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生态建设的声音解码

——内蒙古电台生态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 张兴茂 陈冰凌 杨俊平 《 新闻战线 》(

    内蒙古电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谋划生态报道,坚持以声音为核心资源、以联盟聚集合力创新传播渠道,追求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使深远高大的主题实现有效传播。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游或源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保护和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多年来,内蒙古广播电台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谋划生态建设报道,不仅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策划生态建设主题的特别报道和媒体行动,还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主题融合到所有重大主题报道中。无论是每年的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年终年末报道,还是党代会等重要议程设置报道,生态建设的内容都是重点。

    不仅如此,内蒙古台还自主设计、精心策划多组专门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的重点报道,连续多年的“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全方位梳理展示内蒙古每一年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的成效,冷静客观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媒体行动不仅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还实实在在地为浑善达克沙地增添了新绿……这些报道,提前规划,精心策划,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不断拓展生态建设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增强生态建设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仅产生了不少反映生态建设主题的新闻报道佳作,也为内蒙古的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提升舆论引导力

    准确把握含义,找准报道方向

    随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内蒙古广播电台不断调整选题策划的方向,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共处”,从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改善生态到绿色发展……生态建设报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报道题材的选择和过滤,不断创新报道内容,使报道的主题、内容紧扣不同时期生态建设的真义,这些报道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2012年,一则新闻引起了内蒙古台编辑记者的注意:世界第一家沙区生物质电厂、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陆,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代表,出席了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预备会议,纽约联合国总部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企业家的身影。而在199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农家女王果香因为多年治沙造林的卓越成绩,作为中国唯一一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也是中国首次被邀请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受邀参加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李京陆是否有不同于王果香的新故事呢?记者随即赶赴库布其沙漠进行采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京陆最初走进沙漠,也曾想像王果香一样公益治沙造林。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公益化治沙的不可持续。李京陆看中了库布其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含水沙漠,凭着商人的敏感开始了产业治沙的道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周折,找到通过生物质发电治理沙漠的“三碳经济”模式,取得明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6万亩沙柳林郁郁葱葱,电厂平均每年带动七千户当地农民增收八千万元。“三碳经济”模式,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内企业在生态领域的沉默,使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在低碳减排领域获得了国际认可。如果说,种树种到联合国的王果香传递给人们的,更多是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那么,采访中李京陆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人与沙漠必须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对于沙漠治理的一个理解。”

    随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内蒙古的生态建设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京陆10年沙漠探路,就是将生态建设的新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传播出去的突破口。李京陆这个题材抓对了、抓准了。广播专题《破解沙产业盈利难题——一家沙漠电厂的低碳之路》播出后,获评当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持续跟踪典型,组合式报道提升传播力

    201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入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的第十个年头,天保工程实施十多年,这颗祖国“鸡冠”上的明珠已是绿意盎然。如何全面宣传大兴安岭国土绿化的成就?从“砍树人”转变为“护林人”的林业工人生活生产状况如何?内蒙古电台策划了大型媒体行动——《再上高高兴安岭》。为什么叫“再上”?因为5年前,我们台就策划推出了以大兴安岭生态建设为主题的重点报道——《走上高高兴安岭》。大兴安岭是内蒙古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典型代表,上一次关注之后,国家和自治区在生态建设的发展方略上都发生了积极变化,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聚焦大兴安岭这个样本,无疑会有独特的价值。但这样的策划也有一个难点:创新。经过几轮讨论,内蒙古电台决定转换视角,组织跨地区媒体的联合采访,从区外记者的视角看大兴安岭。9月9日,《再上高高兴安岭》大型采访活动在内蒙古牙克石启动,来自北京、黑龙江等地的8家省级电台记者在一周的时间里穿林海采访兴安人杰,越高山采撷黑土地灵。采访团发现,“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好森林资源”成为大兴安岭人的共识,这也成为这次采访报道的主题。而在不同地区媒体人视角的碰撞下,这些鲜活的题材迸发出了独有的价值,这组策划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这片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改革全面深化。这是大兴安岭森工企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能、人员最大的变革。抓住这一重大变化,内蒙古广播台对林区改革进行了持续两年多的关注、调查采访,2017年9月策划推出系列新闻调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纪实》,真实勾勒了挂锯停伐后大兴安岭林区生产生活图景,有对可预期的美好生活前景的赞颂,也有对眼前困难的冷静思考。持续的策划关注让大兴安岭林区成为不同时代和发展背景下内蒙古生态建设的生动切片,报道的价值在时间维度下显得弥足珍贵。

    持续跟踪报道相同典型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还善用系列、组合式报道强化新闻话题性。在生态文明报道多个策划中,系列、组合式报道是内蒙古广播台最常用的手段和方式。2016~2017年推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报道如《蒙甘宁织起绿飘带》《北疆治沙人》《风起北疆,绿色变迁》《草原秋色美》《主播看绿色》《生态建设新画卷》等都是以系列(连续)报道形式播发,播出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遇到生态建设方面的重大题材、重要事件,内蒙古广播台更是运用组合式报道的高手。几乎每一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六五环境日,都会根据主题设计组合式报道。

    今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这次会议是生态建设的国际盛会,内蒙古广播台策划了丰富详尽的报道方案,题材包括世界、中国、内蒙古在荒漠化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成就,体裁涉及消息、评论、专题、直播、访谈等,报道分发呈现音视图文不同形式。会议开幕当天,内蒙古新闻广播推出3小时主题直播。这些丰富的新闻题材、多样的新闻体裁360度呈现会议全景,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善用舆论监督,提升生态建设舆论引导力

    内蒙古广播台的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始终坚持把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作为报道议题设置的方向,但同时不忘新闻媒介社会公器的守望功能,坚持做好监督、积极解决问题。

    2012年,赤峰市林西县农民向内蒙古广播台反映,统布镇天一萤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地下水选矿,造成厂区附近地下水位下降后,又强占农民灌溉用机井。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家萤石矿的尾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排入河流,导致下游两千多亩农田无法用河水浇灌,人畜无法饮用。在农民的强烈要求下,企业给付了一定的补偿款,但污水照排。而当地企业和环保局竟认为,只要给受害农民补了钱,就解决了全部问题。得到线索后,记者即刻赶往采访。当地政府和涉事企业种种不配合令采访过程异常艰难,记者甚至被人架出了厂区,但仍然坚持完成了采访。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自治区环保厅的高度重视,出面督促林西县解决尾矿库污水污染河流问题。这篇《采矿厂破坏环境岂能一补了之》也获评当年中国广播影视奖。

    2015年,内蒙古广播台播发了《呼和浩特市城市污水污染扎达盖河》。节目报道后,呼和浩特市给排水公司采取措施,控制一些居民小区向扎达盖河排放污水,并且从上游引水库水入河,彻底治理了这条穿越城市河流的污染问题。近些年来,内蒙古广播台关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题材的舆论监督报道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内蒙古广播台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还充分发挥意见倡导的职能,通过这些监督类报道为执政者提供生态文明建设样本,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建议,引导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比如《采矿厂破坏环境岂能一补了之》这个报道,内蒙古广播台评论员在篇尾对事件进行点评,提出“对于周边农民来说,不应该拿到一点补偿就放弃监督维权,否则未来受害会更大。而环保局和地方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如果也为了眼前利益放弃监督的职责,甚至姑息纵容,那么维护环境安全,保护生存家园的任务谁来完成”的思考。

    树立典型人物,挖掘新闻背后的精神

    说到内蒙古的生态治理,恐怕很多人脑海中闪现出的都是殷玉珍、王果香、唐臣等鲜活又个性、可亲可感的治沙人。要讲好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故事、绿色发展的故事,就得讲好他们的故事,故事讲好了,内蒙古的绿色精神也就立起来了。随着故事被人记住的,还有内蒙古在沙漠之中创造的绿色奇迹。

    典型,是报道有力的载体和传导者。善于讲故事,善于抓细节,使得这些人物成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言人。细节从哪里来,首先从典型语言上来。“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这是19岁的殷玉珍的语言;“树叶一绿起来,我就高兴。我就喜欢这个绿色”,这是22岁的宝秀玲的语言;“我黑白做梦都想把它变成公益林。变成公益林我就放心了”,这是70岁的李振海的语言,这些典型的、生动的语言,让人物的形象、个性、精神栩栩如生。

    讲好典型的故事,为的是表现生态建设的精神。2015年内蒙古广播台报道的治沙植绿的老人苏和,就特别能反映这样的精神。和其他治沙人为生存、为致富治沙不同,十多年前,年逾古稀的苏和做出种树的决定时,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拿着家中3万元的积蓄,苏和带着老伴在黑城住了下来。10年沙漠种树,他和老伴克服了生活之苦,也饱尝了一株树苗在沙漠破土生长的艰辛。在内蒙古广播台的报道《大漠里的绿洲梦》中,苏和的儿子曾经回忆,“刚长好的小梭梭树苗,一峰骆驼一口一个连根提掉,一次就能破坏二三百棵。父亲和母亲每天都在梭梭林里巡逻。沙漠中气温很高,十几公里的路,5斤的水壶,每次回来已见底,还渴得嗓子直冒烟。躲过了骆驼躲不过鼠害。头一天种下的树苗,一夜之间就会被啃光。为了灭鼠,父亲背着一大袋子鼠药,每天走几十公里,挨个往鼠洞里投放。” 十年一梦,在苏和的努力下,黑城遗址一带,从往日的不毛之地变成如今拥有长3公里、宽500米的绿色屏障。

    孤独、艰辛、绝望,寻梦、筑梦、守梦,所有内蒙古的治沙人、护绿者都经历多年不屈不挠与沙漠抗争与较量的苦难,支撑他们的,就是心里怀揣的绿色梦想。是他们,撑起了内蒙古生态建设的精神脊梁。立意在此,是内蒙古广播台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最重要的价值和最珍视的财富。

    以声音为核心资源的多平台分发

    声音,是广播的特色,是广播的核心资源,是传统广播的压舱石。因此,生态报道要把声音的魅力尽量展现出来,用声音传播生态新闻事实。同时,也要正视媒介格局的变化,看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新媒体的传播力,在做好声音广播的同时,运用新媒体增强生态新闻的传播效果。近几年,内蒙古广播台坚持探索生态建设报道的媒体融合路径,将同一报道内容做成多媒体产品,在多平台分发,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传播合力效应。

    充分运用音响,增强新闻感染力

    声音,在广播中主要体现为音响,包括人的语言、音乐及自然界声响。试想,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听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反过来,如果广播新闻不充分运用音响,不能为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声音信息,必将流失固有的听众。

    《保护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打造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篇报道,导语由播音员播出,新闻主体由记者口播。口播过程中,为呼应导语内容,恰当地插入5位相关人员的话语,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相同的立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色,是“这个”,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共同向受众传递着“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力做好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打造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新闻事实。一篇作品,七个声音,一个播音员、一个记者、五个采访对象,共同构筑起一个声音的世界。

    创新传播渠道,多平台呈现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播是一个挑战,但也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个接受信息的渠道。所以,生态报道要扩大传播效果,一定要对同一新闻进行多平台分发,以扩大受众群体。

    内蒙古广播台新媒体产品,在全国2017年两会召开的第一天,就荣登“2017全国两会省级广播官号社交传播力榜”榜首。“为伟大人民、伟大祖国发声,把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内蒙古大地,传遍亮丽北疆”的内蒙古广播,在组织《穿越北疆生态屏障》系列录音报道时,采访分东中西三路进行,每一路就是一个报道小组,成员包括带队1人,记者6人,采制的典型报道、深度调查、人物故事新闻产品在传统广播、内蒙古新闻广播微博、微信爱播、智慧内蒙古新闻客户同步呈现。

    《倾听内蒙古,策马大草原》这场音视频直播,内蒙古广播台携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台等全国多个省级广播的移动直播端完成,观看人数达到30.22万人次,微博转发量达到150多万人次,把内蒙古的生态建设经验、成就和感人事迹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不是每个话题,都可成为舆论追捧的对象,也不是每个网民热衷的话题,都是媒体人所追逐的。我们是新闻议程设置者,引导舆论是我们的天职。因此,我们的生态报道在新媒体播出,仍要遵循“党媒姓党”这一原则,把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置于生态报道中加以体现。新媒体,让传统广播传播力如虎添翼;新媒体,也因传统媒体的融入,而多了几份沉稳。内蒙古广播台的生态报道,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新媒体产品“爱播”“腾格里新闻”“智慧内蒙古”增加了生态报道的传播渠道。

    联盟扩大声势,形成影响

    生态报道通过联盟合作,在播出上冲破了“四级办广播”造成的“区域割据”,使得频率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情形,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实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

    “穿越北疆生态屏障”系列录音报道,由内蒙古广播台联合内蒙古广播联盟成员台组成采访报道小组,分东中西三路出发,采访20天,连线20多人次,采制报道16篇,在内蒙古广播台和12个内蒙古广播联盟成员台播出。《倾听内蒙古: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水草丰美如画中来》这篇报道,由内蒙古广播台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完成。既在内蒙古广播台播出,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播出,实现了同一新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扩大了内蒙古广播台生态报道的影响力。

    实践证明,以广播联盟的方式进行生态报道活动,成员台不仅可以共享直播信号,还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共享、音响素材共享,从而达到一次采集、生产,多次发布、增值的效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不仅可以提升成员台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把活动做大,形成声势,从而把广播的形象凸显出来,加深人们对广播的认识、理解,直到“爱不释耳”。

    故事化表达,让报道更动人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满足人的求知求新求趣欲望,从而影响受众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即实现有效传播。为此,传播者除了要构建和及时传播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的新闻文本外,还要注重再现新闻事实的方式,使传播具有亲和性。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故事化”表达,即通过纵横式结构、悬念式情结、多种技法把新闻娓娓告诉听众,以增强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交错使用纵横结构,深化主题

    广播是时间的线型传播,最适合用纵式结构渐进式讲述,但其弊端是不能表达宏大主题、宏大场面,而生态建设主题式新闻恰恰属于宏大叙事,所以有必要使用横式的叙事结构,增加新闻的宽度和深度,从而深化主题。

    《沙沼地上治沙致富的女支书——夏国云》这篇报道,在讲述了治沙造林事迹之后,继续向前推进,使用横式结构,“生态环境好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多了,夏国云又开始探索着带领村民实现致富梦。为了带动其他村民养羊,她将自家的基础母羊借给想要发展养殖业的贫困群众”……通过治沙造林、借出基础母羊、成立合作社三件事,突出了治沙致富女支书敢于担当、勤于奉献的品质,升华了主题。

    设置悬念情结,增强吸引力

    从认知来讲,并非每个人都会去猎奇,但人人都有好奇心,驱使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认知过程是从未知到全知,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随着掌握信息的增加,达到比较全面的认知。所以,生态建设新闻报道,通过设置悬念情结,以限知视角讲述新闻,符合人们由知少到知多、由感知到认知的规律,吸引受众收听报道。

    《种树32年,种出生态保护情结》这篇报道开门见山地叙述:“32年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塔温敖宝镇农民李振海怀着植树能够发家致富的梦想,承包了400亩荒山,开始了植树造林的生涯”,这时受众就想,发家致富的方法很多,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呢?留下了一个悬念。紧接着报道通过新闻人物李振海的话给予了回答:“在更新造林的政策下开始造林的。”这篇报道的导语已交代“全国绿化劳模李振海32年种树60多万株,造林1800亩”,32年的时间跨度、1800亩的造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于是报道接着讲述,别人通过更新造林开荒种地,但是李振海却领着一家人住进了大山,实实在在地种树。因为种树早期收入不高,劳动强度却非常大,李振海全家人受尽了辛苦,尤其是他爱人的动情讲述,让听众一点点地对李振海植树造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新闻人物更加饱满、事迹更加动人。

    巧用写作技法,增强感染力

    常用的写作技法有伏笔、对比、描摹、映衬、定格、象征、通感、归纳、演绎、归谬等,可以使新闻事实和人物更加突出、更加深入人心,引发受众的共鸣。

    《沙沼地上治沙致富的女支书——夏国云》这篇报道,开篇通过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大甸子村的一句顺口溜“风起沙飞扬,压地又压房,缺柴没草场,田野难收粮,叫人愁断肠”,一下子把该村土地严重沙化的场景白描了出来,然后引出新闻人物夏国云,在她的号召和带领下,村里共“治理荒沼3.5万亩,造林2.2万亩,封育生态建设项目区和禁垦禁牧围封7.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3%提高到现在28.3%”。这样通过对比技法的运用,把该村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呈现给了受众。

    生态报道的故事化表达,是实现生态报道新闻价值的文本要求。生态报道的故事化表达,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分享效果。生态报道的故事化表达,使生态文明建设为大众所认知、认可,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家喻户晓,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随着生态文明被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作用的提升,内蒙古广播台的生态报道必将任重道远,未来将合理谋篇布局,增加传播渠道,探索广电媒体在融媒发展中转换、交融的无限可能性,实现生态报道的有效传播。

    (作者张兴茂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陈冰凌系新闻广播书记;杨俊平系策划研发中心研发科科长)

    责任编辑:杨芳秀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报道
生态建设的声音解码
讲好绿色故事 做强融合传播
以新闻“高颜值”透视发展“高品质”
聚焦生态文明:把主旋律唱成流行曲
有效发挥现代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推动环境传播,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