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的部长”的背后

● 周云龙 《 新闻战线 》(

    某地一位主管新闻宣传的官员,每每要在记者们送审的稿件上“大动干戈”,一般而言,总要“三易其稿”,而且,每个“的、地、得”用错的地方,都不会放过,一一予以指正。于是,记者们私下里便管那位官员叫“的部长”。

    “的部长”是一个略带讥讽的说法。新闻宣传的把关,确实需要慎之又慎,但这种把关应当落实在大的导向方面,而不必拘泥于“的、地、得”或错别字这样的小节,新闻媒体都有编辑、校对层层把关,相信他们应该有这样的纠错能力,大部长事必躬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越位。

    但是,“的部长”的越位,可能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以我小编之心度大部长之腹,他在审稿时,并不愿意总是纠缠“的、地、得”的用法,老是纠缠“的、地、得”,他心里感觉也一定会不爽。然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假如你与他们有过广泛的接触,那么,你就会了解“的部长”们的良苦用心。有人说,如果问一个本科生或研究生如今最重要或最需要花时间学好的是什么,恐怕不少学生的回答是外语。现在的大学生用在学外语上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多于阅读中国文化典籍或提升母语素养。但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效果是否成正比呢?中国青年报早先有过报道披露,不少研究生、本科生在毕业论文中连“的、地、得”这3个结构助词用的都不是地方,还满不在乎;甚至连用母语写一段两百多字的通顺短文也成了难事。记者深入的调查耐人寻味:经常有一些高校教师抱怨,他们辛辛苦苦写好的论文总是发表不了。不过,把这些教师的论文拿过来一看,学术水平高低、创新点有多少暂且不说,论文中所体现的基本文字水平就让人难以置信这论文出自大学教师之手。有这种汉语素养的教师,要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显然有些不太现实。

    一个朋友在省级新闻单位工作,一次与跑教育的同行私下聊天,愤愤地说,现在招进我们单位的年轻记者,都是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可是怎么也看不出他们有一点点名牌学校的学历背景。他们单位的财务会计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大学生怎么啦?报销单据上,每次报销金额的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都会有写错的,而且往往有不同的版本。

    其实,不只是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有“欠账”。早些年前,青年歌手大奖赛,几乎演变成了一个全民“大考场”,参赛者综合素质的考评环节总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主办方声称考题“不超出高中课本”,不过,选手们明显“说的不如唱的好”:有选手给“一日不见”接下一句,抓耳挠腮之后挤出了3个字:“好想你”。主持人问,“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一个选手选择的答案是: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大赛之后,有网友形容,看一些选手答题“比很多笑话都好笑”。

    可见,“的部长”背后,是“的记者”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问题,是年轻一代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的问题。网络时代,一个“的部长”还是无济于事的,也许需要更多诲人不倦的“的老师”“的校长”。

恐袭,不要以“负责”的名义
“的部长”的背后
微信朋友圈的谣言,该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