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副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尴尬和机遇

● 朱 蕊 《 新闻战线 》(

    一、报纸副刊的与时俱进几乎成为副刊的另一种既定特征

    副刊也称附刊,从命名来看,可以说它并不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虽然如此,却也几乎与新闻同时成为了报纸的四大基本构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因为副刊的存在,报纸有了文化个性,报纸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更加风姿绰约、仪容俊秀,因而更加引人入胜。副刊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除新闻以外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它总是紧贴读者的脉搏,满足读者对于获取知识、观察时尚、感悟人生、娱乐消闲等方面的需求,也因此,副刊的与时俱进几乎成为副刊的另一种既定的特征。随着社会价值发生变化,读者的共同关注也会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副刊的形式和内容也就会随之产生衍变。

    “施拉姆在《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中指出,对任何社会来说,不论发展程度如何,传播总是处于生存的中心位置,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加以报道,有决定需要作出,有知识需要加以扩散,或变革迫在眉睫——信息就开始流动。”①因此,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1815年,第一个以中国人为宣传对象的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问世了。而鸦片战争后到1894年,更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动的时代,中国的报纸有了很大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开始出现,由此可见,某种程度上报纸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下,在洋务运动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思想潮流中催生的,一开始就表现出反对外国侵略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明显倾向。在临近中国近代史尾声的1897年,一份由英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字林沪报》,开始增出一张中文版的附属报纸《消闲报》。从此,中国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中国风格的报纸样式,由此迈出由尝试到稳定的脚步。萧乾曾经说过:“以刊登创作为主的文学副刊,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独有的特色。”②也有人认为,中国报纸民族风格的形成标志,就是中国报纸出现了副刊样式。

    其实,中国报纸副刊的诞生,正是因为适应潮流,适应报业间的激烈竞争。比如当《上海新报》1861年创刊时,没有竞争对手,但1872年《申报》问世,一家报纸独占市场的局面被打破,报业市场形成竞争格局。《申报》除了改变报纸的纸张,降低成本,还进行了内容的改革,报纸上不仅仅刊登新闻,还打破常规刊登诗文作品,很受读者欢迎,由此而挤倒了《上海新报》。创办《上海新报》的英国人由此创办了《字林沪报》,这一次他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在增添非新闻体裁的文字和内容上寻找力量。曾任职《申报》的文人蔡尔康受聘担任《字林沪报》的主笔,专门辟出刊登文艺作品的栏目,并扩大文艺稿件的比重,又由一位叫高太痴的文人加入,最终形成了中文报纸上的早期独立副刊的样式。

    报纸副刊从形成之初就具有了随势而为,适应竞争的基因。报纸副刊的内容可以因着社会的变迁,读者的需求而变化。比如,晚清时期报纸副刊的读者主要是封建文人和有闲阶级,因此当时报纸副刊的内容多为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和和一些游戏文字;民国初年,读者扩展至市民阶层,报纸副刊除了登怀旧文章、诗词、曲艺、掌故外,还有宣传变法图强、反清革命的内容,当然还有符合市民趣味的鸳鸯蝴蝶和黑幕小说;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报纸的重要读者,因此报纸副刊上刊登了大量介绍西方学术新思潮的文章,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而纵观报纸的发展脉络,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副刊始终是读者选择报纸的一个重要标记物。

    二、报纸副刊的文化传统

    报纸副刊自报纸诞生以来的历史证明了其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化界、思想界的精英,他们的成长和成就多与报纸文艺副刊有着很大联系,许多大家是报纸文艺副刊的作者、编辑或主笔。报纸文艺副刊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繁荣昌盛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比如新文学的发端和发展,就几乎和报纸副刊始终联系在一起,甚至是同步的。孙伏园在1921年改造《晨报副刊》,后又主持《京报副刊》,现在副刊的一切特质在那时就几乎已经全部具备,因而有人甚至将其誉为“副刊之父”。新兴副刊的生长应该说是由作家和艺术家来抚育完成的,事实上,副刊的早期工作者们在伏案工作的时候,可能他们就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是编辑还是作家,或者有时是编辑,有时是作家,更或者是两者合一的所谓报人。

    这些早年的文学家抑或报人,给中国报纸副刊开拓了一片不同于象牙塔纯文学的新天地,报纸副刊的文章,直面现实,关怀民众,因报纸版面的原因,报纸副刊上的文章,大都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不搜章逐句,不无病呻吟,力戒矫饰做作,惟陈言务去。“《晨报》1918年12月创刊。1920年孙伏园接办副刊,提倡白话、‘标点’和‘学术性’‘民主性’,以师生关系邀鲁迅写稿,著名的《阿Q正传》就是从1921年12月4日起在该刊连载的。此后,一直到1924年,先后在该刊发表了近30篇文章(内杂文26篇)……恰好这时《申报》的副刊《自由谈》由黎烈文接编,转请郁达夫来约稿,鲁迅接受了,于是从1933年1月起就开始为《自由谈》写稿……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先后为《自由谈》写作了128篇短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中的大部分文章就是这一时期在《自由谈》上发表的。”③除鲁迅外,从胡适,郭沫若、茅盾、巴金,到沈从文、老舍、胡风,再到孙犁、马烽、赵树理,以至到当代的汪曾祺、林斤澜、王蒙、刘绍棠、丛维熙等,成就了报纸副刊文章写作的一种范式。再乃至后来的新时期的文学新人,秉承前辈的传统,也都在报纸的副刊上一展身手。

    有此传承,因而在实现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作家们还是要借助报纸副刊的阵地,将正能量的美好的中国故事传扬开去。副刊文章是讲中国故事合适独特的载体,它以其优美的文字,凝练的语言以及灵动而多变的表达见长,阐述思想,表达情感,铺陈事件,简写人物。它像水一样流淌,它随体赋形,可收可放,它可以涓涓细流,也可以汹涌翻卷。“散文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散文篇幅短小,文字精练,富于诗意充沛的特点,可以让一篇篇‘美文’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④

    自从有报纸,就有副刊,有副刊,就有副刊文章的写作,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报纸副刊上寻找自己对于生活的那种体悟和再现。

    三、全媒体使写作及阅读方式发生改变危中见机

    然而世界在加速度运转和变化。

    “今年来新兴电子媒介互联网的崛起,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也使不少中老年人趋之若鹜。伴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副刊的娱乐功能在新型的网络游戏面前,更加相形见绌,一些以消闲娱乐见长的副刊也逐渐销声匿迹了。在纸媒介发行上,新技术为其拓展辽阔空间,如2007年1月2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停刊改出网络版。专业期刊与报纸分工也日益明确,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不再在报纸上刊登,因为大多数读者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久享盛名的‘文学遗产’之类专刊也都停办了。因而有些学界人士惊呼:当代纸媒体传统副刊没落了!”⑤这样的描述见于2007年,而后来的发展更加快速,“纸媒将死”更早已甚嚣尘上,附着在纸媒上的副刊,似乎当然更无生存之希望。至2010年左右,美国有100多家报纸倒闭,报纸的生存形态发生了极大的问题。

    和新兴媒体相比较,纸媒确实存在诸多弊端,比如比较长的出版周期,没有数据库,没有互动,阅读场合、时间等都受局限等。在没有新媒体的过往,即使对于“新闻”,人们的要求是“新”是“快”,但他们只能靠传统媒体获知信息,纸媒出版周期较长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而一旦有了新媒体更加即时的信息传播,新闻随时在发生,也随时在传播,新闻无处不在,新闻的“新”“快”被新媒体阐释得淋漓尽致。此时,纸媒原来看起来完美的采编程序显得累赘而多余,等记者赶到现场采访、写作,交编辑编排,再到印刷厂印刷,并从邮局发行再到订户手里,新闻早成了旧闻。

    然而,当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当新闻真的即时获取的时代来临,纸媒却也没有全体立即死亡,那种“纸媒将死”的预见,至少至今还没有成为彻底的现实。是的,传统媒体的日子不如以前好了,传统媒体在适应,在调整,但纸媒的希望也正是在于它是纸媒。纸媒作为传统媒体,就在于它是具有传统的,它有长期积累的队伍优势、品牌优势和专业优势,对于新闻的解读,观点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刻。另外,在思想的表达上,纸媒也有天然的优势。网络上的新闻有“新”和“快”的特点,但却因如此,也显芜杂繁复,良莠不分,真假难辨,而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公信力和对于事件的准确表述和深刻分析则也是传统媒体还不会很快被取代的原因。

    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报纸在诞生之初,因为竞争而生成的优质基因,它为自己准备好了“免死金牌”——副刊。不是说副刊比正刊还重要,是说副刊因其不以即时为第一要义,却也避免了与网络比较无法即时的劣势,而它的优势却尽显。它的优势就是它能抓住人的内在精神需求——阅读。

    阅读跟随着人类的精神成长而来,从甲骨文到竹简,从纸张到电子媒介,社会环境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对于阅读的喜好永远不变,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加,能够享受阅读乐趣的人也越来越多。媒体原本也是因为人们有阅读的需求而肇始的。现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即时阅读只是阅读的一部分,而更加深入的阅读,不受即发事件的时间限制,关涉人类心灵,关涉人类精神永恒的阅读则会伴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它占据了更加广泛而重要的位置——这正是副刊的用武之地。“传统的文艺性副刊与综合性副刊在新兴电子媒介的激烈竞争中正在淡出,这确是事实,但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报纸副刊也在寻找生机,刊登的作品力求符合纸媒体与网络媒介阅读的共存、互容、交融,在编排程序、手法、设计以及标题制作上更具人性化、视觉化、精确化,甚至产生网络副刊的雏形。不但如此,纸媒介也发挥自身优势,尤其是一些大报的著名综合性副刊,如《解放日报·朝花》《文汇报?笔会》《新民晚报?夜光杯》等仍然拥有相当庞大的读者群,不容小看……因此尚难由此得出结论:历经百余年的副刊时代已走到尽头。”⑥这段文字依然是写于2007年,时至今日,如文中所提到的著名品牌的报纸文艺副刊不仅如文中所述没有走到尽头,依然充满活力,而且因为移动终端的覆盖,副刊似乎迎来了新的机遇。

    自从网络终端从电脑缩小到手机、阅读器,新媒体时代进入全媒体时代以来,人们的阅读时间延长了,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种时间间隙阅读,这种移动阅读,确实带来了阅读方式的革命。报纸副刊从来就有着顺应变革的内在动因,从报纸副刊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副刊始终紧贴读者,惟读者的需求是从,在与读者共同走过了100多年以后,现在阅读更便捷了,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需求更加多样,有着优良传统的副刊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现在的问题只是纸质阅读一部分转移成移动终端上的阅读,而提供精美的有品位的高端内容还是品牌副刊的长项。为顺应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纸副刊的内容被编入副刊衍生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依托于副刊的新平台,它成了报纸副刊延展的舞台,也成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副刊版面见报当日,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版面上的文章,从点击率和点赞以及转发情况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章受读者欢迎,从而调整编辑方向,编辑不再总是想当然或者依照个人喜好闭门造车,编读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从而使报纸副刊办得更加出色。而繁杂的网络阅读中,因为传统报纸副刊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正能量的声音,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报纸副刊的读者面,一举数得。

    “自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人们仿佛都乐于宣扬‘已死’的概念,例如‘文学已死’‘期刊已死’……新旧两种载体的竞争,不应是互相消灭,而是共同参与文学样式和传统的变革,维持文学进步的张力……不管是任何什么时代,他需要的品质,仍然是跟古老的写作技艺相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卓越。”⑦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用来对传统报纸副刊今天的情形进行描述也是恰当的,现在只是载体有所变化而已,人类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载体的变化,我们看到的是文明更发展了。由史鉴今,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报纸副刊抑或遇上了一个难逢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社)

    责任编辑:祝晓虎

    注释:

    ①张国良:《中国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见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③方汉奇:《报史与报人》,新华出版社1991版。

    ④周明:《散文体裁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文艺报2015年6月12日。

    ⑤⑥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⑦霍艳:《在新媒体上写出自己的卓越》,文艺报2015年5月15日。

副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尴尬和机遇
深度报道的多重视角
“小评论·大主题”模式探析
以公益为抓手 传递向上向善力量
谈谈对农电视节目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卫视争霸时代地面综合频道的突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