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坚守社会担当 展现话语力量

●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 新闻战线 》(

    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利益诉求多元、社会心态复杂、舆情环境多变,主流媒体必须扛起引领舆论、凝心聚力的传播重任,成为社会思潮的“坐标系”、价值观念的“主心骨”、网上网下舆论场的“定盘星”,为和谐社会建设增添定力、动力与活力。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2017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指出:“社会公众对主流媒体如何担当发展‘推进器’、社会‘黏合剂’、道德‘风向标’的作用充满期待。”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利益诉求多元,社会心态复杂,舆情环境多变,亟须主流媒体站出来,真正扛起引领舆论、凝心聚力的传播重任,成为社会思潮的“坐标系”、价值观念的“主心骨”、网上网下舆论场的“定盘星”,为和谐社会建设增添定力、动力与活力。

    作为承担人民日报经济社会报道的专业采编部门,经济社会部紧扣时代变革脉搏,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紧盯各种舆情动态,坚持主动发声、理性发声、科学发声,策划组织了一批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报道,研究社会“真问题”,求取最大公约数,展现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和话语力量。

    发挥积极的力量,做正面强音的传播者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问题交织,利益交杂,加之新媒体、自媒体兴起,传播手段、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都在变,众说纷纭,声音嘈杂;这也是一个需要坚守的时代,越是在社会转型期,主流媒体越要守住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主阵地,把“中流砥柱”的责任扛在肩上,唱响发展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尚,为社会和谐进步注入正向“媒体力”。

    ——抓住时机,先声夺人,让人们看到公正客观的正能量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社会舆情往往是情绪在前、事实在后,认知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观在后,受众情绪化的表达通过社交媒体肆意传播,形成所谓“后真相”现象。破解“后真相”,掌握主动权,要求主流媒体早见事、早准备、早出手,主动发声,有力回击,实事求是,以我为主,讲明来龙去脉,不给负面情绪酝酿和发酵的机会。

    今年2月,外媒发表“济州机场中国游客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的报道,随即引燃对国民素质的讨论,许多网友人云亦云,指责“这是丢人丢到国外了”。我们迅速组织采写《记者亲身体验韩国济州机场》,并通过新媒体抢先对外发布,详尽解释了济州机场的混乱有主客观因素,不能把责任都推给中国游客。这篇报道不仅在央媒中最早,也先于各类市场化媒体,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近百万,众多新闻网站在头条位置推送,成为当天的“热搜”。次日,人民日报以该稿为基础,乘势追击,编发《“一地狼藉”不能只怪游客》,让网上舆情在一天之内发生大逆转,网友的呼声从“自家人骂自家人”变成“自家人挺自家人”,纷纷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大事件我在现场,大新闻我有声音”,第一时间抵达新闻现场、第一阵营抢占舆论高地,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经社部记者第一批进入爆炸核心区域,发回《“方圆两公里撤离”为不实信息》等报道,给负面舆情降火祛邪;“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第二天,经社部记者成为唯一进入现场采写独家报道的媒体人,引导舆论正确认识事故原因、如实了解搜救进展,为消除各方对沉船事件的疑虑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稳立场,善于发声,让社会感知国家发展的正能量

    党报的立场不仅直接体现在传播党的思想、传扬党的主张方面,也体现在面对复杂现象时,敢说话,会说话,理直气壮地呈现国家发展进步的新面貌新成就。

    近几年,消费外流现象广受关注,“国货不如人”的论调颇高。我们先后推出“好匠人与新消费”“供给侧看国货”等系列报道,大话题、小切口,以消费者最熟悉的那些商品如小指甲钳、电饭煲、运动鞋、点心等为样本,从品种、品质、品牌、品位等角度谈亮点、找看点,在众声喧哗中形成一股清流,有力回应了社会偏见,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参考,得到国务院多个部委的肯定,受访行业纷纷表示“真提气”,累计近百家媒体在网站重要位置转载,进一步传播了“国货自强”的正面形象。

    加油鼓劲,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国产奶,能放心喝吗?》采访权威专家,以富有说服力的论述,回应了外界对我国乳制品质量的质疑;《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何处》《中国经济,为何再次“超预期”》等以实证和数据回击中国经济崩溃论,提振了发展信心。

    ——排忧解难,落地有声,让百姓获取民生改善的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同样应该是主流媒体在社会报道方面的价值追求,我们连续推出看民生、有回声的报道,给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加注一份媒体力量。

    比如,在关注“大城市病”之余,我们从身边事入手,策划了“老旧小区的烦恼”系列报道,其中《已有自来水,为何买水喝》反映北京市某老旧小区水管老化、居民不敢喝自来水的窘境,有关部门看到报道后,迅速更换当地水管,居民齐声叫好。《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较早注意到中小学生健康问题,有关省市责成当地教委立即着手整改。《办身份证为啥要跑5趟》曝光百姓办证问题,公安部十分重视,对办证制度和流程进行统一规范。

    展现真实的力量,做公众问号的求证者

    有人说,“真实”正在成为社会稀缺品,甚至认为“雄辩胜于事实的时代,谁关心真假?”当真实与谣言赛跑时,一些媒体罔顾真实这个前提,博眼球、抢出位,一味迎合,跟风起哄,误导公众。实际上,尽管传播形态日趋灵活多样,但人们对新闻事实的需求并没有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媒体来说,“真实”一词的分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特别是对一些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容易引起公众焦虑的不实传言、模糊说法,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以真实为本,用事实说话,当好定海神针。

    ——准确传播,回应关切,提供权威的政策解读

    解读大政方针,是党报的优势所在,也是党报的职责所在。随着改革推进,对利益关系触及越来越深,不少政策一经发布,就会引发各种争论热议。为改革汇聚合力、为发展增进共识,需要主流媒体在解读政策时做到权威、精准、不跑偏,帮助受众读懂政策,看清方向,吃下定心丸。

    比如,“延迟退休”经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经社部记者不惧尖锐、不避矛盾,对这个问题持续跟进、适时回应,《延迟退休:怎么延?影响就业吗?》等报道打开一个个问号,为深化这项改革形成良好的舆论基础。又如,保护私有财产安全,牵动千家万户的目光,去年底,《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我们随即策划“增强财产安全感”系列报道,围绕民营企业家为何不踏实、住宅用地到期怎么办等热门话题展开探讨,打消了很多人的疑惑,有评论称:“看了人民日报的解读,心里有底了、不慌了。”

    ——激浊扬清,探真求实,打造平和的舆论环境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今天的社会舆论场,存在着浮躁、焦躁乃至暴躁的情绪,“一言不合就怒怼”,对谣言宁信其有,“小道消息”满天飞。主流媒体必须守土尽责、勇于担当,让公众了解最真实的信息,防止“真相还在穿鞋时,谣言已走遍全国”,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雾霾是全社会的“心肺之患”,去年底至今年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近年来历时最长的空气重污染,各种谣言层出不穷。根据社领导指示,我们广泛采访业内专家学者,围绕雾霾成因、治霾是否有效、何时能治理好等疑问,集中作出回应,推出深度报道《雾霾七问》,在主流媒体中第一个主动设置雾霾议题,受到高度关注。这组报道在一段时间内成了网络“爆款”,总阅读量突破500万,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2016年春,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舆论一片哗然,“不要再打免费疫苗”等谣言快速散播,引起不少人恐慌。我们推出《五解疫苗之疑》,回应了疫苗不“冷”会怎样、国产疫苗是否靠谱、免费疫苗管不管用等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澄清事实的同时,最大限度缓解公众疑忧、降低负面影响。

    ——透彻说理,化解矛盾,反映共同的现实期盼

    直面社会质疑,既要有事实,更要有深度。不仅让“外行看热闹”,更让“内行看门道”,除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流媒体还要厘清千头万绪,把道理讲明讲透。

    涉企收费久被诟病,广大企业有心结、职工有怨言,但这一话题较敏感,能否正确引导舆论,对媒体是一个考验。涉企收费哪些不合理?为什么难治?如何从制度上根治?经社部记者采写了“涉企收费,再少些”系列报道,包括《清理涉企收费,再加把劲》《收费,能不能给本明白账》《治理收费,不能像“割韭菜”》,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网络和手机总阅读量超500万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在这次报道中,人民日报充分发挥了主流舆论的导向功效,顺应了公众的期待。报道直接推动国家层面的实际工作,国务院减负办表示将针对报道反映的中介服务收费问题,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塑造理性的力量,做发展难题的解扣者

    在中国发展与全球变迁“双向互嵌”的情境下,任何单向度的视角、非理性的观点,都无益于产生共鸣、凝聚共识。目前,中国社会面临诸多两难、多难问题,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有的甚至扑朔迷离,主流媒体应当拨开表象、乱象、假象,迎难而上,理性引导,指明路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期与社会矛盾多发期叠加,很多社会问题其实都源自经济问题,不少经济问题也与百姓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社会前行的瞭望者,主流媒体要尝试多从经济视角看社会问题,也多从社会视角看经济问题,并通过大量扎实深入的调查,提供有效的“解药”。

    ——新视角,新思路,力争高出一筹

    同等级的国产奶为什么比进口奶还贵?超市的蔬菜为什么比社区菜摊的更便宜?这些百姓餐桌上的唠叨,背后是国内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老大难”。今春,经社部记者分赴北京、南京等6地,对37家生产和流通企业一家一家走访,挖痛点,算细账,采写了“对流通领域‘肠梗阻’的最新调查”系列报道,为流通的各种成本和堵点“把脉”,消费者和流通行业包括领军企业反响热烈,众多媒体全文转载。

    这组报道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研究老问题有新发现,把流通成本高放到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沿着流通产业全链条一路探究,找出纠结点;二是观察老问题有新角度,例如电商崛起是流通领域的新现象,报道没有只盯着传统流通业,而是也分析电商在打破流通“肠梗阻”中的作用,具有互联网时代的气息;三是解决老问题有新思路,报道提出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新建议,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的具体措施,其内容与这组报道的政策建议高度重合。

    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不少类似未解、难解的老问题,只要这些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主流媒体就应抓住不放,一盯到底,但要做出新意,挑战性较大,关键在于打开“脑洞”,跳出窠臼,研究到位,善于寻找有时代感、时效性的新答案。

    ——前瞻性,专业性,注重破解难题

    去杠杆被称作“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经济问题,貌似离日常生活较远,然而,高杠杆率带来的企业资金链断裂,直接影响员工就业,关乎社会稳定。比如,龙煤集团被债务所困,涉及黑龙江省几十万户家庭。经社部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策划了对4省8市企业债务处置情况的调查性报道《去杠杆,企业过得怎么样》《去杠杆,不能“一刀切”》。这组报道一是敢碰硬,记者冒着酷暑采访63家企业、74家银行机构以及多个政府部门,其中专程赴黑龙江走访了龙煤集团,最终多点突破,一击成功;二是会碰硬,报道用专业视角看问题,用专业理论想问题,用专业思维解问题,比如,去杠杆能否速战速决?报道用翔实的例证说明重症还需缓治;三是巧碰硬,报道创新表达方式,把事写活,把话讲明白,比如“有些困难企业像快要腐烂的桃子,如果现在就榨成果汁,还能卖点钱”,使硬话题变“软”了。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关注和批示,也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实体企业获得点赞,文中提出的多项建议在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全面看,抓关键,做足深度挖掘

    环境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但社会上对此看法不一。《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这篇独家调查报道,历经两个多月策划协调,记者赴2省区6地市调研,并抓住了关键点,即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问题,环境资源具有使市场失灵的特性,企业逐利很可能忽略环境成本。记者较早察觉到中央深改组对环保监督体制的重大改革,从以往重点“督企业”转向“督党委”“督政府”。不是单纯看企业有没有完成环评指标,而是考察一个地区是否真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各地市调研时,记者不仅与环保部门负责人交流,还与主抓经济工作的地方经信委、发改委面对面探讨,去多处污染整治、生态修复现场实地采访,从根子上找出路。报道有料有味有棱角,分析全面,引人入胜,见报后推动了多地环境问题的解决,如内蒙古某药厂长年排污,周边百姓投诉无果,“环保钦差”一来不仅落实了整改,还敦促当地建立了长效机制。

    解好发展难题的“扣子”,就要“迎着问题上,朝着基层下”。系列报道“这些成本最该降”等对2省4市53家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调查,采访对象广覆盖,立足多信源佐证,务求数据有代表性,注意分清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和肯定,相关部委主动联系人民日报了解情况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采写长篇调查报道《实体店还有未来吗?》时,走访12座城市的近百位各界人士,对我国实体商业现状作了全面摸底和反思,引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密切关注。《别让民营企业的心悬着》以4省市的民企为样本,全面生动地解析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现象,不少民营企业家反馈“感谢党报为我们说话”,中央领导对报道作出批示。

    传递温暖的力量,做普通人群的守望者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心理失衡。主流媒体要“把新闻写在大地上”,贴近人群,走近人群,尤其是基层群众、困难群众。坐上老乡炕头,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脚底沾满尘土,就会感知人与人的真情。建设和谐社会,在媒体这里不是一句口号,必须真心实意地牵挂群众的冷暖安危,向他们源源传送温暖的力量,让民生报道成为社会的“温度计”和“解压阀”。

    ——察民情,求实策,为困难群众疾呼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昌汉白村,一个位于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的小村庄,被当地人称为“西北的西北”。今年5月,经社部记者到昌汉白村参加精准扶贫驻村蹲点调研,整整一个月里,记者跟当地人同吃同住、同息同作、同甘共苦,访真贫、真识贫,采写《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彩礼致贫,该不该扶》等多篇有影响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成为新闻扶贫的积极成果。其中《驻村三记》从“他们为什么贫困?”“稳定脱贫靠什么?”“打工机会在哪里?”三个维度,深刻反映贫困地区的生存实况和脱贫致富进程,文中揭示的问题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社会反响也很大。这几年,经社部负责农村报道的记者咬住脱贫攻坚不放松,深入穷乡僻壤、荒山老林、草原沙漠,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下田头上炕头,推出“攻坚拔寨话脱贫”“脱贫一线新观察”等专题报道,全景式还原了基层脱贫工作的现状,引起自上而下的关注,国务院扶贫办给予肯定。

    ——接地气,知冷暖,为百姓诉求代言

    群众有所呼、报道有所应,我们努力与社会潮流同步,与百姓喜忧共振。一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唱出无数加班族的无奈,经社部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槽点”,采写报道《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说出了广大劳动者的心声,引起广泛共鸣,微信阅读量破百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新浪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依据这篇报道分别开展了“加班原因”调查,网友踊跃参与。多家媒体也以该文为新闻由头,组织相关专题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春运高峰期,铁路列车15元盒饭断供问题成为舆论热点,我们推出评论《15元盒饭必须有吗》,既客观分析15元盒饭的供应情况,又提出要重视群众的“掉队情绪”,中宣部《新闻阅评》肯定该文科学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引导舆论。高大上的城市建设中,有没有“菜篮子”一席之地?经社部记者走街串巷,探访普通居民,采写长篇调查报道《我们还需要菜市场吗》,反映百姓需求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报道“接地气,冒热气”,受到读者欢迎,在京城知名的新源里菜市场,摊主们竞相传阅这篇报道。

    ——零距离,走近“人”,为各类群体写真

    人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物报道向来是读者最关注、最爱看的新闻类型之一。“带着数十公斤重的观测设备,又逢雨季,山路泥泞,积水处每踩一步,半只脚就会陷进泥里……”这是系列报道“我在科技一线”中的描写。去年,经社部几位记者去雪域高原、大漠边陲,走近那些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体验相对冷门的一线岗位,采写了《我当地震观测员》《海洋预报是这样产生的》《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等报道,诉说一线科研人员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我们鼓励记者特别是年轻人下沉采访重心,多走近“人”,多做体验式报道,近两年组织了“探访村医”“探访新职业”“走近护士”“走近工匠”“今天我当春运人”“大科技·小人物”等报道,这些鲜活丰满、精彩纷呈的人物故事,丰富了党报的报道内容,也拓宽了记者的新闻视野,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对一线群体的感情。此外,我们还聚焦一些特殊人群,策划了“走近植物人”“走近罕见病群体”“走近老年痴呆患者”等专题报道,反映这些群体不为人知的疾苦,激发全社会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无论媒体融合怎样推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都不能削弱;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都不能忘记。作为主流媒体,我们要始终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定力,承担起我们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杨振武社长的这番话,为我们坚守媒体的社会担当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底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舆情,手拿“金话筒”的党报人就是要勇挑重担,做好“内容+”,全方位展示话语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大声鼓与呼,用更多的优质报道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

    责任编辑:祝晓虎

坚守社会担当 展现话语力量
激浊扬清 砥砺前行
与时代共振 与人民共鸣
打造指尖上的和谐社会
主流媒体在社会建设中的引导抚慰功能
激发·引领·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