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爱国主义报道的“三性”立体框架探讨

● 高红玲 金鸿浩 《 新闻战线 》(

    摘要:在当今多元意识形态交织、多元利益价值共存的社会思潮中,爱国主义宣传功能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一个富强的中国,始终是国人实现梦想的最大载体;爱国主义精神,也始终是社会心理的最大公约数。必须破解当前爱国主义报道的痛点、难点,打破思维局限,创新爱国主义报道的角度、方式与内容。

    关键词:爱国主义报道     双向性     对比性     时空性

    如何丰富报道视角,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思想的凝聚力、向心力功能?如何建立一个全面、立体、可操作的报道框架,更有力地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社会效应?本文结合新闻媒体实践,探讨爱国主义报道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提出多视角下的爱国主义“三性”报道框架。

    双向性:国家与民众的互动视角

    爱国主义是国民主体与国家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报道中不能仅局限于单一视角,过于强调国民义务(包括道德义务、政治义务与法律义务)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过于强调国家义务又难以找到打动人心的“结合点”。因此,需要注重报道的双向性、互动性。

    一方面,注重国家自上而下对国民保护、支持的报道。这类报道框架在国家客体上包括中央、地方等多个层级;地域上包括境内、海外等多个空间;在内容上包括国家对公民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国家提供优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特别是在境外国际涉华突发事件中,国家视角的报道更容易唤起受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例如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沉船事故”中,人民日报注重报道国家营救行为。首先是中央层面报道,1月30日头版头条是《习近平对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艇在马来西亚失联作出重要指示 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全力做好搜救工作》,强调“加大协调力度,全力做好搜救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其次是对各部委、各部门的报道,1月31日2版刊载了《交通部海事局发出通知 加强水上客运安全管理》,3版刊载了《外交部发言人——希望马方继续做好沉船事故搜救工作》等文章,对外交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的营救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体现了报道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强化了爱国主义宣传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注重国民自下而上对国家的维护、贡献的报道。这类报道框架主体上可以细分为精英视角与平民视角;人数上可以分为典型报道与群体报道;条数上可以分为单独报道和系列报道。良好的国民视角报道可以扭转既往“口号化”“模板化”群众爱国报道的空洞、乏味,替代以受众的模仿效应、情绪感染效应,在震撼心灵、感同身受的同时,推动形成理性的爱国主义热潮。2016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注重国民视角爱国主义报道的多元化、差异化、分众化。就精英视角而言,注重典型人物爱国主义系列报道,如国庆期间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国”五集报道,分别介绍了李振声、郑哲敏、欧阳自远、童志鹏、卢世璧几位院士“科技报国”的事迹。再如2016年6月以来推出的“归国创业梦”系列报道,分别介绍了何伟、何向东、颜宁、李向阳、高福、蔡蔚等海归报国的责任与担当,为海外留学人才提供了榜样和参考路径。就平民视角而言,2016年国庆报道《新闻联播》推出的“我和祖国合张影”,打通了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信息共享环节,《新闻联播》从央视新闻微博发起的“我和祖国合张影”照片征集活动的近10万张图片中,挑出了26张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与者与国旗的合影,在10月7日播出。2017年春节推出的6集系列报道“厉害了,我的国”,播放了在不同国家工作的44个中国民众自拍视频,采访对象包括104岁的农村老奶奶、驻守边关的边防战士、坚守岗位的海洋石油工人、中国驻非洲维和部队等。“厉害了,我的国”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对比性:主客体行为的比较视角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绝对意义的静态概念,也是一个相对意义的动态概念。从绝对意义讲,爱国主义是道德伦理、法律法规、政治宣传等范畴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情感、观念与行为规范的集合体。但从相对意义讲,爱国主义除了一些共性原则外,同样是一个比较而产生的相对概念。国民主体行为具有差异性,比较可以起到激励效果,使主体行为更加趋向爱国主义导向。国家客体行为也具有差异性,积极的比较行为可以使国民产生民族自豪感。既往的个别报道过于注重绝对意义的爱国主义宣传,很容易陷入报道的形式主义。因此,在新闻实践中,要善于灵活使用比较框架。

    一方面,善于设计国家客体行为的比较报道框架。这类报道包括国家竞争比较与国家行为比较报道两类。国家竞争报道框架就是关注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力量的比较,对我国的成绩进行宣传。如在文化体育比较中,中央主流媒体高度重视里约奥运会与残奥会报道,人民日报从2016年8月5日起奥运期间每日设置两版的“奥运特刊”,并在版面右下方设计了每日“奖牌榜”,以女排决赛报道为例,2016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评论员文章《超越金牌,不忘初心——壮哉,女排精神!》,14版、15版刊发整版报道《五星红旗,我为你拼搏》记录女排夺金历程,引发了国人强烈的情感共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2016年8月21日播发了《女排精神永不言败 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亿万国人为中国女排点赞》两篇视讯,总时长近7分钟,罕见地占到当日《新闻联播》时长的近1/4。国家行为比较报道重视不同国家在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行为差异,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国家行为的比较给受众以强烈的冲击。例如在2016年11月15日《新闻联播》的《新西兰震区滞留中国游客全部撤离》视讯中,记者采访了撤出的我国香港游客,被采访者说道:“我是跟我美国的一个朋友一起旅行的,但是他根本联系不到美国的领事馆。他当然觉得中国领事馆非常了不起,他没有听过领事馆回来接人的。”采访的截屏在互联网自媒体引起热议并广泛传播,不少网友点赞道:“中国护照的价值不是多少免签,而是不管你在哪里,祖国都会接你回家。”

    另一方面,善于进行国民主体行为的比较报道和公共舆论评价。公共舆论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对丑恶现象的鞭挞和公德的弘扬,在爱国主义宣传中同样如此,主流媒体需要引导公共舆论,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是非观与价值取向。按照国民主体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媒体作为社会公器需要掌握好舆论评价与引导的尺度与效果。总体而言是“惩恶扬善”,“惩恶”既包括对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的强烈谴责,如人民日报对“周世锋颠覆国家政权案”先后发表15篇报道、评论,如《周世锋案一审当庭宣判 颠覆国家政权罪名成立》《岂容律师队伍的“害群之马”破坏法治》《人民根本利益国家法律尊严不容挑战》等;也包括对危害国家形象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例如针对个别国人出国旅行,不注意言行影响中国形象,人民日报多次刊文进行批评和倡议,刊载了《文明旅游 点滴做起(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等多篇文章。“扬善”则注重媒介仪式,注重典型爱国事件的“仪式化表述”,赋予报道对象特定元素、民族精神和强烈的情感、价值倾向。例如,在中国维和战士申亮亮牺牲后,经习近平主席批准,我国首次派出军事运输机,跨越11个国家,往返飞行27000余公里迎接英雄遗体回国。2016年6月7日至9日《新闻联播》连续3天进行报道。在新闻特写中,舒缓低沉的《思念曲》响起,绿色的军装、红色的国旗、白色的横幅、阴霾的天空,遗体迎接仪式的报道让许多受众泪流满面,爱国主义情感也得到升华与增强。

    时空性:历史与空间的发展视角

    爱国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空间性、时代性等特点。在进行爱国主义宣传特别是选题策划审核时,有必要加强对我国当代爱国主义特点的把握与理解。如以民族性为例,我国当代爱国主义的民族性指的是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而不是特定某个民族的爱国主义,因此在历史教育、文化宣传时需要综合考虑。此外,爱国主义宣传中适当引入历史性和空间性视角,可以有效扩展报道的维度,增进爱国主义报道的全面性、立体性。

    一方面,借鉴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宣传我国爱国主义传统与“四个自信”。爱国主义历史报道的一个基本框架就是“见人见事见思想”,要区分三个历史阶段的报道侧重点。一是历史典故报道,“见人见事”就是以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事迹为重点进行宣传,如屈原、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见思想”则是挖掘整合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各流派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散布于文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诗词,如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黄遵宪的“寸寸山河寸寸金”等。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报道,“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外来入侵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既要通过对殖民入侵报道强化民族的凝聚力,也要通过反侵略抗争报道强化民族的自信心。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现代中国历史报道,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求,通过党史、国史宣传,增强国人爱国主义精神与“四个自信”。例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央视《新闻联播》从2016年6月11日开始,播出了“光辉历程”系列13集报道。人民日报从2016年8月28日起陆续推出了“听老红军讲长征故事”12篇文章,以新的视角传递红色精神和爱国情怀。

    另一方面,应当注重爱国主义报道的空间性特征,融国土、山河、乡愁于一体。一山一水总关情,爱国主义文化的自然载体以国土为基础,以山河为重点,以家园为依托。首先,加强和改进我国国土(包括领陆、领空、领海)报道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空间意识的形成,要注重转变过去局限于领陆为主的国土宣传,除960万平方公里的领陆面积外,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其次,对祖国自然景观的报道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自然景观是爱国主义文化的重要象征,展示中国自然景观,“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抒发筑梦路上的爱国情怀”。再次,故乡自然景观和乡愁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于海外游子和台湾同胞而言,乡愁就像余光中的诗中所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本身也是爱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种精神寄托。如人民日报发表的《探访台北眷村 竹篱笆里的南村往事》《同根同祖 中华共祭》《跨越海峡“回娘家”》等,均通过空间联系强化了两岸关系和民族共识。

    余 论

    爱国主义宣传在当今多元意识形态交织、多元利益价值共存的社会思潮中,功能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一个富强的中国,始终是国人实现梦想的最大载体;爱国主义精神,也始终是社会心理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必须用创新破解当前爱国主义报道的痛点、难点,打破思维局限。

    传播内容多元化。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不断发展的。既往部分爱国主义报道的单一化、形式化有两个原因:一是理解停留于爱国主义观念的表层,自然报道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存在爱国主义宣传的“思维定势”,表现为传播者思维空间的收缩,局限于特定内容、特定元素、特定视角。因此,做好爱国主义报道首先应当深耕细作,注重爱国主义报道的角度、深度、广度的创新。

    传播方式多样化。在新时代爱国主义宣传既要注重“媒介融合”,探索报刊、电视、电影、网站、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介形式的报道方式,也要注重报道框架的总结与创新,成熟的报道框架可以帮助记者快速对新闻素材进行组合与再造,获得可预期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多态化。多态就是不同对象中同种行为的不同实现方式。爱国主义报道的“多态”要注重运用新闻思维发掘不同主体、客体的不同爱国主义行为的新变化、新特点、新意义,追求爱国主义报道的时新性和新闻价值。但同时,爱国主义宣传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内容,其所要追求的传播效果是“多态一体”,其中“一体”是指一个整体,也指传播效果的可管可控与总体稳定。爱国主义具有崇高性、道德性、政治性、时代性,但同时也要在宣传中警惕和预防爱国主义的庸俗化、民粹化、军国化、妖魔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编号:15BXW0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红玲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鸿浩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

爱国主义报道的“三性”立体框架探讨
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媒体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