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地方民间艺术的媒体呈现探微

——以青阳农民画为例

● 沈 乐 《 新闻战线 》(

    摘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播活动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媒体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间艺术也为媒体的呈现形式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迁,两者之间的互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媒介呈现的角度考察青阳农民画艺术传播活动,对其传播实践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呈现     民间艺术     传播策略

    媒介与地方民间艺术的有效互动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日益丰富,手段愈加多样化。

    呈现形态多样化

    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传播的民间艺术,以一种直观的形式、海量的信息扩大了传播范围,使民间艺术更好地呈现给大众;民间艺术也借助这些大众传媒进行跨区域、跨民族,甚至跨国界的远距离传播。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青阳农民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在报纸方面,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对青阳农民画进行了多次报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对青阳农民画进行了传播。

    呈现内容不断丰富

    综合各类媒体的报道发现,大众传媒对青阳农民画的报道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对青阳农民画基本介绍;通过画作的内容,传递农民的生活等想要表达的内容;将青阳农民画跟时事热点结合起来“漫画化”;青阳农民画的传承和保护。除了作为被报道对象外,青阳农民画作为新闻报道的视觉元素(如插图)同样得到广泛的传播。

    呈现方式不断创新

    民间艺术在大众传播媒介方面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除了通过文字、图片外,还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入视频等内容,使传播的形式更生动有趣。多样化的创作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生动,所展示的新闻内容也更加多元。青阳农民画的宣传,既有画作的图片,也有相关的文字资料及报道,更有不少视频介绍青阳农民画的基本知识,也有专门的网页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地方民间艺术媒介呈现存在的问题

    大众媒介传播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呈现面临着过于依赖传统媒体、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

    呈现渠道过于依赖传统媒体

    地方民间艺术想要走进更多人的视线,让更多人了解,就势必要开拓更为行之有效的媒体传播途径和更丰富的呈现方式。目前青阳农民画的呈现媒介仍然以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互联网上有关的报道来看,以“青阳农民画”为关键词开展百度搜索,百度网页可以找到相关结果仅为3040条。互联网平台涉及的内容,虽然会出现一些零星的论文文献资料及个体介绍,但对青阳农民画的介绍极不完整,也没有相关的专题网页。

    传播效果缺乏广度和深度

    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同时具有浓厚的当代特色。在传播过程中,只有“专精深”才能够更好地传播民间艺术的价值和内涵。

    关于民间艺术在大众传媒上的报道情况,各类媒体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对青阳农民画的基本介绍,包括历史、画展信息等,文章篇幅相对短小,仅限于简单的信息报道层次;其二,青阳农民画传递的价值观相关报道,深度不够;其三,关于青阳农民画的保护和开发,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且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数量较少;其四,对于青阳农民画作为新闻报道的视觉元素(如插图)利用太少,报道缺乏丰富性。

    地方民间艺术媒介传播的应对策略

    民间艺术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信息量巨大,单一的传播呈现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青阳农民画的传播需要充分融合各类传播平台,实现文字、图片、图表、图像、声频、音频等表现方式的组合,构建一个立体、多维、覆盖面广的媒介呈现环境。

    结合各类媒体的特点,因利制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特质发生了变化。如何使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协调起来,是民间艺术如何呈现的永恒命题。

    针对不同的媒介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因利制宜,才能使民间艺术的传播价值最大化。报纸除了开展传统的深度报道外,还可以将民间艺术通过新闻配图、新闻漫画等多种形式融合进去,实现组合传播。比如,可以将民间艺术传达的美好愿景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达到宣传民间艺术的目的。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充分利用音视频等手段,将民间艺术的生产过程通过动态化形式呈现出来。在互联网上,充分利用“互动”的特质,通过开放的交流平台,让所有热爱民间艺术的人都参与进来。

    互联网时代,民间艺术的传播需要结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做出修改,根据大众需求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青阳农民画作为典型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只有坚持以民间文化为创作内容,结合皖江地域的文化特点,将当地民俗文化融入画中,保持乡土艺术趣味,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媒介在传播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度呈现。

    形成全媒体立体化传播体系

    随着媒介多样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媒介都不能单独存在,不同媒介之间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传播融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融合。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可以用“多媒体编辑”的方式进行传播,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

    在“互联网+”的传播格局下,各行各业积极融入互联网,完成了行业的升级转型。作为民间艺术,青阳农民画无论从创作内容还是媒介呈现形式上,并非一成不变的,唯有积极响应社会变革才能散发新的活力。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既增强传播的广度,也鲜活媒介呈现形式。

    抢占新媒体阵地,拓宽民间艺术的传播空间

    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拓宽艺术传播渠道,增强艺术传播表现力,通过技术水平提高艺术水准,抢占新媒体阵地,拓宽民间艺术的传播空间。

    在移动媒体技术为民间艺术提供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民间艺术也对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可以把民间艺术的数据和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让大家共享,并且让这种共享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开放新的共享渠道,不断增加新的共享内容,同时吸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提高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表现新闻插画中的使用率,将传统民间艺术与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新闻插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需求。

    青阳农民画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媒体技术,将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实时性、交互性,开发虚拟展厅、网站、手机APP,打造属于青阳农民画的立体化传播渠道。

    培养受众的黏度,提升媒介传播效果

    由于对现有的民间艺术销售缺乏市场意识和盈利思维,许多产品因不能适应市场而渐渐消退。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变革,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没有跟上,导致受众黏度不高。因此,培养受众黏度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具体来讲,在利用移动新媒体传播的同时,也可以对民间艺术的销售方式进行革新。比如,通过微商进行民间艺术展示和促销,塑造文化产品形象,打造响亮的网络文化产品。现在,很多年轻人对“青阳农民画”知之甚少,通过微博、微信等建立微商销售渠道,使本地年轻人对青阳农民画了解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甚至是创作的平台,有利于突破地域限制,进一步拓展受众范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青阳农民画艺术研究”(SK2016A03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芳秀

用国际语言和中国范式讲好中国故事
文字的力量
“美丽新疆”的话语建构分析
媒体融合呼唤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
媒体融合中的视觉图形传播
地方民间艺术的媒体呈现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