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十七:

把脉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记者要做社会问题的把脉者,做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把他们的疾苦放在心上,用手中的笔为他们开出祛除疾病的良方。贴心把脉,必须以真心为根本,还要接地气采访。好新闻不光要靠头脑思考,更要靠脚下工夫,越是艰难的改革越是不容易采写,越是不容易采写的新闻越能检验记者的执著和能力。

    关键词:头版头条     贴心把脉     洞察世事 

    (一)

    就我个人的感觉来看,人对儿时的记忆好像是点状的,不会是全面而成串的,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点,会非常深刻地储存在大脑里。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当时差不多每个行政村都有赤脚医生,还配有卫生室,有点儿头疼脑热什么的,立马就可以去找他们。卫生室设在村小学里,村里人有点小病小恙的常去那里。

    一次腿上突然起了大红肿包,恐怕是蚊子咬了,夜里抓了,发炎了,一时消不下去,就去了卫生室,那“赤脚哥”看看,说是化脓了,也“熟”了,开了吧?我年龄虽小胆量大,眼一闭,鼻子一哼:“开吧!”结果一刀片戳下去,不曾想就感染了,得了个败血症,差点儿要了命。咱不会怪那“赤脚哥”,也不会追着去搞医闹。意思是说,在农村,以前看病还挺方便的,不像后来那样“看病难、看病贵”,许多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如今看病成了社会性大问题,党和国家为此花了很大心血搞医改,用种种改革办法破解这一天大难事。

    说实话,因为从农村出来,对农民百姓的难处格外上心,看病这件事情,一直关注了几十年,跟踪了几十年,也写出了大大小小报道几十篇。在山西工作期间,为落实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的指示,采写了山西解决农村地方病问题的通讯。不过,最有影响、也最有深度的医药报道还是在安徽,因为安徽不断探索医疗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面,走出了十分可行的路子,也成就了我们一篇又一篇探骊得珠的报道。

    最有影响的是《安徽基本药物全部零差率》,刊发在2010年9月12日人民日报头条位置,成了该年度“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那可是全国读者投票选出的,后来自然也就荣获了报社好新闻一等奖,最后还进入了报社年度精品系列。年轻记者朱磊执笔写作了此篇稿件。研究生毕业的朱磊采写时很用心,按照我们议好的思路,一次次跑基层,跑卫生医疗部门,和我一起反复跟领导与专家探讨琢磨,后来终于形成了那篇颇为得意的新闻稿。

    消息一开头,我们就兴奋地写道:“从9月1日起,安徽在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性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差率销售全覆盖。”接着,我们进一步解释说:“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要求今年在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明年全部完成。安徽‘两步并作一步走’:在全省108个县(市、区)政府举办的1263个乡镇卫生院、60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0750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率先全面实施综合改革,9月1日基本药物和补助性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此举将为6800万城乡群众带来实惠。”为了便于阅读,也为版面好看,夜班编辑还提示出三条要点放在消息前面:覆盖所有公办医疗机构;每年增20多亿改革资金;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0%(嘿,读者“最喜爱”最看重的恐怕是最后这一点)。

    有人也许要问,什么叫基本药物“零差率”,为什么会如此令人关注?先普及一下知识。首先是基本药物,就是看病所用的基本药品,要求由政府规定品种范围。然后是“零差率”,即不准药商加价销售,必须由政府统一采购配置。政府之所以要管如此细,如此紧,主要是针对日益盛行的“以药养医”——医院靠卖药发展,医生靠大处方吃回扣,药商从中非法牟利,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可见,“基本药物零差率”是一项切中社会弊端要害的重大改革。为此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17日就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明确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目标”,足以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从不缺乏改革勇气的安徽,率先对医疗体制改革“试水”。其实当年的2月3日,我们在人民日报报眼还报道过安徽在32个县(市、区)试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消息,报道中对基本药物和“零差率”有着通俗解释,即在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基础上,又补充了172种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拿药的价格跟医院进药价一样。以当时试点范围2000多万人口计算,此项举措可为患者省下4.5亿元费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在合肥召开现场交流会,对于安徽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所以就有了之后全省的进一步行动,也才有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那篇“零差率”头条新闻。

    这条新闻消息来之不易,就像安徽医改来之不易一样。当“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全国性顽疾之后,改革就变得尤为艰难。本来就是公益性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医院和行政村卫生室,那都是政府举办,财政给予补贴,方便百姓看病的,后来进入市场经济,怎么都成了赚钱的机器,而且愈演愈烈,使医患矛盾日益加重。现在要让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让医生回归看病职能,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就要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商紧密连接的“营养管”,切断长期形成的利益链,其难度不亚于一场生死大战。因而我们的报道也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研判跟进,采写出更具分量的新闻报道,不光要让全国读者喜爱,还要让全国与医药改革密切相关的患者满意。

    (二)

    其实,因为小时候多病,我对医院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工作以后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宣传报道也是格外上心。早在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在省报做驻地记者时,就曾经采写过激情洋溢的通讯《心的复苏》,报道的是地区医院成功抢救一位心脏猝死农妇所付出的努力。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精神感动着我,医院那种朴实的医疗风气感染着我,医患之间那种亲切自然的人际关系温暖着我,用了不知多少个工作日,熬了不知几个夜晚,终于写成了那篇颇有文采的新闻作品,见报后在当地博得一片喝彩。

    刚刚进入21世纪,我又从人民日报安徽记者站调任山西记者站工作,在那里同样关注着黄土高原上的农村医疗和农民健康问题,如上所说,很快就采写了山西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通讯《为了农民的康健》。没想到,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那里农村地方病严重程度在全国数一数二,碘缺乏、氟中毒、砷中毒、大骨节、克山病等7种地方病,长期困扰着病区人民。1988年至1992年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表明,山西农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达189.96/万。中国是世界新生儿缺陷的“山峰”,而山西非常尴尬地成了“峰顶”。

    不跑不知道,一跑吓一跳。我沿着太行山、吕梁山和汾河两岸跑了一圈,深为山西农村地方病的严重现状而不安,同时也深为山西地方官要管地方病的精神所折服。他们用了多年努力,抓地方病防治,抓出了成效,抓出了农民健康,基层卫生工作有了根本性改观,山西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同样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编辑部为此加了“编者按”,高度赞扬山西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认真探索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新路子,在人民日报头版重点推出。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尽管全国各地一直都在关注着农村医疗卫生,关注着农民看病治病,但“看病难、看病贵”如同恶性肿瘤般依然渐趋发飙,疯狂地在中国大地上膨胀起来。药品贵,贵的没有边;处方大,大的吓死人。一个感冒要花几百块钱,一个阑尾炎手术要花上好几千元。农民苦不堪言,城里人也怨声载道。特别是农村,许多人家有病看不起,只好拖着。农村对于治病流传着一首非常悲苦的顺口溜:“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

    想想自己当年在农村,虽然那么穷,看病还真不算太难,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县城,公社卫生院还可承担起不少地方病的防治。而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以往拿点工分就能为民看病的赤脚医生没法存活了,乡镇医院和县医院也无法养活自己,随后城市医院大处方、大检查、医药贿赂向乡镇延伸,“以药养医”,甚至靠药发财,成了全国城乡医疗卫生的顽症。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全民的健康,同样也就没有全民的幸福安康。七八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是中国的创造,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给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样本。在赤脚医生消失之后,如何解决农村看病问题,中国人民又创造出了互助共济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予以资助,给农民搭起了最起码的治病方便之桥,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在此基础上,政府2003年起决定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体制,以大病统筹为主,实行农民医疗互补共济制度。那时还特别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不视为增加农民负担,外电评论说,中国政府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投入。可见,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把人民健康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世界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安徽是农业大省,对于合作医疗以及“新农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行,始终把农民困苦放在心上是安徽党政一大政德功绩。后来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安徽又创造性地推行了农村医疗救助,帮助农村大病重病患者渡过生活难关,有效防止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此,财力并不富足的安徽,为了农村医疗救助,一方面帮助困难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一方面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这种千方百计为农民着想的做法,是社会发展需要,更是爱民为民之德,经过细心采访,我们写成《安徽农村医疗救助造福困难群众》的报道,成了2005年12月19日头条消息。

    无论是合作医疗,还是后来升级版的“新农合”以及安徽推行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都无法遏制飞速升高的药价以及高额惊人的住院费用,农民群众越来越感觉看不起病,以至不敢看病。医患矛盾成了全民关注的社会之“病”。根子在哪里?根子就在“以药养医”上。调查研究表明,尽管政府不断提高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尽管集体和个人不断增加缴费额度,但抵不上随意上扬的药价,药商把医院和医生当成“摇钱树”,最终好了药商,苦了百姓。就是这么一个医疗怪圈,让政府焦头烂额,让群众“谈医色变”。

    如何走出一边补一边贫,而另一边却在张口“吃进”的怪圈?唯一的出路在于改革,下决心将“医药分开”,随之配套改革的还有“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还是在安徽,从2008年起,就在芜湖试行“医药分开”,直指“看病贵”,开始勇闯医改深水区。安徽改革的勇气是被逼出来的。农村“大包干”是,农村税费改革是,“医药分开”也是。医院和医药分开,药物由政府采购中心配送,全部以最低标价中标;医院只管看病,医生按门诊量和医疗水平获取薪酬,政府按公益性补助标准给予医院补助。改革要断一些人的财,革一些人的命,反对改革的势力随之扑将上来。芜湖医改受到药商重重围攻,大有抵挡不住的情势,他们呼唤必须在更大范围里推行改革,共同对抗药商的反扑。经过试点,安徽决定扩大改革范围,在全省32个县试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对乡村卫生室按服务农民数给予补助,乡镇卫生院以门诊量取得政府应给的财政性补助,用改革“指挥棒”,让医院和医生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

    也就在这个时期,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来家乡安徽视察,在稻香楼宾馆听取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时,语重心长地说了一段话,让在场的我为之震撼,也为之振奋。他说,医改是一项世界性大难题,奥巴马政府想做而没敢做(直到2016年美国才通过医药平价法案),中国政府有能力做好,因为对老百姓有好处,对百姓有益的事再难也要做,而且还要做好。他还说,安徽敢于对医改试水,路子对,有探索,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时任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对自己分管的此项工作更是热情高涨,几个节假日都在基层调研,全力推进。有时他直接从基层考察点给我打电话,谈感受,出题目。他说,我是铁了心搞医改,再难也要搞下去,人民日报要多给力,我对此充满信心。所以,我们几位记者也是铁了心,跟着安徽医改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挺进,先后推出了多篇探索性报道,包括那篇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全力给安徽医改鼓劲加油。

    (三)

    在不断试点的基础上,安徽坚定不移地将医改引向深入,2013年底又启动省市两级公立医院改革,发起医疗体制改革总冲锋。正是执著于让城乡居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安徽勇当医改“先锋官”,敢闯“深水区”,整个医改把脉群众“病痛”,使往常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效缓解,世界性难题在安徽渐次得到化解。当人民日报开设《深化改革进行时》栏目时,我们又力争安徽医改挤进报道序列,配合总社组成的采访组,很快形成新闻“1+1”重头报道新模式,消息上了2013年8月12日头条,通讯放在当天6版要闻版,对安徽医改再次进行全景式深度报道,深得全省上下赞赏。

    无论乡镇基层医改,还是省市县公立医院改革,安徽都坚持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药品必须“零差率”销售。决策层意志很坚定:“让老百姓能看病、好看病,少花钱、看好病。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改革的底气。”有了这一条,当然报道也就有了深得读者最喜爱的资本。

    读者为什么会喜爱,为什么会关注,因为他们也许就是医疗改革的受益者,说不定他们还是以往以药养医的受害者,他们也早已对看病难、看病贵一肚子怨气,早已是叫苦不迭,早已期待着改革。也许他们自己,也许是他们的亲人,就曾受到过“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厄,也许他们就是社会问题的关注者,也在为民而忧,为民而愁。当在黑暗中看到曙光,在寒冷中遇到温暖,在困厄中有了援手,那种感觉一定会欣喜若狂,岂止是喜爱呢。所以党报记者一定要做读者最关注的新闻,做老百姓最期待的新闻,做最能针砭时弊的新闻。最受关注的新闻肯定是最受读者喜爱的新闻。党的新闻舆论工具不同于西方媒体,也不同于小报小刊,党的新闻舆论工具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服务为己任。党的新闻媒体必须以事实为生命,以群众喜欢不喜欢为标准。记者要做社会问题的把脉者,做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把他们的疾苦放在以上,用手中的笔为他们开出祛除疾病的良方,多做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

    读者喜爱,就是因为新闻作品最贴心,记者贴心把脉,把到了读者最关切的脉搏。由此我体会,记者必须做好医改报道把脉人。就是其他改革报道也是如此,记者必须把准改革主脉络。把群众喜爱不喜爱作为报道的“准星”,把有利于社会进步作为采写的底线,把党和政府的事业作为新闻从业基本点,这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党性所在。医改要开良心方,报道要把脉民心事,目的都在于挽回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群众少掏钱了,用药也安全了,谁不喜爱呢!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疾病治疗,关心费用高低,关心何时才能看病不贵,看病不难,还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从山西重视地方病防治,到安徽探索农村医疗救助,再到基层医改,记者都在心贴心地把脉百姓疾苦,心贴心地关注百姓健康,特别是通过改革找到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办法,写出了读者最喜爱的作品,当然也想成为最可爱的人。

    贴心把脉,必须以真心为根本。打从小跟赤脚医生有过的生死交往,到后来在农村看到众多于疾病线上苦苦煎熬的百姓,记者的心和基层群众的心时时纠集在一起。忘不了小时候那一场病,不光差点送了命,还花了许多钱,尽管父亲是教师,有固定收入,有些微储蓄,但一场大病下来,还是要卖掉院子里的黑槐树。那是棵怎样的大槐树啊,从小弟兄几个就在树下玩耍,春天看它发芽,夏天盼着开花,花是可以打下来晒干卖钱的。就因为看病还钱,不光要卖掉黑槐树,还要再东借西挪一些,才抵上了那时医院还不算过高的治疗费用。就因如此,我常想,如果是纯农民家庭,那该要多么难以应付。所以,我对农村百姓的健康,一直是心贴心关注着,跟踪着,痛苦着,也欢喜着。说到底,一切都源于对百姓疾苦的深深感受,眼里能够看到他们的苦痛,心里记挂着他们的期盼,也就能不辞劳苦地盯住医疗改革不放松,哪怕再苦再难也要把医改成果挖掘出来,报道出去,最终采写出读者最喜爱的新闻作品。

    贴心把脉还要接地气采访。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必定会有老百姓满意的医改成果。记者必须紧密跟进,始终咬住群众健康不放松,用心思辨,真心揣摩,与改革者同探索,还要下到基层去体验,倾听百姓呼声,体贴群众疾苦。好新闻不光要靠头脑思考,更要靠脚下工夫。越是艰难的改革越是不容易采写,而越是不容易采写的新闻越能检验记者的执著和能力。如果没有为民吃得千般苦的执著,没有洞察世事走向的能力,就不大可能做好百姓期望的改革报道。要想采写好深度报道,记者就必须要吃得透,吃透改革深层次难题,吃透基层创造性的探索,吃透百姓最为舒心的事情,如此才能够做出最有用的新闻。无论是山西农村地方病防治,还是安徽农村医疗救助;无论是安徽芜湖“医药分开”,还是安徽基本药物零差率,对于事关百姓疾苦的种种医疗改革,我们都会下到第一线,一次次地与群众面对面,与各种矛盾相接触,用基层扎实的事例,用百姓朴实的语言,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把脉社会经络,体会百姓冷暖,写出一篇又一篇医改新闻,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

把脉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做好理论专刊编辑之我见
挖掘“有温度”的新闻,传递“有表情”的声音
用凡人善举烛照人性光芒
用“创YI”弥合舆论场“温度差”
报纸版面视觉设计呈现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