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报道

● 赵忠颖 刘春理 《 新闻战线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足“声音”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放在突出地位,充分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战略思想,开设专栏专题,主动策划,讲好生态故事,聚焦生态保护的问题与进展,创新报道方式,发挥新媒体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运用媒体融合手段,积极报道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理念新发展新成就,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做好环境生态建设报道的特殊性艰巨性

    当前,我国环境生态建设总体平稳安全,但是处于发展转型期,环境污染现象还广泛存在,环境违法案件多发,做好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报道工作,对于弘扬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环境生态报道总体上导向正确、积极稳妥,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少数地方政府和环境部门不适应舆论环境新变化,信息发布不规范,舆论引导不及时,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不强,导致权威信息缺失、舆情失控;少数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报道过多过密、乐于渲染小环境事件忽视环境整体改善向好的事实、炒作细节影响环境整治。克服这些不利情况,既需要环保部门处理问题有力,发布信息及时透明,也需要新闻媒体充分认识环境生态报道的特殊性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生态报道,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基于此,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闻报道中,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抓紧抓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鼓与呼。

    多平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报道

    央广历来重视环境生态建设的报道,组织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宣传报道。近3年来,关于环境生态方面的报道超过1万条次,包括录音报道、现场连线、专题访谈、消息简讯、公益片花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为促进全民参与环境生态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展开解读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根据这一重要论断,我们精心组织策划,派记者深入各地进行实际采访,从环保领域新技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聚焦各地贯彻落实的进展和成就。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经济之声《天下财经》等栏目播发保护绿水青山典型系列《全国劳模张应龙放弃30万年薪回神木治沙》《成功企业家廖理纯全心投入植树绿化荒漠》《82岁老人刘国义20多年坚持义务植树近万棵》等报道。央广网推出报道专题《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编发相关原创稿件40篇。通过解读报道,引领受众深刻认识到,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更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开设专栏专题,推出连续报道,聚焦生态保护的成绩

    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天下财经》等重点新闻节目开辟专栏,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9月,《新闻和报纸摘要》推出专栏《生态中国·大美金秋》(6篇),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推出《美丽中国秋色浓》(30篇),用话筒和镜头记录祖国大地的金秋美景,把生态宣传与农业生产、旅游推介、乡村经济紧密结合,引导人们感受自然美、和谐美。2016年4月,《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推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特别报道《我的长江》(18篇),以“广播专题纪录片”的形式,聚焦沿江省份如何打响长江生态保卫战,直面现实问题,探索发展思路。

    为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探寻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所带来的深刻革命,今年8月,中国之声、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交通广播等频率同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播出《向海而生养鹤人》《找回记忆中的泉水之城》《从垦荒到退耕的日子》等报道,再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形。推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塞罕坝林场建设成就、典型经验、时代精神、感人事迹,以故事见精神,以成就谈启示,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下一步,还将加强对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的报道力度,推出专题,全景展现可可西里的魅力故事。

    打造良心精品,主动策划《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生态季》

    2016年3月,中央台推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生态季》,接续此前“文化印记”系列作品的报道手法、语言风格,记录那些因生态变迁而正在消逝的珍贵文化印记。播出《远涉流沙望敦煌》《请君只看洛阳城》《遥望洞庭山水色》《且忆清泉石上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听,海哭的声音》等6篇作品,全面展现生态变迁,深刻唤醒文化记忆。每组报道都从一篇体现文化和生态的诗词歌赋导入,带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时光流转的沧桑感。播出后引发大量听众网友留言,称赞这组报道是“良心精品”。

    选择时间节点设置议题,提升全民认识

    保护生态环境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提高认识。在日常报道中注意选择时间节点,精心设置议题,宣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现状、形势和挑战。紧跟环保制度及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河长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相关制度发布以及“永定河治理”“治理土壤污染”等,精心设题,播发《完善监察考核制度 让治理水污染的“河长制”落到实处》《永定河综合治理将全面落实河长制 助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需更多引入竞争机制》等报道。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信息的宣传力度,重点策划“世界环境日”等活动的报道,普及环保知识。

    借助公益片花,营造社会环境

    中央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独创“公益报时”,联合全国性公益组织,依托公益项目和公益行动,由公益名人、国家部委官员或发言人等在中国之声进行公益报时,“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慈善大使王振耀、运动员姚明等有影响的社会名人都参与其中,通过名人的榜样力量和温暖人心的话语,营造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氛围,唤起人们践行公益行动。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经验感悟

    在实际报道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主流媒体要高度重视,开动机器,加足马力;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解读精神要义,及时引导舆论。

    加大评论力度,做好舆论引导

    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乡村之声等频率加大评论力度,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解读报道,倡导公民树立环保理念,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监督、劝导并制止不利于环保的生产生活行为。2016年,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天下财经》先后播发《国务院发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环保类个股迎重大利好》《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越细越好》《多还旧账、不欠新账,才能“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等主题评论,结合绿色发展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等主题深度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现状、成果、问题及突破路径。邀请行业专家、高端学者做深入阐释。

    依法开展舆论监督,建设性开展工作

    我们既要讲党和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环境整体改善的事实,也要讲环境个体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利于改进工作。要始终坚守舆论监督阵地,密切关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错误现象与不和谐声音,开展舆论监督,化解社会矛盾。一方面,依据权威信息及时发布中央环保督查组对各地的督查结果,另一方面,依法、科学、建设性开展监督,曝光各地的环境违法事件。如,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央台记者深入现场,实地细致调查采访,采集官方、家长、评测机构、村民和化工厂多方声音,发出独家报道。今年4月,天津及河北廊坊被环保组织曝光出现大规模污水渗坑。记者利用无人机拍摄录制了大量视频和照片资料,中国之声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跟进,网易新闻评论数超过5万多条。

    聚焦民生热点,回应受众关切

    现实中,一方面是我国整体环境逐步改善,另一方面是民众对雾霾天等问题有众多质疑。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有义务澄清事实,讲明现状形势,引导民众合理认识。2016年以来,中国之声、经济之声聚焦雾霾治理等难点热点,主动设题,回应公众关切。《新闻纵横》播出《京津冀,这三年协同治霾进行时》,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联防联治等重大战略。经济之声相继播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 打响抗击雾霾全民战》《决心很大,更要落地有声!》等报道,以评论、调查报道、记者手记等多种形式,连续发声。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之声推出专题《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梳理来自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百姓等各方声音,传递政策,回应诉求、凝聚共识。同时配发经济评论《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突出问题导向》,分析形势,剖析根源,探析难点。

    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思考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述和思想,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政治任务。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成果,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同时,要创新报道方式,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进行充分解读和深入宣传

    一是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理论的宣传报道,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引导。主流媒体要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加强评论等形式,阐明立场、观点,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凝心聚力,增进共识。二是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进展成就,充分发掘新亮点、展现新特色,使宣传更加深入人心,贴近实际,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进一步创新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宣传效果

    生态文明宣传既要服从服务于大局,围绕中心工作,又要推动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解决。注重发挥评论在政策解读、答疑解惑中的引导力,刊发各类评论。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融媒体手段,增强传播影响能力。具体说来:

    用足“声音”优势,讲好先进典型。广播媒体应该立足专业定位,做足“声音”特色,拓展内容和题材,出创意、出新意,打造有影响力的专题专栏。2016年9月16日,《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黄河三角洲:飞鸟和耕地的“战争与和平”》。报道全篇用音响说话,再现百鸟争鸣的天籁之音,也折射出飞鸟与耕地、农户与农户之间曾经的激烈对抗,令人身临其境。记者通过展现双方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巧妙而清晰地反映出国家生态治理的方向性转变以及政策落地后基层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显著增强。

    新媒体发力,助力传播效果。新媒体呈现注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H5等的综合表现力,突出受众互动性、参与度,扩大传播路径,利于生态宣传开启新手段新渠道。在“秋季美丽生态”报道中,中国之声推出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播发前方记者拍摄的多幅图片,画面感增强,收到良好效果。

    讲好生态故事,倡导环保行动。既要跟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进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现状、成果、问题及突破路径,又要注重以小见大、以情感人,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反映生态建设的点滴变化。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致富青年帮》《乡土乡情》《举案说法》等多个栏目通过讲述通俗易懂的生态环保故事、采访农民身边的乡村环保“达人”、反映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引发的诸多矛盾纠纷等,打通和农民之间的感情纽带,受到农民朋友认可和欢迎。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凝神聚力

    继续深化中央媒体“走转改”要求,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发现典型事例,以基层的鲜活事例展示生态文明成果,以群众的切身体会反映发展变化,推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作品。近年来,中国乡村之声每年都要在全国各地县乡举办几十场“爱在乡村”公益活动。每次“上山下乡”的队伍都十分庞大,其中不乏农技专家、环保专家、“三农”领域学者。他们深入基层,为农民讲解土壤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地膜分解与回收、国家最新出台的环保政策等。这种与农民朋友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效丰富了乡村生态环境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赵忠颖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刘春理系该台总编室综合宣传管理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杨芳秀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报道
生态建设的声音解码
讲好绿色故事 做强融合传播
以新闻“高颜值”透视发展“高品质”
聚焦生态文明:把主旋律唱成流行曲
有效发挥现代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推动环境传播,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