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名人后代

● 马世琨 《 新闻战线 》(

    上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进了不少名人之后,有:郑孝胥孙子郑颖达,张治中外孙女周元敏,傅作义女婿周毅之,梁漱溟儿子梁培恕等。七八十年代,又来了陈寅恪侄子陈封雄,黄克诚之子黄晴。他们到国际部是因为有一技之长,或外语好,或有干过新闻的经历。当然,他们能进入党报工作,说明当时知识分子政策相对宽松,选人用人不唯成分论。

    郑颖达:周总理问,“郑孝胥的孙子在人民日报?”离开报社后,下放到福建,辗转回到北大

    上世纪50年代初,郑颖达到了国际部。他文静寡言,不显山不露水,但其家庭背景很快便引起不少人私下议论。他的祖父郑孝胥是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的重要推手。1931年“9?18”事变后,负责起草所谓满洲国国歌和建国宣言。1932年满洲国建立,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同年9月,与日本关东军代表签订日满协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和驻军权。后因不满日本对满洲国的压抑,一度失宠,1938年去世。

    郑颖达在资料研究组工作,主要任务是圈报,他工作勤勤恳恳,低调做人。所谓圈报,即每天将新华社出的三大本《参考资料》和全国主要报刊上的相关文章圈出,分门别类,交由其他同事剪贴成册。他还发挥日文好的优势,时常用笔名写些资料性的短文。

    据老同志介绍,大约“文革”前一年,有一次,不记得由什么事引起,周恩来总理问相关人:“郑孝胥的孙子在人民日报?”周总理并没就此表示态度,但当时的社领导觉得还是让他调动下工作为宜。听到信息的季羡林派人到报社,点名调老郑去他当主任的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老郑自然是满心欢喜,因为十几年前,他毕业于北大日语系。

    1966年,老郑离开人民日报下放到福建,后来由北大发函将他调到该校东语系当老师。1988年退休后,北大返聘他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子介绍,郑先生对孩子要求很严,其家训是:做人要正派,做事要有责任心。

    周元敏:从来不说有个当大官的外公,对“当志愿军”的往事则念念不忘

    张治中有“和平将军”之称,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周元敏是张治中的外孙女。但同事中很少有人知道,她有这么个当大官的外公,倒听她讲过不少当志愿军的故事。

    1951年,老周在南京金陵女大念完一年级就参军了,第二年,20岁的她作为志愿军战士到了朝鲜,由于外语好,被分配到志愿军碧潼俘管处二大队当翻译。老周对中国军队优待战俘的事例记忆犹新:战俘享受志愿军团级干部伙食标准;中国医生用自己的鲜血救活美国飞行员;组织战俘运动会;建立英语广播站,播出战俘来稿,自己担任播音员……日久天长,很多战俘跟管理人员成了朋友。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有些战俘不愿回国,被安排到中国一些城市的工厂和学校。老周记得有个叫温纳瑞斯的,先到济南一家工厂,后被保送上大学,娶了山东姑娘,当上了大学教授,讲英语很受学生欢迎。

    实际上,除了当志愿军,周元敏还有不少传奇故事,只是因为不喜欢张扬,故而鲜为人知。譬如,老周是电影《云水谣》女主人公王金娣的原型,而男主人公陈秋水则是她丈夫陈弘的化身。这部电影荣获第12届华表奖优秀故事奖,轰动一时。

    请陈弘补充一些老周的资料,他写了一篇长文,其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征得作者同意,简要引用两条:

    1945年毛主席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特别安排与张治中一家人见面,十多岁的周元敏也在场,还同毛主席握了手,喊了声“毛爷爷好!”

    1990年之后,老周两次随丈夫赴台湾省亲。有一次,母亲张素我(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特别嘱咐女儿去看望蒋纬国。没想到蒋一眼就认出了周元敏,还记得她毛线织得好。老周转达母亲的意思,请他有机会到大陆走走看看。蒋回答:我很愿意去的,就是现在执政当局不让我去。

    周毅之:陈赓大将主导指挥越南奠边府战役,指名要他当翻译

    1951年,周毅之爱人傅冬(傅冬菊)调进人民日报,周毅之晚些年也进入报社,分到国际部。新中国成立前,老周在平明日报当记者多年,傅冬在天津大公报任副刊编辑。身为地下党,他们是促成傅作义率部起义、北京和平解放的有功之臣。

    老周是越南归国华侨。1954年,应胡志明主席之邀,陈赓大将主导指挥奠边府战役,指名要周毅之当翻译。但越方不同意,说周毅之参加过什么组织,历史不清白。性情刚烈的老周不服,提出申诉,经过一番调查,越方回应说那是个进步组织,周毅之可以去越南。奠边府战役是越南抗法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歼灭法军1.6万,为越南8年抗法战争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样,老周总算没失去这一人生难得的机遇。

    1982年,老周任人民日报驻香港记者,一干十余年,退休后回到北京。1997年2月,我去他家看望,他说正在与北大教授合写一本全面介绍香港的专著。他话语滔滔,精神头十足。但不久传来他去世的消息,一打听才知道,他在一家大医院体检时发现肠子外侧有个良性肿瘤,医生主张开刀切除。哪想到肺部感染,不治身亡,令人唏嘘。

    梁培恕:徐悲鸿校长说,绘画方面你难有大的建树,还是另谋职业吧

    梁培恕是梁漱溟的儿子。有报道说,早年,梁培恕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徐悲鸿先生觉得他缺乏绘画天赋,专业基础也没打好,很难有大的建树,就希望他改行。

    1948年,梁培恕到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先到唐山市军管会干训班上班,第二年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1951年3月进人民日报国际部。同郑颖达一样,他的主要工作是圈报,有时也写些资料性文章。工作很用心,一点没有公子哥的心浮气躁。

    1953年,他们家出了大事。在政协全国会议期间,他父亲就重大政治问题顶撞毛主席,被严厉批评,也因此受到批判,1957年反右时又受到冲击。作为儿子,他感到精神压力很大,工作更加努力,但谨言慎行。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支援大庆建设,他被调去大庆日报工作。1964年调到中国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文革”时期下放农村10年。1976年分配到社科院苏联研究所,1984年调美国研究所。

    离休后,梁先生从事父亲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年近9旬,身体尚可,去年还大老远地赶去参加国际部前主任罗尔庄夫人的遗体告别仪式。他与老罗一起在资料组工作十多年,成家前两人同住一间单身宿舍。他不忘旧谊,令老罗感动。

    陈封雄:祖辈中有5人的名字上《辞海》,不怪别人打趣他不行

    陈封雄到国际部的时间比前面说到的几位要晚,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外文特别好。这缘于从小就读于名校,毕业于燕京大学。他每天都阅读部里订的外文报刊,从中选材写些杂文类的短文。他编译的东西决不生吞活剥、洋腔洋调,而是通俗生动、朗朗上口,表现出深厚的中文功底。他还会画漫画,有时给自己的文章配图。在部里,他算是个全才。

    老陈为人耿直甚至有些倔犟,在业务上对己对人都要求严苛。有的年轻人跟他学习外文,若同一个错误出现两次,他会脸色难看,不客气地说:这个错误不许出现第三次。

    老陈家族显赫,祖辈中有5人的名字上了《辞海》。曾祖父陈宝箴曾任清末兵部侍郎、湖南巡抚,是维新派成员。祖父陈三立是著名诗人,清末“四大公子”之一。父亲陈师曾是我国近代美术史上吴昌硕之后的新文人画代表人物,尤以大写意见长,颇享盛名。更为人称道的是,齐白石绘画艺术衰年变法,得益于他的提议和推动,人称“影响齐白石一生的贵人”。三叔是大名鼎鼎的陈寅恪。哥哥陈封怀是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为创设庐山植物园曾留学美国爱丁堡植物园。

    部里相熟的同志拿老陈打趣:“你可是你们家族中最提不起来的”。老陈不恼,因为说者、听者都明白,这是对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夸赞。

    李何:创建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外记者站,英年早逝,备享哀荣

    对瞿秋白,人们熟知的是,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实际上,他还是出色的记者和作家,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开创者。1920年冬至1921年初,他以晨报记者的身份前往苏俄采访,写出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书。有人评价这两部作品是“一个伟大的心灵为了探索真理与祖国的光明未来而经过的一段艰苦历程的实录,有着巨大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五四运动时期优秀散文之一”。

    瞿秋白的独生女儿瞿独伊,嫁给了李何。

    李何原名洪履和,1918年生于福州。1934年入厦门大学,参加共青团组织并从事革命活动,后因身份暴露转入中山大学。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入党,是标准的“三八式”干部。

    在抗日战争高潮时,有“新疆王”之称的盛世才伪装革命,实行所谓亲共、亲苏六大政策。应他的请求,中共派出一批优秀党员去新疆,推动抗日统一战线。李何被分配到新疆日报任国际版编辑。为了工作方便,他取原名“履和”的谐音改名为李何。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盛世才悍然把150名中共党员关进监狱,李何和夫人瞿独伊也在其中。他们在狱中度过4年,经过艰苦斗争和组织营救,终于在1946年6月获释。两人都被分配到新华社。 

    1950年,李何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分社。1954年又奉命组建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外记者站并担任首席记者。

    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高潮期,我国民众对苏联的大事小情都感兴趣,坚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使他们的报道任务十分繁重。据瞿独伊回忆,李何几乎跑遍了苏联大部分加盟共和国,深入工厂、集体农庄和学校,写出了大量通讯和报道,受到中宣部的通报表扬,还被选为代表,出席党的“八大”。

    他在任期间,苏联国内外大事不断,更为其报道任务加码。诸如:赫鲁晓夫在苏共22大做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外引起震荡,随之波匈事件爆发,苏东阵营岌岌可危;毛泽东主席为此第二次访苏劝和,指出社会主义阵营也需要一个头,这个头就是苏联;刘少奇也赶到苏联,劝赫鲁晓夫调整对波匈政策;赫鲁晓夫跟中国反目,下令撤走全部苏联在华专家,如此等等。李何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

    1958年,李何回国任国际部副主任。1962年8月5日病逝,终年44岁。首都新闻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由吴冷西主持,胡绩伟致悼词。人民日报刊登他去世的消息,全国许多报刊发表纪念文章。他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广泛弘扬。

    黄睛:低调做人,笔力雄健,文采斐然

    对黄克诚,很多人不陌生。他至少有两点足以载入史册,让后人铭记:一是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历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等职,证明他是党和国家的有功之臣、栋梁之才;二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被错误地打成“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蒙冤受屈,说明他是直言敢谏、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忠勇之士。当然,在孩子们的心里,他是严父慈父,也是良师益友。

    黄晴在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严格的家训,莫测的政治变故以及“老三届”的经历,养成为人低调、大智若愚的品性。1982年,老黄从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分配到国际部。曾先后在日本、德国和美国任常驻记者。他的文章思想深邃,文采斐然,备受称赞。2001年,出任国际部主任,3年后,向编委会提交辞呈,希望专心笔耕,成罕见之举。

    对黄晴的为人为文,副总编辑米博华在为老黄《国际评论选》写的长篇序言中,有十分精到的描述和解析:

    ——在我心目中有两个黄晴:做人的黄晴和做文的黄晴。我敬佩他的为人,也喜欢他的作品。

    ——黄晴很“内秀”。他话不多,有时甚至显得有点口讷,但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畅快淋漓。他身形精瘦,脚步轻快,端然一介儒生,文笔却苍劲厚重、中气十足。他衣着随意,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但他的稿件中规中矩,条分缕析,是编辑们最喜欢的那类干干净净的文稿。

    ——黄晴的评论既有专家的缜密和深邃,又有记者的敏感和快捷,两者的优长合为一体,形成黄晴国际评论的独特风格。

    ——他的作品大多是时评,对当日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发表意见。不是就事论事,而大多依傍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凸显论题主旨。

    ——从黄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功底。知识因积累而蔚成局面,文化因涵养而臻于佳境。旧学与新知莫不坚实。

    ——他的评论笔力雄健,词气安和,平等对话,以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这些是我们搞评论的同志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非常钦佩和赞同老米的灼见、卓识。我只想重复:国际部的同事都敬佩黄晴的为人,喜欢看他写的东西。

    (作者系人民日报国际部原主任)

    责任编辑:冷  梅

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名人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