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

文如沟洫要打通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文章如沟洫一样,也要千方百计去打通。通则活,通则重,通则更具说服力和指导性,也才能上接天线,符合中央精神;下接地气,让老百姓满意,因而也才能冲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头版头条     文如沟洫     讲好故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伟人的话总是会让人如醍醐灌顶。既是命脉,就贵在畅通,通则兴盛,不通则病,这既是病理知识,又是自然现象,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了这个通字,安徽花了许多工夫,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探索着用改革的办法,打通小水利“最后一公里”,从而完成了古已有之的勤于沟洫利于民的大事。人民日报在2014年春节初五上班后第一天,即2月4日的头版头条,就以《安徽小水利,打通“最后一公里”》为题,给予重点报道。据了解,这是人民日报进入新年后的第一个地方工作性头条,如此厚待安徽,颇为难得,十分鼓舞人心。

    其实,道理同样简单,文章如沟洫一样,也要千方百计去打通。通则活,通则重,通则更具说服力和指导性,也才能上接天线,符合中央精神;下接地气,让老百姓满意,因而也才能冲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

    我们说新闻报道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并不是自吹自擂。就这篇头版头条而言, 打通小水利“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老百姓有水用不上的难题,给农田送上了“丰产水”,其做法和意义非同寻常,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年伊始的中央1号文件中还专门写进了这句话。由此看来,不是足以说明此篇通讯报道的分量之所在吗?

    为了弄懂文如沟洫也要通的道理,这里有几个问题似乎先要理一理,多说上几句。

    一是小水利为什么上了中央1号文件?先从开国领袖的那句话说起吧。读者明白,粮食丰,天下稳,而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因此为了这句话,中国人民花了几十年时间,治理大江大河,根除洪涝灾害,然后大搞农田水利,疏河流,通沟渠,打机井,建池塘,变害为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在农业集体化时期,可以说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冬春季节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作为过来人,那时候我们在农村都是参加过挖沟修渠集体劳动的,为农田水利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许多易涝易旱农田得到了很好治理,跟那几十年的集体劳动,跟农民投资投劳、勒紧腰带大干快上是分不开的。中央为此每年都会作出很多安排,推进水利建设,落实伟大领袖的指示精神,直到现在也是要殚精竭虑地考虑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业丰产丰收。所以,基层一旦有了好做法、好经验都会写进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安徽推进小水利建设,打通卡脖子的“最后一公里”,保证了农业丰产丰收,此经验自然会写到中央文件上的。

    二是安徽为什么会在小水利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要扯得远一点了。不是随便扯,更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此次采访前后一直以来的深刻思考。安徽是农业大省,在历史上也是灾害频繁的地区,不是旱就是涝,大多时候是旱多于涝。所以,治水是安徽的一大历史性特点。很久远的年代里,在安徽就有大禹在此治水的传说,在安徽的蚌埠市怀远县,那里就有大禹劈山疏水留下的荆、涂二山,大禹勤于沟洫,手足胼胝,面目黝黑,娶妻有日,过门不入。后人在涂山上建有禹王庙,有望夫石,有大禹左准绳、右规矩的雕像,更有许许多多的大禹故事,后来这里还发掘出大禹在此大会诸侯的遗址,那是他治水有功受到拥戴后的一大举动。

    大禹治水治的是洪涝灾害,导洪流而入东海,解决的是水多的问题。而在安徽更大的难题还是旱,水少或者有水用不上,卡住了农作物对水的需求。于是在安徽的历史上,又出现了如孙叔敖、文翁等等治理旱灾、发展灌溉的感人举动。

    想治水,善治水,利国利民,功莫大焉。在安徽,安丰塘至今还在发挥着重大作用,它沟通了50年代新中国修建的淠史杭总干渠,引蓄大别山中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之水,成为合、六、淮广大灌区中重要的反调节水库,保证了灌区内农业丰产丰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粮食资源。毛泽东称赞孙叔敖为水利专家,后人在安丰塘边上修庙祭祀,千秋歌颂。

    其实,真正的治水大家是毛泽东。他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又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建设,给新中国带来永久的固本之力。在安徽,修建淠史杭总干渠就是落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一大行动。在兴修水利上,安徽一直没有放松,一直都在探求新的路径,发挥更好效益。几十年来,兴修淠史杭总干渠,开挖怀洪新河,全面治理江淮分水岭,加大推进长江沿岸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包括皖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兴修,切实保障了安徽大粮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这些治水上的重要作为大都在人民日报上有所报道,这次重大报道则又是一次新的挖掘和提升,因此在稿件的采写上我们也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把准脉。稿子之所以成为重点稿,能够冲上版面的重点位置,就是因为问题拿捏得好,脉搏把握得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水,而是水到了地头进不了地,就像农民说得那样:“眼看清流到地头,伸长脖子就是喝不到水。”稿子在开篇处进一步解剖了症结所在,就是从水源到农田,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小塘小坝和小电站,这些被人们称为的“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而这“最后一公里”,又是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的。命脉不通真要命。怎么让“最后一公里”畅通?是个让人头疼的普遍性问题,各地都在探索,安徽解决了,这当然是个大新闻。典型报道就是为了解决面上的问题,安徽小水利,打通“最后一公里”,像大禹治水那样解决了疏通,不是流向大海,而是流向田间,也像孙叔敖、文翁那样将蓄起来的水去灌雩雩之野,解了土地干渴,中央高兴,老百姓满意,自然就要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了。

    其次是开对方。党报是党领导人民、指导工作的工具,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明白纸。党报的重点稿件,特别是头版头条更应该鲜明有用。安徽用什么办法解决了国家顾不了、群众办不好的难题的,这就要求重点稿件给出个可用的答案来,给出治病的药方来,也就是给出个打通的办法来。解决的办法不是领导拍脑袋,不是坐在办公室瞎琢磨;办法在基层,记者就是要到基层去寻找。执笔的两位年轻记者一次次下到定远、阜阳,还有大禹治水的怀远县等地,围绕“最后一公里”归谁所有、“最后一公里”由谁建设、“最后一公里”如何管护三个关键环节,深入采访,反复琢磨,梳理出三大良方,即明晰产权,水定权,人定心,用产权改革解决命脉之梗阻;同时政府主导不放松,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导多元投资,解决长期建设问题;最后还要强化管护,由基层创造性成立各种小农水管护组织,让老百姓全程参与管护使用,老百姓有积极性了,什么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最后是调味道。新闻报道不是干巴巴的说教,重点稿件更要有读头,耐咀嚼,就像中药里也要有中和之味一样,要把头版头条做出味道来。味道就是说故事,把头版头条的故事讲好,讲精彩。故事不是现成的,故事在基层,在群众中。像把准脉,开对方那样,还要调味道,调出最佳新闻品位。要写出有味道的新闻,还是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鲜活的东西往往就在第一线,在生活中。像稿子所体现的那样,在解决谁所有、谁投入、谁管护三个部分中,都有活灵活现的故事作支撑,所以这篇非常短小的通讯报道就很灵动,既有清晰的脉络解析,又有管用的明白药方,还有可口的调味“甘草”即新闻故事,更有全局性的综述提升,特别指出了安徽要用5年时间,运用多种改革,让全省八成以上农田喝上“增产水”,并加上一句:在过去的粮食生产“十连增”中,小农水改革也是“功不可没”的,进一步强调水利改革的重要性。试想,如此于事管用、文理通达的稿件怎能不上头版头条,怎能不让老百姓叫好,怎能不为读者所喜爱呢?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安徽分社)

    责任编辑:祝晓虎

文如沟洫要打通
政务新媒体传播的创新
借船出海方能显身手
策划出精品 拓展新空间
以新闻监测应对媒体竞争
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的浙报实践
高考报道框架模式反思
时政新闻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