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凝心聚力,为全面从严治党鼓与呼

●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 《 新闻战线 》(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特征下,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潮流中,如何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牢记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党建、政法、军事、统战群团、文化教育、港澳台侨等多个领域的宣传报道中,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实的态度,努力做好政治类报道。一方面,紧跟中央精神,坚持“顶天立地”抓策划,踏准不断深入的全面从严治党步伐,努力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另一方面,向时度效发力,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下面,我们以党建报道为例,对近几年的实践与思考略作梳理。

    主题宣传如何营造氛围——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语境下,人民日报的党建报道在重大主题宣传上如何营造浓郁的氛围、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聚拢起来,深刻考验着政治文化部领导班子和全体编辑记者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

    做好主题宣传,宣传者必须首先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当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全党上下都必须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因此,我们的宣传报道需要进一步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使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成为思想自觉,成为党性观念,成为纪律要求,成为实际行动。

    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治国理政新实践》栏目重头稿件《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这是我们用不到70个小时完成的一篇万字稿。作为评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头稿件,我们围绕主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作用,从“管党治党的历史担当”“以上率下的公仆胸怀”“立根固本的为民初心”“打虎拍蝇的决绝气概”“令行禁止的大国威仪”“钉牢钉子的坚韧意志”等6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决心恒心、高超政治艺术和显著成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闭幕之际,这一稿件独家刊发,向国内外展示了深刻的政治寓意。其后,稿件被多家媒体网站转载,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网站头条或显著位置呈现,一时间在网络上成为热议话题,在现实中引起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共鸣,普遍表示文章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3年来管党治党的成效,读后使人对党的认同感更高,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

    事实上,不独这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栏目甫一启动,我们就推出开栏篇目《下好“先手棋”,从严治党转作风》,头一个多月,政文部共为栏目输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转作风、反腐败和人才发展4篇重头党建报道,无论从频次还是分量来看,都是那一阶段党建主题宣传的主力军,为这个中央媒体的重点栏目增了光、添了彩。这组主题报道是按照社领导的总体要求,自主策划、主动而为。在采写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心中有了主心骨,笔下就有“定盘星”;认识到位早出手,就能抢得先机、赢得开门红。

    同样,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宣传也充分反映出“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的重要性。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持续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拳”。

    这三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是典型的主题宣传,人民日报的报道任务,由政治文化部牵头。主题宣传,既需要对中央精神有准确的理解领会,更考验对中央重大部署推进节奏的精准把握。我们深切感受到,掌握好节奏,才能保持与中央精神的高度契合。而只有在宣传上提前谋划、及早布局,才能下出报道的先手棋。

    以最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例,去年2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之前,我们就在一版重要位置推出长篇述评《今天我们怎样提升领导水平》,为学习教育正式开展夺得先声。这篇独家重头报道能够在第一时间推出,离不开对总书记批示精神的深刻领会,离不开对学习教育开展部署的精准判断。“七一”期间,我们又推出自主性重头报道《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写在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为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我们又在头版连续推出一组“来自基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调研与思考”系列报道,准确反映各地在学习教育方面取得的实效,深入分析学习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取得实效,有针对性地积极地引导了社会舆论。这几组富有特色的“组合拳”充分彰显出力度与精度,叫好又叫座。

    总之,对于党建重大主题宣传,需要统筹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既要保质保量做好“规定动作”,更需主动加压做好“自选动作”,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把主题主线贯穿始终,把舆论引导贯穿始终。

    调查研究如何把脉问诊——             瞅准“天气”,接好“地气”

    近年来,调研性报道逐渐成为政治文化部党建报道的一块招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组织了三次大型调研报道,每一次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每一次都给我们提供了宣传报道的宝贵经验,在不断把握规律中持续提升深度调研报道水平。

    调研报道,如果主题设置得冷门或没有多少推动实际问题解决的价值,文章写得再好也激不起涟漪。这就要求我们在主题设置上必须问题导向、贴近实际,应当是上下都关注的大问题,也是容易产生疑惑的真问题。这样的调研才有价值,才会引起中央和社会重视。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一段时间来,媒体报道、坊间议论对基层干部的描述似乎是一边倒的负面形象,粗暴行政、工作软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乎成了基层干部的“专属名词”。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要求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正面宣传力度,这是着眼现实,从全党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如何落实好这一工作?我们决定从干部形象入手。

    基层干部是否像媒体描述的那样不堪?基层干部有哪些酸甜苦辣?带着这样的问题,2013年,我们开展了“如何看待基层干部”调研。最终,综合几个地方的素材,以综述的形式对基层干部整体形象问题作了系统的引导,既正面展示基层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又充分反映他们工作中的苦辣酸甜,同时直面基层干部群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呼吁全社会理解信任基层干部。为提高调研的针对性,我们委托人民论坛杂志社专门开展了“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您怎么看”的大型问卷调查,调查得出的数据和结果,有效充实了报道内容。

    这组报道从具体的报道对象和具体领域的工作中跳出来,站在全国范围看问题,既正面宣传,又正视问题,既讲难题,又讲苦衷,客观公允,不偏不倚。报道刊发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形成舆论热点,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我们也收获了中国新闻奖。

    有了这次调研的成功经验,我们带着问题再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管理状况如何?干部队伍状态怎样?从严治吏如何严起来?这些问题不是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能够写出来的。

    2015年,政治文化部组成3个调研组,前往辽宁、江西、广西实地调研,采访8个地市、12个县区的近300位干部群众;同时,与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开展问卷调查。6月29日起,人民日报以《从严治吏如何严起来——来自辽宁、江西、广西的调研与思考》为题,连续4天推出系列述评,并在人民日报《党建周刊》整版刊出“从严治吏如何严起来专题问卷调查”深度剖析,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吏的显著成效,正面展示党员干部的奋发有为,同时直面深入推进从严治吏的难点症结。正如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的那样,“选择‘从严治吏如何严起来’作为调研对象,体现了媒体议题设置的能力,也积极回应了社会的关切,从中可看出策划者、采编者的新闻敏感与责任担当。”报道刊发后,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在舆论场上迅速形成热点,文章被数百家门户网站转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大量转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党报,理应为党中央分忧,想中央之所想,急中央之所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问题的重要举措。那么,到底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面临哪些困难,有哪些值得借鉴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于这些问题,中央关注,公众也关心。

    带着这些问号,2016年8月末至9月初,政治文化部班子成员集体出动,前往福建、湖北、甘肃三省实地调研,足迹涉及11个地级市、19个县区,采访了300多名各层面、各领域党员、干部、群众。再次联合人民论坛杂志社展开问卷调查,向全国范围内的党员发放34739份调查问卷,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人民日报连续4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基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调研与思考系列文章,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效引导了舆论。

    这组报道是人民日报2016年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查性报道中分量最重的一组,可谓“顶天立地”——站在全党全局高度,倾听基层干部心声,收集群众意见期盼,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展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通过这几次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全党上下正在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根本好转,努力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报道中,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发力,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怎样严、怎么治、如何全面,都需要在抓住问题、解决问题中充分体现;要在求真、求实上狠下功夫,重视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使我们的报道进一步体现研究力度和引导力度。

    实践证明,这几组调研报道都是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看准了“天气”,接牢了“地气”,充分运用“原生态”材料,讲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故事。同时,通过践行“走转改”,推出了体现“三贴近”的精品佳作,也是部门报道能力和水平的自我提升与革新。特别是,植入定量分析,把大数据调查和深度调研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系统性、权威性和说服力,使结论更接近本质,让人们更易于接受。

    专题策划如何解疑释惑——             设置议题,解准要义

    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必须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

    策划时,我们尽量选择现象类、话题性的选题,相关报道也许别人也在做,但我们力求在观察的视角和方法、分析的力度和深度等方面做出特色,求新求深。

    专题策划首先是新闻策划,离开了“新”,再周密的策划也不能称为专题策划。但对这里的“新”,要做广泛理解。跟着新闻事件跑,做到“不失语”是新;发现新闻事件,争独家首发是新;同样的题材,叙事的手法、角度不同也是新。

    专题策划也是深度策划,离开了“深”字,再有规模的报道也不能称为专题策划。深度,是专题策划最本质的属性。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研与思考”系列报道,就是紧扣中央精神的主动策划。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半年之际,各媒体对于学习教育成果已有一些报道,但多呈现碎片化、单调化的倾向。因此,对于基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和问题的“聚焦性”报道既是出新,也有深度。实践证明,这样的预判得到了验证,中央领导同志对系列报道作出了批示。

    专题策划还是研究性的策划,要以研究问题为核心,通过研究来挖掘新闻,通过研究来体现深度。如果一个专题报道做下来,没有一点研究的味道,这个选题是失败的。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我们在策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报道过程中,与干部群众广泛交流,汲取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为下一步学习教育应该着力加强的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特别是为推动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策的出台作出了贡献。

    专题策划还得讲究高端前瞻,就是使报道和研究的事件与现象要有普遍性、代表性,提出的观点和见解要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

    2015年我们策划了“2015反腐前瞻”一组系列报道,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多维度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将在哪些方面着力推进,并邀请党建专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应当重视的方面进行了权威解读。这个策划从守纪律讲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整治“四风”、持续高压反腐、纪检体制改革创新、国企反腐等方面着眼,分别刊发了6组述评,同时精选配发了一批来自社会各界具有代表性的党员来信。报道刊发后,受到广泛关注,形成舆论热点。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予以肯定。

    专题策划不能自说自话,不能自娱自乐,而必须贴近社会热点,引领社会热点,在创设社会话题、主导社会舆论中发挥“重磅炸弹”“集束炸弹”的作用。

    一段时间以来,家风话题渐热,好家风能够让干部具有更好的防腐“免疫力”,坏家风则可能让整个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我们迅速行动,在《党建周刊》连续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写历史传统,写当下案例,正反对比,从不同侧面阐释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同样,十八届六中全会刚一闭幕,我们推出一组题为“从严治党,关键在‘人’”的系列报道,从“干部”视角切入,对六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分析。

    为什么是“人”?因为全面从严治党,管理的对象是党员干部,归根到底是管人。干部队伍状态如何,从严治党效果如何,也是通过人来体现。

    为什么不是落脚在“干部”?因为这里的“人”实际既包含了干部,也包含了领导干部身边人,比如秘书、妻儿、亲朋等等,他们既能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贤内助,也可能是廉政风险点,所以必须要将他们包括进去。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专门强调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命题?如何有效涵养党内政治文化?从“人”入手,可谓提纲挈领,也是一个有效抓手。

    因此,从2016年11月15日起,我们在《党建周刊》上推出“从严治党,关键在‘人’”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宣传全会精神。《高级干部,从严治党要带头》《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上级下级,纯洁党内同志交往》《党员,这是你的第一身份》《领导干部,管好你的“身边人”》,这组策划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分析全会的新要求。整组报道从“人”出发、落脚在“人”,内涵丰富,层次明晰,既有全面从严治党所针对的对象如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也有所要追求的目标,如做老实人,管好“身边人”,对着力破解家长心态、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厚黑心理等党内政治文化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读来启人深思,给党员干部以强烈警醒。

    今天,中国正站在决胜小康的紧要关头,站在向“两个一百年”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始终保持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激情,努力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奉献给伟大的人民。

    责任编辑:冷  梅

凝心聚力,为全面从严治党鼓与呼
牢记党报职责使命 讲好动人政法故事
着力推进政治报道的创新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发挥媒体监督能量
履行职责使命,营造全面从严治党的舆论氛围
坚守本分 坚持创新
加强和改进中国政治文明的对外传播:框架分析与对策建议
新时期媒体在政治文明传播中的角色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