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信息消费时代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

● 顾理平 《 新闻战线 》(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正在重构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不轻信,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文化精髓。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公民尤其需要强化自己理性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新媒体     信息消费     理性精神     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都变得多样而便捷:网购、无人超市、网络支付……人们可以安坐家中享用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可以足不出户纵览世界风云变幻、自然千姿百态。所有的这些,都可归结为一种行为:信息消费。信息消费对现代公民而言几乎是家常便饭,不可或缺。但如果人们只是机械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安然地享受网络便利,人类最宝贵的理性精神便可能日渐衰减、变异。 

    海量信息时代的现代公民

    网络时代给现代公民认知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之上的。大数据时代,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已经和网络兴起之初的检索、链接等有了天壤之别。2014年7月,美联社发布了关于“机器人开始新闻写作”的报道,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智能机器人开始在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大显身手。随后,算法新闻也开始大行其道。以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精准分发为技术依托的“今日头条”,则把算法推荐推向了一个高峰。任何一位公民,只要下载相应的客户端,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接收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如果是一个体育迷,从意甲到中超,从斯诺克到花样游泳,各类信息应有尽有。如果你关注社会问题,从拆迁纠纷到凡人善事,从国计民生到家长里短,包罗万象。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是科技的重大进步,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高效地完成以前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但是,它也可能会助长人类的惰性,尤其是在理性思考方面的惰性。方便的信息接收方式会导致全社会“喂食族”群体数量的快速增长。算法推荐新闻是以受众的点击量和阅读兴趣进行判断和计算的。在这个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可以方便地统计用户的点击情况从而进行推荐,却无法对推荐的内容进行判断,这就会带来问题。例如,一些公民在某些领域的知识特别丰富,但在基本社会常识上近乎弱智,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接收信息的单一。尤为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认知偏激的人多了起来:他们收集了不少案例,看到了不少社会阴暗面,并且发现与自己有同样认识的人很多……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经常关注类似信息,而智能机器人则根据算法不断地向他们推荐类似信息,让他们在此类信息圈中反复循环,出现“算法偏向”,理性判断能力下降。

    便捷的信息分享与精神愉悦

    如果说博客、微博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学会分享信息,并初步养成了习惯,那么,微信的出现,则让分享信息变得轻松自如。分享信息当然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增强沟通和交流。小则共享养生技巧、生活技能,大则增加处世之道、成长知识,共享喜悦,分担忧愁。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能忽视分享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当数公民思维的“矮化”——不作思考,不加判断,一转了之。

    分享信息的行为代表着转发者对这条信息的态度(如果不加注明,一般视作认可),这个过程理论上需要有分享者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但事实上这个过程是缺失的,技术的便捷让人们不愿做过多的思考。于是信息失实和谎言层出不穷。由于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信息只是举手之劳,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点击分享。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会认真地去甄别这些信息真实与否,正因如此,微信群和朋友圈也成了虚假信息和谣言的重灾区。虚假信息会让我们向他人呈现出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不仅会让公民个人的诚信度和美誉度下降,也会让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平台失去权威性,让世界变得扭曲。分享过程是便捷轻松的,也是精神愉快的,但结果未必如分享者的预期。                             

    信息分享的另一个问题是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疏离。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判断——热衷于分享信息,貌似是强化人际联络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需要温度,需要及时感知和触摸对方情绪的变化。但是,这种情绪变化在网络信息分享中却无法真实敏锐地感知。比如,你在朋友圈中间发了自己的动态,有人点赞,有人没有点赞,对没有点赞的朋友,你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态度。这种情况不像人们在面对面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从对方眼神或表情变化中,感觉到对方的情绪态度,从而作出自己行为的调整。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寡言的人,在网络上会非常积极;一些生活中善于言辞的人,在网络表达中却表现平平。更大的问题是,如果热衷于网络,现实生活中往往知心朋友不多。那些沉溺于网络中的人,还会岀现人际交往障碍。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社会学者开始担心公民过度使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可能对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影响;一些媒体也通过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倡导人们放下手机,减少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注重有温度的“人际对话”。

    信息迷雾为何遮蔽了我们的双眼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正在重构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在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信息消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常常只是诸多选项中的一项。新媒体时代,没有信息消费人们简直寸步难行。而更大的变数,则是智能机器人对人类文明的介入。先看两则案例。                                   

    案例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危险”。他说,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更加危险的是,机器人能够制造假新闻、假电子邮件账号和假信息以及操纵信息,从而引发战争(新华社2017年7月18日)。

    我们面对的客观现实是,智能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类的活动。除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体力活动,人类精神世界的活动也被他们“闯入”。微软机器人小冰已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小冰以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上万首诗歌作为训练素材,进行了100个小时近一万次训练而产生的百分之百的机器人作品。①至于机器人聊天、唱歌、播新闻等,早已是司空见惯。千万不能轻视这样一种现象,实际上,机器人的行为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和社会的关系。                                    

    案例二:6月10号,美国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麻省理工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库克除了多次提到乔布斯,感激乔布斯为自己的人生指明了方向。他也谈到了苹果公司的技术价值和理念,但是,最令人震撼的,是他说出了以下的话:“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我更担心的是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没有对结果的敬畏之心。”

    这段话确实振聋发聩。价值观、同情心、敬畏心等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基础,如果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的话,一些千百年来曾经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准则,将在网络时代发生非常大的变异。公民的行为将变成机器设定的程序一样,趋于程式化,一言一行、喜怒哀乐越来越多地被大数据、精准推送等牵着鼻子走。

    上述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两个令人担心的现实:第一,机器人正在代替人类思考;第二,人类可能会盲从机器人,从而放弃自己思考。也就是说,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出现,人类最可宝贵的思考能力正在下降,或者说人类正在主动地放弃思考。在大学教育阶段,我们经常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但是,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是建立在人们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思考缺失,那么,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就无从谈起。“2016年是‘智媒元年’……在这种智媒环境中,‘个人兴趣’越来越成为用户获取新闻的关键词,基于对个人兴趣的‘用户洞察’后形成的个性化新闻推送,也越来越成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②

    有人说,随着信息消费方式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中“喂食族”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壮大,这是令人担心的事情。所谓“喂食族”,主要是指在信息消费中放弃主动寻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有价值信息,被动接受信息推送的人群。网络中存在的海量信息确实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海量的信息有可能会成为信息迷雾,产生信息污染,如果人们不加甄别,不加选择,一定会在信息迷雾中迷失自己。人类的理性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人云亦云、盲从、非理性的情况会普遍出现。

    现代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

    建立多元价值信息选择机制,防止信息偏向                          

    2014年,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写了一本名为《人类简史》的书,他在这部书中描绘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可能带给人类的危机:未来世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出现,但是,依靠人工智能做的决定越多,人类就越会失去自主制定的能力,因为它就像一组肌肉,如果不用就会退化,更何况当今我们越来越信任计算机;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好,它有可能会把人从就业市场中挤出去,这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如果人工智能替代了人类,国家的精英阶层就没有动力去投资医疗、教育,去帮助弱势群体。人类社会也将分成两个阶层,一个是非常少的精英阶层,就像上帝一样,他们在创造大量的人工智能,而大部分人将变成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无用阶层。这确实是非常可怕的未来场景。遗憾的是,他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案。但人类终究不能无所作为。                        

    在算法推荐方面,以Facebook等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正在作出一些改变,他们不断改进推送原则,提出了3F新闻价值观:Friends and Family First(友谊家庭大过天)。这一价值观包含社交优先、“有用的信息”是关键、不要忘记娱乐、推崇多元观点、真实性,进一步强调了用户对于最终内容的选择权。在推送的信息方面,除了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阅读兴趣推送相应的信息以外,还尝试向用户推送相异的信息,尽量防止信息偏向的出现。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体现媒体责任担当,培养社会理性精神          

    媒体责任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新媒体时代却体现出全新的价值。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存在使其在传递信息时能够遵循大致确定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的缺失使信息的传递呈现出无序的状态,而消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在传递时几乎畅行无阻。这就特别需要媒体的责任担当,通过内容定位、推送选择、页面处理等方式,体现自己的责任担当。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培养公众理性思维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也得到了同步提升,但是和理想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首先,公民要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平衡地获取各种信息,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这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次,公民应学会主动思考,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应该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而思考的基础,则是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说的正是阅读的价值。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造成信息污染,有价值的信息也常被淹没,阅读和思考是拨云见日的绝佳途径。                       

    理性精神不仅是西方启蒙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他们都强调遵循一种基本的自然法则和人文秩序。它强调不轻信,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文化精髓。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全体公民尤其需要强化自己理性精神的培养。

    (作者系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郭佳:《机器人出诗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将被“闯入”吗》,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

    ②喻国明、侯伟鹏、程雪梅:《个性化新闻推送对新闻业务链的重塑》,《新闻记者》2017年第3期。

信息消费时代公民理性精神的培养
民族地区媒体发展与信息传播体系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