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现场讲述外国人与“一带一路”的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带一路”报道的尝试与思考

● 关娟娟 《 新闻战线 》(

    2017年4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市中心的申培尔歌剧院广场,一辆装扮独特的出租车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车身被部分独特的“中国红”装扮,一边挂着写有 “一带一路”中文字样的红旗,另一边的红旗则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文字,车上插着中德两国小国旗,车顶和车后窗还分别竖着、贴着醒目的中德双语“中国梦”的纸牌子。原来这是55岁的德国女出租车司机布里基塔和她的几个朋友在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做义务宣传。

    去年3月,布里基塔从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专访的文章中了解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后,有感于这一倡议能给参与国带来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机会,萌发了为它做义务宣传的念头,利用开出租车的便利,当起了“一带一路”义务宣传大使。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常驻德国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布里基塔和她的朋友们正在广场上发放宣传“一带一路”的传单。她的朋友卡西亚说:“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应该用开放态度对待(一带一路)这个政策,我们在德国和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一些活动来宣传‘一带一路’,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它,因为西方媒体对这个报道得太少了。”

    布里基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她明显感到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年前,乘客认为这是外交部或是政府部门的事。但是现在我问乘客,有没有听过‘一带一路’,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地说,哦,‘一带一路’我听过,他们都会带着一种敬佩的语气。”

    布里基塔和她的“一带一路”义务宣传车,只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围绕着“一带一路”倡议所讲述的众多国际传播故事中的一个。

    作为一家拥有65种传播语言的媒体,国际台在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时,一直坚持打好自身的“外”字牌,将面向海外的语种和渠道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一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例如,根据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度,国际台确定了一批重点传播语言,既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中文在内传播范围较广的语种,也有土耳其语、波斯语、印尼语、印地语、意大利语、德语、葡萄牙语等传播范围较少的语种;再比如,在报道中坚持打造“高端访谈”“中外谈”等特色内容,并通过新媒体渠道广为传播等。

    这些都是国际台进行大型主题式报道的常规选项,那么属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特色选项在哪里呢?

    聚焦民心相通主题,讲好民众交往故事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首次面向中亚地区的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并指明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的建设路径。其中“民心相通”被认为既是基础内容,也是压轴内容,因为前四项的沟通、联通、畅通与流通,最终都归结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同时如果没有民众之间的了解、友谊和信任,前“四通”也会失去继续发展的牢固基础。

    但一直以来在外媒、特别是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一带一路”被简单地概括成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去年11月,美国前分管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资深外交官马克·格罗斯曼在一篇题为《中国和美国:两个视角,一种合作?》的文章中虽然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构想实际上可以加强联动,美国应探索与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但在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时,格罗斯曼还是将其总结成“一个高达几十亿美元、用来在60多个国家修建港口、铁路、道路和发电厂的项目”①。

    基建项目的修建最终是为了改善人们出行和沟通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众交往创造条件,也就是说最终都会落在普通人的生活上。因此国际台在讲述“一带一路”基建故事的同时,更关注大项目背后的小民情,在内容上也不放过那些小细节、微切口的故事。

    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以东25公里的中白工业园是该国最大的引资项目,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业园区。2015年5月,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与卢卡申科总统一致同意把园区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

    在近两年时间里,园区建设进展显著。国际台记者李洁在园区采访时,注意到进驻园区的中资企业都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福利项目,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如园区内有一个村子的道路非常差,企业就捐款给村里修一条沥青公路。园区企业去年还为白俄罗斯儿童捐资助学,今年计划设立教育基金,奖励学中文的白俄罗斯学生和汉语教师。园区女员工维克托利亚的父母曾强烈反对她跳槽到中白工业园法律部工作,她告诉李洁:“现在随着项目的推进,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中白工业园,态度也更加积极肯定。另外,这里的待遇不错,工资也不错,父母也就不反对了,周围人也都很理解。”

    这些鲜活的例子,记者通过细节来描述与呈现,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给参与国带来的实际民生改善,反映了合作才能共赢的倡议宗旨,将容易被概念化、口号化的内容落在了实处,丰富夯实了报道内容,形成国际台的特色。

    聚焦受众特点,运用最易被外国受众接受的传播形式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内容传播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和多元,特别是不少炫酷技术的应用,成功吸引了受众对内容的兴趣,提升了传播效果,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主题式报道中尤为明显。但在一些国家,外国受众接受国际新闻的习惯依然是通过社交媒体或者是各类新闻应用。

    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中,国际台根据外国目标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特点,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例如,在广播媒体影响力较大的老挝和巴基斯坦,由于国际台在万象和伊斯兰堡分别都有整频率的调频电台,于是就通过设立特别节目或特别专题,提高受众的持续关注度。

    而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脸书社交媒体影响力较大的东南亚国家,则推出了百集微视频《一路上有你》的特别策划,通过选取这些国家各行各业的受访者代表,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他们与中国互动的故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行给他们和他们各自所在的国家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故事中,中欧班列是重要的一章,它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贸易畅通”的践行者。国际台记者在报道中欧班列时,不仅将焦点放在火车带来的货物运输与交换上,还关注被中欧班列连接在一起的人文故事,图片成了重要传播形式。

    德国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是中欧班列途中的重要货站之一。今年4月,义新欧德国办事处负责人图法恩告诉在现场采访的国际台记者,受海运缩减运力的影响,尽管伦敦至义乌的第一列返程火车仍处于测试阶段,但是,所有的运输集装箱都已经装满,客户至少需要提前两周预订。如此繁忙的场面怎能少了来自现场的图片呢?

    来自中国江苏的单靖目前在德国远东路桥公司工作。他告诉国际台记者,在他们公司,100多名员工来自包括中国、俄罗斯、奥地利和德国等不同国家,大家都成了朋友。2015年秋天,刚刚参加工作的单靖在波兰出差时认识了当地的同事马里克。马里克用波兰人的朴实与热情给了当时人生地不熟的单靖回家的感觉。单靖说,马里克用波兰的饺子、猪大肠汤等招待他,在陌生的国度,给了他很多亲切的感觉。可以说,中欧班列让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了一起。

    无论是微视频、图片还是图表,都是为了在向外国受众讲述“一带一路”故事时,能带给他们最直观、最贴近的感受,而这样效果的实现,有时候并不需要依靠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重点在于研究透受众接受不同信息的习惯与特点。

    聚焦精准传播,打造与众不同的“中央厨房”

    近年来,为响应中央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中国各大媒体都着力打造“中央厨房”,在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环节积极创新,加速推动融媒体建设。

    国际台传播语种丰富,各语种与对象国传播渠道建立了密切联系,在国外受众的贴近性和针对性方面有优势,在进行国际传播实践时,突出的是“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因此在“中央厨房”的建设方面必须探索出一套适应其传播特点的机制。

    一般新闻媒体在融媒体建设中多是按照采编内容、流程或者传播形式来建立采编队伍,但国际台基本上一个语种对应一国或多国,在“一国一策”的传播中,如果按照其他媒体的模式,往往一个语种既需要建一支全流程采编队伍,也需要建一个“中央厨房”,这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因此国际台的“中央厨房”体系是由一个“主厨房”(新闻中心)和几十个“分厨房”(各语言部)构成的,其中“主厨房”(新闻中心)作为全台采编发主力,在为语言部提供大量素材的同时,也承担对语言部提供的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融媒体产品再分发给各语言部使用的职能;“分厨房”(各语言部)在对新闻中心的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成融媒体产品的同时,也承担为新闻中心(实际上也是为其他语言部)提供素材的工作。

    在此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国际台的“主厨房”(新闻中心)推出的核心产品《“一带一路”重返现场》,主要是为各语言部提供加工素材的,国际台常驻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各路记者,深入一线,实地采访,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出深度报道。

    另外一个核心产品《数说早期收获》,部分素材则来自各语言部,主要盘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来,各国、各地区的重要早期收获和合作共识。

    “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实践表明,“主厨房”(新闻中心)的素材提供不可能满足每一个语言部的需求,在类似“一带一路”大型主题式报道中,只能侧重重点传播语言的需求,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出现“一鱼通吃”的情况。

    例如,新闻中心策划制作的微电影《从你的生活带路过》。通过对居住在北京的来自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多个国家普通人的跟踪拍摄,串联起他们看似毫无关联的生活和工作背后的内在联系,突出“一带一路”并非空洞的政治倡议,就在你我他的身边和手中,是世界各个角落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建设的新机制,也让各国民众受益这一主题。这一微电影素材对于国际台各亚洲语言部来说,是一个温馨、有情怀的故事,可是对于欧洲受众来说,由于习惯于逻辑关系密切、直白的表达,就不是一个能被直接使用的素材。

    同样,“分厨房”(各语言部)提供的素材也不是对每一个其他语言部都适用。如英语中心和俄语部均推出了类似“一带一路”城市巡礼的新媒体产品,策划的内容点差不多,但精准传播需要两个语言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与受众和对象国的关联性以及对各自目标受众最有效的传播形式等,因此在终端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呈现上又各有不同。这两类产品在作为素材提供给其他语言部时,也能让其他语言部各取所需,做到材尽其用。

    新媒体技术给传播带来便利性和快捷性的同时,也在媒体中滋生了一种“懒惰”的编辑思想,即强调信息采集可以来自四面八方,然后为我所用。这在其他新闻事件的传播中也被证明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一带一路”倡议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很多的故事必须通过记者在一线、现场采访才能获知。为此,国际台策划了多组远赴世界各地进行现场采访的活动,为后期产品深加工提供鲜活的素材。

    作为中国媒体中给外国人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的主力军之一,国际台在此次国际传播的实践中,从精准传播的要求出发,将大主题融化为“以人为本”的小入口,坚持现场采访的必要性,坚持从受众的需求和接受信息的习惯和特点出发,为“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一次积极探索与尝试。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 杨芳秀

    注释:

    ①Marc Grossman,China and the US: Two Visions, 

    One Collaboration?,November 15,2016,

    http://yaleglobal.yale.edu/content/china-and

    -us-two-visions-one-collaboration。

在现场讲述外国人与“一带一路”的故事
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舆论引导能力
被忽视和被损害的“未来”
联合、融合、整合,打造经营新格局
做大副刊,报纸转型求变的有益探索
地市报业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