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时间,“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使西安地区最重要的主流媒体——西安日报社的“一带一路”主题报道,亮点频现。一大批稿件不仅很好地阐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和重大意义,而且提升了“一带一路”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在古城西安揭牌运行,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又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同一天,载有41车集装箱的列车缓缓驶出西安港,开往9312公里外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布达佩斯)正式开行。这是继西安至华沙、汉堡、莫斯科之后,开行的第4条中欧班列线路……短短几年时间,“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超出预期的丰硕成果,使西安地区最重要的主流媒体——西安日报社的“一带一路”主题报道,亮点频现。一大批稿件不仅很好地阐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和重大意义,而且提升了“一带一路”建设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纵观这些报道,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日常报道中加强策划,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项活动、内容的时间节点为切入点,坚持以实施“精品工程”来统筹各项报道。一方面从各采访部门的稿件中选取、汇总,精心组织“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品稿件;另一方面,从每日的采前会、编前会、定版会组织的日常重点报道中挖掘具有“一带一路”特色和针对性较强的稿件,作为“精品工程”来实施,形成“优质稿件+重点专题+优秀栏目”的“一带一路”报道新格局。
一、以日常策划、重点策划为引领,精心设置议题,使“一带一路”报道精准定位,有的放矢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和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成为东西方国际商贸、人民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西安日报社亦有着重视丝绸之路报道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曾发挥报业协会的组织功能,每年联合丝路沿线的兄弟媒体举办“丝绸之路行”等采访报道活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确定之后,为找准报道的新的定位和坐标,为西安走在“一带一路”建设前列不遗余力的鼓与呼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西安日报社积极组织采编人员学习理解“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将“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的主要内容,弄懂搞透。在此基础上,以精心策划为引领,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设置议题,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首先,围绕“一带一路”报道形成策划机制,使组织策划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为形成有力的策划机制,报社编委会每月举行一次策划会。策划会在汇总报社旗下的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新媒体中心主要采访部门及总编室提供的线索、集中全体人员智慧的基础上,明确阶段性报道重点,并确定重点选题的报道角度、内容和方式,然后组成由一名或两名编委牵头、相关记者编辑参加的报道小组,在进一步细化后,将采编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
日报、晚报及新媒体中心每周举行一次策划,具体将报道的重点选题、栏目设置、专题组合等,细划分工到部门和采编人员,并由专人负责督导跟踪,直至发出稿件及完成后续报道,确保这些稿件真正成为日常报道精品。如“一带一路”甫一提出,报社就及时组织著名文化学者进行丝绸之路采风,在版面上开辟《丝路行记》专栏,历时两个多月,途经7个国家,从文化角度描述丝路沿线国家地区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有关情况。
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首站定在古城西安。这次报道活动中,报社明确政务报道严格按照新华社的通稿报道,而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内容,日报、晚报及新媒体中心却可大显身手。两报为此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产生了一批有深度、影响好的稿件。其中特别报道《保护文化遗产,不辱神圣使命》,借莫迪总理访问西安之际,着力在报道中凸显西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为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付出的极大努力,也使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物资源的世界文明古都西安,在此次接待重要外国首脑,尤其是来自丝绸之路文明古国印度的领导人,具有了特殊的意义。通讯《大雁塔下纯正的印度味道》着重关注了唐玄奘译经地——大雁塔下一个鲜明的印度印记——开了7年多的一家印度餐厅,慢慢融入古城的特殊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果却正在惠及世界。
由于有策划、有选题、有落实,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范的、常态的“一带一路”报道组织协调策划机制,近年来,不论连续几届在西安召开的欧亚经济论坛的报道,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应邀访问土库曼斯坦时,“两国元首见证下西安市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的报道,西安日报社都做得有声有色,传播效果好,受到上级宣传部门的高度肯定。
其次,突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围绕栏目进行策划报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开辟专栏,依据栏目进行策划,可以起到以一带十、令报道生辉的作用。西安日报社日常报道策划由各种不同类型的报道策划构成,既有围绕“一带一路”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出访等进行的策划,也有着眼于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某一热点、重点建设现象、重要事件的发展和趋势走向等非事件新闻的策划。如西安日报除了长期开设《西安争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专栏外,2015年又适时推出全新专题版面《丝路新彩》,力图打造相对固定的精品版面,来全方位的呈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成就。该专版自创办以来刊发了许多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如《沐春风 农业走上“一带一路” 深度合作还需要更多落地政策的支持》这样的稿件就探讨了西安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国门,开拓更为广阔市场的路径。《“网上丝路”碰撞关税新政 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一文探讨了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我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关税新政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是否会成为西安利用跨境电商推进“一带一路”的阻碍?这条尚在摸索当中的“网上丝绸之路”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所涉话题带有极强的前瞻性,成为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品稿件。在以报道西安对外开放为主的《天下长安》专版中,也集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组织策划和报道,如记者以大量笔墨聚焦学习生活在西安的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较好地反映了西安市民和丝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文化包容和互学互鉴的真实情况。
再次,围绕重大报道策划,适时对全社采编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和统一调度。以加强报道策划、突出“一带一路”报道特色为宗旨,西安日报社每遇“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活动,都对采编力量进行整合和统一调配,力求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每个编辑记者的特长,使报道策划的机制在运行上得到保证和更加协调畅通。
2016年9月,为创新宣传西安“一带一路”建设成就,西安日报社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丝路新看点——全国城市媒体社长总编西安行”采访活动。报社在策划报道这一活动时,要求做到两个精准:一是采访对象精准,围绕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两个突出特点选取采访对象,如能代表古丝绸之路交流的大唐西市、西安城墙,代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成就的西安高新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等。集团旗下的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和新媒体中心,立足各自特点,精心策划,形成了较为详细、操作性强的活动和报道方案。二是邀请媒体精准,选取的对象以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公信力强的党报为主,强化西安在发达地区政商界的影响力。活动报道改变了以往本地媒体自说自话式的宣传方式,而是主动策划设置议题,邀请重点城市主流媒体的“掌门人”实地走访,真切感受西安发展成果,借全国媒体之力宣传推介西安。
为保证这一采访活动取得成功,报社从日报、晚报及行政后勤部门抽调骨干,组成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具体落实责任。实践证明,集中优势力量,对实施“一带一路”报道“精品工程”大有益处。由于策划精准,活动各个环节安排到位,各受邀媒体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刊发了一系列反映陕西、西安“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鲜活稿件,成为全国读者了解西安的一扇窗口,对扩大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舆论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反映这次活动的综述报道《从新起点再次走向世界——媒体人探访西市梦回大唐》中描述到,媒体大咖们在参观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大唐西市时所受到的心灵震撼,分明感受到“1000多年前,从盛唐古都出发的商旅驼队,用脚步丈量出连接古亚欧非大陆商贸的大通道,成为融汇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而《媒体人深入西安高新区看发展 “没想到西安竟有如此大的创新动力”》一文中,他们又感受到了另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之城,感受到了古城西安在建设丝路经济带新起点中源源不断的动能。媒体大咖们表示,西安将裹挟着大唐的遗风,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几天的采访中,西安日报社投入重兵全方位出击,调动各种采访手段,包括无人机航拍,采用融媒体传播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推出17个整版、110余篇(幅)稿件。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潘刚对此次采访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地方开展新闻宣传推介提供了范例”。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中,只要是重点策划,报社都通过调整力量,以项目制的形式分工协作,既有利于记者编辑深入调研,又有利于项目实施中的责任落实和质量保证,从而使“一带一路”策划报道“精品工程”坚持实施,持久推进。
二、以重大活动时间节点为“突破口”,持续推进深度报道,使“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内涵、成就等宣传效果显著提高
在推进“一带一路”策划报道中如何牵住“牛鼻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尤为重要,而这样的时间节点对于提升传播效应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领导人出访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这些沿线国家的领导人、商团来西安访问、考察,自然是报道呈现倍增效应的绝佳时间节点,而2014年6月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取得成功也是一个绝佳的策划报道的时间节点。当时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安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大雁塔等5处申遗点成功入围。西安日报用头版、二版两个整版全面报道了申遗成功这个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振奋人心的盛事,头版套红通栏标题,图文醒目介绍5处申遗点,并配合西安地图标示位置、进行解读,同时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追梦终成真 荣耀寓责任》及市民反响,二版则开设专版“丝路申遗圆梦时”,以此为开篇回顾西安申遗的主要成就、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报道全面深入,抓住了关键时间节点,之后又连续6天用专题形式进行了全程回顾,一时间形成了丝路报道的高潮。
中欧班列“长安号”发车和返程是西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突破,每次开行都会引起广泛关注,每个时间节点西安日报社都会不遗余力的重点策划报道。2016年3月26日首趟“长安号”国际货运回程班列驶抵西安,西安日报策划次日的头版除了边栏全部做了这条新闻,“长安号”的大图占了4栏,倒头题通讯还配发了两幅图片,报道极为充分,也彰显了首趟“长安号”归来的特殊意义。
2015年4月,西安发布《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和《西安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发展规划》。西安日报社及时策划约请政治、经济界专家学者围绕西安在“一带一路”的“合唱”中如何发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的背景下,如何抢抓并用好机遇?怎样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项目如何稳步推进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在“理论与实践”版对专家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专题刊发《一带一路 守望愿景 更要积极行动——专家学者纵论“一带一路”建设与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你最应知道的〈愿景与行动〉6条“干货”》,对 “一带一路”作为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度解读。
三、以深度融合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策划互动
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和报社新媒体中心之间,各有优势,各有长处,发挥各自特点,融合互动,可使整体“一带一路”报道“精品工程”立体呈现,相得益彰。
2016年8~10月间,西安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迎来了一系列文化盛事: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2016西部文博会、2016央视中秋晚会等号称“两节两会”四大重量级文化盛会。为了更好的呈现如此集中的盛事,彰显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强市的地位,西安日报社将媒体深度融合报道这四项盛会作为“精品工程”策划打造。
一是在日报、晚报以及西安新闻网统一开设专题《办好“两节两会” 展示西安魅力》。持续两个多月,重点呈现盛大的系列文化活动。在采编“中央大厨房”还没有建成使用时,要求一线记者加强与所在部门编辑和新媒体编辑互动,第一时间将掌握信息与策划内容提交所在部门的同时,上传新媒体中心,平面媒体部门负责人和编辑,从中发现、挖掘适合的线索,指挥报道,设置版面并给新媒体部提出建议;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和编辑,依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加工稿件或指挥记者深度采访,然后分别推出自己的策划和报道。这样一来,使报纸的权威性、思想性,新媒体的即时互动、传播迅捷,网站的灵活多样、覆盖面广得到有机结合,实现了多元化多渠道传播,形成了宣传合力。
二是加强新媒体各产品的互动协调。微博、微信、客户端受众不同,拥有的特点和优势也不同,报社要求新媒体中心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创新突破。对合适的题材通过H5、图解以及“报纸号外”包装的形式进行传播。对中秋晚会、丝路电影节、艺术节的一些内容,利用时下最流行的新媒体直播形式,在集团新媒体平台“西安发布”“魅西安”“西安晚报微博”开设活动专题,实时向网友在线直播,让信息传播更快捷直观,增强了策划报道的互动性。
“两节两会”的融媒体策划报道,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策划报道中的一个亮点。《办好“两节两会” 展示西安魅力》《西安这座城 值得你深爱——写在2016央视中秋晚会开幕之际》《聚焦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带您出席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全媒体立体报道,得到了读者受众的热烈响应和热捧,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和津津乐道。如综述稿件探寻了“为什么国家重大文化活动频频落户西安”这样一个命题,提出让全球华人都能感受到西安特有的文化魅力这样的文化自信。而丝路电影节开幕式的报道,报纸用一个跨版来呈现,大气磅礴,新媒体采取“网红”现场直播,视觉冲击力无可比拟。较好的烘托了丝路国际电影节植根“一带一路”城市而焕发出的“国际范”。
到目前,报社新媒体中心的视频直播报道已经成为新媒体报道成熟的手法,凡是适合视频直播的“一带一路”建设内容都会加以运用。同时也形成了微博视频直播、网站和客户端后续图文和小视频直播解读、微信寻找第二落点加深加宽的报道模式。
(作者屈胜文系西安日报社总编辑,赵炜系西安日报总编室主任)
责任编辑:祝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