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集团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工作,体现了媒体平台的供给侧改革。将客户端、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矩阵、户外宣传栏、户外大屏等多平台、多渠道整合,实施建设新媒体、打造融媒体、形成全媒体的发展战略。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2·19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守正引领融合,以创新带动融合,以“三全”倒逼融合,以管理促进融合,形成了30万(报纸)+300万(移动用户)的传播阵容,大大增强了传播力、竞争力、生产力,打造了新势力、新境界、新空间、新动能。
去年金华日报有两件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有7件作品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今年,金华日报的“走在前列 共建金华”主题报道,获得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是全省唯一一件入选的全面反映当地中心工作的重大主题报道;2016年金报集团经营收入2.43亿(不含房地产收入),利润3000多万元,均比上年增长;今年一季度,广告收入保持增势,实现了开门红。这些创优、创新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金报集团的媒体融合从相加开始,逐步进入相融阶段,许多方面已达“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境界。
以守正引领融合,赢得传播新势力
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既要有互联网思维,更要有党报的红色基因,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不偏离,不走神,体现根正苗红的党媒特色。
金报集团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工作,体现了媒体平台的供给侧改革。这两年,金报集团几张报纸的发行量略有下调,从33万降到30万,但是金报集团的新媒体用户,则增加到360多万。一减一增之间,体现了用户的需求,也表明了媒体高度融合后,主流媒体的受众、用户和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的势头。而党媒也在这腾挪转换中,赢得了自己的传播新势力。新媒体的出现和对纸媒造成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坏事:“我们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天空”。
金报集团在时政报道、重大主题报道中,充分运用了新媒体新势力。从去年年初开始,金华日报推出“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系列报道,报道每天推,近一年时间报纸的相关栏目就刊发了50多篇评论、500多篇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也推送了500多篇报道,阅读量达到200多万,仅一个H5两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了30多万。
这种成功的感觉在不断尝试中持续提升。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金华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金报集团全媒体发力,及时快速推出党代会每个节点的重大报道、动态报道,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发表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其他新媒体形态党代会内容共计260篇次,报道总点击量超过450万,微信发布内容点赞量超6.1万,头条号内容被推荐量超过1.2万,网友留言超过1800条,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点赞。
在3月18日举行的“浙中生态廊道建设誓师大会”前后,金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共制作客户端专题1个,发布相关稿件40篇,总点击量超过124万人次;制作H5一个,点击量15.2万人次;金华发布微信推送点击量48万多人次,点赞2.59万人次,评论1365人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4月份举行的金华两会报道中,金报全媒体中心所有推送报道总点击量超过600万,微信发布内容点赞量超13万,网友留言超过6000条,其中点击量超10万作品共22条,再创新高。
党报党媒的红色基因,也在这样一次次的融合传播中,完成了传承与弘扬。
以创新带动融合,创造发布新境界
新媒体的核心优势,就是创新,而且是不间断地创新。不创新,毋宁死,创新深化了媒体融合。
努力在平台上创新。“金华发布”是金华市委、市政府的官方发布平台,由金报集团负责运作。创办2年多来,“金华发布”稳居全省地市级政务发布(微信)第二名,经常进入全国前十。金华发布推出的内容,10万+是常态,100万+也常有。由金华发布发起的话题“最萌身高差·善美金华人”阅读量达到2005.5万。此外,金华发布通过入驻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等,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努力在内容上创新。从去年开始,金华新闻网推出了“遇见金华好时光·二十四节气”主题宣传活动,呈现方式包括视频系列、图文系列、H5系列、三行诗征集等,在推介金华在各个节气中美丽自然景观的同时,还通过节气文化和地方特色民俗反映了金华的历史人文和地理文化等城市内涵,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金华的生动实践,以及“走在前列 共建金华”时代强音下金华的城市发展成果。既有人文历史,又具有正能量,因为充分运用了各种新媒体手段,这一传统的内容在网友、用户中广受欢迎,原创的文章更是备受推崇。
努力在手段上创新。在金报集团全媒体中心,重大活动客户端“视频直播+图文新闻直播”阅读量突破10万已成常态,集团还与人民日报推出的“人民直播”建立合作,成功入驻该直播平台。同时,H5播报、音频播报、VR全景视图以及头条号推荐等——都在新媒体传播中广泛运用。拍电影本非纸媒强项,但金报人勇闯新领域,在中宣部宣教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等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征集活动中,由金报全媒体中心拍摄的微电影《母亲的坚持》获一等奖,《暴雨中的暖》获二等奖、《环保老人曹荣安》获三等奖。
努力在形式上创新。金报集团更注重在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报道中,创新报道形式,做好媒体深度融合。2016年12月16日,义乌市公安消防支队宣传报道员、金华日报优秀通讯员邹宁浩不幸牺牲。金华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从消息、通讯到全媒体报道,体现了金华日报记者和报道所追求的第一速度、第一高度、第一深度。
金报集团的创优,也得益于创新和媒体融合。去年金华日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和三等奖作品《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都是媒体融合的产物,像《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的报道,金报集团组织专门的团队,全媒体、全方位、全过程立体报道,活动和报道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不少地方和部门举行重大活动,都会提出,他们就要“海外名校”的报道团队,或是“海外名校”的报道模式。金报集团一大批10万+、100万+的作品,叫好又叫座,都是媒体高度融合的作品。在这些作品的采编过程中,无论操作方式,还是发布渠道、传播速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经不分你我,相互渗透、相互补台,真正地融为一体了。
创新带动融合,为金报集团创造了发布新境界。
以“三全”倒逼融合,获得发展新空间
新媒体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新闻产品的发布新平台,也为产业发展延伸了链条。这几年,金报集团在采编和经营领域均一以贯之地推行“三全”战略,以此倒逼媒体融合,“全案策划、全过程参与、全媒体发布”使金报集团获得了发展新空间。
要实施“三全战略”,前提是要有策划、采编、发布的多领域人才,要有长期跟踪报道推介的实力和耐心,要有平台众多、不断完善的全媒体。金报人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为了强化策划的作用,金华日报专门组建了活动策划部,以策划来整合宣传报道的各个要素,融合各个媒体的特色,让融合发挥效益。万象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是金报多年的战略合作对象,集团安排了全媒体团队与万象对接,专人策划,从活动入手,通过对内多部门多平台互动,对外多家媒体联动的形式帮助客户开展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的宣传。去年万象花卉在金报集团投放广告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以上,今年继续呈现增长势头。类似的合作对象还有佳乐牛奶、菁英电商园区等,都是每年广告投入上百万元的客户。
全过程跟踪,充分凸显坚持的力量。从1999年开始,金华日报记者王健等人就开始追踪报道东阳籍中科院院士、量子物理国际权威潘建伟,那时候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教授,10多年时间里,潘建伟科研每有进展,金华日报都及时跟进,全媒体的运用,更为获取信息和发布新闻提供了便捷。如今,潘建伟已经成为第五个“感动中国”的金华人。
全媒体发布已经成为金报人的习惯。金报集团有效进行多平台传播,将集团的客户端、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矩阵、户外宣传栏、户外大屏等多种平台进行多渠道整合,实施建设新媒体、打造融媒体、形成全媒体的发展战略,进一步顺畅了全媒体发布传播流程,整合全集团采编力量,组建强大的金报全媒体记者团队,前方全方位采集,后方多平台发布。2016年2月份,浦江三名失联儿童的大搜救,这是一个全省、全国知晓的大事件,金报集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动员、号召、引领的作用,全媒体的作品做到有速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其中金华新闻网实时滚动播发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图文并重,充分发挥了网络新闻快速反应的优势,全媒体、全方位的报道,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感人的金华故事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快速传播。
“三全战略”倒逼融合,使金报集团以主流媒体的姿态占领传播制高点,增强竞争力,扩大生产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也不断夯实了自己的生存基础。
以管理促进融合,形成进取新动能
3月22日,刘云山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了要以管理促进、加强媒体融合。这几年,金报集团从组织保障、考核机制等入手,不断强化对新媒体的管理。
在组织保障上,集团最初选出一些对新媒体接受能力较强的采编人员作为全媒体记者,实施“一岗双职”的运作和考核;从前年开始,集团实施采编人员的全员新媒体考核,每个采编人员、采编部门都有新媒体报道的任务,并以点击量论英雄,使新媒体传播成为常态。金华日报有一位50多岁的高级编辑,从前年开始在新闻网和客户端上开设了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发了180多篇文章,有130多篇点击量超过20万,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
从去年底开始,集团开始实施全媒体中心实体化运作改革,进一步推动“三金”融合,顺畅全媒体发布流程,推动深度媒体融合,做强做大金报传播的核心竞争力。金报集团的“三金合一”的演变,充分体现了这种不断创新和高度融合的轨迹。以前金华日报讲媒体融合的“三金合一”,是指金华新闻网、金华新闻客户端和金华发布,金华日报仍然游离于融合之外,现在我们提出的“三金合一”,则是指金华日报、金华新闻客户端和金华发布的融合,“你”“我”之间的协调相融更进了一步。
人员组织和考核机制的保障,使金报集团媒体融合的好记者、好作品不断涌现。义乌新闻中心副主任何百林是个70后,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2014年12月,“义新欧”班列开通,他利用年休假时间自费跟随班列赴西班牙马德里,克服了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通信不畅等诸多困难,通过新媒体在全国乃至全球媒体中率先报道了首趟“义新欧”班列顺利抵达马德里的重要消息。2015年1月13日,他采写的报道《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在金华日报《焦点版》上刊发后,何百林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深入采访,并通过多平台密切关注,把系列报道往纵深推进,促成了国内首个专门救助贫困外来民工的关爱基金的建立。
金华日报周末部记者许健楠,是个80后。他首发并推出了“最美老师”陈斌强系列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他在采写体会中写道:“为了做好这个系列,磐安我就跑了七八趟。我一次次与陈斌强对话,甚至凌晨1点,都去跟踪他起床照顾母亲的过程”。他深入生活、扎实采访,全媒体发布,形成了一个个体现正能量的新闻热点;他采访爱打篮球的老太太,“篮球奶奶”就成了当时的网红。
还有90后记者汪蕾。她为了采写一组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稿子,花了3天时间,照顾一名叫“豆宝”的自闭症男孩,亲身感受孩子的童真与家长的坚强和乐观,写出《“星星的孩子”求学之困》和《“星星的孩子”,这一天属于你》这样的感人之作。凭着这样的扎实作风和努力追求,她成为金报全媒体报道团队中耀眼的新锐写手。
这些好记者、好作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充分彰显了金报集团“专心专注专业专一”的报人文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报集团的媒体融合持续深化,全媒体发布平台搭建工作基本完成。但是,媒体深度融合目前只是开始,未来任重道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技术瓶颈成最大制约、人才短板越来越突出、全媒体全员化意识仍需加强等。我们深知,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确信,对全媒体、融媒体,社会有需求,市场有空间,只要运营得好,前路宽广。
(作者陈东系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社长,吴卫平系该集团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祝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