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眼看中国》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文献片和中国纪录片百年发展的“影像教科书”,更是一次充满实验精神的影像实践。作品聚焦历史影像,秉承本土传统,观照国际理念,对话电影大师,还原历史细节,讲述生命故事,挖掘社会变革中的民族精神和人性光辉,彰显丰厚的人文情怀和温暖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电影眼看中国》 纪录片 叙事 美学风格
2015年5月18~21日,8集纪录片《电影眼看中国(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从2002年的16集纪录片《经典纪录》,2004年的12集纪录片《世纪长镜头》,到2013年的8集纪录片《电影眼看中国(第一季)》,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张同道教授历时13年,聚焦时代影像,对话电影大师,解读美学思潮,践行影像创造,完成了关于中外经典纪录片从理论研究到影像践行的“三级跳”“四部曲”。
两季《电影眼看中国》共分为《勋业千秋》《冯玉祥北伐工作记》《十九路军抗日战史》《第二代》《民族万岁》《民主前锋》《民主东北》《中国人民的胜利》《伟大的土地改革》《纪录电影新浪潮》《红旗渠》《莫让年华付水流》《来自农村的报告》《拼搏》《话说长江》《望长城》等16集。影片以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以中国纪录片创造的主体精神和世界纪录电影理念为坐标,重点聚焦16部中国经典纪录片,挖掘百年中国社会变革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人性光辉,展现具有时代特征和纪录片品质的“执著信念和善变美学”。
《电影眼看中国》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文献片。“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简单地说,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图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现实记录的文献价值。” ①翻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纪录片相册,《勋业千秋》《民族万岁》《中国人民的胜利》《红旗渠》《话说长江》等影片或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展现民风民俗、人文地理,或记录百姓生活、社会风貌。北伐战争、抗日战史、新中国建立、土地改革、体育崛起、文化寻根……16部作品,16个历史关键点贯穿起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主线。从丰富的历史影像、档案文献、书信图片、人物讲述中“寻找宏伟历史的人性切口,打捞重大事件的隐秘细节,触摸一个民族的心理伤痛,见证当代中国的转变时刻”。《电影眼看中国》描绘了一幅活动影像的“清明上河图”,呈现百年中国的社会纵横、人物春秋,具有丰厚的文献价值。
“地标式”作品评析。强人纪录片《勋业千秋》《北伐记》,战争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战史》《中国人民的胜利》,时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革命》《来自农村的报告》,平民纪录片《第二代》《莫让年华付水流》,还有体育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拼搏》《话说长江》《民族万岁》等,每一部作品都发时代强音,领一代潮流。
“山峰级”导演解读。“所谓大师,就是那些以个人身影覆盖历史的人。他们被历史选择,又创造历史;他们终结一种传统,又开辟另一种传统;他们撑起一片天空,又留下浓重的阴影。世界纪录电影百年历史犹如一座峰峦连绵的群山,而那些大师正是高耸的巅峰……”②黎民伟、潘孑农、郑君里、孙明经、袁牧之、陈光忠、陈汉元、刘效礼等“山峰级”导演,大多兼具旧传统“终结者”和新时代“拓荒者”的品性和特质,他们的镜前幕后、美学探索、人生历程一一揭秘呈现。
“卫星型”资料整合。影像资料丰富翔实,采用“‘地标式’经典作品+‘卫星式’资料影片”的案例教学模式。以《电影眼看中国(第二季)》为例,不仅有8部“焦点式”经典纪录片,还包括59部中国影片、21部外国影片等“卫星型”资料影片,其中故事片19部,纪录片61部。这些影片既“闻名”又“现形”,涉及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电影眼睛派,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自由电影运动,法国真实电影、新浪潮电影,美国的直接电影、好莱坞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纪录电影运动与思潮。另外,通过重回现场、重访当事人创设情境,司徒兆敦、朱羽君等“泰斗级”专家点睛评述,都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电影眼看中国》是一次关于经典纪录片“再记录”的影像实验。它以“民族精神史”和“美学风格史”为线索,又不拘泥于历史脉络梳理和美学风格流变,而是通过精读、细读、研读文本的方式,从影像中捕捉细节,在表情里书写情怀,充满了对人类情感的好奇和对命运的关注,真正将“史、事、诗、情、思”融为一体。
一、秉承本土传统,观照国际理念,融合理论研究和影像践行
作为“时代的相册”,纪录片聚焦社会、记录变迁、关注人生。记录“时代最强音”既是纪录片的主要任务,也决定了纪录片的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纪录片”。《电影眼看中国》秉承中国纪录电影发展的本土传统,坚持探寻纪录片发展的“中国道路”。从强人电影《勋业千秋》到小人物电影《莫让年华付水流》,从宏大叙事、高亢激昂的“形象化政论”到宁静优美、诗意抒情的中国文人电影,再到自然质朴的纪实主义风格,中国纪录电影百年发展脉络清晰。
纪录片作为一种舶来品,西方电影理论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一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移植说”“嫁接论”始终是研究中国纪录片百年风格流变的重要方法。事实上,无论是“移植说”还是“嫁接论”,都只是简单地用西方电影理论来分析评价中国固有的纪录片作品,引用理论和创作实践之间存在着语境差异,使看到的大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表征,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纪录片的百年生长轨迹。中国纪录片创造的主体精神往往被弃置不顾,仅成为西方纪录片理论之树的一个“枝梢”。《电影眼看中国》在梳理中国纪录片创作实践基础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纪录理念的“整合”。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格里尔逊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爱森斯坦的苏联蒙太奇电影、伊文思的“真理电影”等西方纪录片流派和《桃李劫》《风云儿女》《马路天使》《天云山传奇》《沙鸥》《老井》等中国民族化电影实践共同构建中国纪录片美学追求的价值坐标。在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纪录理念的交汇融合中,中国纪录片始终坚持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对外来资源的合理吸纳,持续地实践、完满地实现自己的美学追求。
纪录片是实践的艺术,影像创造既是研究的出发点,更是实践的落脚点。从《经典纪录》《世纪长镜头》到《电影眼看中国》,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创作团队用“‘经典纪录’再记录”的方式完成了关于世界和中国纪录片的影像实践。正如该片总导演张同道教授所言,“把学术转化为影片并非物理累积,而是化学聚变,宛如从粮食提炼酒精的过程。”立足现代语境,将历史影像碎片化,《电影眼看中国》用强烈的现场感、跳跃的节奏感、戏剧化的细节、卓越的叙事魅力重新建构艺术形象,从影像分析、理论研究,最终实现文本创造。
“点”评放大细节,生动形象。“除了剃头,剪手指甲和脚趾甲也是军中一课。这一场景在今天看来颇有些娱乐性,士兵们在拍摄前一晚应该洗了多少次脚,才能在总司令面前脱下四处奔走的战靴啊”。
“线”叙脉络清晰,承前启后。“抗战胜利前的黑暗岁月,战火还在绝望地燃烧。一位大学教授用彩色胶片记录了他的学生,他的校园,见证了一座大学在战争里的迁徙、坚持与还乡历程。这就是《民主前锋》”。
“总”论归纳概括,高屋建瓴。“画面宁静优美,时间缓缓流淌,时代感被抽离,严肃语言被置换为抒情诗句,无意间接续起自孙瑜、吴永刚、费穆以来中国文人电影的脉络”。
还有诸如“12月7日,他在香港九龙塘俱乐部宴请在港政府要员,特别邀请黎民伟放映《勋业千秋》。放完已是夜里十一点,香港街头寒气袭人。回家路上,黎民伟并不知道远在太平洋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已被日军偷袭”,“影像里笑脸相迎,镜头外心思难料”等。这些“点”评、“线”叙、“总”论相结合的解说词叙述,既有西方叙事的心理分析、环境写实,又有呼应、穿插、打岔等中国传统叙事技法。
二、探勘影像文本,还原历史细节,跨越纪录时空和现实世界
中国纪录片美学内涵的本源蕴藏在丰富的影像之中。自觉摒弃从某种创作观念与思潮入手的研究方法,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爬罗剔抉,解读纪录影像长河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创作符码,打捞起背后隐秘的时间记忆,深入体悟、真切理解创作者对叙述对象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处置方式,这是一个深入知会的过程。
《勋业千秋》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呆照摄影”和不同时期版本构成的文化堆积层剖析;“八字桥之战”的双机位复拍,较早将故事片拍摄手法引入纪录片;1979年跟随长江科考队的中国摄影师拍摄的《话说长江》第一滴水镜头……这些史诗般影像“大河”中的“微澜”,在细节的咀嚼中被逐步逐点地体味提取,从细小微末处着手,于微茫处见精神。
“总司令开始为伤兵董淑敏擦澡,拧毛巾、擦肚子、翻身擦背,周到细致。摄影机追随冯玉祥运动自如,镜头移动平稳,完整记录了擦澡过程。穿袜子的时候,电影特意给了一个大特写。与同时期纪录电影相比,赵亦云的摄影机位变化多、运动稳、景别小,突出细节,电影语言明显受到苏联的影响。”这是对《冯玉祥北伐工作记》中一段影像的解说,涵盖画面内容、景别特征、运动变化、细节表现等方面,分析精确细致,黑白的胶片中蕴含的历史细节更加清晰生动。
“表情既是个人的、情绪的符号表达,也是一种社会语言。从这重意义上说,人的表情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表情。”③《电影眼看中国》中,人物表情成为还原历史细节最重要的视觉符号,呆照式的人物亮相、群体性的集体劳动、标杆性的英雄劳模、丰富的个人情绪,每一种表情都是特定时期的国家需要和时代象征。尤其是影片中人物曾经的公开标杆和当下重新拍摄的私密表情交叉剪辑,更是给今天的观众以无法言表的慨叹。
历史中充斥着现实,现实中包裹着历史,如果现实和历史发生交集,它们会有怎样的碰撞?《电影眼看中国》最大可能地贴近创作者的初衷,尊重原作,又努力联系现实语境,用影像构建跨越历史和现实的时空隧道。广州到韶关的现代高铁和老旧火车的影像交替,当年的南校场和今日的中山公园空间转换,凤阳鼓楼前的传统花鼓戏和节奏感强烈的现代街舞,还有成都的望江楼竹林、武侯祠、杜甫草堂和茶馆等,每一个空间都被搭建成横跨传统历史记忆和现代社会现实的桥梁,单向的时间通过影像在过去与当下之间自由来去。影像赋予纪录片超越时空的力量,见证着生命的沧桑。
三、挖掘叙事资源,讲述生命故事,彰显人文情怀和生命意识
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共同书写和承载的。《电影眼看中国》从经典影像和现实生活中找寻叙事线索和生命故事,带领观众走进时间的长廊、影像的幕后,发掘、阐释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以个体生命为主要表现对象,从历史叙述走向常态生活叙事,是《电影眼看中国》的主要叙事策略。《拼搏》的摄影师沈杰在女排比赛前给队员讲述自己的登山经历,充满了励志能量;王德成拍摄柏林世界第三届青年与和平联欢节时抢占最佳拍摄机位的细节,表现着摄影师的认真执著与智慧;陈光忠机缘巧合接手完成的《永远年轻》及其引起的风波,彰显了中国纪录电影人对时代的真、人性的善、艺术的美的执著信念和不懈追求。还有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创办少儿网球学校的杨希继续追寻着体育的强国梦,跨越长长海峡和47年时间终续情缘的李红和刘玉带,仍然住在红旗渠毛渠边小房子里平静生活的任羊成……生活的故事继续发生,纪录的影像继续呈现。
故事,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进行有趣的叙述或讲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事就是一种努力追求情感冲击力的讲述方式。《第二代》以85岁的李红和儿孙们在杭州植物园里温馨的家庭聚会开始,“从她洋溢笑容的脸上似乎看不出命运的劫难”。接下来已是耄耋老人的李红走进影院,通过胶片影像,第一次如此真实地面对自己久远的童年,开始找寻73年前的记忆。顺序式的时间流淌在影片中被转换为倒叙式的追寻,历时性的个体生活通过影像得以共时性再现、碰撞,充满叙述的悬念和张力。“在有些情况下,一部纪录片的复杂性不仅来自于它所讲述的当前的故事,更来自于制作者在数月或数年后有机会审视他所拍摄的角色”。④《电影眼看中国》中,这种审视很多时候是由被记录者自己完成的。小岗村三位大包干带头人、李红和她的儿时同伴等第一次面对自己的纪录影像。尽管这次会面时间来得太迟,甚至都不能辨认出自己,但时空的碰撞更显出艺术的张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14YJC860038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扬州大学)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 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片电影导演研究》,同心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④(美)伯纳德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年版,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