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跳出媒体自身局限 促进国民相互理解

● 赵 强 《 新闻战线 》(

    摘要:增进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的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共同责任,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方面,媒体有传播优势、也有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敞开胸怀,务实合作。

    关键词:中日韩研讨会     国民和解     增进理解     求同存异

    近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朝日新闻》AJW论坛和韩国《东亚日报》化汀和平财团举办第15届中日韩研讨会,议题之一是“深化国民相互理解的路径(媒体、智库的作用)”。我作为协办方代表,就这个问题谈了一下粗浅的看法。

    媒体能为国民和解与信赖做些什么

    两年前,在日本东京参加了第13届中日韩研讨会。那一次的主题是“为了和解与信赖·媒体的职责”。从内涵上说,这两个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媒体在“深化国民相互理解”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存在什么局限,这是加强媒体交流、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议题。

    会上,我就中日两国关系现状,向与会的中日韩三国专家和媒体同仁发问:为什么中日两国战后历经70年的磨合,至今还没能实现和解与相互的信赖?是什么阻碍了和解、影响了信赖以及如何才能求得和解、赢得信赖?作为媒体,我们又能为和解与信赖做些什么?

    时间过去了两年,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随着时局的变化,同样的问题似乎也可以向中韩关系发问:为什么中韩两国原本逐渐升温、如火如荼的经贸往来和政治互信,却因为“萨德”问题,仿佛一下子跌入了冰点?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扮演了什么角色,媒体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不妨先看几组数据。

    中共十九大前夕,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名为《亚太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分别有83%和64%的韩日被访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韩国和日本的最大威胁。如果加上认为是非主要威胁的受访者,那么,数字则分别为96%和89%,占了绝大多数。而这项指标在接受调查的7个亚太国家中,中位数为47%。

    同样是皮尤中心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该中心分析了中美俄三国在全球的受欢迎度。其中,34%的韩国人认可中国形象,13%的日本人认为中国形象正面。而根据皮尤中心2016年发布的名为《敌对邻居:中国与日本》的报告显示,去年分别有55%和11%的韩日受访者表达了对中国的好评(见左图)。受历史问题影响,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的好评一直在相对稳定的低水平徘徊。受“萨德”部署的影响,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可度一年中下跌了两成。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今年的研讨会上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上报告中所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一直这样说,事实上也一直这样做。第二,无论是对日本,还是对韩国,中国都没有进攻性的现实举动,也没有道义上的历史亏欠。基于这两点,我认为,日韩民众感受到的来自中国的威胁,反映出的对于中国的不满,责任不在中国这一边。

    基于探讨和交流的善意,我也对日韩民众对中国的看法表示了理解。毕竟与一个发展迅猛的超大社会为邻,又有“修昔底德陷阱”这样的历史教训,心存忌惮,愁绪横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中日迄今仍有没有解开的历史死结,中韩也出现了因“萨德”而起的现实摩擦,出现对华好感度的低水平运行和大幅度下滑,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显然,如果任由这样的态势绵延下去,不符合中日韩三国任何一国民众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日关系近来出现了一些积极动向,中韩关系也有望转圜。如何顺势而为,在深化国民相互理解方面,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媒体也可能会阻碍国民相互理解

    毋庸讳言,不论是哪一国的媒体,都必然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政治或经济的制约。除此之外,单就媒体自身而言,也存在至少三个方面的局限:

    一是国家利益考量。各国媒体对于国家利益的理解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媒体,对于本国利益的理解也有差异。但是,当涉及本国与他国的双边或多边事务时,媒体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关于国际关系的大局观和方法论往往退居次席,甚至干脆就不予考虑。维护本国利益没有什么不妥,我们不能苛求任何一家媒体必须优先考虑国际主义。但是必须看到,媒体在展现外部世界的时候,将可能因此陷入立场先行甚至裁剪事实,失去理性客观进而感情用事。这是导致国民对外部世界和外国民众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中国长期被西方媒体“妖魔化”,除了意识形态差异,这也是关键因素。站在各国自身角度看,我们没有理由去质疑媒体在维护本国利益时的良好动机,但是其导致的最终结果,却是各国民众之间的疏离、警惕、怨气甚至敌意。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认识。

    二是民族主义倾向。说没有一家媒体不是民族主义的,好像有些绝对,但它似乎又是事实。包括日韩媒体在内的外媒在介绍环球时报时,常常会加上“民族主义”报纸的标签。但是扪心自问,在涉及与本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国际问题时,哪一家媒体能跳脱民族主义的窠臼?这与上一个问题紧密相关,又有所不同。民族主义同民粹主义往往只有一墙之隔,在社交媒体方兴未艾、传播权力深刻转移的时代,民族主义常常会混杂于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也常常披着民族主义的外衣。在很多时候,民粹主义显然同国家利益并不是方向一致、诉求相同的。在事实上不可能摆脱民族主义的情况下,媒体如何引导民众在决不放弃本国正当权益的同时,也不要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这也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是文本含意多解。媒体每天为公众传播大量的信息,为公众勾画了一个虚拟的外部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只是被媒体筛选和修饰过的世界。哪怕媒体保持了足够善意,并且尽了最大努力,想让自己传递的文本没有一点信息缺失和衰减,但事实上也无法做到对真实世界的高保真还原。这很容易理解,没有哪一家媒体,能够掌握全部的信息,能够保持绝对的中立,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媒体推送给公众的文本,经过了由媒体编码再由公众解码的过程,最终被公众解读的含义,可能已经同媒体初衷差之千里。所以,在向国民介绍和评论外部世界的时候,媒体除了要坚守应有的理性,还要保持一颗对真实世界的谦恭之心。

    具体就中日韩三国的媒体而言,我们都有必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不论是中国,还是韩日,任何一方的发展是否是以另一方或另两方的利益受损为前提?无论是横亘在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还是盘桓在中韩之间的现实问题,谁是因,谁是果,是把这些问题作为制衡对方的砝码,还是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双方共赢的契机?三国民众之间积怨,有多少是基于现实的利益考量,有多少是基于媒体放大、扭曲了的信息?虽然三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各不相同,但能否找到最大公约数,划出最大同心圆,媒体在这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塑造、推动和引领作用?

    持续增进不同族群间的相互理解

    增进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的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共同责任,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方面,媒体有传播优势、也有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敞开胸怀,务实合作。

    第一,以更博大的格局审视世界。国家仍然是目前最基本的政治单元,作为国家各个治理板块中的一部分,让媒体放弃国家利益的考量很不现实。但是同时必须看到,作为外部世界的勾画者、重塑者,作为公众认知的供给者和引领者,媒体有责任以更高的视角把握时代,以更大的格局审视周边。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为此,中国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今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首次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这是对中国智慧的采纳与肯定,也为各国媒体观察、分析、呈现外部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广博的视角和格局。

    第二,以更广阔的胸怀理解对方。深化国民相互理解,首先需要向本国国民客观真实地介绍他国国民,介绍他们赖以传承至今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土壤。各国媒体都有全面客观报道对方的责任,有向本国国民解疑释惑的责任,也有引导本国国民理性看待自己和对方的责任。一个国家由弱到强特别是将强未强时,国民会夹杂着自卑与自大两种看似对立的心态;一个国家由胜到衰尤其是初现端倪时,国民心态也会经历从优越感到失落感的转变。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因时而变。各国媒体都应该冷静观察本国和他国的历史方位转移,准确把握本国国民心态的微妙变化,充分理解别国国民心态的时代嬗变。要着眼于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多些换位思考,少些自设藩篱;多些宽容、理解,少些抹黑、诬陷;多些理性、客观,少些歪曲、偏见。越是彼此之间出现了龃龉,越是需要媒体拿出应有的勇气。唯有彼此相向而行,才能破解国民之间的隔阂。

    第三,以更直接的形式加强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韩日为例。我曾先后去过韩国和日本。在韩国济州岛的城邑民俗村,当地导游的精明、干练以及在推销民俗纪念品时显露出的功利、狡黠,同我们国内的导游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日本,我感受了日本社会的秩序和纪律,也接触了谦恭友好的普通市民,特别是在保津川漂流时遇到的三位船工,同中国的普通劳动者一样,勤劳、质朴、友善。这些印象,都让我产生了亲近感,也颠覆了之前形成的刻板印象。显然,直接的接触和交流,更容易找到共通的东西,感受彼此的善意,拉近相互的距离。各国媒体可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跨境联合采访、现场互动交流等形式,增进理解,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如果只是因为各自国家利益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不仅难以化解各国民众之间的误解,反而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

    (作者系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武艳珍

跳出媒体自身局限 促进国民相互理解
媒体融合偶感十则
媒体融合中的都市报分众之问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创新
电视问政: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性构建
公益广告传播中的媒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