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言必称“互联网+”,是一种“逢网作戏”

● 周云龙 《 新闻战线 》(

    这个年代,冯唐说,人人都是“焦裕禄”,焦急,郁闷,忙碌。假如有一个“谁是最焦虑的人”评比,媒体人可能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想当年,媒体的同行,一度是“无所不通”“无限风光”“无冕之王”,而今呢,也是“三无”:有的“无精打采”,有的“无可奈何”,有的“无家可归”。

    以我坐井之观,现在的电视人,不再是前几年那样日夜纠结“改版”,而是“捉急”转型、转岗,会上会下,言必称“互联网+”。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是有多少人举步“维”艰,就有多少人“思”绪万千。当下,基本上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推出了一个乃至多个微博、微信、客户端。电视屏幕上,时时可见创可贴一般的二维码。而采编以及传递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原来的一套,只不过在原有稿件基础上,多出一道程序:有人根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再度改写,添加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而后上传网站,推送微博、微信、APP。

    专家说,这哪里是“互联网+”,是“+互联网”。依我看,不过是马车刷漆或者马车装马达,冒充汽车而已。“互联网+”,应该是质的突破,是要把传统媒体的品牌、理念、团队等生产要素从旧的载体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去转移、延续。有人开出处方,用做产品的态度去做内容,用运营社区的态度去运营用户和受众,用做流量的方法去做发行、推广。

    说起来总是简单,做起来往往麻烦。今天的传统媒体行业,有人焦虑,有人忐忑,有人干脆逃离。不过,我还是确信,新兴媒体再强势,也不会置旧媒体于死地,尽管有了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很多人还在使用收音机……所以,电视媒体即便已经步入黄昏,也终究会有一批大龄的留守媒体人。

    扪心自问,这些年,我们加班加点制作的节目,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想看、爱看的?又有多少是电视机前的受众想看、爱看、看了又看的?所以,“互联网思维”的喧嚣之中,我常常有一个感觉,我们是不必或者说不配讨论“互联网+”的。

    应对新媒体,不是都要去做新媒体,而是要厘清定位,找到自身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优势挖掘到位了吗?为什么没有?不三思而匆匆行,我们除了收获焦虑和纠结,还能有什么?用全部心血生产一堆注定被遗忘的节目,如果你已经不再享受这个过程了,就不如停一停。窗外有夏日的阳光与鸟鸣。

    停一停,还不妨换一换。当你不能换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可以试试换一种心情。或许,换的将是一种活法。所以,我们现在不必恐慌互联网的逼近,不必急着什么都去“互联网+”,那是设计者、决策者、管理者操心的事,执行团队的大多数还是应该回到原点,想想到底怎么才能有个性与魅力的内容。不要再驻守“金山”,去策划“乞讨”的文案。

    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偷换一下概念:临渊羡网,不如退而学渔。其实,好多电视人到现在也都没有真正理解电视的“内容为王”,他们今天还努力在大屏上与互联网“中屏”、移动互联网“小屏”拼资讯、拼评论、拼互动;还不明白电视作为大屏的客厅媒体,最根本的功能可能在于娱乐和叙事。之所以认为现在不必或不配讨论“互联网+”,不是不要,是时候未到。——没有好的内容,什么平台什么模式也难实现有效的传播,而没有好的体制,无论技术怎么进步,模式如何先进,都难以释放动力、激发活力、提升竞争力。

“机器人”来了,记者该咋办?
言必称“互联网+”,是一种“逢网作戏”
静心读点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