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信息过剩,深度报道如何转型

● 李 力 《 新闻战线 》(

    深度报道以其重磅式版面、深入式挖掘和追根溯源式的新闻展示受到读者的青睐,一直是报纸的立足之本和看家本领。但最近十余年间,互联网的出现,扁平化新闻和快餐式阅读改变了很多读者的阅读习惯。进入全媒体时代,原有的供稿模式、发布方式和传播手段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深度报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忽视和藐视这一现实的做法都将自食其果。可以说,未来的深度报道必然将做出相应的、持续的根本性的转型。

    最新的时代  最残酷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也都是传播者。因为这些报道者都是个体存在,也有人认为,个体化新闻无法克服的一个缺憾就是权威,深度报道需要专业化报道团体、专业化报道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因此,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最后阵地”。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新闻的人文关怀,也是个体化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所没有的。

    但是,这些可能都是自我安慰。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发布和传播的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在新媒体的挤压下,传统媒体的角色和使命也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来决定老百姓知道什么,现在我们和老百姓一样,有时甚至许多网民比记者知道得还早。过去强调媒体的功能是耳目喉舌,现在看来,媒体代言者的角色地位在下降,平衡者的作用在上升。

    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深度报道方面,媒体所具有的权威地位、专业知识、团队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和手段多样化之后,媒体的权威度一直在下降,而这种下降,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传统纸媒的专业知识和人才储备在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全媒体时代,有些力不从心。

    客观而言,在社会化分工日益复杂的今天,要求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编辑具备社会上所有领域的专业性知识,这是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没有哪一家媒体(包括新媒体)是一个记者专攻某一个单向领域,现实情况是一个记者要和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领域打交道,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历史发展等等,即使再天才的记者,也几乎不可能超越业内专家,这是一个事实。即使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南方周末,被业内专家挑出报道中不专业的地方比比皆是。尤其是涉及军事、医学、地理、历史、财经等领域的一些深度报道稿件,经常在网站上被网友“打脸”。

    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有时是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夸大,有时是被暂时的优势蒙蔽了眼睛。在乌克兰危机事件中,凤凰网聘请非传媒人士网友“唐驳虎”,连续进行技术分析。“唐驳虎”所运用的资料基本是通过网络搜索,再加以个人分析,这样的新闻模式获得巨大成功,可见,“网友+网络搜索+个人分析”模式,足以挑战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专业优势。

    大量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微信公众号的运作者,很多以前都是纸媒的从业人员,他们自身具有媒体运作常识,而微信公号只专注于某个领域,“小而精”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对深度报道发起了严峻挑战。

    新传播格局下,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无论是权威性、知识性还是专业性和规范性方面,都遭到了新媒体最残酷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深度报道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深度报道的权威性和吸引力都前所未有地下降。2014年,国内多家都市报都取消或者改组了深度报道部门,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化时代,读者对于新闻阅读的追求已经呈现“短平快”趋势。就选题而言,单纯的深度报道已经很难构成阅读吸引,深度报道越来越向新闻热点靠拢。即使南方周末的许多二次解构新闻的重磅文章,在网络上也常常被网站编辑以社会新闻标题修改——静态新闻背后的深度报道已经很难引起读者兴趣。

    传统媒体行业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就目前现状而言,人文关怀毫无讳言已经成为新闻人最后自我安慰的话语,在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日益流失的局面下,所谓的人文关怀又能表现给谁看呢?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已经觉察到但难以启齿的一个危机就是:传媒行业的整体公信力和权威性在下降,传媒人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在下降,频频暴露的“假记者事件”“记者敲诈事件”“有偿新闻事件”,事实上,都让读者对传媒行业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产生质疑,因此,以人文关怀来为深度报道的不转型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互联网时代,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率先受到冲击,因此转型走在前列;“互联网+”时代,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饱受冲击,已经在艰难转型;深度报道呢,尽管目前还有一定优势,但危机四伏,如果不及时转型,将面临比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更加残酷的局面。

    深度报道往何处去?

    在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才能适应新的读者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什么样的转型才能成为传统媒体的“杀手锏”?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由于现代传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数,新闻传播手段也面临着未知的技术变革,深度报道究竟往何处去?究竟在未来的传媒构架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恐怕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笔者抛砖引玉,就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转型思路提出自己的意见:

    内容的多样化和机构的扁平化

    在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在内容上的选择更为开放,这与媒介环境的变化相关。在过去,传统媒体掌握着新闻信息的来源,也是权威的信息发布机构。现在,个体人也可能是信息的权威发布者。读者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故而为深度报道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比如,两会期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组成了强大的报道阵容,旗下多家报纸联合出击,网站的两会专题页上根据大数据检索出网民最关心的问题,收集到网民的声音,结合两会期间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为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更有针对性地做深度报道,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把最“硬”的时政新闻做成深度报道,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但经过这些年两会的磨炼,充分证明深度报道的内容是广泛的,题材是多样的。在全媒体时代,报纸内部不再单独设立深度报道部门或者深度报道人员或许将是一个趋势,时政新闻部门、社会新闻部门,甚至文体新闻部门,都是深度报道的主力。

    对于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将不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一批记者的特长或者专长,记者都是深度报道的挖掘者,既追求快速,又追求深度。在传统纸媒环境中,记者有充足的时间细细打磨稿件,因为有审稿、做版、签版、印刷等若干流程。而在全媒体时代,深度稿件不仅要供纸面媒体使用,也要担负网络、手机客户端供稿,因此,记者都是深度报道的采访者。

    将深度报道的职责分解到每个记者头上,这也是近些年很多媒体取消或者改组深度报道部门的初衷所在。随着媒体竞争的激烈,像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一些以二次解构热点新闻为主打的报刊将是极少数特例,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

    深度报道的职责普遍分解,就意味着在机构设置上贯彻扁平化原则。目前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在尝试一个“新闻中心”+多个发布窗口的尝试,深度报道的稿件既适合报纸、电视等传统发布方式,也适合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发布方式,扁平化的操作构架将使得深度报道更具备活力,也更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快捷化。

    记者的后置化和编辑的前置化

    全媒体时代,信息是过剩的;也不缺乏渠道,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比主流媒体更为便捷。因此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始终处于横向上广度的扩展,碎片化信息的堆砌并不能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把握事件,受众不能对事件信息整合和梳理,从更高的视角审视事件,往往流于信息表面而止步不前。

    对于新闻采集者来说,就要不断后置,站在更高的角度和更广的视角来审视新闻。记者到达现场,所看到的、所采访到的,往往仅限于自身的一些了解和感触,从新闻整体构架而言,越到前沿,视角就越窄,这是背离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趋势的。全媒体时代,要求记者后置,不仅能还原现场、还原事件,更需要记者跳出事件本身,从宏观上、从大局上,纵向和横向多方面为读者剖析新闻。

    记者后置化,也是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整体需要。新闻传播将不再仅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手段,网络、手机,甚至智能眼镜iGlass都将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这就需要记者不光要报道事件本身,更需要在进入新闻现场前就考虑新闻的传播手段。“新闻没见报,但新闻已经见诸报纸的网站”,就是最好的解读。

    在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记者毕竟始终处于一个采集者位置,对于事件信息的整合和梳理受其自身局限,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前置。在西方发达国家,编辑中心制是一直倡导和贯彻的,但在国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都市报,编辑中心制一直是流于形式。编辑前置化,就是要求彻底贯彻编辑为主导的采访和传播体制,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事件,从更高的视角审视事件。

    知识的专业化和专家的常态化

    新闻的深度挖掘,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优势,这个优势最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事件整体挖掘的技术流程和技巧方面。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专业知识的“露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出现,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读者可以轻易地对新闻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辨析。进入“互联网+”时代,深度报道中的各种错误不仅被放在聚光灯下,而且读者有了反馈和发言的渠道,任何差错都可以被传播,这就对记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社会报道,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积累,传统媒体在这方面无疑是有一定优势的。科技日新月异,如果知识积累不能与时俱进,也会造成新闻报道方面的被动。

    由于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再专业的记者也会遇到专业化知识欠缺的局面,传统媒体打造自己的“专家团”和“顾问团”将是一个趋势。在这方面,央视已经走在了前列,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闻报道的复杂化和细分化,指望某几个专家大包大揽是不现实的。选择专家既要求固定化,也要求流动性。不能过分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也应该追求严肃和专业。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对于专家的选择也需要不断更新,受众群体的思维和观念再变,专家的水平和认知也得跟上。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应当随着传统媒体整体转型而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在新的局面下,深度报道应该调整自身节奏,不仅记者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媒体也需要提供机制和技术的保障。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理论部)

    责任编辑:冷  梅

进军媒体的“新边疆”
大数据新闻与分析支撑全媒体转型
信息过剩,深度报道如何转型
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三要”
做小事也要高站位
地方媒体创新教育报道的实践与思考