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 周跃敏 《 新闻战线 》(

    2016年全国两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的第一个盛会,也是检验党报集团重大主题报道能否发挥融合优势、实现影响力“逆袭”的一次大考。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今年两会报道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整合旗下全媒体力量,派出一支40多人的前方报道团队,以融合创新精神,精准传递“中国方略”、精彩传播“江苏故事”,表达代表委员心声更精妙、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更精心,无论方式、手段,还是观念、影响力,都堪称一次深刻的相融与交汇,是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一、以融合精神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有机交汇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已然发生深刻变化,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新华报业紧紧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创新实践,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进而深入探索“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去年,新华报业专门组建了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推出了集团战略级产品“交汇点”客户端。它的上线,正式标志着覆盖报、网、端三代传播形态的江苏第一主流媒体矩阵的布局完成,意味着集团的全媒体互动融合将更为顺畅有力。今年全国两会,也是“交汇点”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首次亮相。新华报业为此确立了“优质内容+融合渠道”的报道思路,以多渠道、立体化、全覆盖的融媒体报道架构,为凝心聚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1.为适应多元、分众趋势,精心打造分属于三个端口的内容

    强调媒体融合,并不意味着模糊乃至抹杀不同媒体的介质属性。新华报业在推动媒体融合之始,就一直在强调和探索纸媒、网站和移动端的个性化需求,以便更好地实现多元化、分众化传播。今年两会报道中,集团为报纸、网站、移动端量身定做,精心“烹制”了专属于三个端口的信息“大餐”,使其报道各具特色、自成体系。

    纸媒:自3月3日起,新华日报每天刊出“直通全国两会”专版和“向两会报告”特刊。截至3月17日,“直通全国两会”共推出81个整版,“向两会报告”特刊则多达104个整版,创下近年新华报业两会报道规模之最;扬子晚报共拿出103个整版,全方位传播两会盛况;南京晨报则累计投入78个整版,两会报道浓墨重彩。

    网站:中国江苏网在首页开辟了“新航程——开局十三五”的全国两会新闻专题,每日推送频次超10次;转载、编发两会相关稿件700余篇、图片200余幅、视频100多个;英文频道发布两会稿件198篇;官方微博总阅读量超过120万。另外,新华报业网全国两会专题发稿740篇,新华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发稿百余条。

    移动端:“交汇点”客户端推出多款两会主题的融媒体产品,发布两会报道628篇,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了鲜明的主渠道作用。

    2.从相“加”到相“融”,全面实现三个端口的有机交汇

    新华报业三个端口的报道可谓各具匠心,但它们并非“你是你、我是我”的关系,而是通过互动共融,加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念交汇,并继而为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影响力交汇进行了探索。从相“加”到相“融”,使这次集团的两会报道既彰显个性,又凝成合力,有效避免了传统报道与新媒体各买各菜、各烧各灶的“两张皮”现象。

    集团今年全面升级两会品牌栏目《今天我主持》,两会期间的14期大型访谈节目内容,在四报两网一端同步呈现,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维传播”,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全覆盖。代表委员纷纷点赞,有的主动联系,希望走进演播室。

    新华日报与中江网、“交汇点”客户端重点打造的《大数据看两会》《两会问吧?我有问题问代表》《两会微视频》等多个创新栏目,也都旨在体现报、网、端的全面融合。

    “交汇点”客户端首次亮相全国两会便表现强劲,其用户下载量从两会开始时的近100万,到两会结束时已突破140万。其多款融媒体产品,更是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从“作品”到“产品”的意识蝶变,充分彰显了重大主题报道对新媒体渠道的拓展、带动效应。

    二、 以全局意识实现“中国方略”和“江苏故事”的精准交汇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用五个“事关”深刻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强化全局视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华报业一方面从全局高度精准传递“中国方略”,凝聚各方共识;一方面紧扣两会宏旨,以全局视野精彩传播“江苏故事”。而将“中国方略”和“江苏故事”紧密交汇的报道思路,充分体现了江苏主流媒体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1.从全局高度,精准传递“中国方略”

    每年全国两会,都会释放传递出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此,一向有着率先发展使命的江苏人更为敏感,也更为渴求权威、直观的解读。新华报业对此责无旁贷,两会报道着力传递“中国方略”,凝聚“中国信心”。

    首先,新华日报第一时间突出宣传好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会议部分团组审议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报道江苏地区代表委员学习、热议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盛况,凝聚发展共识,壮大主流舆论声音;其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让江苏受众感到及时解渴、生动清新;扬子晚报还联合全国10多家晚报、都市报,推出“一路一带”联动报道,彰显了地方媒体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大胸怀。

    2.以全局视野,精彩传播“江苏故事”

    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华报业的全媒体报道进一步强化江苏视角,形成了两会报道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使传播更为有的放矢,更具宣传实效。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江苏是长江经济带、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多个国家战略的交汇之地,如今又被总书记称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因此,新华报业近年来的重大主题报道,尤为注重以全局视野、前瞻眼光,来敏锐观照江苏的每一步创新实践、每一次率先发展。惟其如此,方能精准找到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才能真正练就新时期舆论引领的硬功夫和软实力。

    新华日报今年推出的“向两会报告”特刊创新力度大,围绕创新驱动、简政放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改惠民、司法体制改革等十个重大主题,以代表委员见证“江苏精彩”的形式,反映了江苏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方略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特色亮点,借两会平台,更好地宣传江苏作为、江苏成就;扬子晚报也在突出位置推出“江苏走在全国前列”系列报道,从全局高度落地宣传了江苏在法治、医改、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做法。而《看看两高报告点赞的江苏经验》,更是独家拎出了两高报告中的四个“江苏先进”,如江苏近年来在预防职务犯罪、公益诉讼、劳役代偿、异地补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尝试,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以创新手段实现可读性与可视性的精彩交汇

    当前,人们思想观念多元,传播渠道多样。新闻媒体如果空洞说教、大水漫灌、千报一面,难免效果不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亟须同样主题、多样传播。今年两会报道,新华报业充分利用去年成立的视觉媒体中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积极提升视觉传播效果,在可读可视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力求以多声部全方位的主流舆论矩阵,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1.以图表解读、“书”写两会等形式强化、优化视觉传播

    缺乏可视性,是报业媒体融合的一个突出困境。为适应当前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新华报业旗下各媒体通过《图说两会》《大数据看两会》《“书”写两会》等专版专栏,充分利用图表、书法艺术、大数据解读等形式,使两会报道有张有弛,在强化、优化视觉传播上取得长足进展。

    作为新华报业两会报道的特色和重头专栏,《图说两会》今年将政府工作报告等所呈现的全国改革发展亮点,与江苏“十二五”发展成就结合,以整版图解形式精彩呈现给读者,版面清新扑面,设计感强;每年由江苏代表委员中的书法家担纲的《“书”写两会》专栏,今年也推陈出新,先后由8位著名书法家书写了8副对联,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绿水绕城郭,清心为治本”、“国华光夏甸,民气煦春旸”……艺术家们的精心精致之作,带给读者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引领人们与两会精神共鸣;新华旗下的扬子晚报,则依托自身的网站、微博微信等,将收集来的大数据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制作出的图表报道,通过各个平台推送,让受众一目了然,关注度很高,仅查看H5动态页面的人数就超过百万。

    2.以视频和全息影像等手段,让受众身临其境

    从传播学角度,动态影像和视频的传播力远超纯粹的文字形式。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作门槛的降低,视频观看更将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刚性需求。报业当前的媒体融合,当充分尊重读者的迁徙,适应信息传播的移动化、视频化趋势。新华报业今年两会报道以媒体矩阵协同作战,在可视性上取得长足进展。

    “典藏与展望 精彩新江苏——全媒体动感影像大展”,是集团全媒体无界化传播的一次重大创新。展览采用全息影像技术,用户只需在手机上轻点H5文件,就可以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足不出户地在19个“虚拟展馆”中神游畅览江苏“十二五”成就及“十三五”展望。这不仅是一次可读、可视、可听的技术交汇,更是实景报道与虚拟展示的创意交汇。

    而作为全省唯一直播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的媒体,“交汇点”客户端更是发挥了图文直播的优势,第一时间以镜头画面反映中外媒体聚焦江苏代表团审议的盛况;“今天我主持”则充分发挥报业主流媒体的思想及资源优势,由集团选出的14名资深记者跨界担纲访谈主持人,他们与29位代表委员就热点议题的深度对话,中间不断辅以新闻视频及网页截图等丰富的视觉元素,精彩内容则以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刊播,在可读、可视上实现了显著突破;同样是首次亮相两会现场的视觉江苏网,更是充分发挥了视觉呈现的优势。其推出的“全景两会”栏目,以360度全景拍摄两会场景,用户可点击选择任意角度观看,真切体会到身临其境之感。

    四、以联动互动实现前后方、场内外的真诚交汇

    报业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需求。以重大主题或重要会议报道的创新为契机,重构采编流程,完善新闻生产方式,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今年,新华报业专门成立了由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挂帅的全国两会报道总协调机构,前方派出一支精兵强将的同时,后方也加强技术支持与策划整合的力量,深度融合意识贯穿全程,显著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有效彰显了党报集团的舆论引导合力。

    1.前后方:以精准联动改进新闻生产模式

    为适应信息传播的互动化、定制化趋势,我们着重通过前后方的联动,不断探索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采编流程,尤其是强化后方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改善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不足,使报道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如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和“交汇点”客户端联手打造的“两会问吧?我有问题问代表”,即由后方团队从网友在线提问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问题,交由前方记者带至两会现场,请代表委员进行解答;“两会街拍”,则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民生热点话题,前后方密切联动——前方特派记者采访上会的代表委员,请其在特定的“交汇点”题板上写下自己最为关注的话题关键词,再由后方组建的街拍记者组进行街头采访,倾听来自基层的最鲜活、最真实的声音。前后方的紧密协作,使代表委员和网民百姓遥相呼应,心声互通。这一创新实践很快取得效应——“两会街拍”采访4期,点击量超过2.4万。

    扬子晚报的“征集民意上两会”,也是通过新媒体矩阵在后方广为征集普通百姓的心里话,交由前方报道团队带上两会,和代表委员们积极沟通。南京晨报则以“晨报小记者站问两会”的形式,邀请多所学校参与两会互动。后方人员通过小记者站的调查采访,形成选题后,由前方人员代表小记者们向两会现场的代表委员提问。

    此次两会报道中,前后方的配合总体默契、高效,堪称一次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探索,有效增强了报道的实效性。

    2. 场内外:以对话互动形成思想共鸣共振

    全国两会,事关全局,事关民生。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将百姓心声带上两会,给决策者和代表委员带去关切与思考?新华报业今年两会报道的互动环节,在确定话题、人选、方式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多有创新,也收效显著。

    如“两会问吧?我有问题问代表”、“议案提案互动区”、“两会街拍”、“征集民意上两会”等,都充分发挥了党报集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全媒体矩阵,实现了代表委员与网民百姓场内场外的积极互动,力求形成思想心声的共鸣共振,凝聚各方最大共识。值得一提的是,两会期间推出的14期“今天我主持”,每期都根据网民心声和民生关切,围绕一个重要主题与代表委员直接沟通交流,如“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蜗牛奖’直指懒政怠政不作为”、“绿色发展,如何向纵深推进”、“让更多好教师扎根乡土育新苗”、“供给侧发力,加快培育新动能”以及“食品药品网上淘,如何吃得更放心”等,每期话题都引起很高的关注度。

    另外,南京晨报为两会报道专设的《晨报新媒体矩阵联通北京》栏目,将其官微、小记者微信、乔医生、多大事啊、易理财、每日楼市等六大有影响力的微信平台共百万粉丝的心声,通过前后方联动带上两会,积极寻求场内外的对话沟通,推动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流解决。其中,“南京晨报小记者问两会”全新升级,拥有100名以上晨报小记者站的近100所学校都参与其中。而孩子们关于教育、环境、医疗等领域的天真质朴的提问,很快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心回应,他们纷纷给孩子们写下亲切的寄语,祝福他们快乐成长。这次互动以独特的方式,在特殊年龄层的受众群体中扩大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

    新华报业的融合创新,得到了各方关注。两会期间,中宣部两次对新华报业给予表扬。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充分肯定新华报业两会报道“一年做得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有创新”,“贯彻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党中央的精神宣传得好,江苏故事传播得好,代表委员心声表达得好,重大活动组织得好”。省长石泰峰则高度赞扬“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体编辑记者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为两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盛会观察、见证精彩,新华报业两会报道通过三端融合,进一步实现了记者身份任务观念之变、两会重大主题报道从作品到产品之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正在以重大主题、重要会议报道的创新为契机,逐步从内部的、战役性的融合,迈向全局性的、常态化的深度融合,并为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建成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祝晓虎

定国安邦大计,创建新兴媒体
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就事论“势”,据“势”行事,以事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