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打通媒体融合中商业变现的壁垒

——网络支付与媒体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 汤代禄 《 新闻战线 》(

    网络支付将逐渐成为支付主流,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更加明显。由网络支付所产生的支付市场、数据征信市场规模庞大,在千亿到万亿元以上,且处在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在媒体融合中,有必要接入网络支付,顺应网络发展趋势。

    观察当前主要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现其共同点就是“众筹”,主要为个人用户、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赚他们的钱。而传统媒体,更多地靠广告,靠服务大企业,服务政府。可见,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借鉴互联网经验,向服务读者用户转型是一个方向。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变现中,重要一环就是支付问题,特别是网络支付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到,网络支付主要包括传统银行提供的网络支付和第三方非金融机构(俗称“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网络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支付逐步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移动支付。

    网络支付渐成主流

    网络支付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

    据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网络支付快速增长,成为当前我国支付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如图1所示。通过与国内GDP数据相比还可以发现,网络支付的规模和增速,都是GDP对应数据的数倍,且倍数在逐步增大,说明增速已远超GDP。

    近两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规模在几十万亿元(2014年24.72万亿元,2015年49.48万亿元),银行的相应规模在几千万亿元(2014年1404.65万亿元,2015年2506.23万亿元),由此可见,目前银行仍是网络支付的绝对主力。在银行网络支付(包含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中,占金额90%以上的业务又是银行的互联网支付业务。

    在网络环境下,支付的无卡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随着无卡支付的发展,网络支付对银行卡的依赖性正逐步降低,并且速度在不断加快。因此产生了金融“脱媒”现象,即资金的供给双方绕开了银行体系,完成了资金的体外循环。

    活跃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备受关注

    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规模在支付体系中占比还不大,但呈现出暴发式增长的特点。近两年几乎翻倍增长。

    面对如此活跃的市场,金融政策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紧盯其发展动态,并适时推出相关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2010年9月实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12月颁布了《实施细则》,设定了行业准入规则。

    2015年12月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确立了分类、限额管理方法,控制潜在的支付风险。

    目前已获准入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从2011年5月到2015年12月,共270家,由于违规注销掉3家。在这267家中,涉及网络支付业务的有111家,网络支付牌照已不是稀缺资源。另外,数字电视支付和指纹支付牌照,为实现多渠道支付注入了新手段。

    马梅等人在《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一书中指出,当前国内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三方支付平台的赢利概率比较大,交易额超过万亿的水平才能有比较稳定的赢利能力。

    移动支付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据央行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在2014~2015年间,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移动支付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普及初期,呈现出了很强的活跃性,因此会充满更多机遇和挑战。

    据各自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借助移动支付实现的微信红包总收发321亿次(除夕至初五),比2015春节的32.7亿次增长近10倍,有5.16亿人参与其中,几乎涵盖3/4的网民。2016春晚手机支付宝上有3245亿次互动,新增11亿对好友。

    如此高速的增长背后是需求的激增和细分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传统商务领域的不断渗透,在这种转变中,将蕴藏诸多商机。央行支付结算司也指出,“移动支付将主导未来零售电子支付发展方向”。

    网络支付使用率已突破6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16亿,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已达60.5%;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3.58亿,增长率为64.5%,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已达57.7%。2016年春节的红包大战,又将手机支付用户比例推升至70%以上。这样的使用率水平,已经可以使更多的商业设想变为现实。

    2014年网络支付市场,支付宝拥有88.2%的品牌渗透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银联支付以41.9%的渗透率位居第二位。移动微信支付后来居上,渗透率为21.5%。腾讯财付通和快钱支付分别以19.6%和13.2%的渗透率位居第四位和第五位。

    安全技术不断发展,接受程度较高

    网络支付的安全与便捷是一对矛盾。比如支付宝发现,网络支付安全操作的提高会使交易的成功率下降,为此推出了快捷支付,并承诺承担被盗风险,此举促使消费频率提高了20%以上,交易成功率由此前的60%提高到90%,大大促进了网络支付的应用。据业内专家巴曙松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安全投入规模非常大,支付安全技术不断完善,一些主流支付机构总体风险管理能力可以接受。另外,从上面网络支付高达60%的普及率也可以看出,网络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可接受程度。

    哪些企业自建网络支付平台

    目前业内自建网络支付平台的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如阿里支付宝、腾讯财付通、百度百付宝、新浪支付等;金融服务企业,如银联;传统大型企业,如三大电信运营商,顺丰快递(物流快递),苏宁云商(电器卖场),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山东高速(交通运输)等;个人创办的企业,如易宝支付、资和信电子支付等。由此可见,跨界建平台可行。另外,还有几家广电媒体参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具有有线电视支付的技术平台和资质。

    媒体融合中网络支付蕴藏新商机

    可大幅降低收款成本

    采用网络支付的收款成本大约在1%左右。以支付宝为例,目前采取类似个税的阶梯分段费率法,如图3所示。但总体来看,其服务费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且交易额越大,服务费率越低。比如通过支付宝收取200万手机报订户的订阅费,每个订户3元/月,则1年7200万元订阅费需支付服务费约51万元,折算下来收款的成本费率约为0.7%,远低于传统的70%。

    可直接面向消费者收费

    网络支付,打通了O2O的资金流。这样,手机报、数字报等新闻内容产品,面向读者、客户端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等虚拟产品,基于新媒体开展的营销活动,就可以实现直接向消费者收费,降低收费成本。笔者在承担建设的统一读者会员数据库项目中,就设置了在组织读者会员活动中,直接为会员提供在线报名、支付的功能。

    网络支付或使报纸成为商品销售平台

    在报纸刊登商品促销信息时,与新媒体对接,为读者用户提供直接下单、支付的二维码入口,将读者和商家连接起来,将交易数据留在新媒体中。再通过大数据运营平台,准确统计消费行为,就可挖掘潜在商机。

    网络支付汇集了更具价值的大数据与“小数据”

    据《支付革命》一书介绍,“第三方支付机构控制电子支付流,向前可以与对交易信息流的控制叠加,掌握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方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市场行情等重要动态信息,向后可以向资金流控制延伸,掌握其他金融机构或自身开展融资服务所需的风险信息。”由此可见,通过网络支付,可以汇集众多真实信息的大数据,以实现“控制信息流以控制支付流,控制支付流以控制资金流”。

    大数据中,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要比海量数据更有价值。因此,通过围绕在网络支付中的用户交易行为、支付行为、上网行为、社交行为等,可以形成针对个人的“小数据”,将这些“小数据”进行组合分析, 可以实现对个体行为、偏好、心理、价值观、身份、收入、社交、信用等的分析。而这些分析都是实现商业变现的重要基础。

    支付大数据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户征信系统的基础数据,而且市场规模庞大。据美国征信使用频次及我国征信市场架构,我国征信市场保守估计也会超过千亿元,而围绕征信的金融服务市场将容量无限。2015年1月,央行已钦点包括腾讯、阿里、拉卡拉在内的8家征信机构做好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截至2016年2月仍未正式放出个人征信业务牌照,说明目前个人征信市场正处在开发初期,监管层仍在密切关注着发展动向。

    网络支付将逐渐成为支付主流,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更加明显。2015年网络支付的网民使用率已突破60%,表明网络支付已成为个人消费支付的新趋势。由网络支付所产生的支付市场、数据征信市场规模庞大,在千亿到万亿元以上,且处在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有必要接入网络支付,顺应网络发展趋势。

    本文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XWCB-ZDKJ-FHCB/SD-47。

    (作者单位:大众报业集团信息技术部)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央行支付结算司:《互联网时代的支付变革》, 2015年4月,http://www.pbc.gov.cn/zhifujiesuansi/128525/128531/2811423/index.html。

    ②蔡洪滨:《创新创业与经济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③刘伟:《民营资本抢滩千亿征信市场》,时代周报2015年8月,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50811/30882_1.html。

打通媒体融合中商业变现的壁垒
生态化协同与网络化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