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

● 卢剑锋 《 新闻战线 》(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少数民族同胞也积极维护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开展了英勇的斗争。在此期间,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也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东北地区、晋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对实现空前的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条件

    政治条件。政治环境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政策出现了松动,这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也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即国共报刊和敌伪报刊共存;报刊和广播成为统治阶级宣扬政策、教育民众的工具;政治氛围的宽松使得新闻出版有了较大的自由性,抗战中的战情战报、国共的抗战方针、国内外的抗战情绪都可以详实地公之于世。

    经济条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多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落后,新闻传播事业只是在靠近内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杂居的城镇地区有所发展。与内陆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形式和传播内容较为单一,报刊印刷条件艰苦落后,广播事业刚刚萌芽,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体系。但是,在朝鲜族文字报刊起步发展之地——东北三省和蒙古文报刊发行地区——内蒙古所属各地及北方7省区,因为与汉族地区接近,当地经济以农业甚至是现代贸易和制造业为依托,较为发达,纺织业、造纸业、煤炭业、金属矿产业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都对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条件。文化教育也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方面从事新闻传播要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受众主体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及媒介信息接受能力。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了教育和发动少数民族同胞,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出了一系列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程度的有力措施,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办识字班,重点培养一批知识分子成为报刊印制人员。这些都为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

    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局面。抗战时期是国共两种不同性质的政权共存的时期,同时还存在沦陷区的敌伪政权。特殊的环境,导致国共两党与敌伪创办的少数民族报刊同时存在,境内与境外创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同时存在,中国人和外国人创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也同时存在,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多元共存的局面。

    爱国主义和抗击日本入侵是这个时期少数民族报刊最主要的宣传主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少数民族报刊以文字作为武器,以唤起少数民族同胞的爱国意识、激发国人奋勇抵抗为目的,积极为抗日战争鼓与吹。

    东北地区以朝鲜文报刊为主。“九一八”事变之后,短短3个月的时间,整个东北地区沦陷。面对敌人的残酷统治,英勇的朝鲜族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跟东北各族人民一道,不仅以刀枪为武器,而且也用笔谱写了一曲曲鼓舞人民勇往直前的战歌,就是在这一时期,现代朝鲜文报刊兴起并蓬勃发展了起来。“七?七”事变后,朝鲜民族战线联盟、朝鲜义勇队、韩国光复军及其他抗日团体,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地出版了不少朝鲜文报刊,为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中国国内尤其是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和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抗日胜利的消息都是这些刊物的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在华北、华东、西北地区也出版了《民族解放》《朝鲜独立日报》(亦译作《朝鲜独立新闻》)等报刊。1942年9月1日,华北朝鲜独立同盟出版了自己的机关刊物《民族解放》,它是在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重组为华北朝鲜独立同盟后,由华北朝鲜青年联合机关刊物《朝鲜青年》改名而来的。①同时,朝鲜独立同盟晋西分部创办了《朝鲜独立日报》。②这些朝鲜文刊都呼吁华北与西北的朝鲜族同胞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开展抗日斗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内蒙古地区的报刊。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报刊基本都实现了蒙古文印刷,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文化人士,内容多出于政治需要,传达各报所属党派或集团的意旨、政令、通告、政策、评论及国内外新闻、思想文化动态和民族知识等。③

    此期间宣传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蒙古文报纸是《蒙古报》。该报是1936年由三边(陕西省安边、定边、靖边)地委创办的油印小报,版面4开,2版,不定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早的一张地区性报纸。1945年,中共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成立后,该报以蒙汉两种文字出版,宣传党的政策,反对蒋介石发动新的内战,并继续宣传建立联合政府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这一时期还有一份蒙古文刊物值得一提,是由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于1931年9月20日在南京创刊的《蒙藏旬刊》,该刊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和时代特色,号召中国各民族尤其是蒙藏同胞认清日趋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该刊出版周期较短、时效性强,内容新颖,及时反映最新政治动态和信息,是国民政府蒙藏事务委员会重要的宣传阵地,也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具有一定民主思想和启蒙意义的进步刊物。虽然是由国民政府创办,但对其社会价值和积极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

    蒙古族同胞也创办了一批报刊,这类报刊因创办条件非常艰苦,数量不多,印刷质量也差,但在蒙古族群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主要有《绥蒙抗战》《伊盟报》《蒙古报》《解放报》《蒙文周刊》等。④

    新疆地区的现代报刊。1930年在迪化⑤创办的《天山日报》,是新疆第一家真正现代意义的日报。《天山日报》是由当时割据新疆的军阀金树仁为了巩固政权创办的,以新闻报道为主,采用石棉纸铅印,单面印刷,周六刊,对开两版,栏目固定,有副刊和广告,具备了现代报纸的形式。其内容主要是宣讲政府政绩,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和国内外的声讨活动。这份报纸于1936年4月更名为《新疆日报》⑥,成为盛世才的舆论工具。更名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除用汉文出版外,先后用维吾尔文、哈萨克文、俄罗斯文出版,后增蒙古文版,几种文版的内容大致相同。《新疆日报》创刊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影响下,《新疆日报》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刊登了大量反映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消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斗争的,在舆论导向上实现了对各民族同胞共同争取抗战胜利的积极引导。比如,从1938年11月11日至1939年1月,该报连续转载《新华日报》长篇通讯《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介绍抗日民主根据地创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展示共产党创建的根据地实行民主改革之后欣欣向荣的面貌,并发表题为《学习晋察冀,援助晋察冀!》的社论,帮助读者“了解这个模范的抗日根据地”,“了解整个抗日战争的前途”,加强“抗战必能最后胜利的信念”。该报还介绍了八路军和游击队在五台山战斗百余次,毙伤万余日寇的战绩;刊登穆欣的通讯《驰骋华北的劲旅》,并配发了八路军、抗日游击队的照片。《苦战大青山——大青山游击区司令述》一文表现了游击队辗转大青山一带,在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的历程。1940年2月24日,报纸还发表了采访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文章《新四军敌后战——坚强决战的因素》⑦,向全国各地进行游击战的部队提供了新四军取胜的经验。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对发动广大新疆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起到了重要的鼓舞激励作用。

    少数民族广播事业开始起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传播载体突破了报刊这种单一形态,开始出现了民族语言的广播事业。1935年,西藏地区首先出现了藏语广播,同一年,新疆地区的广播事业开始起步,迪化、喀什、伊犁、和田建起了无线电台,用来收发官方电稿,同时对外播发少量的时事消息和戏文唱片,这是新疆最早的有自办节目的广播。⑧但这时新疆的广播事业在新闻报道中不占主要地位,而且以汉语播音,没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抗战爆发以后,在内地和边远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广播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节目,并进一步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电台。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意义

    加强与内地的信息沟通,为少数民族群众抗日指引方向。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具主要以报刊为主。这些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宣传政府的抗日政策,通报前方战场的战况战报,对当地的群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如创办于延边地区的朝鲜文报纸《民声报》就以“籍言论以唤醒同胞,以代表民意,为民族喉舌为己任”为宗旨;《新疆日报》在1941年3月1日的社论中阐明自己的办报方针:“新疆日报是宣扬六大政策、鼓励抗日建新的宣传机关,同时,它不仅是机关的报纸,而且也是民众的喉舌、全疆的耳目,它是一个宣传教育广大民众的文化的利器。”⑨这些报刊为少数民族同胞了解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丑恶罪行,也为群众指明了抗战的道路,激发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抗战自觉和爱国意识。

    普及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开化民风。报刊在一定程度上是教科书,对民众有着较为深远的教育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信息闭塞,民风淳朴,尤其是西北、西南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在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未开发的蒙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字报刊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了解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根据地,为了更好地向民众宣传抗日政策,扩大报刊的影响力,政府和报社都开办了识字班,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不仅认识了本民族的文字,也掌握了用于简单交流的汉字,文字的普及率和文化的融合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时期创办的许多少数民族文字报刊都有副刊,连载优秀的国内外文艺作品,发表文艺评论,反对旧礼教、提倡新文化,积极推广白话文。一些报刊刊登的广告还不乏对护肤用品、服装服饰、美食、照相馆等时尚信息的捕捉和反映。这一时期的报刊内容如同教学课本,群众通读报刊内容,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为党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由秘密而公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顽强态势发展了起来。这一时期,围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也深受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影响,紧密联系抗战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动员广大群众为完成党和人民共同的中心任务而努力。中共中央关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指示,成为办好少数民族文字党报和统一战线报刊的纲领性文件,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党的机关报还响应号召,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以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时代特点吸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口号。党的机关报社领导注重对少数民族报人的吸收和培养,鼓励他们创办自己的民族报刊,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些少数民族新闻人不仅推动了少数民族报刊的发展,也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出现和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报刊事业的发展,为建立健全党报系统、推动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完善和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传媒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②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22日,1943年7月7日。 

    ③⑨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第309页。

    ④陈春丽:《内蒙古地区报业现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⑤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迪化地区。迪化除出版有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汉文版的《新疆日报》外,还出版发行《自由报》《火焰报》《故乡报》《觉醒报》以及《真理报》等报纸。《觉醒报》从1946年6月发行到1950年,8开4版铅印,以报道解放战争时期新疆及迪化的形势,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活动,告诫人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主要宗旨。

    ⑥朱卫东:《抗战前期的〈新疆日报〉》,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年)。

    ⑦朱卫东:《抗战前期的〈新疆日报〉》(上),《新疆新闻界》,1992年第5期。

    ⑧李昀:《抗日战争时期的新疆新闻事业》,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主流媒体如何实现“内容为王”
准确地把真实情况告诉公众
践行群众路线的党报实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报业转型路径探索
分众传播时代的党报影响力提升
媒体政治责任与商业利益追求的博弈
时政报道:有效介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