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很辛苦的事情,需要积累,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革命,需要不停歇地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同时也需要不停歇地提出新的目标,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这都不是一日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执著追求,久久为功。
关键词:报纸头条 创新方式 坚持不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亦是新闻事业出新出彩的法宝。在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格外发达的今天,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亦是如此。
当改革解决了温饱之后,创新必须顶上来,以自主创新开掘出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以自主创新赢得另一片蓝天。安徽党政领导对此思路一直格外明晰,行动也更是坚定不移。同样在创新发展中,作为始终关注着安徽改革创新发展的记者,我们更是紧随其后,不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收获多多,亦感悟多多。
(一)
与安徽同步,我们的目光是在世界金融经济发生危机之后,格外注视创新发展的话题。此前相当长的年份里,安徽在忽冷忽热的经济运行中,常常是下行快于全国,上行慢于全国。直到2009年上半年,才真正摆脱常常被人嘲讽戏谑的那种“下快上慢”的尴尬局面,出现了坚挺有力的向好态势。其真经就是咬住创新不放松,把自主创新植入企业,植入城镇,植入每个人心中。记者也在深深的观察思索中瞄准安徽创新驱动,并在报道创新中不断创新自己的报道方式,采写出一篇篇看得准、叫得响、“高出一筹”的新闻稿件。
先说说发表在2009年8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的《安徽,自主创新大有作为》,标题略微直白了点,但很有针对性,也挺具说服力。报道针对的是风卷世界经济的那场金融危机,说服力是安徽最早挺过来了。靠什么?靠的是自主创新,而且还“大有作为”。通讯的最前面有段提示,是我们对安徽创新魅力的深切感悟,编辑部特意用小五号字标出,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感受:“创新的有力推动,让安徽摆脱了历次经济波动中时常出现的‘下行快于全国、上行慢于全国’的尴尬。今年上半年,安徽经济数据一路喜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8%,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全省完成财政收入750多亿元,增长8.2%。其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19.5%。”
如本文开头所说,安徽的创新能力让自己摆脱了历次经济波动中,“下得快,上得慢”的诡异。针对这一点,安徽省委领导在全省经济会上进行了清醒分析,说得颇有哲理:“唯有创新,才能跨越,亦步亦趋,永远落后”,其语气有几分自豪,更有几分耐人寻味。在各地经济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是创新让安徽走出了低俗,这一点让安徽人为此扬眉吐气,更引起记者深深的思考。当时最强烈的意识就是要做篇大文章,把安徽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和成果报道出去,给全国送上“危”中有机的春意,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应该有为党为国分忧的意识。我们找到了时任省委书记王金山,想请他谈谈发展思路和深切感受。当时他幽默地笑笑,语气诙谐而又自信有力地说,我就不多说了吧,你们就生活在安徽,临池观鱼,体会肯定比我还深呢。接着还是给了一些提示,说前不久中央领导来安徽考察,从马鞍山、芜湖、铜陵,再到合肥、蚌埠,看了很多自主创新的企业,非常满意,给了大大的肯定。你们不妨就沿着中央领导考察的路线再“视察”一圈,看看那些因为创新而活力满满的企业,相信一定会让你们不虚此行,写出一篇重头报道来。
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阴雨浸润的下午,在滁州山区一个颇为僻静之处,省委中心组学习安排在那里,会议间隙与书记见面交谈,他如此点拨我们。跟这位省委书记打交道,每每我们都觉得会有意外收获。虽然他从不直截了当地点拨你,但经过他大脑过滤出来的话语,总能给人不经意间的启迪。经省委书记这么一说,我们顿时有混沌开窍之感,心想没有必要再找有关部门去分析论证了,干脆就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到各个自主创新发展的点上去采访挖掘,在掌握大量生动鲜活的故事之后,再梳理出独具特色的报道思路来。事实上,这一招很管用,一路走来,一路激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思想火花,一口气跑结束,也就很快形成了全新的报道架构:调整——打造新的“铜墙铁壁”;创新——让新兴产业“枝繁叶茂”;吸收——加大产业承接“磁场效应”。
确实如省委领导所说,沿着中央领导考察路线得到的是全面而清新的感受,一路采访下来,既有传统产业调整升级典型,也有新兴产业累累硕果,还有承接吸收生发出的新鲜血液。围绕安徽过去以铜、铁资源为主的“原字号”产业结构,剖析号称安徽资源型的“铁壁铜墙”,在金融危机冲击中之所以能够转“危”为安且萌发新生,关键就在于依托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在循环经济上创新发展,迅速形成了富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新的“铁壁铜墙”,改变了过去那种老的“‘铁壁铜墙’一发烧,安徽经济就感冒”格局;而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安徽更是“鲜花盛开”,奇瑞靠自主研发走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新路,海螺走的则是“灰色水泥绿色路”以余热发电显奇观,科大讯飞语音新技术成果撬动世界语音新天地,全省328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了全省新兴产业“领头羊”;还有承接吸收这一块,安徽结合自身优势,先规划,后招商,在承接转移中靠“选择性承接”提升产业层次。正是有着如此高起点、高水准的调整、创新、吸收,安徽在自主创新上不断开辟出新天地,于是安徽有亮点、有特色的此篇新闻报道,也就浓眉大眼、气气派派地摆上了头条位置。
这次采访与往常不同,不是坐下来谈,而是走下去看,在走的过程中完成整个新闻报道,感觉真是很不一样,收获也是格外新奇,觉得拿到的全是新鲜水灵充满生命活力的新闻事实,得到的全是富有灵性的新闻感觉。想想也是,许多东西,你往往一路走过去,看到了,记下了,就会有触动,有启发,回来后经过沉淀,再细细玩味一下,自然会得到全新感悟,不需要哪个高手去特意指点你,或故作高深地分析解剖提升一番。真的,许多许多精彩的东西,都要靠记者走下去,走过来,亲自过一下手才行。这个头条就是,那是来自生活的真实,来自生活的感动,没刻意去作什么雕琢,便有着别具风情的行文格调。
(二)
凑巧的是,也就在报道推出的一周前,经中央批准,人民日报驻地方记者站全部改为分社,经过拼力多年的人民日报驻安徽的办公大楼业已落成,新址乔迁和分社挂牌,“双喜临门”降到了这年的7月29日。安徽省党政一把手,省人大、省政协,省直及各市有关负责人到场祝贺。在此说这些事儿,有点插播广告之嫌,似乎与头条背后的故事无关,其实,记者做了几十年,一直就想有座自个独立的办公场所,有个分社的名分,做梦都想!如今两样一起实现了,当然会更加热忱地投身于党的新闻事业。而当时忙于挂牌乔迁的我们,确实也正在极力想把安徽自主创新这一重头稿件同时推出,只遗憾报纸版面紧张,头条晚了几天才出来,没能赶在挂牌乔迁那一天,要不然真是“三喜临门”呢!
不过,翻翻过去几年的报道,对于安徽创新引领发展的宣传,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局的过程,整个儿是跟着安徽的创新探索,步步提升的路径,一起携手走过来的。有人说,安徽人不缺乏改革的勇气,其实安徽人同样也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在各种困难面前,在看似没有出路的状态下,安徽人不甘落后,是能够走在前面的探路者,而在路径不太平坦之时,安徽人也会变换思路,以革新求变的志气,毅然创新的智慧,勇往直前,去打开新的局面。
早在中央决定开发浦东之时,安徽就提出“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岂不知那时不仅没有实力,也没多少能力迎接辐射。原因很简单,与上海发展不在同一层面上的安徽,不太可能“迎接”好辐射,就像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拳击手,弱者的姿态仅仅是在彰显自己的勇气。不过,那时候安徽人也明白,拼实力还不是时候,那么动动脑筋还行。安徽人不笨,安徽有中科大,有合工大,有高于全国许多城市的科技人才拥有量。安徽开始勒紧腰带,增加科技投入,构建支撑体系,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实施科技创新“火炬计划”,让科技长入企业发展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安徽风景”。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惊人变化,也写出了《安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于2007年10月6日就上了人民日报,而且也在头版,还是十分难得的头条呢。
如同凤阳小岗村农民当年按手印闹土地承包到户,拼上身家性命搞改革一样,那只是为了生存而被迫革命的初始行动,安徽此时的创新举动,也只是探寻奋力崛起,跨越发展之路的懵懂之举。没有科学的行动纲要,没有清晰的最初和最终奋斗目标,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路线。只是增加科技投入,构建支撑体系,“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就是这么初始阶段的一搏,就有了安徽创新发展的端倪,也就有了我们创新报道上的最初尝试。
不久,我们关注到,安徽在科技创新上果断推出大动作,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争取到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而后又选择合肥、芜湖、蚌埠作为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什么会有此举?因为纵跨长江、淮河的合芜蚌这一区域内,高等院校占全省的77.5%,科研院所为全省一半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占全省3/4,而且合肥还上升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硅谷”,成为安徽推进产业升级、“危”中腾飞的“支点”。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筹谋出台了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措施,从而把安徽的自主创新上升到了全省发展战略层面。
同样是王金山同志对记者说:“我们就是要用科技资源的火种,点燃一个个自主创新火炬,照亮并引领江淮经济的美好前程。”由此看来,安徽开始由初级阶段的让科技长入企业,现在很清晰地聚焦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在强化区域竞争和培育发展新优势中寻找更好的突破口。安徽为此细化了具体行动纲领和中长期目标,在资金上每年安排5亿元对创新产业项目给予资助和扶持,还在试验区设立高校师生创业奖励基金,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那时安徽财力还不够雄厚,只能说是逐步好转,而对创新就有如此“真金白银”的投入,不可谓没有魄力和胸襟,同样对创新发展格外钟情关注的驻地记者,当然要“闻风而动”,出手给力。经过细心琢磨,思考沉淀,我们做了一篇很有创新含量的消息《安徽聚集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用不同寻常的笔墨,将安徽自主创新定位在促进经济格局调整的力度,定位在新的发展战略高度,定位在与往常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为不同的“高大上”角度,同样上了2009年2月21日的人民日报头条,成为对安徽自主创新又一次新水平、新层次上的战略性报道。
(三)
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中我们对安徽自主创新采写了三篇头条稿件,既密集又有分量,足以表明我们对安徽这片热土的厚爱,对事关民族兴衰的自主创新的偏爱。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段话:“以往说‘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现应改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而技术上的独立,非自主创新不可。’”此话确有一定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自主创新才有出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欠发达省份,要跻身发达行列,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之路,以非常之道行非常之事。安徽一步步谋划着超越,一步步着手实施经济发展的非常之道,那就是看准了自身优势,实行科技强省,让自主创新助推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强势发展。
在安徽高能量、大举措的科学决策推动下,一个个自主创新型企业长成大树,一个个自主创新型产业形成气候,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经济森林在江淮大地上茂盛地成长起来。中央领导一次又一次来到安徽考察,往往是直奔创新主题,兴致勃勃地走进一个个新兴的自主创新型企业,调研一个个自主创新的新兴产业,一时间,安徽自主创新成了全国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奇瑞,我亲耳听到,中央领导对随从央媒殷切嘱咐,你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奇瑞,因为她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其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领先世界水平,他们不同于那些引进型合资企业,他们在国外有着中华民族工业的独立品牌;同样的,在科大讯飞,我也听到中央领导不止一次地说,你们的口号是“让世界听我们说”,大长中国人的志气,你们志向远大,必定会受到世界的尊重;还有将水泥做到亚洲最大的海螺,绿色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更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自主创新高水准的谋划,明确不搞盲目承接产业转移,要引进对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投资者,安徽自主创新逐渐具备了“招商选资”的科技眼光和能力。正是这些新闻资源的厚重积累,让我们能够一次次把握住安徽创新发展的良机,写出一篇篇叫得响的稿件。
真正可喜的是两年后,我们又为安徽自主创新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这篇放在报眼位置上的报道,没有因为不在头条上而被看轻,而恰恰因为新颖奇巧的角度而博得了一片由衷的叫好,甚至直到今天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一篇报道让人说上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肯定是篇非同一般的报道,当然更是值得骄傲的新闻。说起来,这也算是在锲而不舍报道安徽自主创新中,对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不懈追求创新的结晶。
如前所说,安徽对自主创新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那么清晰到清晰地谋划、运作、投入、强化的。同样的,我们的跟踪报道也是由起初不那么得力,到逐渐理出脉络,找到关节点,做出了大文章。在进行了几年报道后,我们深切感受到,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安徽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安徽的自主创新是隔着门板敲锣——名(鸣)声在外了。如果再一般化报道,就会味同嚼蜡,让人生厌,但不做报道又有失职失责之感。怎么办?那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创新,以创新寻求“高出一筹”。我们知道,安徽的自主创新重要的是谋划出了又一创新平台——合肥、芜湖、蚌埠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引领自主创新,叫做“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这就不是一般的一企一域之举,不是小鼻子小眼的策划,更不是小打小闹的游戏,而是大手笔,大举措,大战略。那么报道上必须要着眼于更高层次的稿件,着眼于棋胜一着。
回顾安徽运作合芜蚌三大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已有三个年头,成就显著,引领有效,如虎添翼,积聚了足够的报道分量。于是我们用了相当一段时间投入采写,在形成了作品之后,当时最大的困惑是标题一下难以出新。此前的几篇报道虽然都在头版头条位置,但新闻标题不不够出奇,用词不是“提升”,就是“聚焦”,最多是来了个“大有作为”,这次再不能搞那些老掉牙的标题了,再那样做就是记者的悲哀,真不如不做的好。标题不好就不出手,慢慢琢磨,苦苦思索。那些日子里,我们与安徽省科技部门几次座谈中,专业人士反复讲的是,安徽合芜蚌三大区域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如同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汉正街,美国的旧金山科技硅谷等等,我们也把如实地将这几点写到了稿件中,说了许多国内外同类科技样板,罗里吧嗦,无非是要强调安徽合芜蚌自主试验区的重要。可是如此这般地比划来比划去,就是说不出多么特别的新意,也摆弄不出多么高大的门脸儿。我为此异常苦闷,一连琢磨了好几天,一直想不出好的报道形式,吃不好,睡不香,后来在开会时百无聊赖地记呀划呀,突然受到台上领导不知怎样的一句话触动,脑子一激灵,冒出了“安徽有个‘合芜蚌’”的念头,心想就用此作标题岂不更好?好,就用它作标题!标题一定,报道开头一大段描述的文字全部删掉,不要再说汉正街呀,旧金山的硅谷呀,开门见山就是一句话:北京有个中关村,安徽有个“合芜蚌”。嗨!一个全新的标题点亮了整篇报道,一句脆生生的开头语让文章格外提神,创新形式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在创新报道中又一次提升了自己。
创新有多种多样,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一是要与众不同,一是与己不同,还有与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等等。关键在于与众不同和与己不同。与众不同在于发现发掘,其中也有内容上的区别,也有形式上的区别。与众不同关键在内容上,在核心部分,其次是形式的与众不同,两者结合方能更加体现创新的意义。安徽抓好企业自主创新,然后推及产业升级,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有关安徽的自主创新报道也是随之其后,既有内容上的不同,也有形式上的不同,更重在内容即新闻事实上的先行一步,不断发生质的巨变,走在了全国前面,所以才能不断冲上头条位置。
再说与己不同,反映在新闻报道上,其难度级别明显加大。首先在意识上要向自己挑战,不再重复过去的报道形式。新闻报道最忌讳重复。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记者都不喜欢重复。要打破重复,就得寻求创新。内容上往往不大容易选择,新闻事实没有与众不同的东西,报道也不可能去随意编造,为了报道好已有的事实,又要达到全新的效果,那就只好在形式上去打主意。比如报道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就努力在报道标题上有所创新,其效果就与已不同,当然也就与众不同了。
然而创新是很辛苦的事情,需要积累,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革命,需要不停歇地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同时也需要不停歇地提出新的目标,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这都不是一日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执著追求,久久为功。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永不停歇,永不自满。无论是民族、国家创新,还是地方及企业和个人创新,包括新闻创新等等,都需要百折不挠,勇于付出。创新有苦也有甜,有付出也有收获,但要明白,创新必苦,付出在所难免,但甜并不一定紧随其后,收获也不一定会是必然,问题是不管苦甜也罢,收获好坏也罢,往往只管躬身去做,不怕吃苦,甘于付出,也才能得到应有回报,创新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