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传统音乐传播方式的革新

● 王月明 《 新闻战线 》(

    从某种程度上,传统音乐等同于国乐,从古至今流传较为广泛的当为戏曲、曲艺。在传统时期,音乐的传播方式较为古老单一,多为口语式传递并以文字形式记载,口语与乐谱成为当时主流的传播方式。然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的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

    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

    以口语为传播媒介

    从我国传统音乐的产生方式来看,参与者一方即为传统音乐的传播者,他们担当的是对音乐成品的创作、试唱和演奏,而另一方的参与者则是传统音乐的接受者,即当时喜好音乐的大众。他们之间的双向传播,多为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当音乐的创作者将作品演奏出来后,爱乐之人听后当即发表其感想,与之交流音律、音韵等各方面的协调性与完整性,随即音乐创作者便将探讨之后的心得融入到新的创作之中,于是一曲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此诞生。

    对于这样一种即时创作、即时演奏、即时探讨、即时修改、即时传播的形式,正是如今学者所定义的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此种面对面的音乐传播模式,也拉近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音乐修改的时间。然而,这种模式的传播范围较为狭窄,音乐作品的流传也大多局限于懂得音韵、喜好音律之人。同时,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形式,在其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传递失误的现象,故其传播效果在传递面狭窄的情况下,再次大打折扣。

    以乐谱为传播媒介

    西方的五线谱开创了新的音乐传播方式,而在我国古代,也曾出现过一种类似五线谱的传播方式——工尺谱。人们发现口语未能完整地记载当时的音乐,于是发明了将流动性音乐用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工尺谱。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弊端,传播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获得极大提高。

    如今,我们仍旧能够听到许多当时广为传唱的经典曲艺,大多受益于工尺谱的出现。其中,传唱了一千多年颇为著名的《阳关三叠》,便是在工尺谱的记载之下才得以传承。同样,著名诗人王维送别亲友的《渭城曲》,正因为诞生在工尺谱运用较为广泛的传播时代,才能够传唱至今。尽管工尺谱仍旧存在些许弊端,但其在我国传统音乐传递中的卓越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纸质媒介传播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诞生,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页。作为当时新型的传播载体,报道、广告等衍生产品应运而生。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积极利用报纸媒介,进行音乐传递。戏曲报道、戏曲广告、戏曲评论纷纷搬上报纸,逐字逐句地传递给大众,使其在民众中广为流传。

    在当时,除却报纸,传统音乐还借助音乐出版物,如图书、杂志等载体,加以传播传统音乐知识,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也弘扬了传统文化。尽管传统音乐在以纸质为媒介的传播时代得到了重点宣传,然而纸媒传递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难以给予大众鲜活的听觉感受,失却了其中的趣味性和动人性。

    有声传播

    随着无线电波的发明,广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这一时期,传统音乐借助广播广而告之的效应,将其传播至大街小巷。作为一种有声传播媒介,广播极大满足了传统音乐需要通过聆听来实现其传播效果的要求。

    在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的时期,传统音乐的传播效果得到空前的提升。首先,电视传播不仅仅满足了大众的听觉享受,同时它将视觉享受融入其中,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予广大受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让其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然而受限于传播的时效性与时段性,如若电视传播的内容未曾得到重播,一旦错过了其播报时段,便难以再次观看。

    新时期传播方式革新

    传统音乐自其产生以来,其传播方式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逐步实现了自身的转变与革新。

    兼容性传播

    之所以称网络传播为兼容性传播,是因为其融合了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传播优势,同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等方式,全面性地解析被传播的讯息内容。因而,在网络传播时代,传统音乐的传播面更为广泛,传播时效性更强。因传统音乐传播的时效性、时段性被打破,网络资源储备的永久性特征,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单方面的传递,广大受众也可以主动获取相关的讯息。虽然网络传播时代的传统音乐传播,拥有其他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时代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的普及并不代表广大受众对此门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并不能完全享受到网络传播的益处。

    产业化传播

    尽管唱片和电影并非新时代的产物,然而,在当下,也只有唱片和电影可以将传统音乐的传播发挥地如此淋漓尽致。唱片作为音乐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衍生品,对于记载、传播传统音乐的作用巨大。因为唱片作为一种能将音乐刻录保存的技术,它具有收听的随时性与购买门槛低、价格实惠等优点,使得传统音乐在大众之间广为流传。

    而音乐产业化的另一种成功的例子是电影。这里所讲的电影并非如今大众日常消费的电影,它所指的是将传统音乐运用其中的声乐电影。在默片年代,传统音乐便已融入其中,电影片段中穿插曲艺表演、器乐演奏等传统音乐,如今这种模式运用得更为极致。

    借力现代音乐创作

    当前,音乐界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当数流行音乐,究其原因,与受众群密不可分。首先,对音乐较为偏好的群体,大多为年轻人,他们更加钟情于流行音乐。另外,流行音乐皆为批量生产,加之网络传播的效力,也奠定了其地位。

    因此,传统音乐不可忽视现代音乐创作的助推作用。如今的音乐创作之中,加入传统元素而获得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著名歌手周杰伦的《霍元甲》,其创作表述手法引用不少传统音乐的元素;由闫肃作词,姚明作曲,青年歌手谢津演唱的《说唱脸谱》,其中便融入了大量的戏曲文化,透着浓浓的“京味”,传唱起来朗朗上口;还有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不少唱腔和唱词皆来源于戏曲。足以证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的结合,是一种双赢。

    国际性交流传播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传统音乐也应当积极融入到文化全球化之中,广泛吸纳国际化音乐传播中的优势。2003年11月23日,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演唱会,在中国音乐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事件为中国传统音乐走出国门、吸收国际优秀的音乐创作理念提供了借鉴。

    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音乐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传播,同时也引领其面向世界、走向国际。通过国际间的音乐交流活动,将我国的传统音乐展现给世界,同时也为我国传统音乐创作家提供更多的灵感,扩宽其眼界,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传统音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引导当下的年轻人关注传统音乐、热爱传统音乐、传播传统音乐。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郭潇颖

    参考文献:

    ①张卫:《网络化传播——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形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董权辉:《深刻的体验影视的体现——网络传播形式下影视的交互性思维探察》,《电影评介》2007年第5期。

    ③杨凯:《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及扩散机制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④郑洁:《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讨》,《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⑤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2009年山东大学博士生论文。

建构“用户中心”理念下新闻客户端新型关系
传统音乐传播方式的革新
体育新闻报道与媒体责任探析
从《春晚总动员》看民族音乐的传播
从“朝阳群众”看自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
传媒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