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卫报》:“移动创新”让更多记者参与

● 祝 源 《 新闻战线 》(

    面对移动端新闻崛起之势,去年6月,《卫报》延续它以往“探索型”风格,在美国分部创建了“移动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验室侧重5个方面的研究,除“即时通知”外,还包括直播、视频、针对性传播和内容互动。

    “即时通知”,目的都是试图让读者点开链接,这就需要通过一个新的交互方式吸引读者注意。

    面对移动端新闻崛起之势,被称为“最彻底的数字化转型”的《卫报》,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去年6月,《卫报》延续它以往“探索型”风格,在美国分部创建了“移动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验室侧重5个方面的研究,除“即时通知”外,还包括直播、视频、针对性传播和内容互动,目的是解决这几个问题:如何流畅地进行多平台报道、提供可靠和便于互动的信息?如何根据移动用户的特点,用视频、可视化和互动型图表讲故事?如何利用社交平台的互动特点更好地联结受众?

    目前,创新实验室团队包括研发人员在内共有5人,其中产品经理萨拉·施马儿巴赫负责技术领域,编辑萨沙·科瑞负责内容领域。依托卫报集团的优势,创新实验室还将进一步扩充,吸纳更多的优秀记者、摄影师和研发人员参与进来。

    有哪些推送形式?投票调查+表情符号

    今年6月,英国《卫报》“移动创新实验室”借助谷歌浏览器平台,先后推出三项互联网“即时通知”系统实验项目:美国就业报告、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通过投票调查、互动性提醒、数据更新等不同的推送形式,强化与用户的联系。

    “脱欧”公投

    6月23日14点至24日14点,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各家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新闻大战。英国《卫报》旗下的“移动创新实验室”,决定以投票调查的推送形式,吸引用户关注与参与。

    创新实验室团队人员提前精心策划,准备在23日晚开始全面推送。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当天公投开始时,就有7000多个手机和桌面(电脑)用户,订阅了“即时通知”。为此,创新实验室产品经理萨拉·施马儿巴赫立即改变策略,将推送时间提前到下午5点。

    随后,创新实验室推送了首份投票调查——“降雨是否会影响投票率”,用户可以在页面直接参与投票,选择“会”或“不会”的选项。这条推送还附带一个点击键,便于用户跳转到《卫报》官站,查看公投实况。此次推送,共有1443人参与了调查。

    第二份投票调查(图一)是:“哪些因素决定你‘脱欧’或‘留欧’”,共有5个选项供用户选择,包括经济、移民、安全等。24日公投结果公布后,创新实验室先后又推送了三条有关“脱欧”影响的调查。在这些“即时通知”中,创新实验室还新添加了表情符号,丰富视觉呈现。

    据《卫报》报道,公投期间,约有1.4万人订阅了创新实验室的“即时通知”,其中93%来自手机用户,7%来自桌面用户。

    6月初,创新实验室给读者推送了一条关于美国就业的“即时通知”(图二),标题为“五月份就业报告:好消息和坏消息”,副标题为“本月美国仅增加3.8万个工作岗位”。

    这条通知的特点在于,它设置了两个“表情式”操作按钮,让用户自己决定是看“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选择“好消息”的用户,能看到失业率下降和工资上升的数据,而选择“坏消息”的用户,则会读到青少年失业率上升的消息。自然,选择“好消息”的读者是选择“坏消息”的两倍。

    图二

    美国大选 

    在6月7日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中,创新实验室又玩出“新花样”:一是推出可以自动更新选票的通知,二是推送每个候选人的情况,包括观点、竞选活动现场等,并在通知中插入图片作为说明。

    依靠什么技术?无需通过App推送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来自创新实验室的“及时通知”,并非由其移动客户端推送的,而是借助了谷歌浏览器。

    2015年4月,谷歌推出面向桌面端和移动端的“V42”版浏览器。此版本浏览器,支持微软、Linux和安卓系统,最大的亮点是,新增“即时通知”推送功能,并支持离线推送:获得用户许可后,即使谷歌浏览器已经关闭,依旧可以把通知推送给用户。目前,包括《卫报》在内,已有易贝网、脸书、拼趣(美国图片社交网站)等多家社交、购物网站与谷歌达成合作。

    这项技术带来两方面的优点,一是为那些没有研发App的公司,提供了传播平台;二是方便用户操作:无需下载App,就能在跳出页面获得所关注的信息。

    创新实验室首席研发员阿拉斯泰尔·库特说:“在移动端,‘即时通知’往往只能通过App推送,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用户下载你的App,但要实现这一点并不简单,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46%的人每周只使用1-5个App。”

    “而借助谷歌的网页推送技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库特说。

    为何在“即时通知”上下苦功?新模式更易吸引用户

    创新实验室认为,“即时通知”是一种能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方式。

    施马儿巴赫说,所有的“即时通知”,目的都是试图让读者点开链接,这就需要通过一个新的交互方式吸引读者注意。

    “大多数新闻机构在推送通知时,往往更偏重通知的语言风格和内容,却忽略了推送策略。如何推送、推送哪些事件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施马儿巴赫认为,像《就业报告》那样的推送是很理想的,因为读者能从这种更易消化的互动中受益。

    在前期的试验中,创新实验室对于同样的内容准备了两个推送版本,通过数据(自主研发实时分析工具Ophan)捕捉,分析用户兴趣点,然后再根据用户的作息时间、地理位置等,筛选出最适合他们的版本。

    目前,谷歌的网页推送功能,还无法在iOS系统下使用。因此,《卫报》还存在一个庞大的潜在用户群。然而,技术问题最终会解决,更重要的是创新推送理念,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创新实验室运作资金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卫报集团的投入,二是来自美国奈特基金会(1940年创立,致力于新闻业发展)的260万美元研究经费。此外,除这些专项资金外,实验室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来源。今年3月,推出的《如何解决一宗谋杀案》(以1980年“洛杉矶谋杀案”为背景)调查报道,获得不少读者好评。其实,这篇报道由亚马逊赞助,委托《卫报》来宣传它的电视剧《博斯》。如今,《卫报》依靠强大的内容创新力,已获得不少客户的青睐,如惠普、VISA、本·杰瑞等知名公司。

    (作者单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Madalina Ciobanu:Guardian Mobile Innovation Lab uses 

    push alerts and live polls to cover the #EUref,

    https://www.journalism.co.uk,30 June 2016.

    ②孙志刚:《视频直播成媒体必争之地 理解用户需求仍需探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5月3日。

驻外记者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卫报》:“移动创新”让更多记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