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五

栾川会议告诉你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软硬兼施”是新闻改革的好抓手。“硬”在策划,在机制,在主动出击;“软”在积累,在提炼,在写作。策划忌乱,机制忌板,出击忌懒,积累忌浅,提炼忌粗,写作忌平,细数起来,其实应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软硬兼施”抓好新闻。换个思路觅角度,循着新闻规律发力,在精确精练精彩上下苦功,才能写出好报道,做好融新闻。

    关键词:报纸头条     业务探讨     软硬兼施     精确精彩

    这里所说的栾川会议,是人民日报当年在那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次有关新闻业务的研讨会。因为会议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对我个人而言,收获超乎寻常,特别难忘,更与此篇头条背后的故事有着诸多关联,故以此会议为本文标题,也算是来个“会议秀”吧。

    (一)

    人民日报素有注重业务研讨的优良传统,对新闻业务不仅重视,而且研究方法上也机动灵活,别出心裁。比如,进京开会时要抽空说说各自报道选题,叫做新闻选题会商会;组织各类专题业务研究,叫做新闻评论、新闻特写、新闻摄影专题研讨等等。这些业务工作会议有时在北京召开,有时拉到外地去开,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新闻业务水平。栾川会议就是在京外召开的专题会议。有些会议我在其他头条背后的故事里也有涉及,此处特别以栾川会议为题,专门拿出来说一说,与当时我发表的一个头条有关,也与我在会议上所作的发言主题有关。那年去栾川开会之前,总社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业务务虚会,编委会围绕如何抓新闻、抓头条新闻、抓重大新闻作了深入探讨。此次栾川会议,就是报社高层务虚会的延伸,记者部特地抽调了10个省市记者站负责人,对报社高层务虚会精神进一步研讨落实。会议由时任记者部主任、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同志主持,时任副总编梁衡同志参会并作面对面指导。

    正是在此次会议期间,我的那篇《安徽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见报,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又是在县城开会,看不到当天的人民日报,但总社有电话打到会议上,我才知道自己此前采写的稿件上了2004年8月4日头版头条,而且中央领导还在当天报纸头条旁边给予重要批示,因为属于机密件,只知道有批示,不知道具体内容,但正是北京打来的电话所透露出的神秘感,让栾川会议愈加郑重而又异乎热烈。

    说起来会议期间见报的安徽头条新闻,与记者部组织的栾川会议又不无联系。因为正是编委会提出加强报道新闻性、指导性和可读性要求,并召开高层务虚会,其会议精神早已传达到地方各记者站,记者部也要求记者对每个重大报道策划先报记者部,经过部务会会商敲定后才能采写。那时候,为了这个选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在记者站里也是反复讨论,采写过程中更是在记者部指导下,几经修改才进入头条备用系列。

    对中央领导的批示,报社组织学习贯彻时作了传达,批示是给时任社长王晨和总编张研农的——王晨、研农同志:“近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的报道抓得好。体现了中央精神,反映了各地的实际,很好地发挥了党报指导作用,尤其是精心采编的头条新闻导向性、新闻性很强。可对近来发的稿件作一些分析研究,以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不断前进。”

    中央领导在报纸上有批示,社长和总编针对如何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也在报纸上作了相应批示。王晨批示说,中央领导的批示不仅是对今日头条的肯定,也是对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务虚会以来报纸改进工作的鼓励和支持。精心采编头条新闻,使其导向性、新闻性俱强,是当前采访部门的重要任务,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前进。张研农批示则要求传达讨论,并议定贯彻落实办法。

    人民日报要抓什么样的新闻,特别是要抓什么样的头条新闻,从中央领导的批示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那就是“既体现中央精神,又反映各地实际的新闻”,中央领导还明确指出,要很好地发挥党报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明确党报的性质,就是党的执政工具,是用来指导工作,巩固执政基础的。但是,党报是新闻纸,所刊发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尤其明确要求的是精心采编的头条新闻,导向性、新闻性都要很强。在这些方面,中央领导还要求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不断前进。党报新闻,特别是头条新闻,如何做足做好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做到指导性和新闻性俱佳的新闻。

    从中央领导的指示中还可以体会到,报社围绕改进工作所开展的务虚会,也是在中央领导部署指导下进行的。党中央对人民日报加强报道改进工作高度重视,希望人民日报办出水平,办好质量,更好地贯彻中央精神,引领地方工作,推进全国政治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报社的务虚会直接影响到全体采编工作。安徽的这个头条,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推出的,完全是被浓厚的新闻业务氛围“逼”出来的头条。

    (二)

    如何体现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增强党报的指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增强报纸的新闻性,所报道的新闻是工作性的东西,但又必须要突出工作中的新闻,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新闻挖掘,使报道更好读耐看,让读者更爱读想看。这就给党报工作者提出了主攻方向,即要结合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做有指导性和新闻性的新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做有品质的新闻。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真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

    其实,党报新闻说到底就是报纸新闻性问题,即如何把工作性新闻做得有新闻味。在栾川会议上,围绕党报的新闻性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把工作性新闻定性为“硬新闻”,意在通过研究拟从“硬新闻”中找出“软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要素,让工作性新闻更贴近新闻特性,更有其独特魅力。记者要在工作性报道中寻找新闻,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点。新闻要有新鲜度、时效性、可读性、指导性,达到各要素齐备,这就要求记者动脑筋,想点子,觅角度,从更新、更巧、更美的方面去发现发掘,去写作,去追求,让工作性新闻吸引人,感化人,引领人。针对安徽的这个头条,后来我写了篇体会文章,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文章标题那句话——换个思路觅角度。

    文章中引用大庆铁人王进喜的话,“油井没有压力出不了油”,但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油井底下要有油,加上压力才能出油。石油来自地层深处的积聚,好的新闻也像石油一样深藏在生活工作中。油井靠压力打成,工作中新闻也要靠长期观察思考,厚积薄发,才能发掘出来。人民日报要求出新闻,出精品,就是给每个采编人员施以压力,靠着这种压力,加上工作中的思考,积累多了才能出新闻,出精品。不过,要出奇制胜,必须转换思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发掘,才能抓出富有思想意蕴的新闻。

    中央和报社领导批示的安徽头条就是“逼”出来的新闻,也是转变思路,换个角度才发掘出来的新闻。安徽是农业大省,要富民强省,必须发展工业,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省里为此制定了“861行动计划”,要在未来5年着重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确保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以上。自此“861行动计划”还上升为全省战略举措,定位为未来发展战略储备库。就这一举措而言已是条重要信息,报道出去应该是不错的工作性新闻。但要结合当时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换个角度考虑,发展工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子,是“饥不择食”上项目,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子,还是“择优筛选”,严禁高污染、高耗能和浪费土地的项目进入,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这个角度出发采写稿件,似乎更能体现中央精神,那么安徽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记者此想法符不符合安徽地方实际呢?

    换个角度看过去,安徽的战略决策还真的是很有远见,有水平,有高超之处。我注意到,几乎在安徽提出“861行动计划”的同时,又启动了“生态安徽”建设工程,强调建设生态经济,注重可持续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虽然两方面工作地方上并没有一起提出,也没有号召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但一方面在搞发展工业“861行动计划”,一方面部署生态安徽建设工程,给记者留下极大思维空间,那就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有机联系。我想到,地方的发展跟着中央科学发展观指挥棒在转,新闻报道思路也要赶快转,要转出报道新角度。那几天,我一直在考虑,脑子里就那么转呀转的,反复想着一个话题——安徽发展工业情况,在记者站里也是反复琢磨,和大家一起议论,交换思想。古人云:“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华,相击乃发灵光。”活跃的工作环境,往往会激发出奇异的灵感。和新老记者们相互讨论中,终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的大脑皮层里突然冒出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的念头,此语一出,众人齐声说好,报选题给地方部,也立即得到认可,并要求尽快采写注意抓些鲜活的新闻事实。其实,搞新闻工作的人都明白,一个好思路,一个好标题,一个好主题,就是一个好角度,基本上也就是一篇好报道。接下来的事,是如何采写到更多鲜活的东西,以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支撑起好角度,成就一篇好新闻。

    (三)

    为了写好这篇稿件,我先后采访了分管副省长、省委政研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保局,还一头扎到基层,捕捉了许多新鲜事例,从不同方面获取了大量有益素材。采访结束时,安徽省发改委正好在合肥召开“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申报会,由初步入选的5个市和12个县参与竞争角逐,申报成功者将得到省里的扶持政策。嗨嗨!这可真是天助我也,不期而遇,是再好不过的新闻由头了,顺手拈来,写进导语里,成了一个活泼、切题、又特别灵动的新闻事实,让通篇报道为之一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以最新最近的事例为由头,是增加工作性报道新闻性,改变“硬新闻”过硬妙法良方。于是导语如此写道:“7月27日,安徽省马鞍山、淮南、池州、六安、黄山市和12个县区的代表汇集合肥皖能大厦,宣讲各自地区的生态优势,接受专家评审,争取列入安徽‘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在发展经济中,设立‘绿色门槛’,亮出‘生态招牌’,正成为安徽各地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推进工业化、建设‘生态安徽’的强音符。”

    消息接着交待了安徽启动产业升级的“861行动”背景,而后强调生态经济,注重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建立可靠的保障支持和生态经济体系。记者为此还提炼了一句闪光的语言:“再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路子!”在消息中是引语,也是强化主题的议论。消息主体从三个方面写到严把措施:设立“绿色门槛”,严禁高污染高耗能和浪费土地的项目进入开发区,撤消222个违法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关闭“死灰复燃”的“五小”企业,增加复垦耕地1.1万公顷,7个总投资9亿多元的项目被一票否决;扶持企业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和污染治理水平,在税收政策上对环保项目予以“先征后退”奖励。在新闻指导性确立后,以扎实可信的新闻事实予以支持,使消息具有了强大的震撼力。看似平常的工作新闻,因为找到了新闻事实中的辩证关系,换个思维寻觅出好角度,就成了不同凡响的大新闻,从而博得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赏识,成为党报“导向性、新闻性很强”的一个范例,可见新闻工作者不断转换思维方式,寻找不同的表现角度是多么重要。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在低碳旅游示范区的河南栾川,话说安徽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共议人民日报如何改进宣传报道工作,深挖工作性“硬新闻”,真是一个很有趣、很有味的事情。要知道,工作性“硬新闻”不同于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有突发性,又有独有性,独此一件,别无可比,那新闻性就油然陡增,关注度也会格外集中,所以可称为独家新闻什么的。而工作性新闻则不然,普遍开展的工作,又有会议指导,文件部署,各方动员,人人心中明白,再去报道就不大能够引起阅读兴趣。怎么办?党报是党的执政工具,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不宣传肯定是不行的,不光要宣传,还要宣传好,让更多的人爱读想读,在读的中间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启发。这就要求必须把工作性的东西做成具有可读性的新闻,也就是栾川会议所要求的,把工作性“硬新闻”变成令人喜闻乐见的“真新闻”,容易消化吸收的“软新闻”。我个人的观点是,工作性“硬新闻”首先应该是“活”新闻。文件是死的,通知是死的,各项部署是死的,不是说文件、通知、部署内容僵化不可取,而是说其表现形式死板生硬。文件会议都有固定格式,不可能刻意追求新鲜活泼。新闻却不能是死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形有样有温度,又要通过一定形式快速传播出去,引起尽可能多的读者的喜爱。所谓活的新闻,必须活在内容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内容都应为王。同样的工作部署,如何采撷出活的内容,一是靠选材角度不同,二是靠用故事说话,让工作性的东西蕴含到故事中去,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体会个中要义。安徽发展工业是工作性部署,但记者从工作部署中看到他们同时还在抓生态建设,发展工业中不忘设立“绿色门槛”,不忘生态强省建设,记者将主题落脚到发展工业不忘把紧生态大门上,又用众多工作中活的故事去支撑活的新闻,活灵活现地表现从工作中提炼出的鲜明主题,所以整个头条新闻就有了可观可感的新闻点,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这就是活的工作性新闻的魅力。

    不过,当时栾川会议还不知道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的具体内容,一切都按着原定的会议日程进行,考察栾川的大好河山,观看其高大上的旅游项目,游览老君山,走进鸡冠洞,畅游重渡沟,观赏着一个又一个品位高、风光美的景点,思考着硬新闻如何更有柔性、有活力,如何出新出彩,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于是我想到了“软硬兼施”一词,体会着要做好工作硬新闻不光要让其活起来,还要软下来,同时又要让新闻采写的软功夫硬起来,通过软硬手段使工作性新闻鲜活灵动起来,于是就整理出了一篇业务研讨文章,叫做《“软硬兼施”抓新闻》。

    我这里所说的“软”与“硬”是由“硬新闻”之说生发而来。所谓“硬新闻”,并非说新闻有软硬之分,提出“硬新闻”,无非是强调党报不能不做工作性新闻报道,而是如何突出工作性报道的新闻属性,挖掘出工作性活动的新闻内核,强化党报作为新闻纸的价值归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媒体突飞猛进,自媒体异军突起,网络新闻日新月异,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党报的新闻性更加突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旨在加强新闻采写工作研讨的栾川会议,让人感到压力,更增添了动力,鼓起了为党报发展争口气的那么一股劲儿。

    这股劲就是相信自己能够抓好新闻报道,能够在党报的新闻指导性和新闻性上作出名堂。我觉得要抓好新闻,就要有点“软硬兼施”的手段。所谓“硬”,就是在新闻采写上重策划、重机制、重主动出击。重策划,就是要吃透上头,了解下头,“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抓苗头,以“两站”硬功夫抓好重大新闻报道。从大局出发搞策划,体现党报要“硬”出新闻,出“硬”新闻,在指导性中体现新闻性,让指导性寓于新闻性之中,这也是安徽头条的成功要诀。

    在这次研讨会上,对工作性“硬新闻”提出要嫁接事件性新闻手法,由以往的拿材料,编通稿,到下基层找事实,见事见人,见思想,见品位。我还想到,要抓好党报新闻,必须强化上下互动的机制建设,编指挥采,采要主动联系编,强化编辑部与驻地记者的互动互联。一有线索,就要闻风而动,主动出击,带着脑袋下基层,“饿虎扑食”抓新闻,既讲新鲜度,又讲思想性。通过精心采编,让新闻报道看着好读,读着深思,耐读有用,才会体现重要报道的指导性和新闻性,让工作性硬新闻既有指导工作的“硬道理”,也有好看耐读的“鲜活味”。

    再说“软硬兼施”的“软”,体现在积累、提炼和写作上。我觉得要讲究“软”,而且要“软中见硬”“绵里藏针”。在栾川会议上,我提出,积累是搞好新闻报道的基础,思想认识,写作能力,都要慢慢增长,慢慢积累,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急躁。中央领导要求“精心采编”,首先是精心采,还要精心写,然后才是精心编排,精心打扮,好马配好鞍,好稿加上“好衣衫”(安徽此头条就是好看大方的三联题“标配”)。不因事小而不闻,不因白跑而不思,锲而不舍谋进取,“摔倒也要抓把泥”,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讲究的是采上的“软”功夫。“软”功夫还体现在新闻的写作上,重在文字提炼上,重在精益求精上。新闻素材到手,细细咀嚼消化,慢慢回味品评,如牛反刍,倒嚼出精华成分,上升为耀眼标题,织就成锦绣篇章,同样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样需要“软”功。那种“赶会”“跑场”忙应酬,匆忙写就的新闻产品,肯定成不了脍炙人口的好新闻。安徽从设立“绿色门槛”,到项目择优筛选,奖优罚劣,在发展工业中处处饱含着“软”“硬”辩证关系,新闻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岂不就是“软硬兼施”理念的结晶?

    为了让工作性硬新闻出新出彩,人民日报一直在不懈探索。在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我们惊喜地看到,人民日报在编采机制上又有大动作:从2017年1月起,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大厅正式启动,与此相配套的“中央厨房”运行制度加紧完善,一个个全新出笼的融媒体工作室,正在为报网端微提供更多更好的既“硬”又“软”融新闻产品。

    不过,“软硬兼施”仍然是新闻改革不可舍弃的好抓手。“硬”在策划,在机制,在主动出击;“软”在积累,在提炼,在写作。策划忌乱,机制忌板,出击忌懒,积累忌浅,提炼忌粗,写作忌平,细数起来,其实应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软硬兼施”抓好新闻。换个思路觅角度,循着新闻规律发力,在精确精练精彩上下苦功,才能写出好报道,做好融新闻。

    所以我想,就是在今天,栾川会议还会如是说。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原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晓  颖

栾川会议告诉你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三变”
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变身
借力发力,重大主题报道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