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文化评论的学理性与大众化

● 贾梦雨 《 新闻战线 》(

    近年来,媒体文化评论日趋活跃。媒体文化评论因为反应迅速、见解独特、短小流畅、雅俗共赏而备受读者欢迎,不过,如今一些文化评论存在学理性与大众化严重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评论的质量,也背离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学理性:媒体文化评论的根基

    媒体文化评论当然首先要有学理性,评论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目前,传媒队伍中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评论人才,他们有新闻敏感,有专业素养。一些主流大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文化版面的重要文章逐渐以文化评论为主。而都市类报纸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网络文化评论整体上还缺乏自觉与自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些媒体文化评论,缺乏学理性,还有一些媒体文艺评论受到宣传任务、商业炒作等的制约,罔顾艺术与思想标准。

    1.文化理论

    媒体文化评论的对象包括各种文艺类型,另外还有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热点等,评论者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专业素养。文艺学的基本训练、相关艺术类型的基本原理,甚至一些专业技巧也应掌握。其他诸如美学、社会学、宗教学等都要有所涉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要注意中国传统学术和文艺的特点,多学习、多研究,尽可能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隔阂,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修养,并引导艺术实践家更清晰地认识本门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从而更自觉、有效地继承与创新。”①

    2009年底,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为南京钟山撰写碑文:“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该碑文立即在网络上遭到炮轰,很多媒体在挖苦嘲讽之际,却没有能够进行专业分析。新华日报则发表文化评论,从字词、语法、立意、境界等各方面评析了碑文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篇文章在相关评论中胜出一筹,被众多网站转载,成为此次文化事件的评论力作。很显然,要在短时间内把这篇碑文吃透,小到一个标点、字词,大到文风、风骨,都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

    再如山西日报《〈红楼梦〉研究陷入怪圈》(2015年11月25日)一文,针对近期《红楼梦》作者的新一轮争论,详细梳理了“红学”中的种种问题,指出了问题的根源。作者对“红学”的了解与评论非常到位,没有相当的理论根基,当然无法写出这样的文章。再看北京青年报《如何恢复宗教本来的尊严》(2015年12月7日)一文,针对张铁林“坐床”仪式事件的持续发酵,详细分析了当代社会的宗教问题,并强调宗教界与政府共同努力,让宗教恢复本来的神圣面目。很显然,作者对宗教问题研究很深,有自己的见解,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2.文化思潮

    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交流激荡,其中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冲突等。近几年来,“国学热”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要注意其中充斥着机会主义、功利主义、庸俗主义成分,作为媒体文艺评论,应该引导读者进行辨析。

    仅举一例:2014年10月,安徽六安设置了一个公益广告,其内容是“二十四孝”,但其中一条“埋儿奉母”让人心惊胆战。新华日报当即发表评论文章《“埋儿奉母”?别把糟粕当精华 !》。文章在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醒读者类似“埋儿奉母”的情况并不鲜见:一些偏远农村办起了学习班,“引经据典”地讲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无视村民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讲坛,一味地教育大家“安贫乐道”“淡定从容”,却无视人们的现实困境;一些地方的“国学班”中,让学生一遍遍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却无视孩子们在现代社会的人文需求。很显然,这样“弘扬”传统文化,却有意无意地掩盖了现代文明中的理性、契约精神,忽视了对个体意识的张扬、公共空间的培育。近几年,新华日报的一系列文章,均对当前社会的一些文化思潮进行了富有现代精神的理性辨析,在读者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3.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是媒体文化评论的重要品质,尤其要处理好主流价值与文化多元之间的关系。现在,不少媒体文化评论往往主题先行,甚至于为了某种“图解”,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套上一个正确的帽子,然后按图索骥。我们当然要弘扬主流价值观,但媒体文化评论不能牵强附会,而应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进行专业性的文化判断。

    2010~2011年间,“药家鑫案”轰动全国,新华日报发表文化评论文章《在文化层面上“宽恕”药家鑫》,文章认为虽然药家鑫在法律、道德层面上不能得到“原谅”,但在文化上理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恰恰应该从现代文明的高度,给予深厚的人道关怀,“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中,充斥着‘血债血还’‘秋风扫落叶’的偏执思维,更缺乏超越性、终极性的文化观照。长此以往,我们容易沉浸于‘仇恨’的汪洋大海,并深陷于相互折磨的恶性循环之中。”应该说,这样的评论,不是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在进行深度的文化反思。

    大众化:媒体文化评论的主体

    媒体文化评论的大众化,要求评论者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随时捕捉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文化娱乐现象和热点;要深入浅出,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方式,表达富有创见的观点;要认真研究、揣摩大众的审美心理,让文化评论更加贴近、温暖;要善于接受反馈意见,随时加强评论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大众化选题。新闻性是大众化的前提,评论者要善于捕捉热点,并且判断其文化价值。媒体文化评论选题一定要有“关联度”,很多文化热点可能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但对大众来说,却迫切需要某种文化上的阐释与引导。

    比如,2010年10月,“小月月”横空出世,新华日报及时抓住了这一文化热点,推出文化评论《“小月月”蹿红与精神放逐》,文章指出“小月月”的蹿红与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有关:围观“小月月”其实是我们共同心理的投射。当我们在社会上总是处于边缘状态,被房价、教育、医疗、人际、前程等等事情搅得头昏脑涨的时候,“围观”往往成为一种解脱方式,于是“小月月”成为最好的发泄渠道。文章最后强调,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审丑愈演愈烈,成为间歇性的文化病症,无数人追腥逐臭,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快感之中,这不但是一种意义的解构,更是一种精神的放逐。“小月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一次次沉醉在“小月月”之中,无法自拔。应该说,这样的文章,抓住了热点,抓住了本质,评述富有创见,起到了很好的评析与引导作用。

    如今,网络上众声喧哗,每天有无数的“文化热点”,诸如两个所谓的名人掐架啦,某个文化人大言不惭啦,针对这些每天批量、重复的所谓“热点”,媒体没有必要事事跟进。全媒体环境下,竞争压力加剧,一些媒体整天“疲于奔命”,每逢一些节庆就要唱“四季歌”,说一些天下人都懂的道理。如今在消费推动之下,有很多炒作话题根本没有“文化含量”。

    大众化语言。专业性评论,需要引经据典,需要理论建构,充斥着各种学术词汇与学术语言。我们注意到,在一些主流大报上,媒体文化评论也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沾染学院派批评的流习,追求语言的陌生化,甚至于堆砌概念,让读者不知所云。媒体文化评论要真正走向大众,了解他们的文化现状和所思所想,甚至于在很多时候要以他们为师。语言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富有条理,聚散有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要遵循传播规律,塑造‘质朴清新’‘快人快语’的文艺评论新风。”②

    大众化审美。媒体文化评论,需要对一些热点文化现象和文化潮流作出回应,这就需要评论者具备相当概括性、抽象性的文化思维,并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问题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媒体环境下,一些评论者显得比较浮躁,写起文章来天马行空,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文化需求。媒体文化评论应该紧扣大众关心的热点,照顾大众的审美预期,因此,媒体文化评论要与当下的大众文化潮流进行有机勾连,开放、多元、自由,应该是文艺评论的主流价值,也是大众普遍性的文化审美。

    平衡性:学理性与大众化的结合

    媒体文化评论,需要把学理性与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处理好三方面的辩证关系,即“专而不博”与“博而不专”的关系、“就事论事”与“大而化之”的关系以及“人云亦云”与“云所未云”的关系,这也是媒体文化评论常常遇到的几对矛盾。

    1.“专而不博”与“博而不专”

    大众化要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上,学理性要渗透在大众化之中,而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媒体文化评论要么是“专而不博”,要么是“博而不专”,而优秀的媒体文化评论应该把“博”和“专”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因为现在的媒体管理体制下,从业者往往身兼多职,媒体文化评论者很难得心应手。二是现在的媒体舆论环境束缚了评论的空间和尺度。三是目前媒体文化评论队伍还没有组织起来,无法从整体上壮大评论队伍。

    2.“就事论事”与“大而化之”

    媒体文化评论,首先要“就事论事”,要紧扣具体的文艺作品或热点文化现象进行详细解读,其次,由于文化上的相通性,评论者应该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揭示其普遍性本质,这可谓“大而化之”。不过,目前媒体文化评论的一个通病就是一味地“大而化之”,说一些常识性的话,千篇一律,缺乏真知灼见。因此,文化评论还需要与新闻现场若即若离,也就是说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3.“人云亦云”与“云所未云”

    现在,社会大众整体上的文艺鉴赏水平在提高,也倒逼着媒体文化评论从业者水涨船高。现在的问题是,媒体文化评论还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要求,有的文化评论其实还落后于读者的认知水平。当然,媒体文化评论不同于学术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批评,一味要求“云所未云”是不现实的,很多媒体文化评论,更多地承担文化普及、文化倡导的功能。全媒体环境下,文化评论可谓铺天盖地,这当然是一种好现象,不过,在众声喧哗之中,媒体专业评论人员还需要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在文艺评论天地中独树一帜,起到引领甚至于激浊扬清的作用。因此,把“人云亦云”与“云所未云”结合起来,全面考验着评论者的评论水平。

    比如新华日报《当心计成为流行文化》(2011年11月17日)针对当下流行文化中充斥的“心计”,“人云亦云”般列举了文艺作品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心计”现象。但文章也展露了很多真知灼见,可谓“云所未云”:“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心计’存在的土壤理当被大大压缩,而现实情形是,中庸老道,世故圆滑仍然拥有广阔的天地。”文章剖析了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并认为如果任由“心计学”泛滥,人性的黑暗与扭曲就不可避免,当“心计”成为流行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安全感。而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少一些“心计”,多一些“心跳”。很显然,这样的评论文章,把“人云亦云”与“云所未云”有机结合了起来,既有丰富的信息量,又有深刻的思想性。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邵大箴:《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隔阂》,见《文艺评论的方向与责任》,文艺报2014年9月15日。 

    ②夏潮:《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

试一试
驻地记者的使命与责任
引领“创”文化,党报应创新在先
全民摄影背景下报纸的公众平台功能
媒体文化评论的学理性与大众化
创新发展不能丢弃传统优势
地市级纸媒应做好三个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