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十二:

于平实之处下工夫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在报道相对落后的地方时,不太适宜使用过于激扬的字眼,不太适宜让略显水性的语句占上风,就是在文章结构方面,也不能过于夸张跳跃。就好比中医下药,对沉重的病症往往会用些较平和平稳平实的药方。所以,在报道安徽加快皖北发展中,我们同样选择了平和平稳平实的文法,但这并不等于就平淡平庸平常,必须还要注意平中有奇,平中有味,平而不凡。

    关键词:头版头条     平实报道      扎实采访

    (一)

    如同世界上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一样,安徽也有着南北发展上的差异。虽然安徽经济整体欠发达,但其北部则更落后。淮河以北的整个地区,人称“皖北”,皖北显然就成了安徽经济落后的区域代名词。

    在安徽90年代初提出呼应浦东、开发皖江战略之后,全省财力、人力、物力相对集中于皖江一带,在合肥、芜湖、马鞍山社会各项事业相继启动,渐趋崛起,一片热气腾腾之时,皖北地区则愈显得萧瑟冷清,一时间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2009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来家乡安徽调研,语重心长地说:“皖北发展事关安徽大局,振兴皖北,是挖掘安徽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容。皖北不兴,安徽难以崛起!”其实,他不止一次这样说,每年全国两会,他到安徽参加座谈时都会说起。中央领导也不止他一人这样说,不少领导到安徽视察也会说起。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注着皖北发展,不止一次地提醒安徽要将皖北振兴放在心上。

    在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信息之后,作为党报记者,我们也是格外关注皖北发展,格外关注安徽在皖北的行动举措。新闻的嗅觉是记者的特殊功能。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更应该对中央和地方重大发展举措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在安徽着手研究皖北振兴,眼睛向北,决定激活皖北振兴要素时,记者的心劲儿也就格外地活跃起来,积聚起了宣传报道的喷薄热力,就待时机成熟了。

    2010年,皖北发展被确定为安徽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样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次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皖北地区被纳入其中。安徽的行动正逢其时。皖北发展因此迎来崭新机遇。2012年,积蓄了许久的报道热力终于暴发,我们用心采写的《四化同步兴皖北》,于这一年的12月20日冲上了人民日报头条。

    其实在此两年前,我们就已经着手张罗鼓捣起皖北振兴的报道了。那是在2010年6月,我和记者朱磊走马皖北,采写安徽加快皖北发展巡礼一稿。因为有吴邦国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安徽对皖北发展加大了战略性研究和支持,开发皖北,振兴皖北,摆上安徽决策层的案头。安徽为此下发了《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人才到资金,从教育到经济……10条政策措施,条条政策都在催生着皖北大发展的内生动力。

    怀着对皖北崛起的热切期待,我和朱磊跑了好长时间,采访了方方面面有关人士,既有宏观指导性意见,又有新鲜活泼的现实事例,两人边跑边议,深挖细掘,逐步形成了报道主题,重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放在上层扶精神、下层练内功上,上下发力,共同奋进。那篇通讯同样上了头条,主标题是《转方式谋突破,调结构求跨越》(见2010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副标题——“安徽加快皖北发展巡礼”。报道中,记者既正视皖北的落后,更看到皖北的潜质。于开篇处就如实道来:“曾经贫穷落后的皖北,正呈现出不凡的活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皖北阜阳、亳州、宿州三市生产总值增长12.53%,增速明显快于‘十五’时期,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127.8亿元,增长24.5%,增幅高于全省12.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增速愈加强劲。”紧接其后跟了一句:“皖北悄然变热的奥秘何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报道主旨上。

    整篇通讯围绕“转方式”和“调结构”大做文章——“转观念:‘包袱’要变财富”;“转支持:政策发挥杠杆作用”;“转发展:展开皖北大蓝图”。三部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特别是第一部分,突出观念的转变是皖北发展的首要侧重点。观念新,土生金。思想解放,黄金万两。皖北落后除了自然条件外,关键还在观念老化,鼓起人心向上的风帆比给钱给物都重要。我们从皖北的现状入手予以剖析:皖北三市(阜阳、亳州、宿州)六县(与三市相连的凤阳、怀远、五河、固镇、寿县、霍邱)土地面积占全省29.9%,人口占全省的42.1%,粮食总产占全省一半以上。区域内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了全省40%以上的贫困人口。

    必要的背景交代是新闻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把问题说充分,更能彰显报道的厚重和扎实。我们深知,要报道好加快皖北发展,有必要先把问题说透彻。如同小说、故事必须注重铺垫一样,在重大的新闻报道中写足写透背景材料,方能彰显报道主题的重要性。所以,在写过皖北沉重的“包袱”之后,通讯话锋一转,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显然,皖北发展事关安徽全局,安徽崛起必须振兴皖北。”如何振兴?通讯紧接着引用了时任省委书记张宝顺的话:“皖北要加快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下真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谋突破,在调整结构上求飞跃。”这就将通讯的文章之“眼”点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说透“包袱”能够变财富,即皖北人口众多是消费潜力,农民工多可以吸引回乡务工,耕地多可以发展绿色深加工农产品等等优势之后,又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新的皖北发展蓝图展开书写,最后进一步点题说:“现在看来,落后一步,并不可怕。借鉴先行者的经验,能使我们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开更大、更稳的步伐!”让读者通过现场采访,听到不甘落后的心声,看到皖北大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也许不大成熟的想法,就是在报道相对落后的地方时,不太适宜使用过于激扬的字眼,不太适宜让略显水性的语句占上风,就是在文章结构方面,也不能过于夸张跳跃。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就好比中医下药,对沉重的病症往往会用些较平和平稳平实的药方。所以,在报道安徽加快皖北发展中,我们同样选择了平和平稳平实的文法,但这并不等于就平淡平庸平常,必须还要注意平中有奇,平中有味,平而不凡。比如,“包袱”能够变财富、政策“杠杆”起妙用、皖北发展展开“大蓝图”三个小标题,就既有平实之风,又有不同之处,有奇有味而又不凡,细细品读,会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觉。就是在以后的有关皖北发展的报道中,我们也是处处注意平中见奇的方式,同样收到较好效果。

    (二)

    这就说到了两年后有关皖北发展的同一报道选题。

    推进地方全局性发展,最可贵的是政策上要有连续性,就此展开的新闻报道也必须讲究连续性。连续性报道会使新闻事实更丰满,更引人。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也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地方发展是这样,新闻报道也是这样。中央对全国发展大局有着大谋略,安徽对皖北发展随着国家大政方针也在逐步推进提升。前面说过,到了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安徽为此全面提升振兴皖北战略部署,我们也在两年前“加快皖北发展巡礼”报道的基础上,又一次站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报道新高度。上次头条明显是剖析性的,重点在面上的描述;此次头条则重在内核性升级,要在内生活力上寻突破。从国家层面看,十八大之后,信息化已提上了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等重要的位置,安徽对皖北的战略举措,也同样契合了国家战略部署。就围绕这些,我们把皖北发展定位在“四化同步”新水准。报道一上来就张扬着记者掩饰不住的热情:“‘鼓钟锵锵,淮水汤汤’。奔流不息的淮河水,划出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也给安徽北方烙上了一个家园性符号——皖北,这里是中国的大粮仓,也是华东的‘工业粮仓’”。皖北的战略地位和皖北求变的急切在此一笔点出,安徽要将皖北打造成新的增长极的战略谋划也跃然纸上。我们驱车皖北,心情豪迈,伴着皖北处处生机盎然的新气象,围绕皖北同步推进的“四化”,“化”出了皖北腾飞新势头,也“化”出了报道新篇章。

    与其他头条新闻报道一样,我们每每要琢磨采访很久,而针对皖北的进一步报道,所下的力气似乎更充沛,更实在。皖北欠发达,起步晚,皖北人的脾性也较南方人憨实一些。在报道上,我们也是想多到实地考察,把安徽振兴皖北的事情往实处做。在宿州,我们看到这里“产城一体”,让农民工进园区上班,在城市里安家;在亳州,我们看到他们把中药材做大做强,发展中药材市场和深加工,开辟高端新产品;在阜阳,他们把大农业做得气象万千,有模有样,从“种什么卖什么”到“卖什么种什么”,实干重塑新形象。阜阳是出了名的海吹唱虚之地,如今在新一轮的振兴中,其务实肯干的作风让人不敢鄙夷。边跑皖北基层,边思索皖北各地对抢抓机遇的新实践,我们心里渐渐积蓄了做好报道的底气。

    尽管如此,在投入采写安徽振兴皖北重头稿件中,我们每一步功课都力求做得扎扎实实,先是找省发改委和皖北办反复研究政策,同时认真体会吴邦国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对振兴皖北不同场合下的讲话精神,吃透地方实情,又琢磨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然后迈开双脚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才动手写作。在写作风格上,我们同样如同先前的头条报道一样,着意于平实文风,与皖北人朴实无华的气质、走一步算一步的憨劲相一致。

    文风透视地域风情,新闻也要力求与报道对象特性相符合。正如《水浒传》用的多是山东方言,《三国演义》体现的是中原文化,《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更贴近京都以南的特点。在报道安徽“四化同步”振兴皖北的稿子中,无论从框架构建,还是语言使用,我们都像第一篇“巡礼”报道那样,清醒地使用实而又实的文字驾驭方法。皖北振兴不是说说就能见效的事,虽然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之后有了起色,但作为皖北人,记者从心里不愿把报道做虚了,不想表面光鲜,唯求步步踏实。先从标题上看就没什么花哨,通讯的三个部分还略显土气,但都透出实在劲儿。

    上来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补短板”。补什么短板?补工业化和城镇化短板,以前滔滔淮河水给皖北带来了富庶和荣光,以全省不到四成的土地,所生产的粮食占全省六成以上,生息养育着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所以有民谣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现在看来,光靠米面只能混个温饱,富不了百姓,强不了财政,皖北振兴要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短板”补上来,“四化同步”才能让皖北成为安徽新的增长极。皖北有能力做好,也已经出现种种振兴新气象:宿州不光产城一体化,还兴建起“云计算”新城区,农民工成市民,高端人才上“云”层;阜阳的商贸城让农民进城做生意;蚌埠打造皖北区域中心城市;淮南、淮北升级煤电煤化工,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集聚人气。皖北各地紧紧抓住发展良机,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业绩。

    通讯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也是实而又实,一个是“搞共建”,一个是“强基础”。搞共建,是安徽加快振兴皖北的一大抓手。共建就是搭起皖江与淮河的桥梁纽带。安徽为此出台了《关于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区的实施方案》,决定由省直和合肥、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各城市,与阜阳、宿州、亳州等皖北6市县区,共建皖北各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打造皖北“四化同步”示范区。用省发改委领导的话说,就是“让皖江与淮河牵手,开展南北结对合作,激发内在动力,形成先发带后发、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采访中,我们看到,皖江与皖北携手共同建设起一个又一个工业园区,南部资金、人才、管理和市场信息的注入,让皖北各地呈现出大不一样的发展新格局。

    说到基础,人人明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基础,是安徽振兴皖北一刻也不敢放松的大事。皖北最大的优势在农业,最大劣势也在农业,但皖北不能丢掉农业另起炉灶,就像安泰不能离开土地。记者更不能头脑发热,必须带着脑袋下基层,也要带着脑袋写稿子。采写振兴稿件,和地方寻求振兴一样,不能短的没补上,长的却丢了。要让长的更长,短的快补,综合施治,互补共赢,以记者的发现和思考,为着地方的发展献计献策。皖北短在以农为主,但农中也有长项,记者看到利辛县的曹店村建起标准化养殖区,还有现代农业示范区,新村建成区,以及工业功能区,工业区引进秸秆深加工,变废为宝,还破解了烧秸秆多污染的烦恼。这就让农业更加稳固、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美好,这样的探索就是“强基础”的典型。皖北既要汲取皖江创新发展经验,又要不丢掉皖北特色,不以牺牲粮食、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稳健推进四化同步模式,皖北的振兴才有希望。记者正是在如此平实的报道中,展示了新闻宣传引领发展的特有魅力。

    (三)

    平实是新闻报道的本色。特别是针对农村报道更应该如此。唐政治家、散文家柳宗元论述写文章时曾说:“言而无实,罪也。”古人特别是风骚明清数百年的桐城派,为文格外讲究言之有物,言而要实,以浮华虚假为恶。从事视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更应突出平实有用。特别是针对“三农”来说,农民的朴实,农村的淡然,农业的无华,都给新闻报道铺垫了浓厚的沉稳色彩,记者更须心存敬畏,平实为要。农村、农业、农民的报道不可能如《纸牌屋》那样狡黠,也不可能如《甄嬛传》那样文绉绉,酸溜溜,绵里藏针,话里有话。农字号的报道,唯平实而别无他法。

    如前所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静静的顿河》《老人与海》《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诸多国内外名著,那都是因小说题材而取其语言风格,因人物性格而定命运走向,不可能让贾宝玉说出焦大那样粗俗的话语,也不可能在林黛玉口里飞出刘姥姥的吐沫星子。那西化味道极浓的洋人著作,与江北人的语言相去更是甚远。振兴大平原为主基调的皖北,其报道语言选择无疑要用平实的乡土话语,以平实的篇章框架构筑出厚重的新闻特色。在结构上,上一篇以“转观念”、“转支持”、“转发展”的“转”为主基调,那么在后一篇就以“补短板”、“搞共建”、“强基础”为主调门,循着新闻事实的节拍,既层层递进,又步步扎实;在语言上,我们选择的也是较为平实的乡间俚语。比如说到皖北地理特点,引用的是民谣“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活脱脱衬托出了新闻语境。再说对话,讲到大周村总支书记杨华,他的话就是:“咱们村的萝卜比水果值钱,每斤卖10块多钱!”而工业园区赛瑞克公司负责人的话就不同了:“我们的产品,是通过收购秸秆粉碎加工制成的。”可见,平实是要有针对性的,是要讲究新闻语言氛围的。平实的语言用在农村报道中相得益彰,用在其他报道中恐怕会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了。

    平实的报道来自扎实的采访作风。平实中必须彰显出行者的力量。搞农村报道而不到农村去,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头一年冬去看还是一片工地的宿州鞋城,第二年去就是两片新城,一边是鞋业加工区,一边是农民工安居新社区,“让农民工进厂上班,在城市里安家”,如此简洁平实的新闻语言,自然而然地在稿件中流淌。包括杨华那样的典型语言,还有瑞克公司负责人的商业话语,那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出来的,都是下到生活一线采撷到的。那些活灵活现的不同角色的话语,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稍一加工就是报道上的合格产品。所以说,扎实的采访,是平实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但平实不是平淡。正如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非惟其诗可称道,如先生所云;其文亦深稳平实,而言外之趣。”“言外之趣”,贵在趣字,平实而泛文采不足取也。平实中首先必须显现出厚重的思想。淡而有味,平而出奇,平实的铺陈中透视着思想的深邃,让思想带动键盘,在看似平淡的报道中而含“言外之趣”,这样的报道才会让人喜闻乐见。“皖北兴,则安徽兴”,在采访中,记者和安徽决策者们共同探讨、思索报道的价值取向,一起研究新闻的深度,才会寻找到“要同步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皖北打造成安徽崛起增长极”的报道高度。正是有着思想的引领,我们在报道中的几个小标题才冒出有味而出奇的境界。比如上一篇的三个“转”,比如下一篇的“补短板”、“搞共建”、“强基础”,如此充满辩证思维的报道构想,就给平实的农村题材镀上了深邃的思想之光。

    总的来说,平实的报道来自扎实的采访作风,平实的语言来自对生活的品评,平实的文风来自对基层气息的感悟,要让平实的报道显出不平淡不平常不平凡的文字张力,那就必须于平实之处下工夫。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

于平实之处下工夫
晚报都市报言论怎样“接地气”
回访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
普通人物如何“借力”报道?
增强企业报“走转改”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统副刊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