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敢啃硬骨头 会啃硬骨头

——“去杠杆”独家调研报道采写体会

●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 新闻战线 》(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财经报道立足改革发展大局,接连啃住“硬骨头”,此前策划组织的去库存、降成本、民间投资等调查报道都引起热烈反响。8月、9月又刊发了两篇“去杠杆”的报道,反响很好。由此可以看到,经济工作中的硬骨头,正是财经新闻的硬骨头,党报的财经报道必须善作善为,也确实大有可为。

    2016年8月29日、9月12日,人民日报财经纵横版分两期刊发调研报道《去杠杆,企业过得怎么样》《去杠杆,“一刀切”使不得》,并配发记者手记《阵痛之后是新生》。这是在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后,央媒专门针对“去杠杆”策划组织的独家调查报道。记者分赴江苏、山东、河北、黑龙江4省的8个城市,探访63家企业、74家银行机构以及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摸底真实情况,倾听看法建议,探寻解决路径。

    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这组报道的内参稿作出批示。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这组报道提出的若干建议在《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报道广受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好评。中财办、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先后给予肯定。山东、黑龙江、河北、江苏等省的金融监管机构致函或来电表示感谢。报道也引发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热议,在人民网当日点击量位居前列。不少专业财经媒体的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中宣部《新闻阅评》撰文指出:“人民日报迎难而上深度调研企业去杠杆”“采访挖得深,问题抓得准,对策说得透,为准确把握去杠杆的进程、有效推进去杠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为一组财经新闻,“去杠杆”调研报道敢啃硬骨头、会啃硬骨头,引领舆论走向,助推实际工作,传播效果和影响范围达到预期甚至超出预期。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批示:“这组报道和内参抓得好,值得充分肯定。要在本报编辑记者中提倡这种啃硬骨头的作风。”李宝善总编辑批示:“两期报道采访深入,反映了不少基层实际情况,揭示了实际工作的复杂性,也提供了一些有益做法和经验,具备了深度报道的各种要素,很有价值。”谢国明副总编辑批示:“去杠杆,难。报道去杠杆,亦难。经社部迎难而上,直面矛盾,了解实情,实话实说,有力有度,效果良好。”

    梳理此次采写过程,我们体会,是在传播新生态下把握住了财经新闻的五个看点。

    真材鲜料有深度

    去杠杆是今年供给侧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很难啃;去杠杆报道是经济新闻的一个硬话题,不好写。目前去杠杆工作总体推进较缓慢,条条和块块尚未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解决方案。自去杠杆提出以来,一些财经媒体和研究机构陆续作过解读,但有的浮光掠影,停留在政策表面;有的只见树木,过于纠结细枝末节。与此同时,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声很少见,这也造成舆论对去杠杆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分歧,企业和社会迫切需要看到深度的报道、听到靠谱的声音。

    年初至今,去杠杆“去”得怎么样?到底能不能“去”?应该如何“去”?是经济工作中不少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但如果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现实,这些情况很难掌握清楚。有理有据、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才可能解疑释虑。

    8月初,根据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结合上半年经济数据,经济社会部看准时机,由分管部主任牵头,财经采访室成立专题调研小组,在央媒中率先出手,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和城市以及典型企业、银行机构、政府部门,4位财经记者历时半个月,冒着伏天酷暑,深入厂矿车间,“沉下去”了解去杠杆。

    报道就一个个案例和数据抽丝剥茧,既如实反映了部分企业“自主去杠杆”,为今后发展“养精蓄锐”,又客观揭示了高杠杆企业集中于“重”“大”传统行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整让一些企业现金流压力陡增的现实。报道还指出,银行“谈钢色变”,对某些行业“一刀切”“为去而去”,此风堪忧;而银行愁的是“坏杠杆难去,好杠杆难寻”,去杠杆进程受到不良贷款增加的约束。

    来自基层一线的真材实料,保留采访对象的原汁原味,增强了这组调研稿的新鲜度和可信度,使报道更加丰满立体。从主流新闻网站到商业网站,当天都在首页头条或首页重要位置转载了这组报道,网信办在全网推送。中财办的同志说:“你们的调研很实,许多‘干货’从其他渠道难得一见。”

    直面矛盾有锐度

    这组调研报道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回避真问题。从议题设置到采写内容,都抓住当前去杠杆中的痛点,充分展现了破解“两难”的艰辛。

    直面现实状况,敢写尖锐矛盾。在河北唐山,有“先开滦,后唐山”之说,开滦集团迄今还负担着唐山14个小区、50万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家知名国企,在有担保的前提下,今年6月发行15亿元债券竟无人问津,最后不得不经有关部门协调,由省内金融机构出面购买,才使集团的债券免于流发。触及这种想象不到的难题,带来了峻切的阅读震撼,加深了自上而下对企业去杠杆困境的认知。当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看到记者发去的采访提纲,当即表示这个问题抓得好、有锐气,要求该省有关方面全力支持此次调研。

    直面复杂问题,善抓主要矛盾。在去杠杆中,利益各方诉求不一,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企业与政府、银行与政府之间存在各种矛盾,报道如果撒胡椒面、平均用力,就会失去重心,令人不明所以,让报道价值大打折扣。记者抓住企业和银行反映最强烈的“一刀切”,作为主要矛盾来写,别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展开,使整组报道火力集中、对焦精准,最大限度呈现了当前去杠杆中的紧迫问题。报道指出,地方银行机构对企业比较熟悉和了解,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能保持信贷规模,但去杠杆经常是上级机构对整个行业下达压降任务,一些僵尸企业或已形成呆坏账的企业无力还贷,反而导致正常运转的企业被摊派了更多压降任务。

    记者对企业和银行遇到的“难”没有轻描淡写、大而化之,而是采取冷静理性的态度,将矛盾摆在桌面上,查实情、攻难点、讲真话,使整个报道更具锋芒、更有分量。银监会一位负责人表示:“记者有胆识,下了大工夫!假如我们这些部委到下面调研去杠杆,恐怕拿不到这么多猛料,企业也不会讲这么多心里话。”龙煤、徐工、南钢等企业表示,关于去杠杆,也曾接受过一些媒体采访,但只有人民日报的稿子真正指出了问题所在、传递了企业呼声。

    专业视角有高度

    敢啃硬骨头,还要会啃硬骨头。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去杠杆的政策性最强,且涉及面广、敏感度高,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乎预想。在采写中,有大批术语、数据要消化,有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账本要细算,对记者的专业水准、知识储备和调研能力要求很高。

    几位财经记者发挥自身优势,站在全局高度,用专业视角看待问题,用专业理论研究问题,用专业思维解析问题,增强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仅让“外行看热闹”,更让“内行看门道”。这也正是报道能引起中央高层关注的重要因素。

    比如,去杠杆能否速战速决?社会上众说纷纭,专家们各执己见。报道用翔实的例证说明,重症还需缓治,去杠杆应处理好与其他重点任务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短期看,去杠杆势必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出现企业违约、经济下行、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但长远看,去杠杆也是市场出清的过程,倒逼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让经济重新走向良性运行轨道。

    又如,企业都该去杠杆吗?这是另一个争论点。报道以大量扎实的调研材料为基石,条分缕析,认为去杠杆绝不能“一刀切”,需要分类施策:一些企业遇到经营低谷但仍有发展潜力,应帮助这类企业渡过难关;对于那些杠杆率高企、没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则要坚决清退。

    再如,怎样稳妥去杠杆?报道经过专业分析后认为,去杠杆要兼顾稳增长,这看上去是一个“两难”选择,但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才是去杠杆的根本之道。然而,促增长不可避免要增加贷款或赤字,又会提高杠杆率。因此,去杠杆需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类似的表述有全局观、有说服力,得到相关部委和金融界、企业界人士的广泛赞同,认为“说的是内行话,提的是真观点”“报道够专业,全打在七寸上”“比不少财经新闻高出一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人云亦云,遵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学理论,全面准确地报道最新的实际情况和基层的苦恼诉求,是该组报道专业水平的又一体现。

    重在求解有力度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调研报道能挖到许多第一手鲜料,但如果只看到眼前现象,就事论事,很容易在千头万绪中迷失方向。求解去杠杆的方式方法时,这组报道注重把握发展大势,服务经济大局,吸纳各方观点,兼容不同态度,务求政策建议明确、客观、积极、操作性强,且有广泛代表性,不是某个企业或银行的一家之言,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如,不少地方成立债权人委员会,报道以详细案例说明成立债委会的积极意义,认为改变了以前金融机构各自为战、各打算盘的格局,另一方面,又指出目前债委会是区域性的,许多企业在全国都有贷款,往往是当地机构说好了不抽贷,却被外地银行抢先抽贷。记者由此建议加强全国范围的债委会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拿出步调一致的信贷政策,不轻易退贷。

    又如,债转股是经济领域热门话题,如何推进债转股?报道没有一味肯定或否定,而是客观分析当前形势下债转股的利弊,并以具体事实说明,金融机构不可能长期持股,必须为未来股权退出提前设置通道;债转股不能成为企业甩包袱的手段,特别是产能落后严重、基本面极差的僵尸企业,直接破产清算是最优选择。

    再如,去杠杆过程中出现不良贷款上升,银行反映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和渠道有限,而相关税费却较高。对此,报道提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需要政府协调工商、房产、土地、车管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银行查询企业和个人资产信息,使银行能尽早介入、及时维护债权,同时要降低执行、评估、过户等费用,降低处置成本。

    在努力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报道结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新特点,提出去杠杆“四解”,即合力去、稳妥去、分类去、统筹去,并对症开出“药方”,富有建设性,对决策部门有效化解去杠杆中的问题和风险起到了参考作用。

    这组报道的上篇刊发不久,银监会即针对去杠杆中的“一刀切”现象发布通知,要求各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致行动,切实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不得随意停贷、抽贷,最大限度地帮企业解困。10月上旬,国务院出台《意见》,要求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人民日报的去杠杆报道有问有解,对于搞实际工作的人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通俗表达有温度

    财经报道专业性强,在受众印象中往往显得严肃、生硬、干巴,过于“高大上”,读起来有点耗神费力。“专而更专”的去杠杆,貌似跟老百姓没什么直接关联,但无疑是供给侧改革中绕不开的一大关。如何在深入讲清问题的同时,让更多受众产生阅读兴趣,扩大影响,也是写好报道的关键所在。

    目前财经新闻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用数据多、讲故事少,用术语多、讲白话少。数据固然可以给出全局性趋势、全景式状态,却是冰冷的,而故事虽是个案,却有着温度;术语固然准确专业,却艰涩难懂,而经过“翻译”的大白话更容易被接受、被记住。好的财经新闻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组“去杠杆”报道在聚焦重大经济问题时,特别注意讲故事,小视角、小切口,用基层的生动案例、企业的亲身经历,把事写活,让人听懂,将枯燥问题化作活灵活现的新闻话题,将经济术语转成老百姓熟悉的寻常白话,使报道传送的信息能入脑入心。

    “债权人就像抬着木头的队伍,大家步伐整齐,就能分担债务压力,企业还有希望。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走开不抬了,木头瞬间就会坍塌”;“有些困难企业像快要腐烂的桃子,如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里还能保鲜一阵子,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腐烂。如果现在就榨成果汁,还能卖点钱,烂掉就没价值了”;“病去如抽丝。高杠杆的形成是历史的、长期的过程,想去掉没那么容易”;“一些企业开始观望,拖欠银行利息,盼着能搭上债转股‘便车’”……这些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穿插其中,拉近了重大经济话题和普通读者的距离。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财经报道立足改革发展大局,接连啃住“硬骨头”,此前策划组织的去库存、降成本、民间投资等调查报道都引起热烈反响,内参稿也都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批示。这次“去杠杆”报道的实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硬骨头,正是财经新闻的硬骨头,党报的财经报道必须善作善为,也确实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祝晓虎

敢啃硬骨头 会啃硬骨头
当好媒体 建全媒体 做跨媒体
践行“两学一做” 推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