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公众时代”的新常态——中国纪录片的新语境

● 刘 刻 何苏六 《 新闻战线 》(

    自2011年起,纪录片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全新态势。2015年,在产制播、广告收入、议程设置、纪录电影发展、社会影响力分级、互联网商业模式、国际传播等诸多方面,中国纪录片产业呈现出与上一时期不同且有持续固化倾向的“新常态”,而其中凸显的问题丛结和解决路径,也应从“新常态”的向度予以思考和呈现。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下称CDRC)根据持续11年的数据跟踪调查和行业深度分析,在国家级年度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当前中国纪录片已经从低吟自语的“小众时代”全面迈入万众关注的“公众时代”,并在新的政策规划、产业格局、市场环境、国际国内传播语境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新常态”。 

    这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变化内在原动力角度而言,由政策一元化因素先导,向政策与市场两元因素双轮驱动转变;在生产和流通资源的构成层面,由国家资源一家独尊,向国家资源和民间资源各领风骚、相互补充的阶段过渡;而从传播平台来说,则由电视媒体一枝独秀,向电视与影院、网络多种媒体互相借势、同生共荣的局面转变。可以说,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正处于深层次结构和多重领域发生前所未有转变的新阶段:格局大转换,资源大组合,生态大调整。 更重要的是,一些偶发的现象,在新的语境和格局下已经逐渐固化,成为纪录片产业各主体日渐习惯的新生态、新常态。

    由此,对2015年中国纪录片现象、问题、对策的思考,也应在“新常态”的语境和维度下进行。

    “新常态”的八大特征

    产制播稳步增加,黄金时段排播大幅提升,填补播出洼地

    CDR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总产量超过1.9万小时,同比增加9.1%;投资超过20亿元,平均每分钟投资额为1800元,同比增加19.1%。

    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达到61000小时。全年播出总量同比增长10%。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总量18300小时,增长10.6%;省级卫视频道18700小时,增长19.6%;省级专业频道24000小时,增长4.8%。

    同时,纪实节目的整体收视率较2014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9.6%,中央电视台也明显贡献了播出增量。

    纪录片播出量占所有电视节目类型的比例为15.9%,从播出时段观察,2015年播出时段分布结构呈平均分布。

    立足次黄金时段,进击黄金时段

    CDRC调研发现,和2014年“30分钟政策”刚实施同期相比,纪录片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并与电视剧正面竞争。以北京市场为例,2015年纪录片次黄金时段年均收视率0.22,优于电视剧的0.14。在广州市场,纪录片收视率甚至在黄金时段追赶电视剧,两者收视率分别为0.16及0.27。

    除了立足次黄金时段之外,纪录片还开始“进击”黄金时段。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纪录片播出猛涨,播出时长1373小时,比2014年增加780小时,涨幅131.5%;其他时段播出量变化在10%左右。

    在“30分钟政策”和“一剧两星”限娱令的双重作用催化下,“920节目带”正在向“920纪实节目带”衍化并固化,在收视率方面微跌企稳。

    “熊市”中纪录片广告持续逆势上涨

    2015年截止到11月底,纪录片广告投放319.25亿元,同比减少1.9%,与同期电视剧减少7.7%相比,变化并不明显。2015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纪录片广告投放增加36%。

    政策驱动议程设置能力增强,效果良好

    201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年,全国共有72部抗战题材纪录片相继热播。其中《东方主战场》《大后方》《七三一》等抗战纪录片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同时,这几部纪录片在新媒体的影响力也令人满意,在网媒关注度、微博提及量、视频点击量方面表现突出。数据显示,《东方主战场》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官微的大力推广,其中人民日报转发量达十万余次。

    2015年“抗战主题纪录片系”在传播时点排布更富推进性,在传播方式上更注重受众喜好的情感性、故事性和探秘性,在总体内容规划上更富层次,点面俱到,体现出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

    话题级纪录片频现,现象级作品仍然匮乏

    根据CDRC纪录片评估系统测算,按影响力划分,纪录片可分为现象级与话题级作品。2015年,以《第三极》《河西走廊》《东方主战场》为代表的话题级纪录片出现频次增高,网络点击过五千万,收视率冲至0.5%~1%的高点。但能与“舌尖”系列比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纪录片仍然缺位。

    纪录电影渐成一极

    CDRC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共14部,均创下了近5年的新高。纪录电影总票房为6.9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3部,票房总计6.6亿;原创类纪录电影为8部,票房总计3150万。

    近3年来,纪录电影获得龙标数量逐年递增,增幅年均为50%左右,院线上映数量也稳步提升。这表明当国内市场放映银幕达到一定规模时,市场多元化格局、观影的多层次需求将促进影片节目类型的丰富性,纪录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总票房上来看,2015年纪录电影总收入6.9亿元,较2014年的7.2亿元略有下降。但若除去快消式的真人秀类纪实电影,纪录电影总票房有显著提升,为近6年之最。

    “互联网+纪录片”成商业化探路者

    2015年,“互联网+”的加号同样加到了纪录片产业上,在大势推动下,尽管全年50亿左右点击总量仍然只占全网视频点击的1%左右,但其中出现的质变迹象值得关注。

    以工人诗歌纪录片《我的诗篇》为代表的全媒体运营模式,融合了资金众筹、粉丝社群、影院包场等典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并仍在持续发酵其影响,志在进军2017年奥斯卡奖。

    以垂直微信自媒体《一条》为代表的纯商业短片,通过前段投入制作精良的雅致生活纪实类短片,迅速积累数千万用户;同时以短片自身为商品,以用户数量和质量为定价标准,同步接入数千万风投资金,实现了快速盈利的互联网式纪实短片商业模式。

    以《我们十五个》为代表的观察类纪实真人秀为代表的巨资自制,则是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巨头的禁脔,这一模式在之前的旅行类纪实系列节目中已有成功模式,是典型的资金推动母体影响力的商业模式。

    跨文化传播转向:效果导向的整体规划

    2015年,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正从以前的“走出去”“国际化”,转向“拉进来”“世界化”。国际纪录片机构主动与国内机构的合作已成“新常态”,如央视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合作的大制作《生命的力量》,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鸟瞰中国》,旅游卫视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寰行中国》在国内外均取得不俗的收视及收益。

    在创作维度呈现出两个“转向”:即从宏观视野转向中观、微观的具体层面,从传统历史文化转向传统与当代并举。

    此外,大型系列片纷纷制作国际版“番外篇”,如《雪豹》、《第三极》的国际版,也是2015年纪录片创作的一个亮点。从产业角度观察,纪录片创作团队开始重视作品国际市场的传播影响,有意识增强国际传播力,不仅仅从宣传渠道入手,开始着眼于纪录片本体创作语言的普遍化、世界化,真正重视作品在国际上的实际传播效果。

    整体而言,CDRC认为,2015年的中国纪录片产业现状有以下特点:政策红利逐渐显现,理性引领产业发展;逐步改变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难破有市无价困局;“互联网+”语境下互联网新商业模式逐步成型;传播开始注重效果评估,规划、生产等机制逐步健全。

    问题丛结仍呈“常态”

    尽管中国纪录片在2015呈现出种种向好现象,并在构建一种正向的常态。但中国纪录片的问题丛结却仍然是一直困扰纪录片发展的老问题,涉及面广、问题性深。

    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仍未明晰

    国家虽有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但在纪录片行业总体的顶层设计、功能板块、角色定位、类型边界、管控范围等方面仍欠缺整体协同性规划,导致从业机构对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方向和模式认知不够清晰。

    另外,在影视产品样态不断翻新的形势下,对纪录片本体的界定无法跟上实践发展,具有商业活力的新样态(如纪实类真人秀的界定)无法归位,导致投资、人才难以纳入统计。

    产业结构不完善,各产业板块和链条尚未打通

    最普遍的反映是纪录片的价值没有评估标准,其综合价值无法在价格层面释放,由此决定了全产业估值的低水准。

    另外,还有如下掣肘:投资-制作-传播-发行的链条不通畅,或各主体在观念意识上难以统一,直接导致一方面播出平台的供应链短缺,另一方面生产方缺乏播出输送通道的供需矛盾;宣发造势是纪录片的明显短板,这也受到资金短缺的掣肘;播出平台欠缺运营经验,作品资源买断后未进行周期性播出计划,导致资源浪费,同时淤积大量国外引进产品,存量增多导致引进增量无法增长;缺乏专业院线或政策支持纪录片,院线上映难、排期难,导致上映后盈利更难。

    资金短缺,通道不畅

    这是最普遍反映纪录片产业的现实问题:播出平台成本增加,收入未同步提升;制作机构获取承制费用极低,难以保证项目收支均衡及品质;创作人员薪酬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纪录片销售发行价格极低,与制作成本完全不匹配,真实价值未得到市场化体现和释放;专业基金缺位或功能未完善,政府相关扶持资金通道不畅,难以到达真正需要的机构。

    专业人才短缺

    低薪酬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因为仅靠情怀难以持久。另外,创作队伍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了解中国故事,却难国际表达。

    还有,从业者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陷入曲高和寡的桎梏;缺乏现代意识和大众传播意识,思路手法陈旧;缺乏跨学科交流,视野狭窄,就纪录片而纪录片,难以在产业、政治传播等更高层面看待和创作纪录片。

    从这些问题反映的深层实质看,基本属于供给侧的问题。在中国纪录片进入“公众时代”,消费侧(电视受众和互联网用户)已经打开,而供给侧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未跟上,供需严重不匹配,是纪录片发展必须迈过的大坎,解决的思路,要从当下最热的“供给侧改革”入手。

    破局:纪录片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无论是政策红利、有市无价、互联网+商业模式、还是传播规划导向,2015中国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和问题都指向其供给端。从产业战略层面思考,当前应启动纪录片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发展规划

    以国家高度、国际视野、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做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板块分工、路径规划。兼顾宣传要求、市场需求、主体诉求,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发展。规划要有可实施性,也要有前瞻性。从题材和生产规划上,减少庸俗产品、重复题材等无效生产,通过有效引导,集中着力于精品生产。

    强化公共服务外环境和自身公共服务能力

    从政策环境上打造纪录片公共服务外环境的更优生态,同时引导和设计中国特色下纪录片对地方经济社会(旅游、特产、申遗等)的拉动力。强化纪录片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整体协调联动,建立多元通道,让纪录片有更多机会进入各类公共场所,放大纪录片的辐射面,增强社会共识凝聚力。

    建立健全纪录片资金投融渠道和平台

    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充分利用社会化专项基金(盈利和非盈利)、转移支付、专项补贴、资源置换等多种形式,盘活国家文化专项资金,建立一整套纪录片资金投融补贴渠道和平台。健全投融资体系,扶持资金、社会资本、专项基金等多拳出击,从源头上解决纪录片产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重视新技术语境带来的综合效应

    从技术语境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环节,建立健全纪录片产业信息系统,进一步研发纪录片综合评估和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充分重视“互联网+”的技术和社会大环境,加快纪录片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引导具备经济效益的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尤其是“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

    结语

    2015年呈现出的“新常态”的八个特征并不能全面概括中国纪录片在一年之中发生的所有变化,但却为人们勾勒出一个足够清晰的向上升腾的产业形象。重要的是,在产业主体感性地感受纪录片热度一段时期之后,客观的、可检测的、相对固化的产业新特征在2015年全面浮出水面,成为人们认识、观察纪录片产业的坐标系。产业的发展自有其惯性,在日渐常态化的新趋势驱动下,笔者谨慎乐观地认为,这一向上向好的趋势将在相当一段时期之内伴随中国纪录片的整体发展,而对其问题和对策的认知和思考,也应在这一新语境下渐次展开和深化。

    (作者刘科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何苏六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何苏六主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总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②何苏六:《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不寻常阶段》,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3期。

    ③本文数据是CDRC持续11年调研,对2015年中国纪录片行业进行科学统计及比较分析的结果,详细动态数据来自CDRC联合尼尔森网联、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成立的“CDRC-NIELSEN·CCDATA纪录片产业数据中心”和“CDRC-CMMR纪录片新媒体数据中心”。

各显其能,打响媒体融合前哨战
“剧”变2015:多屏时代电视剧制播新业态
2015,中国电视产业的“四则运算”
广播媒体:在融合发展中稳步前行
“公众时代”的新常态——中国纪录片的新语境
媒体融合的颠覆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