要问,不懂不能装懂。要知道,世事纷繁复杂,记者不可能什么都懂,但记者有个优势,那就是联系面广,各行各业的朋友多,可以向他们咨询,向他们求教,经他们点拨之后,就能把报道做得更为精致。就像理发师钻研“毫末技艺”,练就一手真功夫,才能展现自己真本事。如果记者不懂装懂,采写出的东西就会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想看,乱糟糟,霍牙牙,如生手剃头师傅啃出个茶壶盖盖,岂不是留下让人耻笑的话柄。

    在我采写安徽铜陵以循环经济“吃”掉“三座大山”稿件时,就差点忽视了“毫末技艺”,险些失去了“顶上功夫”,做成匠气十足的东西。那铜陵又称古铜都,因铜得名,以铜而兴。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至唐最盛,延绵3500余年。李白曾多次到过铜陵,留下十多篇诗作,其中一篇写炼铜场景非常生动:“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一处处炉火照亮夜空,飞溅的火星与团团烟云交相辉映,明月升起的夜晚,劳动号子响彻山谷。那时的铜陵,风景一定很美,就是炼铜也还没有形成太大污染,要不然哪会有诗人即兴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六十年代特设立省辖铜陵市。因而铜陵既年轻又古老。正因为年轻,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周全;正因为古老,就有许多老的毛病,最要命的是工业废弃物,一是黑色的铜水淬渣,二是红色的硫酸渣,三是白色的磷石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黑、红、白三座大山,以前还在城外,后来随着城市扩建,渐渐居于城中,晴天满城灰,雨天污水流,工业污染压得铜陵人透不过气来。如何削去“三座大山”,夺回绿地蓝天,成了铜陵几代人的梦。

    后来铜陵从综合利用入手,加紧治理工业“三废”,一年又一年,渐次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03年,全市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88%以上,铜冶炼废气制硫利用率达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2%以上,全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值8亿多元。可以说,在铜陵,“三座大山”通过循环经济科学治理,正在逐步被科学地“吃”掉。这是多么惊人的成就,又是多么富有价值的新闻啊!

    为此,我兴致勃勃地去了趟铜陵,准备写篇重量级稿件。没想到,一连去了两趟,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去时兴致勃勃,采访后又不知从何入手,整个儿处于懵懵懂懂状态,找不准报道切入口,理不清写作好思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境况?根本问题是遇到了自己不大懂的东西。铜陵治理工业三废,用的是循环经济,而我那时候对此还一窍不通。不懂的东西要写好,那不是“剃头挑子”瞎晃荡吗?怎么办?我想必须先吃透循环经济理论,有了“顶上功夫”再去采访写作。于是,在第三次去铜陵之前,我找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昆森——一直致力循环经济研究的专家。他用半天时间给我上了一课,使我弄懂了循环经济就是资源减量化、产品精细化、堆放物综合利用的系统工程。他说,世界上没有废弃的东西,只有摆错位置的资源,上一道产品的排放物,应该是下一道生产部门的原料,这就是循环经济,而且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

    如果放在今天,这些理论对每个人也许都不大陌生,而那时,不好好听听专家的讲解,采访起来真正是一头雾水。在我掌握了铜陵攻克“三座大山”的理论利器后,明白铜陵是在科学地“吃”,而不是硬性地“搬”,“吃”是变废为宝,“搬”是物理移动,搬是搬不完的,而“吃”就不同了。上一道工业废弃物成了下一道的原料,“吃”进的是废料,吐出的是价值,良性循环,有效消减,久久趋零也。

    有了理论武器,再去铜陵,我就直奔主题,深挖细掘,很快形成了《铜陵从综合利用入手发展循环经济》的稿件,上了2004年11月6日头条。稿件引用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用三个方面的新闻事实生动解析了铜陵的“吃”功。先是“红山”制造者铜陵化工集团做好硫酸渣综合利用,含量高的直接炼铁,含量低的制成水泥厂磨料球,“吃”出了效益,而且占地200多亩的“红山”削去了,变成了居民小区和绿地;同样,铜冶炼渣加工成造船行业十分紧俏的除锈料,“黑山”日渐被“消化”;随着磷石膏可加工成水泥缓凝剂,“白山”也在缓慢降低。

    如果仅仅停留在“三座大山”治理上,稿件肯定还没有什么深度和新意,在弄懂弄通了循环经济理论之后,我又把铜陵稿件向深度和高度推进。稿件写到,发展循环经济是靠高新技术支撑的。以金隆铜业为例,他们引进、消化国内外铜熔炼新工艺,由粗铜到精细产品,再到铜冶炼所伴生的种种高精尖产品等。铜陵还全力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各个企业都以上游企业的排放物为原料,循环利用,努力达到“零排放”。在铜陵,逐步形成既要铜冶炼上的“金银铜硫”,更要环境上的“蓝天碧水”,这就使头条稿件由素材运用的“毫末技艺”,到尽显主题的“顶上功夫”。

    稿件见报后,国务院恰好在上海召开循环经济论坛大会,季昆森应邀参加,他打电话给我,说铜陵报道抓得好,会上将铜陵作为了循环经济典范。试想,如果自己都闹不明白的东西,怎么能写深写透,又怎么能够提升为引领全局的重点报道呢?这就如同剃头匠,没有几把刷子,只会剃个茶壶盖,剃个光头什么的,肯定不敢自诩 “顶上功夫”。如果我第一趟去铜陵吃不透道理就动手,生吞活剥写新闻,到头来只能是篇应景之作,恐怕连“匠气”也够不上呢。

    (四)

    党中央机关报素来倡导精品意识,要求吃透上头,摸清下头,琢磨出新闻深厚内涵,写出有品质的新闻,不光要有思想,还要有味道,有说头,有读头,有嚼头。那种四平八稳、枯涩干巴、苍白乏力、味同嚼蜡的新闻作品,为党报记者所不屑。有人说,报人也是匠人,但必须专业专注,精益求精,不改初心,坚守匠心。记者要写有思想,有品位,有味道的新闻,必须先做有思想,有品位,有味道的人。为人上,强化人品和文品修养;为文上,讲求匠心独运,既工而有神,又工而不“匠”。

    何谓“工”而不“匠”?工,工匠之曲尺。为规矩,标准也。讲究的是修养和功夫,追求的是细致精巧,注重细节技法。而此所说的“匠”不是指能工巧匠之“匠”,也不是说独具匠心之“匠”,而是指平庸呆板的“匠气”之“匠”。“匠气”不同于“匠心”。“匠心独运”乃为记者一大境界。而“匠气”则要力避之。结构死板,用语干瘪,内容平常,那就应了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说:“徵故实,写色泽,广比譬,虽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匠气之于工艺器物或有必要,之于诗词文章,甚或新闻作品,则大大要不得。

    记者要出精品,出佳作,必须在“工”上下工夫,要有点“工匠精神”,深入生活,钻研理论,讲究技法。向生活要灵性,向理论要精准,向技法要工巧。深入生活有“千日斧子万日锛”的苦工,探索理论有看透“火候”的眼力,写作技法有“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的精到,文字追求要像韩愈所说,力求“文道合一”“文从字顺”。然而又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时时讲究创新,处处追求精美,“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力求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一句话,要有“匠心”,而不要有“匠气”。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工而不“匠”
文化报道的故事化表达
把“政治家办报”延伸到网络空间
展示地域文脉 提振文化自信
我做我写 讲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