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机器人”来了,记者该咋办?

● 康美权 《 新闻战线 》(

    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百度智能机器人“度秘”共同推出机器人智能问答,对两会进行了权威而又新鲜的解读。人机对话这种形式,令广大网友耳目一新。

    其实,今年两会并不是机器人媒体助手的首秀场。2015年 9 月,腾讯率先展示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撰写 CPI 数据分析的稿件。两个月后,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员工“快笔小新”。而在今年初的湖北省两会上,出现了一个名叫“云朵”的机器人记者,它不仅能与代表委员进行简短的对话,还可将代表委员的回答自动进行收录,并进行全媒体传播。

    不少人调侃:“机器人写稿,记者已经哭晕在厕所?”的确,不光各大网站的员工倍感压力,连传统媒体的记者也担心,机器人真要上岗的话,自己是不是得下岗了?别说“写稿机器人”已经出现了,就算没有“机器人”,很多软件对新闻素材的抓取能力也够强悍。在这种情况下,抄文件的记者有前途吗?罗列素材的记者有前途吗?不带感情的记者有前途吗?不会思考的记者有前途吗?恐怕都没有。

    事实上,“勤快、悟性、创新”一直以来是记者这个行业不被取代的三大法宝,是记者体现自身价值的业务之魂。“勤快”是容易被取代的,因为机器的效率,远比人高。有谁能够“每天工作24小时不休息”?而“悟性”和“创新”却是短时间内机器人无法做到的。缺少了思考的“勤快”,是一种“伪勤快”。技术的进步,事实上养懒了不少记者,一些记者看上去确实写了很多稿子,但这都是在做“机器人抓取”工作,只不过这种“抓取”被传统媒体相对落后的流程掩盖了,表面看不出太大问题。我们应该预见这样一种危机:有了网络,记者的工作所有人都能干,甚至能干得很好,那么记者这个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一个国家,如果所有人都成了司机,司机这个职业就会消失;同理,记者也一样。

    所以,记者必须有忧患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不仅仅来自媒体的融合与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写稿机器人,更来自于整个社会变革的大趋势、大潮流。从“写稿”能力来看,机器人目前仍集中在搜集整理信息上,与人类思考、分析、挖掘故事的能力相比,还差得很远。

    纵观整个新闻发展史,那些受人们欢迎的好作品大都离不开“有料、有趣、有温度”这三点。

    “有料”:机器人写出的稿子毕竟会有机械化的痕迹,突出的是数据和信息采集,作为记者,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思想和视角占领市场;

    “有趣”:这也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之一。调侃、幽默的语言,相信就目前来说,机器人还达不到吧;

    “有温度”:感情细腻有温度的稿子,这也是作为记者的优势。文笔的成熟老练非一日之功,且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如果你可以写出感动读者、让读者热泪盈眶的稿子,还会担心被取代吗?

    无论机器人如何发展,对于媒体,内容永远是王道,深度永远是王道,没有深度的媒体人会被机器人淘汰。而能做出好内容的深度记者,丝毫不受影响。每个人都是不同的,70亿人的眼中有70亿个世界,人对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理解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所以,记者要想立足,要想找到出路,就必须有“悟性”,必须有“创新”。不会思考的记者,会被程序所取代;缺乏创新的记者,也会被程序所取代。

“机器人”来了,记者该咋办?
言必称“互联网+”,是一种“逢网作戏”
静心读点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