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有效发挥现代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陶希东 《 新闻战线 》(

    我国深度、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从事后参与向全过程参与转变、从集中性参与向持续性参与转变、从各自为政、独立参与向跨界协同参与转变、从描述报道型向深度创作型转变,增强了媒体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路,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媒体的参与推动分不开。作为维持人类政治和社会有序运转的力量,在地方、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流媒体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经验

    环境保护是涉及政府、企业、社会、民众、媒体等诸多利益团体的一项综合行动,更是一项涉及广大民众利益的民生事业。在此过程中,不同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例如政府是环境保护规划者、决策者、倡导者、行动者等多种角色,企业、社会民众等扮演着参与者、行动者等角色。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大众主流媒体更要承担好守卫公共利益、追踪社会热点难点、全面理性表达、引领社会进步、传递正能量等重要职责,帮助执政者提升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会团结。媒体是环境问题的发现者和报道者,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媒体是政府开展环境保护政策的有力监督者;媒体是典型成功环保案例的宣传者和舆论引导者;媒体也是大众环保意识的启迪者和培育者。

    在此过程中,各大主流媒体坚守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意识,在捍卫人类环境公平正义、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唤醒人们环保意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动担当:积极设置环保专题节目

    作为媒体,报道内容的选择与媒体功能定位有很大关系,但在人类共同家园和生存环境的建设中,能否主动担当、主动报道,则反映着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由环境保护部和新华社共同打造并正式推出的环境资讯类电视栏目——《环境》,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于每周六分别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英文台播出。将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方针第一时间传递给社会大众,并配置专业制作团队,结合社会征文的形式,不断挖掘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闻事件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学术文章《美丽中国三个层次的美》等),不断推出有影响、有价值、有警示的各种环保新闻和深度分析报道,实现环保宣传报道的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这为全面唤醒民众环保意识、维护环境正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了正面引导作用。

    唤醒民众:制作精美的生态文明纪录片

    从人类生存和环境治理的角度来说,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决定环境质量的重要力量。但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司空见惯的时代背景下,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可能无法真正唤醒人们的环境良知,反过来讲,尚存的绝美生态环境展示,却会点燃人们对美好环境的珍惜、爱护、向往和期盼。正是出于这一社会心理,我国主流媒体采取了积极有为的态度,通过向国人展示祖国大地上的绝美生态环境,引发大众对优美环境的共同维护和营造。如中央电视台与BBC联合制作的大型生态文明专题纪录片《美丽中国》,历时4年制作而成,包括《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6集,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拍摄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精美绝伦的大好河山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获得了观众和网友的点赞。

    树立典型:多方位报道地方经验及先进人物

    在党中央全面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事工程和绿色活动,尽管进度不一、成效不一,但也不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型案例。对此,中央各大媒体在深度考察、跟踪的基础上,对一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特别突出的地方或先进人物,给予了重大关注,甚至采取集中报道,以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近期各大主流媒体及其网站、新媒体对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进行了集中报道,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各大媒体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向广大人民群众报道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默默奉献者,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各大媒体也报道了一批违反相关生态保护规定的不作为官员,产生了极大的警示效应。 

    揭示真相: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健康权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向世人揭示真相,是主流媒体的神圣职责之一。在环境保护领域,我国主流媒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对社会上存在争议的环保事件给予理性、科学的分析报道,向大众澄清事实真相,全力维护广大民众的生存权和健康权。2005年的“圆明园防渗事件”,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的跟踪式报道,迫使地方主管部门开展调查,最终由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践行公益:环境公益人物评选、垃圾分类等

    在环境保护领域,主动关注环保话题,报道环保事件,启发公众的环保意识,既是媒体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也是主要责任。现代媒体除了积极发现和披露各种环境违法事件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参与方式,就是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宣传和倡导生态文明思想的公益型参与,主要通过积极宣传正面的生态思想、环保事件、环保人物等方式,向普通民众传递正确的环保理念,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从而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和生态文明水准。典型事例有环境公益人物评选、倡导垃圾分类、开展世界环境日、无车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2007年9月22日上海首个“无车日”之际,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传统媒体举办了一场论坛形式的畅谈活动,对“无车日”的环保意义进行了准确的解读,引导广大市民反思当代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生活方式,树立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近年来,媒体不断推出诸多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也是这一参与模式的生动体现,向社会有效传递了环境保护的正能量。

    维护正义:集体谴责损坏家园的不法行为

    虽然民族国家具有边界,但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环境保护是一个需要全球所有国家协同参与的全球治理问题。世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配合与协同努力。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我国主流媒体也开始寻找自身在全球发展中的定位,针对关乎损伤全球生态环境的政治决策和不法行为,理性客观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准确表达中国立场,不断争取世界话语权,维护全球环境正义和公平。

    媒体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根据前文所述,尽管我国媒体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从监督的有效性来看,媒体参与环境保护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法律问题:媒体参与环境保护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要想自由、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事宜,进而发挥好环境问题的发现者、揭露者、监督者的作用,就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权益保护。这一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1791年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被称为美国第一部新闻法)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剥夺言论及出版自由。”1966年的《信息自由法》《阳光法案》《公开会议记录法》等法案,为媒介工作者对环境问题的采访报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可操作性。相比较而言,我国媒体对环境问题的采访权、报道权还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发生了一些环境报道“封口费”及记者受伤事件,这对新时期确保媒体充分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程序问题:环境公共事务决策中缺乏媒体的事前参与。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一个涉及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等链条组成的完整过程,有效的参与一定是全程式、制度化的参与活动。但从环境保护的现状看,媒体参与主要集中在环境事件发生以后的环节上,也就是说,当已经造成了环境违法事件或形成巨大的环境损害以后,媒体才开始纷纷报道事件本身。遗憾的是,在一些重大工程或环境设施的决策环节和事中运行过程中,缺乏媒体有效参与的渠道和机制,媒体难以对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出独立、深入的考证和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媒体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

    内容问题:环境报道内容本身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由于受发展理念、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媒体的相关报道属于低水平、重复性的报道,碎片化特征突出,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针对民众高度关注的某些环境问题,难以作出理性、全面、深度、创新的系列报道,难以形成自己的绿色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媒体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笔者以为,为了深度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除了强调从事后参与向全过程参与转变、从集中性参与向持续性参与转变、从各自为政的独立参与向跨界协同参与转变、从描述报道型向深度创作型转变的几条路径创新外,关键需要采取以下发展战略,以期从根本上增强媒体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民生民意战略。所谓民生民意战略,就是指媒体作为环境信息的披露者、环境保护的行动者、环境文明的倡导者,须在环境保护过程和行动体系中,始终站在民众立场,主动选择民众高度关注、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环境话题,从而实现积极、主动、深入参与的战略思维和行动方略。这一战略要求做好以下两点:一是结合国家和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关注民众高度关注的环境议题,对具有普遍性的环境问题或环境污染现象,进行理性、客观、深度的分析解读,呼吁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维护广大民众的环境权益;二是要主动了解民众的环境诉求,开展环境民意调查,发挥好民众诉求与政府环境政策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

    跨界合作战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政策和政治问题,媒体为了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就得处理好自己与政府、民众、社会团体、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实施跨界合作战略。一方面,要加强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把政府制定的环保政策、环境执法情况以及重大环境事件的处置过程与结果等,全面、及时、准确、理性地传达给民众,在做好环境执法监督者的同时,努力成为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媒体要加强与绿色非政府组织、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绿色社会组织开展的重要环境保护行动、企业开展的绿色公益活动等,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努力放大环境保护宣传报道的综合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市场的合作,寻求绿色宣传品牌发展壮大的资金支持,获取更大的受众面和影响面。

    创新创意战略。来自法律、资金、人才、运作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深入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障碍,在现有发展阶段和体制框架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式突破的情况下,媒体如何提升创新创意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整个参与战略设计的创新,要打破传统的简单式参与思维,跳出媒体固有的领域和资源格局,最大限度地开辟、吸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宣传的社会资源,提升新闻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震慑力和权威性;二是参与形式的创新创意,既要开展针对环境问题的传统式采访报道,又要采取主办环境论坛、举办重大公益活动、环境大讨论、征文比赛、人物评选、案例征集、专家采访、政府官员对话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参与方式,扩大影响;三是绿色新闻内容的创新创意,即按照系统、独特的视角出发,在环境问题的宣传报道上求新、求深、求宽,增强新闻报道的市场吸引力、社会共鸣度和关注度。

    人才团队战略。人才团队的阵容和素质,决定着媒体参与环境保护的范围、高度和厚度。为此,重视专业环保记者人才团队的打造,是媒体将边缘化的绿色版面变成核心业务和市场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有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能力过硬、富有合作精神的高级记者人才队伍,为提升媒体绿色竞争力提供人力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团队培训和激励机制,鼓励创作有质量、有深度、有高度、有信度的绿色新闻作品,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人类生态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艳珍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报道
生态建设的声音解码
讲好绿色故事 做强融合传播
以新闻“高颜值”透视发展“高品质”
聚焦生态文明:把主旋律唱成流行曲
有效发挥现代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推动环境传播,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