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互联网+广播”的突围与创新

● 席伟航 《 新闻战线 》(

    掐指算来,北京电台接触互联网已经有十几年了。2001年,推出“北京广播在线”,即现在北京广播网的前身。十几年来,我们跟随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更新思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实践。到2014年底,我们推出了全新的移动音频平台“听听FM”,在此基础上2015年又推出了新的产品“听听Radio”。总的来说,北京电台在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断碰到新的问题,这也是全国广播同仁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去年开始,广播相继两次遭遇“危机”。一次是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出现,很多媒体认为死掉的会是传统广播;第二次是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商业移动音频APP,在业内又一次引发担忧,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是否会被挤压?

    从现在看来,我个人认为这个担忧还为时过早,以几个数据为例。第一个数据是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2010年北京电台的广播收听人数为682 万,2014年为731万,截至2015年10月的收听人数为778万,总体来看,传统广播的收听人群保持小幅上升,媒介价值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个数据,现在一些商业音频APP号称下载超过1亿,但通过手机收听广播的人数不到10%,而传统广播听众的忠诚度和黏性仍然非常高。所以,网络广播的受众与传统广播听众虽有重合,但两者的收听行为和使用场景还是有很大区别,而且广播仍然拥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优势的私家车、公务车等高端人群。

    此外,截至2015年11月,在北京电台的广告增量中,各类APP应用在北京电台的投放额已经将近1亿,滴滴、快的也早已成为我们的用户。

    未来,车联网将给广播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车联网的无缝覆盖,车载终端平台式的应用将会打破传统广播的垄断,但是当前来看还给了传统广播3~5年的转型发展期,这是我们生存的窗口期。 

    传统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新旧平台割裂、管理架构老化、配套机制不足、思维理念僵化,直接导致融合进展缓慢、新媒体产品缺乏亮点、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

    面向未来的几个关键

    如何在这样的关键阶段迎难而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与用户的连接能力。

    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在线的方式获取内容,喜欢通过新媒体平台消费精神文化产品,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新媒体平台去满足用户按需消费内容以及广告主进行精准营销的需求,将内容发布、用户互动、品牌营销拓展到互联网平台上。在互联网平台的打造方面,可以尝试两条腿走路:

    一是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利用成熟的、用户规模庞大、非直接竞争的商业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将其作为转型的试验田。目前,北京电台和其他电台一样,主要是利用微信,这是在自有平台发展初期、还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和用户保持联系、探索互联网运营模式的一个成本较低的方式。由于微信完善的社交、互动和服务功能,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将其作为转型平台之一。截至目前,北京电台的微信公众号约有60个,在粉丝数、影响力方面与一些兄弟电台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我们希望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号”,实现全台微信号统一管理,使微信成为听众转化为用户的渠道之一,成为用户数据沉淀、探索数字化营销的渠道之一。

    二是大力开发自有互联网平台,探索基于数据分析、用户互动的内容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微信再好,总有一天会反过来对传统媒体进行扼杀和制约。虽然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在流量和用户数方面,无法与社交媒体、超级APP等相比,但目前来看,自建APP等自有平台的方式,既是与智能手机、车载平台等新兴终端设备连接的桥梁,也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经营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我们在广告经营之外,探索基于多平台、基于精准用户定向的一体化营销模式。基于这样的考虑,2014年底,北京电台推出移动互联网音频平台“听听FM”,并下大决心支持“听听FM”发展成为强大的行业性平台,登录移动智能终端、车载互联网终端、智能家居终端等各类新兴终端设备,成为免费提供给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以及专业和非专业主持人、声音内容生产者的聚合、分享、社交平台,为兄弟电台提供内容发布和营销平台,通过优质的内容、极致的用户体验、前沿的技术和数据服务、完善的平台运营模式,为内容提供方提供理想的回报。北京电台在“听听FM”的建设上,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负责“听听FM”的北京讯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电台的全资子公司,整个团队都是面向市场招聘的互联网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迭代,目前“听听FM”的下载用户已达到600万,日活用户近50万。希望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通过融资的方式解决后续的资金投入问题。

    第二,作为内容生产商,无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传播渠道如何发展,我们认为,生产一流的内容、特别是现象级的内容,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第一要务。

    首先,要寻找能够抓住人们注意力的内容题材、找到最好的团队去生产、并且通过良好的内部机制去激发内容生产人员的积极性,这应该是传统媒体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广播以低成本、高效率见长,但我们也希望借鉴电视媒体的节目团队生产模式,打造广播特色的节目团队制作机制,壮大节目品牌、挖掘创收增量;目前北京电台已经推出8个节目团队,截至目前,5个创收型节目团队的创收增量10个月就超过1000万元,在新媒体上表现也非常优秀。另一方面,对于广播媒体来说,之所以能够在新技术冲击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核心是广播和听众之间仍然有“人际连接”、情感联系,所以,无论平台如何拓展,品牌主持人仍然是我们吸引受众的关键,要大力度培养新闻、娱乐、音乐、体育、生活、健康等各领域的专家型主持人,发展粉丝经济。

    其次,内容版权是传统媒体的发展根基,整个广播行业亟须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目前,一些商业性的网络电台和新媒体平台盗版盗播传统广播节目这种现象非常猖獗,我们赖以生存的核心优势——内容资源正在被一些商业性音频媒体平台野蛮侵蚀,未经我们授权、许可的海量音频作品和优质广播节目被随意地下载、复制,并且成为不少商业音频平台的支柱内容,严重侵犯了广播电台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大大削弱了广播电台自身网络平台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威胁着广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正是出于广播行业版权保护的迫切状态,这次视听大会期间,全国28家中央级和省级广播电台联合向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和音频版权各方的权益人发出了倡议,我们将成立“全国广播电台音频版权保护联盟”,将协助各方版权权利人采取实际行动维护合法权益,揭露、谴责利用侵权盗版音频内容进行牟利的组织和个人,并为成员单位音频版权产业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助力成员单位拓展业务。

    第三,通过生产流程的创新,保证在各个平台上提供有吸引力的内容。

    传统广电媒体已经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平台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模式,必须通过生产流程的改造,转变为面向多平台的内容生产和发布模式,保证广播、互联网等多平台上的内容吸引力。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对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生产流程进行深刻调整,建立互联互通的内容策划、采集、存储、生产和发布平台,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状况。

    在具体的工作模式上,可以采取项目团队形式,让几拨人马真正坐在一起工作,让新媒体人员介入内容生产的最前端;让内容生产人员、产品开发人员、数据分析人员、运营推广人员等所有内容产品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产品的开发;有专门的在线平台内容生产人员根据各自平台的特点,去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目前,北京电台在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上即采取这种项目团队模式。

    第四,探索基于多平台资源整合的统一营销模式。

    除了生产、发布流程的多平台整合,最终还是要实现营销资源的整合,将广播、互联网、线下等不同平台资源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服务。随着广告主对精准营销、互动营销的需求越来越大,广播媒体也要借助前沿的广告技术、数据技术,实现基于精准用户定向的广告投放和品牌营销。要做到精准营销,必须进一步强化用户意识,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用户管理,打通多平台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和营销,让数据成为生产和经营的重要资源。

    第五,通过机制创新为转型提供支持。

    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平台,需要灵活的人才机制和资本运作机制作为支撑,来保证资源和人才投入,包括聘用昂贵的技术人才、运营人才。希望主管部门允许传统媒体通过投融资、上市等资本手段发展壮大,探索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探索股权激励等人才激励机制等,为媒介融合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

    目前,北京电台联合北京市文投基金、上市公司歌华有线,共同成立了北广文资歌华基金,希望把这支基金做成系统内、体制内私募基金的标杆。目前,围绕音频、广电乃至文化产业领域,通过一年多的甄选和调研,基金储备了多个优质项目,希望通过项目的推进,全方位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能力。

    总的来看,我认为,真正的“互联网+广播”,应该是互联网平台与已有传统广播平台,在生产、发布、经营链条上的真正融合,如何打破各个平台之间的界限,是传统媒体必须突破的难题。此外,如何提升互联网产品开发能力、数据收集分析能力以及基于用户数据的互联网营销能力,也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逐步进行内部资源、生产流程、机构机制、经营模式的重组和再造,为实现真正的“互联网+”开辟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的顶层设计是前行的指路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抓紧时间,打破一切藩篱与障碍,为大力推进“互联网+”开辟道路。    

    (作者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责任编辑:杨芳秀

攥成拳头,形成版权保护的“上报规则”
报纸副刊:媒体融合中如何有所作为
“互联网+广播”的突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