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文新结合 实践提炼 以奖促刊

——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作品蝉联中国新闻奖的启示

● 任 辛 柳易江 《 新闻战线 》(

    报纸副刊,是新闻纸上的“附张”。在新闻同质化的全媒体时代,报界“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观点,不但依然适用,甚至作用更为凸显。因为,副刊是“浏览新闻”后面的“细细品读”,是“抓人新闻”后面的“韵味深长”。唯有副刊,才是报纸最具特质的标签,是报纸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力量。江西日报的《井冈山》文学副刊,近三年已四次荣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并且两次获一等奖。这,不仅是《井冈山》的荣誉,更是“副刊不副”“副刊有为”的明证。

    报告文学两摘“皇冠上的明珠”——绘时代风云,守“文新结合”

    “文新结合”,即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统一,这是《井冈山》42年来坚定不移的明确定位。

    最典型的“文新”载体,非报告文学莫属,因为它原本就是文学与新闻结合的宁馨儿。因此,绘时代风云、状人物情怀的报告文学,始终是《井冈山》倾心发掘、重点打造的工程。每年刊发若干篇有分量、引关注的报告文学,已是《井冈山》的使命担当;指导本省作者少谈风月多写风云、冲出小我园囿走向壮阔世界,则是编辑的责任所在。一方面,培养作者从“非虚构”入手,描摹时代人物、观照重大事件,从人物采访到田野调查,创作出有时代烙印、有生活气息、有人物呼吸的“非虚构”作品;另一方面,重大题材、重大典型则约请报社的记者或编辑深入一线,倾力采访、倾情撰写,精心编辑、精彩绽放。2013年刊发的《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2014年登载的《那山 那树 那人》,就是出自江西日报记者、编辑之手。它们是“文新结合”的典型,是“非虚构”文学的代表,是报告文学的精品。因此,这两篇报告文学先后登顶新闻界的珠穆朗玛峰。

    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江西莲花县一名离休教师。她以高尚人格立世,为身边人送去爱心与温暖。2013年6月下旬,龚全珍作为重大典型在新闻版突出报道后,《井冈山》编辑便敏锐地与采访者沟通约稿,7月12日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报告文学《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文章以主人公日记串联全文,蹊径独辟,视角独特。七千余字的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没有描写,没有间接叙述,尽管限制了叙述者的视角,却让主观表达自由驰骋、情感自如流淌。尤其是摘选日记与文章叙述语气的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让读者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中不由得热血升腾、热泪盈眶……有热度的作品,温暖人心,动人心扉。在被主人公崇高伟大的信仰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冲击着心灵的堤岸,激发起深度的思考。为此,该报告文学摘得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报送第25届中国新闻奖有这样一段评语:“《那山 那树 那人》切合当今生态保护主题,而且对事件有较深入的开掘,发挥了报纸副刊报告文学的特点,既有新闻要素的提炼,又有文化视角的洞察,作者娓娓道来,把一个偏远山区乡村教师的环保意识,通过一件件动人心弦的平凡却又伟大的小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意蕴丰满,笔端流露出对主人公的满腔情感,是一篇称得上精品的副刊优秀之作。”

    这两篇作品,有三个共同特点。首先,时代感强烈,新闻价值高。龚全珍是全国典型,题材重大。乡村教师郑乃员荣获“马什国际植物保护奖”——世界最大的植物保护组织“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所设的奖项,是中国加入该组织7年来荣膺此奖的第一人。强烈的时代感,令人关注;重大的新闻价值,引人入胜。其次,思想性强,社会意义大。透过平实朴素的文字,读者隐约发现,龚全珍精神就是对甘祖昌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对革命夫妻的坚定信仰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财富。郑乃员14年来带动村民保护古树、生态,使油岭保护区成为“南方地区保存最完好、树龄最大、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的南方红豆杉群落之一”,为世界“千年种子库”贡献了科学成果。为了修那条上山的路,他已欠款19万元;为了完成科考报告,他瞒着家人借高利贷。一个不畏艰难、科学探索、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保护生态文明的典型人物跃然纸上。再次,写作巧妙,风格鲜明。《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以龚全珍日记布局全文,由“我”来讲述甘祖昌的故事,是典型的“非虚构”创作。这种真实的巨大力量,直抵人心,震撼受众。《那山 那树 那人》一字定音,“岭”“家”“觉”“泪”“杉”“望”等八个单字的小标题,俨然八粒珠玑,清晰地串起了主人公的生态保护之路。如影像般的纪实、似话剧般的冲突、像油画般的描绘,时而舒缓时而紧张,在一张一弛中,完成了山、树、人的结构与塑造。

    一言以蔽之,“文新结合”是报纸副刊作品脱颖而出的法宝。只有“文新结合”,报纸副刊才有宽广的道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文学性、新闻性,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如果说,中国新闻奖是一顶皇冠,那么,一等奖就是这“皇冠上的明珠”。因此,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丁振海特别评价:“江西日报《井冈山》文学副刊在中国副刊界声名远播,影响巨大。其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是一等奖的文章之多、质量之高,是有目共睹的。”

    副刊论文蝉联中国新闻奖——探副刊出路,重“实践提炼”

    几年来,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报纸副刊随着激流跌入失重的茫然。副刊在地方报纸中呈现两种极端走向:一是阵地萎缩,版面削减甚至被取消。二是名实不副,原有的副刊膨胀为“大副刊”。真正名副其实的副刊,全国屈指可数。“我是谁”“为了谁”“怎么办”这些问题,常常在各级副刊年会上投掷、盘旋。

    2012年,在报纸副刊改弦更张的尴尬中,创刊39年的《井冈山》成长为出刊1800期的一座大山。在1800期特刊上,十余位全国名家(其中有4位是中国作协副主席)热情题词、寄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蒋子龙题词——“《井冈山》,历史的品牌,文学的高地”;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寄语——“几千文人雅士,登上《井冈山》1800期的版面,就像恣情怒放的杜鹃花,争奇斗艳,惊喜不断”;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原主编徐怀谦撰文——“《井冈山》不仅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省级党报副刊之一,而且是办得最好的副刊之一”。名家的鼓励,是编辑最大的动力,促使编辑更深层地去思考副刊的出路,也在“出人意料的成功”之上梳理《井冈山》的轨迹。于是,《树立历史品牌,坚守文学高地——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办刊思路的创新》脱稿而出。基于多年编辑实践的积淀,论文高度提炼出“精准定位——与时代同行”、“坚守品位——以文学为魂”和“提升站位——与读者连心”三个论点。“与时代同行”即是“文新结合”,它是报纸副刊的气质。新闻纸上的文学作品理应兼顾新闻性、时效性,它必须与新闻连接血脉、打通经络,体现时代感、富有现实意义。

    “文新结合”最典型的是报告文学、特写两类体裁,其次是杂文,抒情言志的诗歌也容易注入“文新”血液。“以文学为魂”即是文学性、文化味,它是报纸副刊的灵魂。副刊高品位的坚守,名家稿件是坚固的基石,新锐力作是牢固的中坚,新人佳作是萌生的嫩芽。“与读者连心”即是善待作者、心系读者,它是报纸副刊的情怀。这篇从微观入手、借鉴全国多家知名文学副刊经验,梳理出《井冈山》办刊理念的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中国记者》发表,次年荣获江西新闻奖一等奖并报送中国新闻奖,一举中的,斩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成为跻身中国新闻奖的首篇副刊论文,填补了中国新闻奖创办以来副刊论文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有了对《井冈山》等文学副刊的思考之后,《井冈山》主编又放眼于大副刊,于是,论文《全媒体生态中党报副刊的突围策略》诞生,荣膺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微博、微信汹涌而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全媒体时代,党报副刊该如何突围?论文以江西日报《文化赣鄱》周刊(包括《聚焦》《井冈山》《读书》《品鉴》)为案例,纵观全国著名副刊,梳爬探索出五条突围路径——唱响主旋律,提升引导力;立足本土性,铸造文化力;打造多品牌,强化磁场力;设计靓版面,制造冲击力;嫁接新媒体,升级传播力。这些论点,源于实践,高于实际,是经验、体验与理论、理想的结晶,可仿、可学,对于全媒体时代如何办好党报副刊具有操作性、指导性甚至前瞻性。

    作为副刊人,提高理论水平与组稿编稿能力应是并蓄兼容、相辅相成的。因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井冈山》也正是在多年副刊编辑实践的积累、思考、探索中,才有了关于文学副刊、关于党报大副刊办刊体会的提炼、才有了理论的提升,才有了办刊质量的日臻提高,才有了三年四次获大奖的纪录。有专家指出:“《井冈山》副刊主编两获中国新闻奖论文奖,堪称中国副刊史上的首例。”

    两项活动催生佳作精品——营创作氛围,创“以奖促刊”

    成功的副刊,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一种资本、一个磁场。品牌副刊,是报纸的形象,是报纸的软实力;品牌栏目,是副刊的梁柱,是副刊的主角;品牌活动,是副刊的立体声,是副刊的宣传器。

    为聚焦某个主题开展征文,为关注某种体裁、某类群体举行大赛,是《井冈山》有特色、有创意、有定数,同时也能吸引协办单位,为报社赢得一定收入的品牌活动。从与北京的《诗刊》社联合举办“红色诗歌大赛”,到诚邀全国名家参与的“杂文大赛”,再到扶持文学新人的“80后写作大赛”;从“赣鄱表情”纪实作品征文,到“读江西”文化散文征文……每年的征文活动、文学大赛都是在“扣准主旋律”与“出作品、推新人”的轨道上运行的。

    杂文的“文新结合”特质是与生俱来的。针砭时弊、一语中的、杂而有章,批评品格与思想光芒兼具的优秀杂文,是报纸副刊求之若渴的期待。倘若培育得好,杂文就成了副刊的风骨与警言。然而,杂文栏目却是最需要悉心培植、精心裁剪、提心把关的重点,观点、论据、措辞,务必细推敲、准到位,不能偏颇,不可过激,火候的拿捏在于编辑的把控。2012年,《井冈山》为了打造《滕阁听风》杂文栏目,举办了“万年贡米杯?杂文大赛”,全国著名杂文家朱铁志、鄢烈山、陈鲁民、何申、王乾荣等都应邀撰稿,散文家鲍尔吉?原野、诗人叶延滨等知名作家也投出了“笔枪”。《井冈山》给名家的稿费并不高,征文的奖金也一般。能收到如此多名家的专投杂文稿,倚仗的是编辑的诚意、作家的动心。也许,这个杂文大赛,恰好成为作家内心不吐不快之感的疏导管,他们撰稿已不是碍于面子,而是痛快淋漓的抒发。鄢烈山的《“潜规则”,不如叫“现规则”或“奸规则”》、朱铁志的《比邻若天涯》、王乾荣的《关于坟墓 关于死》,都是文风鲜明、风骨铮铮,读后气血通畅、大快朵颐。这次高品质的杂文大赛,把《滕阁听风》栏目锻造得熠熠生辉,获得当年的“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

    “读江西”文化散文征文,作家响应积极,作者投稿踊跃。江西籍以及对江西有感情的外地作家,纷纷来稿,涌现一批内涵深厚、文风雅致的散文力作,诸如《欧阳修:一辑醉意写春秋》《文天祥:水酿精魂正气歌》。这些涵盖江西名人、名山、名楼、古镇、古村、古寺的文化散文精品,既有理性的凝重又具诗意的激情,更散发出现代的气息,让读者读出了赣鄱的韵味、江西的精神,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结集出版的《读江西》一书,成为全民阅读的优秀读本。同样是因为此次征文,又把《赣地采风》栏目锤炼得炉火纯青,被冠以“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

    一批佳作的叠加,质变为一个精品专栏的诞生;一年山林的收成,又有几个堪称果王?中国新闻奖年年评,《井冈山》能有几件作品具备申报的资格?为了回顾、检视一年的作品,在报社的支持下,“井冈山文学奖”于2013年年初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受到副刊界关注,赢得全国名家赞赏。

    面向《井冈山》全年刊发的所有作品而设立的这个奖项,具有两个特点:盲评,隐去作者署名;高规格,特邀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副刊界专家担任终评评委。作家叶辛、蒋子龙、黄亚洲,评论家朱向前、王干、施战军,副刊界专家丁振海、刘玉琴、韩小蕙都曾担任评委。评委们对此项活动、盲评形式、候选作品的质量都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认为:“‘盲评’,是真正以作品说话。这种‘盲评’,是评奖形式的一大创新,也是‘井冈山文学奖’的一大亮点。”刘玉琴评委写道:“《井冈山》副刊在浮躁与喧嚣中,在繁花迷眼时,淡定而坚守,新鲜而雅润,清秀而大气,为其他报纸副刊提供了有益参照。”著名作家蒋子龙撰文:“‘井冈山文学奖’散发一种浓郁芳香的个性特色,又具相当高的文学水准,令人敬重。”

    “井冈山文学奖”设“作品奖”10件、“新锐奖”1名、“读者奖”5名。按得票高低,评选出诗歌、散文、杂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五类体裁中的领衔之作。《老伴》《那山 那树 那人》《画里珍禽知多少》《贵在长话短说》等都是上榜佳作,这些作品,自然成为当年多种奖项的有力角逐者。两件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最早便是从“井冈山文学奖”滥觞而出。

    征文出佳作,佳作造专栏,专栏炼精品,作品与专栏互为依存,相得益彰。

    作品奔评奖,评奖促作品。因为年度评奖的检阅,在秉持“与时代同行 以文学为魂 与读者连心”办刊宗旨的前提下,《井冈山》的选稿、组稿就有了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以名家新作引航文学新生代,以热议话题搭配生活随笔,以乡村映象辅之都市笔记,以怡情诗笺点缀纪实长篇……体裁、题材,名家、新秀。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目标,也加大了压力。正是在动力与压力的砥砺中,《井冈山》在“文新结合,丰富多样”的副刊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为坚实,步伐更加稳健更加自信,取得三年四次大奖的丰硕成果。

    著名杂文家陈鲁民在“井冈山文学奖”获奖感言中如是说:“揽四方英才,不拘一格,得超高人气;聚天下美文,巧为裁剪,成一时之盛。创副刊名栏,苦心孤诣,育百花满园;有地利人和,并兼天意,祝更上层楼!”寥寥数语,把《井冈山》的风貌、副刊人的甘苦勾勒尽现。著名副刊人韩小蕙有段肺腑之言:“在文学副刊面临诸多困局的情势下,能坚守在这块阵地上已是强烈的事业心做心中的支撑;而要想把这块园地经营得花团锦簇国色天香,更必须具有高超的编辑智慧,独特的灵心蕙质,识别人所不能识的洞察力以及把握全局的大将风度等等组合而成的超乎其类的业务水平。”

    面朝大海,梦想花开。

    (作者任辛系江西日报总编辑,柳易江系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主编)

    责任编辑:冷  梅

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融创实践与思考
凝聚共识 增强信任 提振信心
文新结合 实践提炼 以奖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