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时代传统副刊的转型

——以钱江晚报《全民阅读周刊》为例

● 王 湛 《 新闻战线 》(

    摘要:副刊是报纸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全民阅读周刊》向读者张扬阅读的理念,引导读者把阅读作为一种来自内心的仪式,在一个身份多重、性格多重、价值多重的时代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消解焦虑、迷惑、喧嚣、困顿等负面因素,使人静下心来思考眼前的生活和现实。

    关键词:传统副刊     人文事件     阅读时代      柔软力量

    老报人赵超构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副刊是一份报纸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然而,近年来随着媒介环境和读者环境的巨大变化,副刊受到巨大冲击。都市报副刊要想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寻找革新之道,把副刊的文化属性和报业的市场属性结合起来,在副刊之“雅”与都市报之“俗”这两种特征之间找到平衡。

    2009年11月1日,钱江晚报推出《全民阅读周刊》,以读书周刊的形式打造了一份“雅俗共赏”的都市报副刊,在编辑理念和操作方式上大胆创新,加入了专题报道、活动策划、特稿等各种新鲜的元素,同时又不忘副刊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7年来,《全民阅读周刊》不仅成为钱江晚报业务上的成功案例,而且也在国内具有了相当知名度的品牌,获得了各个阶层特别是文化圈、学界、政界的认同,并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

    它从哪里出发?

    走进焦点人文事件 

    《全民阅读周刊》每周日出版,在 2009 年 11 月刚推出时共 8 个版,2011 年 5 月起扩增至 16 个版,从 2013 年 4 月起至今又恢复到 8 个版。现在,除节假日特刊以外,《全民阅读周刊》在内容上的安排基本是这样的:固定版面包括“专题报道”(包括封面在内,一般占到 3~4 版)、“一种关注”、“对话”、“晚潮”、“互动”等。

    《全民阅读周刊》是一份内容上主打“阅读”,读者定位是普通大众的刊物。简而言之,即“雅俗共赏”。

    对此,《全民阅读周刊》的做法是,用高质量的内容和有深度的分析赢得读者,与此同时,周刊通过形式创新,比如各种各样的活动策划和新颖的版面设计,来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它摆脱了传统副刊静态化的编辑模式,呈现出端庄又不失活泼的面貌。

    《全民阅读周刊》用“专题报道”来体现自身的深度。专题报道,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地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它以前是杂志的操作手法,但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报纸中。

    《全民阅读周刊》的专题报道每期选择一本新书或一个热门的话题进行深度分析。专题不仅提供一个关于这个正在剧烈转型的社会的图景,更要为读者提供一种如何看待人和社会、人与生活的观点碰撞和思维方式。

    《全民阅读周刊》专题报道的选题范围非常广,不仅关注与图书出版界相关的动态,如新书信息、本地文化发展、市民的阅读状况等,还把视线投向了诸如民间科学(“民间科学的引力大众话题的波心”)、教育(“大学‘潜规则’”)、城乡问题(“城乡校车”、“离不开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年轻人就业(“求职记”、“突围青春围城”),以及灾难、移民、公益等相对宏观、深远和厚重的社会性话题。

    从2016年的专题比重上看,直接与书相关的选题十分稀少,而具有社会性的选题——例如传统文化现象解读、社会时事热点剖析,占了专题报道的34%。

    它着眼于哪些阅读范畴?

    从读书到读社会与时代

    一些社会性的选题对副刊来说,看似“越界”,其实不然。关于副刊,读者往往存在这样的刻板印象,即认为副刊刊登的都是一些文人在茶余饭后所写的游戏文章,风花雪月,不打关乎社会的重要问题和现象。《全民阅读周刊》在专题报道里加入社会性的选题,就是想突破副刊报道面的局限,并转变副刊在风格上偏软、偏轻的特点,相较于图书本身,周刊更感兴趣的,其实是通过图书来探讨社会性话题。

    实际上,副刊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并不矛盾。

    就拿阅读来说,这个词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可以指我们平时‘看书’这一行为,还隐藏着阅读现实、阅读社会和阅读时代等意思。

    所以,《全民阅读周刊》在选题上打开广阔的视野,不局限于书,也不局限于出版界、文化界的动态,某些社会和时政话题只要具备人文层面的阐释价值,同样在它的选择范围之内。

    例如,从2010年起,《全民阅读周刊》就持续关注了“打工诗人”这一群体。从80后打工者张冰宇到小商品店店主陈永安,从水电工人潘云华再到湖北农妇余秀华,在我们社会中这些打工诗人是再普通不过的群体,但是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写下了内心的困惑。

    2015年2月,《全民阅读周刊》就报道了一位公交车司机郭祥勤将一个人过除夕的孤独写进诗歌的故事,而一年半年以后的酷夏(2016年7月),周刊又对这位打工诗人进行了追踪报道,探访他在烈日下的工作与生活。

    截至2016年8月,《全民阅读周刊》已经报道“打工诗人”专题有11个版面之多,在周刊中一篇题为《因诗之名》的文章就这样写道:“我们关注民工的诗歌,是关注一种视角表述的内心和生活,他们的困惑与感动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破解的困惑与要珍视的感动。他们的生存维度和发展空间,何尝不是时代必须要面对的命题之一。”

    它抓住了什么诉求?

    焦躁时代的柔软力量

    能作为专题选题的新闻事件,除了有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还得有舆论热点、社会焦点。

    例如,在2016年 6 月下旬,《全民阅读周刊》紧扣毕业季节奏,推出了“打开大学毕业生的行李箱,这四年虚度了吗”专题,描绘了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对四年大学生活的回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再如2016年7月10日推出的“捧书而读,就不必脸红”专题,聚焦于在网络上爆红的爱读书的大学宿管阿姨以及泰国清迈机场日本学生捧手读书事件,反思当下社会的阅读氛围以及人们的阅读习惯问题。

    “新闻性”的融入,让《全民阅读周刊》带上了时代的脉搏和现实的体温。它说明,副刊并非,高高在上或者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副刊也可以和新闻版一样,贴近人们的关注点,拥抱火热的现实。

    副刊是报纸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虽然言论可能是更直接的价值观出口,但相比之下,副刊,是一种“柔软”的力量,正如《全民阅读周刊》向读者张扬阅读的理念,引导读者把阅读作为一种来自内心的仪式,在一个身份多重、性格多重、价值多重的时代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消解焦虑、迷惑、喧嚣、困顿等负面因素,使人静下心来思考眼前的生活和现实。

    这种柔性的价值观力量是《全民阅读周刊》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读者眼中,它不单是一份文学文化刊物,同时也是一个值得寄托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祝晓虎

于平实之处下工夫
晚报都市报言论怎样“接地气”
回访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
普通人物如何“借力”报道?
增强企业报“走转改”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统副刊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