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美国媒体如何“讲故事”(下)

——从近十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谈起

● 张天培 《 新闻战线 》(

    美国社会和新闻业对“具有高质量文学性和原创性”的特稿作品颇为赞赏。特稿具有明显的文学性和叙事性,是一种非常适合展现时代特点和人物命运的讲故事文体。它将文学表现手法引入新闻写作,呈现主题多样、内容生动、细节丰富的新闻故事。 

    用什么叙事视角讲故事?

    2008年普利策特稿获奖作品《早餐前的珍珠》,通过一个实验来提醒人们关注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为了讲好这个故事,记者邀请了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到华盛顿的L’Enfant地铁站,装扮成一名卖艺者,在上班高峰时间演奏世界名曲。记者则扮演实验分析师的角色,描写来往的人对优美乐声的反应,并将整个实验的设计情景和结果呈现给读者。随后,记者又采访了那些“匆匆”经过“卖艺者”身边的“上班族”,询问他们的职业、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位音乐家在地铁中演奏,并将他们之间的采访对白交代在文中。与普通采访不同的是,记者在整个事件中既是策划者、组织者,又是观察者和推动者,这种叙事视角的突出,使得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控制力和方向性。

    普利策特稿获奖作品非常善于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不同的叙事视角,各具独特的叙事功能,为讲好故事助力添彩。

    根据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分类法,可以将叙事视角分为零度焦点叙事、内焦点叙事和外焦点叙事三个类别。

    零度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没有固定的观察支点,可以洞察世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对话还是内心活动,必要时,叙述者还可以直接发表评论。它在新闻报道中有着其他叙事角度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跨越时空,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全景式的描述。

    内焦点叙事是指,记者可以作为叙述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带着采访身份介入叙述文本。在一些作品中,作者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参与到被报道的事件之中。作者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的目击者。

    外焦点叙事是指,记者对事物进行客观描述,不追述事件的历史背景,也不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上,使用无明显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这样的方式,能够呈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的新闻叙事风格。⑤

    2010年普利策特稿奖的获奖作品《致命的注意力分散》是一篇非常典型的零度焦点叙事视角特稿。华盛顿邮报的吉尼?温加滕由一件将孩子遗忘在汽车中导致孩子窒息而死的案件讲起,将整个故事紧紧围绕在类似案件上。婴儿意外致死案件发生在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地理位置,案件主体(父母)的职业多种多样,来自不同领域。作者将这些纷繁的案件集合在一起,洞察其中的深刻联系和涉及的社会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采访和分析,鞭辟入里地指出了这种意外发生的不得已以及父母的无辜与无奈。温加滕构建了一幅关于婴儿意外致死案件的全景图,图中不仅涵盖了受害家庭的背景介绍、意外发生后不同家庭面临的悲伤,而且通过受害者家属的相互间理解和支持,还跨地域地构架起案件之间的微妙联系。

    2005年获奖的“飓风席卷尤蒂卡”系列报道则是一篇外焦点叙述的代表作。一场仅仅持续了10秒钟的飓风,改变了一个小镇的命运,作者用3篇系列文章从飓风到来前的预兆与情景到飓风到来时的时间、剧烈程度,以及最后飓风给小镇带来的巨创等几个方面重现了这场灾难。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生动精彩,将飓风灾难发生时的场景描写刻画入微,仿佛“昨日重现”。整篇报道中,虽然涉及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即时场面描述,但作者力求处在一种完全的旁观者角度,真实、客观地重构场景。全部叙述内容都是基于采访资料,记者将这些采访资料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内容列在了文章末尾,用来强调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客观性。同时,为了保证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作者收集了大量报纸、电视的纪实资料和关于尤蒂卡小镇以及周围地方的历史书籍,整理了历时7个月采访获得的第一手素材,涉及很多人物,包括经历了飓风并活下来的9个人和他们的朋友、家人、邻居、同事,丧生者的朋友、家人、邻居、同事以及尤蒂卡小镇的人们、官方人员、气象学家、飓风专家等。

    特稿写作中,每一个叙事视角都有它的独特性。在整体写作中并没有固定的视角模式,很多作品在行文中不断切换视角,集各种视角特点之长,为讲好故事服务。报道经常在选定主视角后,选取其他叙事视角配合交代事件。以前文提到的《早餐前的珍珠》为例,整篇报道围绕的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吉尼?温加滕做的一个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内焦点叙事方式。整篇文章中除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还加入了对小提琴演奏家的成长历程和地位背景概述,这种涵盖时空的记录方式属于典型的零度焦点叙事视角。但由于整篇文章基于实验而成,文章中具有大量的关于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对路人进行采访的内容呈现,可以看出文章主要的叙事视角仍是内焦点叙事。再如2007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埃利奥特采写的“一个阿訇在美国的生活和信仰”系列报道。这组特稿讲述了一个移民阿訇在美国努力寻找独有生活方式、保持信仰的人物故事。叙事内容既有沙塔先生在美国的生活细节,又有关于沙塔先生成为一名阿訇的成长经历和“9?11”事件历史性背景介绍。前者是旁观者式的外焦点叙事视角,后者则属于一种明显的零度焦点叙事视角。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如何运用细节讲故事?

    如果说特稿与其他消息写作有重要区别,那么其中一点就是特稿报道里有大量其他消息里所没有的细节描写。普利策特稿奖评选标准中突出了对特稿作品文学性的重视。无论是对现实场面、历史背景,还是对人物的外貌、行为以及内心活动,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都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这说明美国主要媒体在策划和把关特稿时,除了需要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以及现实意义外,还要突出记者在细节描写上的功底。特稿记者更加注重对报道对象具体特征的把握和描写,通过对人物或事件的鲜活再现,为读者营造出想象空间,赋予作品可视化的艺术效果。

    合理适当地增加新闻的细节化描写可以促进报道情景的再现。关于如何重现新闻细节,曾获得过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姿势等。”⑥报道中的一寸土地、一处房屋、一个人物,甚至一个人物的表情都是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组成单元。对于这些的细节性描写,决定了情景表达是否生动、人物描写是否丰满、文章是否具有人情味和吸引力。

    此外,报道中的细节描写还衬托出新闻叙事的独特性和写实性。这使报道避免老生常谈、千人一面;读者可以身临其境,更深地理解报道所呈现或隐含的内容。报道中,细节建构的留白处充斥着大量的联想空间,可以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深度卷入”报道之中。

    具体来说,报道中内容细节的描写功用既体现在人物性格的突显上、对叙事情节的推动过程中,又表现在对现场气氛的烘托和渲染。

    比如《致命的注意力分散》一文中,作者这样描述——

    十月中旬,琳恩﹒巴尔弗正在打电话,为她新出生的宝宝订购婴儿摇椅的更换皮带,同时她在寻找一个能在紧急情况下照看宝宝的保姆。她刚刚从实验室拿回化验结果,又正处在排卵期,需要很快地去进行药物受精。丈夫在伊拉克,她想赶快去用丈夫的精子做人工授精,最好马上。糟糕的是,保姆非常忙没有时间,所以她抓起孩子、钥匙和尿布包,走出门,上车,出发。但是,现在宝宝哭闹起来,她向后探身给宝宝一瓶果汁,一只眼睛看着孩子,另一只眼睛盯在一系列看起来无尽的她已经开过很多次的急转弯道上。

    “正在打电话”“订购座椅皮带”“找保姆”“抓起孩子、钥匙和尿布包”“走出门”“上车”“出发”“探身喂果汁”以及熟练地“开过一系列转弯道”,在短短的时间内,主人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一系列动作中有的甚至都是在同时进行。这种连续式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处事能干、喜欢一心多用,并执著坚定的性格特点。加之“马上”“抓起”这些体现主人公急切心情的动作和状态描写,都可以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为文章后面交代主人公将孩子落在车里埋下伏笔。

    《玛丽太太号的沉没》中,傅齐返乡看望妻子的旅途过程中平铺直叙的细节描写,使旅程看起来似乎普通平常,安静平和的气氛,天高云淡的天气,就像每次回乡一样,主人公却在这个时候得知了两个儿子可能双双遇难的噩耗——

    回家的路很长,单程就要12个小时,但是傅齐在每个捕鱼季都要在这条路上开车40次、50次或者60次。他慢慢地已经适应了,而且很享受这种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他开着他的福特皮卡上了开普梅的轮渡,大约90分钟以后,当船抵达特拉华州的刘易斯市的岸边,他将车开下船,穿过切萨皮克,往德玛瓦半岛开去。在到达距离南部200多英里的贝伯勒前,他会穿过弗吉尼亚和南卡罗来纳州海岸线沿线上数十个小镇子。

    天空万里无云,简直就是航空管控中形容的“高度清晰”,这么好的天气让傅齐放松极了。鲍勃和提姆也要结束出海,马上回家了。

    ……

    当傅齐快开到北卡罗来纳州的边界时,他的电话响了。打来的是基斯﹒劳德曼,龙虾餐馆的老板。“傅齐,你在哪?你听说玛丽太太号沉船的事儿了吗?”“什么??!!不可能,绝不可能!”

    通过对场面欲扬先抑的白描,以及作者营造出的这种与主人公内心剧烈震动形成强大反差的返乡情景,烘托出傅齐接到电话后对噩耗的难以置信和撕心裂肺的悲痛。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带入感,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另一篇获奖作品《早餐前的珍珠》开篇详细描述了记者营造出的演奏者状态和演奏环境的实验场景,为后文演奏者真实身份的交代,以及具体实验过程的展开,起到了铺陈推动的作用。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为了使这个实验更加科学,演奏者着装以及演奏环境的选择上都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同时为后文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他出现在L’ENFANT地铁站,整个身子斜靠在墙上,紧挨着一个垃圾桶。在大多数人眼里,他的表现、穿着都非常普通,没有任何特色:一个年轻的白人男子,穿着牛仔裤,长袖T恤衫,头上戴着一顶华盛顿国民队的棒球帽。他从一个小琴盒里拿出小提琴。他把空盒子敞开着摆在脚前,很机灵地往里扔了几美金外加一些零钱,又将空盒子转过去,冲向有人流的地方,之后便开始演奏。

    再如《窗前的小女孩》一文,作者对警方发现小女孩时的恶劣环境进行了细节描写,再现了小女孩糟糕的生存状态,渲染了压抑的气氛以及记者无奈、愤懑的情绪——

    撕碎的窗帘,暗黄充满烟渍,挂在弯折的金属杆上,摇摇欲坠。硬纸板和被子被塞在满是污垢的破窗子里,脏兮兮的破旧沙发和黏糊糊的柜子上铺满了垃圾。

    地板、墙上,甚至天棚,看起来都被爬动的蟑螂统治了。

    ……

    首先他看到的是女孩的眼睛,漆黑深邃,不能聚焦,不能眨动。她并没有看着他,但眼神又好像穿过他。

    她躺在一个被撕坏、发霉的床垫上,床垫被直接放在地上。她侧卷着身子,长长的双腿蜷缩在消瘦的胸前,肋骨和锁骨向外突出,一只瘦骨嶙峋的胳膊搭挂在她的脸上。她黑黑的头发纠缠在一起,爬满了虱子。浑身都是虫子的咬痕,以及因皮疹和溃疡而留下的痘印。她虽然看起来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除了一个臃肿的尿布,身上却一丝不挂。

    综上所述,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中对细节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话、场景、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外貌等方面细致入微的生动描写。这些具体而有力的细节描写,为故事的展开进行了铺垫,设置了悬念,使得报道不光独一无二,并且充满了戏剧性,耐人寻味。当然,无论记者使用的词汇多么生动和细致,无论报道内容是否充满大量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普利策特稿作品中的细节性描写始终以真实和准确为基准,以此确保新闻报道的底线。也正因如此,这些新闻作品才有了不朽的生命。

    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有利于讲好故事?    

    纵观2004年至2015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可以发现特稿奖获奖作品在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方面都经历了改变。

    表现方式方面——最初,普利策特稿奖作品主要强调高度的文学性和原创性;从2006年开始,普利策特稿奖要求特稿获奖作品进行高质量写作,强调作品的原创性和简洁性。评奖要求的变化说明,普利策特稿获奖作品的内容更加强调简洁性,不再一味强调新闻报道的文学性。这种简洁性的要求,提倡记者把故事讲得更加简短凝练、突出主题。如何在较短的篇幅中讲出好故事、围绕新闻真实表达情感,考验着作者的写作功底。

    传播形式方面——最开始,特稿奖对特稿的传播形式没有注明任何特殊要求。到了2006年,普利策特稿奖明确提出,获奖作品需要通过纸质出版或纸质和网络同时出版;2009年,评委会强调获奖作品是纸质出版、网络出版或者两者同时出版;到了2011年,又强调特稿组获奖作品可以使用任何可能的新闻报道工具,包括文本报道、视频、数据、多媒体、交互演示,或者是这些形式的任意组合,出版形式可以是纸质、网络或者是纸质与网络的结合;2012年,再次强调作品可以使用任何新闻报道工具。这种在评选条件上的微妙变化,反映出当下媒体网络化以及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态势,新闻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去掉媒体传播形式的固化外壳,新闻报道内容与媒介和渠道的黏合度成为记者发表稿件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新闻内容的表现方式还是传播形式的变化,都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的特稿作品更加灵活化,利用内容和渠道的融合讲好故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要求。配合讲故事的需要,美国新闻媒体对文本以外任何可以有助于铺陈故事情节、推动叙述发展的媒体呈现形式、传播渠道路径加以利用,打造一篇篇吸引读者的精彩故事。

    2013年普利策特稿奖的获奖作品《雪从天降》,是著名记者约翰?布兰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新闻特稿作品。这篇报道是关注雪崩中丧生的滑雪者、对雪难进行科学解释的一篇令人思绪驰骋的叙事报道。报道运用了文字、图片、幻灯片、视频、网页特效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报道内容进行最大程度地现场还原,再现雪崩前后的场景情节。敏捷熟练的多媒介元素运用使报道更加焕发神采,避免了叙述的刻意化,“叙事流”浑然天成。

    无论是网友还是业界同行,都对这篇报道给予非常高的评价。有网友留言,“纽约时报从互联网的角逐中获胜了!”亚特兰大有线的瑞贝卡?格林菲尔德在《〈雪从天降〉对新闻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写到,纽约时报对体验式报道的首次大胆尝试在网上获得了空前好评。不难看出,纽约时报策划的这组特稿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它对网络、多媒体、新闻报道三者的完美有机结合。读者在接触这篇报道时,已经不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⑦《雪从天降》的制作成功,代表了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转型的一次成功尝试。

    雪崩发生在2012年2月19日,一支由16人组成的滑雪团队来到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滑雪场,由于天气恶劣,发生了雪灾,造成多人死亡。报道由一张Flash动画开篇,展现的是一片无尽的皑皑白雪。之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整个喀斯喀特山的航拍动态图,帮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随着内容情节的推动,作者添加相应的人物采访视频,视频内容紧扣文本叙述内容,让幸存者、科学家等报道中出现的人物自己发声,保证叙述细节的真实完整。报道中每次出现新的人物,记者都会在文章右侧空白处添加人物介绍框,标示出人物的姓名、年纪和身份,人们可以通过点击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他们的照片,了解他们的背景资料。报道第三部分涉及滑雪者到达顶峰以及雪崩到来之前下山的场景时,网页右边配合出现了与描述内容对应的登山和下山的动画线路图,主人公每滑行一段,便会出现对应的新标注。记者在图中以动态、交替的形式标示出不同雪段上的滑雪者的名字、年龄和身份。

    另外两处比较突出的多媒体手段运用是音频播放和现场视频呈现。顺应叙事顺序,记者将幸存者在雪崩发生后拨打“911”求助电话的原声音频和幸存者拍摄的现场即时搜救视频嵌入到文本之中。通过点击图标,读者可以马上回放幸存者的求救电话内容以及雪崩发生时滑雪者的互助求援过程,真实地感受雪灾时的惊心动魄,如临现场。

    这篇《雪从天降》在新闻报道呈现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媒介融合特点,整个发行方式和渠道也是一种媒介融合的创新和尝试。作品首先在《纽约时报》的官网上推出,纸质版延时刊出。这种先网站后报纸的方法,力求保证文章网络版的多媒体特效能取得首发效应。经过网络、纸质两种发行渠道之后,《纽约时报》又将《雪从天降》制作成电子书的形式,在网上出售,定价2.99美金,获得了大量好评,可谓报纸在媒体渠道融合形态下讲好新闻故事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结

    新闻报道不能虚构事实,却不影响它像讲故事一样展现新闻事实。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既可以娓娓道来、“小桥流水”,也可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讲故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给记者一个很大的空间,可以强调新闻事件戏剧性和叙述性的一面。”⑧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在讲好故事的叙述性上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报道题材方面,普利策特稿奖作品以问题报道为主,将关注点落在普通人身上,强调报道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性。报道中,记者运用不同的叙事身份和叙事视角,利用对比、强调和渲染的方法突出事件中的冲突元素。视角多变,手段多样,叙事方法丰富灵活,使得报道更加具有故事性。

    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对文本的文学性重视,也是普利策特稿获奖作品与其他消息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一篇好的特稿新闻作品要想出新出彩,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都需要围绕新闻事实来进行细节描写。而好的细节描写既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又能为新闻作品增添文学色彩,使其生辉耐读。可以说,要想写好故事,就要知道如何巧妙地把大量的细节组合到一起。

    关于媒介融合,无论涉及的是报道手段融合,还是渠道融合,好的作品都不是生硬地将纸质出版内容搬到网络中去。每一次成功的媒介融合,都是不断赋予新闻内容第N次生命的过程。想要讲好故事,不但要考虑新闻叙事文本的开放性和延续性,还要使多媒体方式以及渠道的使用围绕新闻故事,切中传播效果的“要害”。

    本文研究分析了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的叙事方法和传播手段,就是希望我们的媒体可以借鉴美国媒体讲故事的方法,站在国际视野上,用更多人能够看懂的方式和更容易被接受的逻辑,展现中国情怀和中国理念,扩大世界对中国的认同感。我们的记者应该学会利用这些好的叙事方式、新的传播手段,凭借海内外读者都感兴趣的内容、易于理解的方式,找准站位、对准频道、发准声调,主动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研究部)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⑤项裕兴:《新闻写作中的叙事角度选择》,《青年记者》2013年9月(中)。

    ⑥(美) 查尔斯·A·格拉米奇:《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⑦陈力丹、向笑楚、穆雨薇:《普利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能引起新闻界震动》,《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6期。

    ⑧(美)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美国媒体如何“讲故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