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典型的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这要求“一带一路”的传播,有打通空间、超越语言的能力。培养这样的能力,需要有“11路”——两条去往新闻现场的腿,“00号”——两只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人民日报以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新闻,承载“一带一路”的宏大主题、阐释“一带一路”的谋篇布局,以新闻报道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奔涌的时间长河里,3年不过是白驹过隙。但“一带一路”提出至今的3年多时光,却在中国与世界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迹,也为媒体人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宝藏。
今天的“一带一路”主题宣传,正处于新的“传播节点”。
自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首倡“一带一路”,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中国与4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5月的北京,也迎来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10个国家的官员和各界人士、61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出席,最高级别的峰会让世界瞩目。
今天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再只是一句倡议,也不再只是一张蓝图,而是从概念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从共识到成果不断推进。我们的报道,有了更多鲜活的素材、更多切身的体验、更多阶段性成绩。可以说,“一带一路”主题宣传,迎来了一个从宣示理念到展示成就、从阐释思想到检验成果的节点。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这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也道出了媒体传播被赋予的使命:如何用我们的报道,呈现这3年多不平凡的实践?人民日报的回答是,力求在新闻现场激荡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以人物故事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合奏,赓续“丝路精神”、讲述“丝路故事”。
抓现场,在新闻的原点、重点与热点,见证“一带一路”蓝图的铺展
面对行进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传播也应保持鲜明的“进行时”“行进感”,到新闻现场去、到沿线国家去、到重点项目去。作为人民日报,我们需要在传播中,讲清楚习近平主席擘画“一带一路”蓝图的世界意义,讲清楚“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和平属性、所创造的共同机遇、所带来的文明互鉴。这些“讲清楚”,尤其需要以“最佳现场”来呈现。
4月,人民日报派出国际部记者组成的4个采访小组,分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采访,形成了“边走边报”的报道方式。自4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倒计时一个月开始,陆续在人民日报三版重要位置上,以大篇幅刊出。这组“行进中的报道”,由于精心选择“现场”,拥有了很好的报道特色与传播效果。
什么是最佳现场?
一是回到原点。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上留下了诸多外交足迹,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的内涵,这是我们要抓住的新闻节点。比如,从习近平主席发出首倡之地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我们发回了特别报道《“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对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过的中白工业园,我们采写了《别开生面的云端讨论》……沿着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迹,回到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意义的新闻现场,勾连起历史回声、现实共鸣,进一步还原、了解中国倡议的世界意义。
二是把握重点。“一带一路”上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发展方兴未艾、进展日新月异,是展现“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重点。我们在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发回《“盼望习主席来瓜达尔港看一看”》;走进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追寻《让穷乡变成 “柬埔寨深圳”》……浓墨重彩地呈现这些重点项目的进展,以大量可感、可观、可触的鲜活素材,反映“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推进速度。
三是聚焦热点。4月29日,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首趟中欧班列,满载32个集装箱,从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伦敦港口岸出发,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全球最大的日用品交易中心中国浙江义乌。用BBC的说法,这是一次“重要的贸易事件”,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对西欧国家的经济也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我们抓住这一热点事件,从发车现场送行的热烈氛围,到分析“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英国商品,搭上中欧班列直通车》一文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抓住新闻活鱼。乘飞机赴境外采访,人民日报记者巧遇前往白俄罗斯考察“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湖南省党政代表团以及中国在海外最大规模产业园——中白工业园的CEO。虽是一次“偶然”,却真实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和国内省市热起来、来往日趋密切的“必然”。记者抓住这次巧遇,在9个小时的航程里,在万米高空的云端上,有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生动的云端讨论,因为报社领导的解放思想,成为人民日报《行走“一带一路”》专栏的开篇之作。
事实证明,到新闻现场,才能拓宽新闻视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一带一路”上的旗舰项目。人民日报记者曾于2013年到此采访。今年4月,又进行了回访,发回了这样的报道:“(3年前)这里人烟稀少,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沙漠,当地居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每周只有一班航班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飞往瓜达尔,中国人的身影更是几乎看不到。”“而今,记者再访瓜达尔港,看到变化无处不在,最明显的就是来瓜达尔的人大大增多了。卡拉奇到瓜达尔的航班,已经变成每天一班,能抢到前往瓜达尔的机票,还被看做‘一种幸运’。”没有一句类似“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有多大的话,仅仅从“抢机票”这一细节,从前后3年记者看到的不同画面,足以让读者得出有力的结论。
走起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在现场,就会有扑面而来的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典型的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这要求“一带一路”的传播有打通空间、超越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概念的阐释就能培养的,也不是仅仅靠政策的宣示就能拥有的,而是需要有“11路”——两条去往新闻现场的腿,“00号”——两只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以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现场新闻,承载“一带一路”的宏大主题、阐释“一带一路”的谋篇布局,以新闻报道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讲故事,以交往故事、发展故事、幸福故事,讲述“一带一路”中国倡议的落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中央在对外传播上对主流媒体的一个要求。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从国事访问、国际演讲到署名文章、考察座谈,习近平主席擅长用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的小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他曾信手拈来很多小故事:中国小夫妻的非洲蜜月之旅、奋斗在义乌的阿拉伯小伙、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捐助“熊猫血”……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正是“一带一路”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具体体现。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习近平主席讲的很多故事,富有人情味、贴近性,兼具理性与感性,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讲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也启发我们,人的故事是可以提高传播效率、达成传播效果的一个“传播基点”。
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我们也以故事为载体,体现“一带一路”的理念,展现“一带一路”的实践。
一是讲交往的友好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凝结了沿线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这样的“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最能激起情感共鸣。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曾讲过一个“见证了中哈人民友好”的爱情故事。20世纪40年代末,一位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小伙儿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美丽的哈萨克斯坦姑娘,两人真心相爱并结婚生子。后来姑娘回国,战火中断了音讯,但时间阻隔不了相爱人的步伐,经过不离不弃的寻找,半个世纪后,全家人迎来了“迟到的幸福”。
这一故事,在70多年后也有了“翻版”。在行走“一带一路”途中,人民日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丝路变红线”的故事。一位哈萨克斯坦小伙子和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相遇、相识、相恋,缔结了一段幸福美满的跨国婚姻。后来,小伙子遭遇病魔,两人相偎相扶,并得到了中国医生和所工作的中哈合资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共渡难关。正像报道中所说,“从中国小伙和瓦莲金娜,到阿尔曼和韩江红,丝绸之路上,中哈两国人民相亲相爱的感人故事在延续。”
二是讲共同的发展故事。“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多种多样,最终要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参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作用,体现在相关产业的建设中,体现在具体项目的推进中。
在白俄罗斯,记者了解到一个“汽车梦”的故事。过去由于分工体系的问题,加之国内市场太小,白俄罗斯造得起重型大卡,但直到2012年还生产不出一辆国民轿车,这成了从总统到工程师的一块“心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推动下,中国车企与白俄罗斯企业合资,终于生产出白俄罗斯本国的国民轿车。当这家企业的总工程师激动地讲起第一辆国产轿车走上街头的情形时,自豪的表情让记者动容。我们报道中讲述的这一故事,也让读者印象深刻,成为相关政策、发展数字最生动的注脚。
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农业科技合作是记者采访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尔根一位农学博士三次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访问,“做梦都想把中国农技园搬到图尔根”;农民安德烈用上了中国产的农具,“不仅质量好、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2/3”……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里的故事,正体现出中哈合作成为当地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讲民生的幸福故事。“一带一路”建设,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是为了造福各国人民。现实中,从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到修路架桥、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也创造了大量民生红利。发掘这些故事,有助于展现“一带一路”在改善民生福祉上的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开辟了《我和“一带一路”》的栏目,聚焦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的普通人与“一带一路”的故事。《“我到非洲建特区”》《在明斯克,他收获事业和爱情》《萨曼“脱贫”记》《纳西姆和他的“中国小学”》……小切口反映大视角,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让读者也切身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气象,给个人与家庭、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还给人民日报记者讲了“捐地建校”的故事。生活在瓜达尔港的穆哈迈德老人今年65岁,全家10口人,生活并不富裕。听说中方要捐款在当地建一所学校,他毫不犹豫把自己一块752平方米的土地无偿捐给政府,由中方在此援建了法曲尔小学。捐地时,老人的亲戚们都表示,瓜达尔地区地价在快速上涨,你把地捐了吃亏了。但在老人看来,教育对于改变巴基斯坦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同时中国公司很靠谱,让人放心。这样的故事,有力地表明了“一带一路”项目赢得了民心。
这些故事和事例生动有趣、鲜活实在,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故事来讲理,让事实来说话,让事例来说明,这种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可以达到同频共振、凝聚共识的效果。
重传播,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彰显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在现在的舆论场中,只靠埋头写作,已经难以制胜了。我们曾说,“稿子见报,传播才开始”;现在,应该变为“稿子没见报,传播已开始”。在“一带一路”的采访报道中,我们强调把传播意识,灌注到新闻生产、新闻传播的全链条、全流程中,特别重视“以他之视角来丰富我之认识”“以我之理解阐述他之故事”,借嘴说话、借力打力,形成“传播妙点”。
前两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关于中国的演讲在国外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受到很多网民热捧,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偏见。他并不是作为中国的“代言人”出现,而是作为亲历者或观察者客观陈述,因此显得更加客观真实。历史上,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非常注意借力西方媒体和西方人士。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在采访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至今在西方畅销,延安10年间,曾有100多个国际友人受邀走进窑洞,向世界讲述共产党人的故事。
用别人的嘴来说话,比我们自己说更有说服力。我们报道“一带一路”,用不同方式讲、由不同人来讲,效果大不一样。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可以有多元的主体。
比如,在谈及 “一带一路”建设对本国的意义时,哈萨克斯坦人这样说:苏联解体时,他们以为从此痛失出海口了。但“一带一路”建设使哈拥有了直通太平洋的出海口:有铁路通往连云港并在那里建有专用码头;中欧班列80%过境哈萨克斯坦;有了亚欧大陆桥,中国商品可以快速到达汉堡、伊斯坦布尔等地消费者手中……结论是,“我们不需要拥有海洋,因为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一个比喻,一个意向,极为新鲜生动地把“一带一路”之于哈国的意义,言简意赅地点明提升。
再如,谈到对于中国的印象,白俄罗斯通讯社社长德米特里?茹克,以中国帮助白俄罗斯发展民用轿车为例,讲述了因为本国市场太小、一般西方国家不愿来合作的现实困难,但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企业来了,他评价说:“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范畴。一个人的站位,超越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能看到更为广泛的人群的利益。”借这样的评价,可以让人们更好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和中东欧国家,受众对这些国家的熟悉度并不高。因此,在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中,我们也往往需要站在读者视角,通过大家熟知的概念来缩短与陌生国家、陌生项目的距离。
比如,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建设意味着什么,但是,用“这里正是巴基斯坦的雄安”,就化陌生为熟悉了。因为“雄安”,正是当下中国读者炙手可热的一个经济特区概念,如此“蹭热点”,迅速让中国读者了解到瓜达尔港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同样,对于柬埔寨的西港特区,标题直接标注:它就是“柬埔寨的深圳”,对于深圳,大家何其熟悉?这样一类比,读者可以参照深圳理解西港特区的过去、今天与未来了。
今天,人民日报已经不再只是一份发行量300多万份的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自主下载量达到1.8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三大平台上的粉丝稳定增长至9200多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1067万,可以说,“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已经成为人民日报报道“输出”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对外传播,必须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
近年来,人民日报努力构建“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在传统媒体形态和互联网平台之间搭起桥梁,整合传统媒体的生产能力,引进新的生产流程。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我们也贯穿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原则,对记者提出明确要求,要写出三类报道:同一主题,既要会写刊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报纸版,也要会写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新媒体版,还要提供视频版。三个“版本”都需要秉持同一价值观,具有“人民范儿”,但根据媒介的不同、平台的不同、受众的不同,按新闻规律来处理。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根据不同的平台,制作不同的新闻标题。人民日报见报稿标题为《“中国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大海”》,而在新媒体上,则用了《哈萨克斯坦农民犯愁的事,习近平主席在帮着操心》;报纸版标题《别开生面的云端讨论》,新媒体上则是《省委书记乘机偶遇CEO,把“一带一路”聊到了空中》;报纸标题《“做梦都想把中国农技园搬到图尔根”》,新媒体上标题为《吃货的福音,中哈还要打造“舌尖上的‘一带一路’”》;报纸标题为《“‘一带一路’,让白俄罗斯圆了轿车梦”》,新媒体上标题为《厉害了!中国车企治好了总统“心病”》。从传播效果看,新媒体上的阅读量、转发量相当可观,省委书记乘机偶遇CEO一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22个小时后,阅读量就破百万,其他媒体也纷纷主动转发。《哈萨克斯坦农民犯愁的事,习近平主席在帮着操心》一文,同样引起了高转发量和评论量。
除了文章创新外,我们还提出,要顺应传播规律,将文字报道与图片、视频结合起来。通过制作短视频,在网络上同步推广。这些“动起来的新闻”,也形成了报道的组合拳,丰富了报道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借船出海,通过海外社交媒体,主动把一些文章译成英文向国外推送。同时,考虑到沿线国家很多是非英语国家,利用人民网的外语频道、环球时报的翻译平台,翻译成多个语种,主动推送。
习近平主席在致人民日报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中明确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远的、伟大的国际性构想,在这一构想落地生根之时,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